APP下载

做实做活做强重大主题报道
——以鄂州日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系列报道为例

2023-04-06周洪文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1期
关键词:鄂州系列报道日报

周洪文

重大主题报道通常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等进行的新闻报道。它是党报彰显权威性、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党报在新闻宣传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优势所在。

如何做活做实重大主题报道,让重大主题报道“叫好”又“叫座”?近些年,湖北鄂州市融媒体中心旗下媒体《鄂州日报》,坚持上接“天线”,深耕本地,策划并组织采写了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收到良好效果。

一、策划为先:精心设计,精准选题

重大主题报道因其本身属性,自带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其内容的全局性、全面性及复杂性,决定了重大主题报道不能停留在简单、肤浅的层面上,而是必须对报道主题进行充分挖掘、分析和锤炼,以大量服务于主题的新闻事实在空间和时间上组合,从多角度、多层面力求让受众了解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因此,实施重大主题报道,策划要先行,只有做到提前谋划,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精准选题,才能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报道效果。

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工作期间,来到鄂州,深入田间地头,进企业、乡村、社区,他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给鄂州人民以巨大的鼓舞。面对这一重大主题,2014年初,鄂州日报提前谋划,编委会经过几轮讨论定下报道的大体框架,再多次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征求意见、集思广益,按“超前策划、跟进策划、系列策划”并用的方式,精心设计、精准选题。并于当年的7月下旬推出大型专栏“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鄂州走过的地方进行重访,全方位地展现总书记视察鄂州以来取得的可喜变化。

2015年7月份,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两周年之际,鄂州日报再次推出大型专栏“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建成支点作贡献 走在前列打头阵”,组织记者再访总书记走过的地方,对全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重要讲话精神的特色和亮点工作进行回顾和展望。近十年来,鄂州日报每年都提前策划推出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的系列报道,这些报道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选题精准,内容鲜活,文风朴实,深受读者喜爱和欢迎,增强了党报公信力和贴近性,成为鄂州日报的精品专栏。2016年4月,在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精神培训班上,鄂州日报推出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系列报道入选湖北省《新闻宣传创新案例选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系列报道还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收集。

二、内容为要:以小见大,素材鲜活

重大主题报道因其“重”与“大”,在内容上很容易落入以“大”写“大”的窠臼之中。高屋是可以建瓴,但若通篇内容都是高深的理论、抽象的数据、记者的深度述评等,这样的报道会内容偏虚、大而不实。对处于基层一线、主要面对的是普通大众的地市级党报,首先是会因其主题过大写作者难以把握,其次也会因内容的艰深很难引起受众的共鸣。因此,如何把“大”化“小”、以“小”来见“大”,用鲜活的新闻事实来讲述大主题,是地市级党报做活、做实重大主题报道的主要考量。

(一)小角度切入

所谓小角度,也就是小切口。“重大主题”报道让很多人感到头痛,其实只要找到方法,很多问题可迎刃而解。我们只要把握“举重若轻、大题小做”这八个字,再大的主题也可从小视角、小细节、小触动中切入。

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与武汉毗邻的鄂州,定位于同城化核心区、桥头堡。这是一个重大主题,涉及方方面面。

2021年,鄂州日报推出了一组“武鄂同城化”的系列报道。这组报道中有一篇是写武鄂两地近年来着力打通断头路、实施道路畅通工程的稿件。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发问:“鄂州与武汉究竟有多近?”紧接着就用一句简洁生动的话语给出回答:“你看得见我,我看得见你!”辅之当地群众的话语和一个数据,武汉与鄂州之近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鄂州市庙岭镇脉岭村大方湾村民眼里,是看得见的“近”:“北面土坡(长山)过去,那一排厂房就是长江存储,直线距离仅1.4公里。”再用当地村民的切身之痛,让武鄂两地合力打通断头路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及加快同城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跃出纸面:然而,“年轻人去光谷未来城上班,只能先向南走回头路,到庙岭镇上,再往北走左庙路。骑摩托车要半个多钟头。”原来,南北走向的未来三路向南与东西走向的科技五路交会后,至武鄂边界线前便戛然而止,“一线之隔,‘看见屋’‘走到哭’”。

文章通过小事件的引发,给人印象直观、深刻,从小切口到大主题毫无滞涩感。

(二)口语化表达

故事化叙事、口语化表达,应当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技能。特别是对于重大主题报道,把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的重大部署转化为一个个的故事,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无疑会更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入脑入心。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报道中,《鄂州日报》为了推动故事化叙事常态化,努力探索长效机制,建立版面保障机制,在一版开设固定故事栏目,拿出重要版面刊发来自基层的鲜活故事。“谁有故事谁胜出”,一批诸如《跟博士学种菜》《有户口的树》《送新米》等好稿频出。用“大众化”的故事“化大众”成了鄂州日报新闻舆论工作新常态。

“涉深水”方能抓“活”鱼,当记者用更多的时间泡在基层,采写回来的稿件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群众语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版面上:《为有机农产品找“婆家”》《与猪娃“较劲”》《“扶贫鸡”肥 “致富猪”壮》等大量使用百姓语言,使报纸版面的标题风格从中规中矩变为柔软、灵动。一大批带着泥土芬芳、透着清新务实之风、充满真情实感的新闻报道不断涌现,使重大主题报道更“接地气”“接人气”。

(三)点与面结合

以“小”是为了见“大”,要避免为了“小”而“小”,矫枉过正,而造成报道内容的碎片化。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紧抓报道主题这根线串起一个个小故事、“小人物”“一线串珠”,使报道的点与面骨肉相连。

例如: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系列报道中,鄂州日报曾推出过一组《重访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地方》的报道。这组报道通过选取与习近平总书记座谈过的9个峒山村群众,以他们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变化,以情景再现、话说变化、展望明天等内容构成。《徐姐今年喜事多》《老黄有使不完的劲》《嘱托时常在我耳边回响》《我要活到100岁》等9篇“小人物”的故事,以唠家常的方式,图文并茂,同时链接相关背景资料、图表。用农民质朴的话语、亲历的事实,直观形象地展现出当地干部群众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切期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关爱转化为建设美丽乡村实际行动的生动画面。

三、创新为基:用新手段破解难题

“不日新者必日退”,创新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做活、做实重大主题报道,不仅要有理念的创新、内容的创新,还要注重手段的创新。手段既包括方法,也包括工具。

(一)创新方法

抓住重点,破解重大主题报道在采编环节中的难题,是推进工作方法创新的关键和核心。鄂州日报结合省市加强宣传舆论工作的指导要求,建立了“五位一体”重大主题报道机制,即用专栏、系列评论、专题专版、理论文章和新媒体多种形式的报道方式,实现传播的全覆盖;并力求出新出彩,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以充分发挥党报的喉舌作用,突出权威性,有效增强舆论引导力。

为配合好这一机制的实施,鄂州日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改变原来的记者采写派工模式,通过建立临时性“工作室”,用“项目制”的管理办法,由编委会选定项目带头人组织记者编辑自发自愿参加,以团队出击替代单兵作战,以文字、视频、图片等全素材采集代替原来的单一文字采集,并在业务考核稿件计分上予以倾斜。

“五位一体”报道体系,经过多年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在鄂州日报的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中得以成功实践。

(二)多维呈现

媒体融合时代,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我们更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新手段,开展融合报道,多平台传播、多形式呈现。

近些年来,鄂州日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报纸强势推进、全方位报道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利用好鄂州新闻网、云上鄂州客户端、鄂州融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全天候不间断更新;并运用图片、视频、漫画等多种表现手段,将主题报道制作成符合新媒体特点的产品,以实现快速传播、广泛传播、分众传播。还借鉴广播电视的节目预告做法,每组重大主题报道推出前,在各大媒体平台上推出预告短消息、短视频等,以吸引广泛关注。

总之,如何做活、做实重大主题报道,是党报等主流媒体的一大研究课题。技巧、方法、模式等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才能为王。所谓“法无定法”,新闻工作者只有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采写出受众欢迎、认可的新闻才为王道。

猜你喜欢

鄂州系列报道日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鄂州段项目获批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灵感日报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建政、救亡与启蒙:再论鄂州约法之人权条款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