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淑研究综述
2023-04-06陈鸣镝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25
⊙陈鸣镝[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罗淑(1903—1938),原名罗世弥,我国现代女作家,四川人。她从1936 年开始发表作品,所创作的作品大多为乡土小说,如《生人妻》《橘子》等,也写过一些散文,如《弄堂里的叫卖声》《轿夫》等。除进行文学创作外,罗淑还翻译过普希金的《棺材商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何为》等作品。1938 年春,罗淑“产后即患产褥热,更因平时就有心脏病,到2 月27 日上午9 时,这位风华正茂的女作家,竟因医生误投药物而过早地被夺去了生命,死时年仅三十五岁”①。中国自此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也失去了一位前途无量的女作家。罗淑生前与巴金是好友,巴金曾“以极大的热情鼓励她写作,帮助她修改,并且替她在稿子上写了一个‘罗淑’的笔名”②。罗淑逝世后,巴金还细心整理了罗淑生前所创作的作品,替罗淑编辑出版短篇小说集《生人妻》《地上的一角》和散文、小说集《鱼儿坳》。虽然,罗淑的创作生涯较为短暂,但其留下的作品均为佳作。作家黎烈文为了纪念罗淑,曾在回忆性散文《关于罗淑》中写道:“她对写作的态度是那样矜持,是那样郑重,自己稍不如意的作品便毁了重写,却轻易也不愿拿出发表。”③在罗淑留下的每一篇作品中,我们确实能感受到她对作品的精心雕琢。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致力于创作乡土文学的女作家并不多见,罗淑是其中一位。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她的家乡四川简阳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可惜的是,学界对罗淑的研究并不多。截至2022 年6 月30 日22 时(下文中出现的数据均采集于这个时间),研究罗淑的学术专著仅有艾以、沈辉、卫竹兰、李国煣所编的《罗淑罗洪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年版)一本,中国知网所载与罗淑研究有关的期刊论文也只有五十余篇,对罗淑研究进行综述的只有学者王家伦的《罗淑研究述评》(《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 年第4 期)。由于时代所限,王家伦仅对20 世纪30 至80 年代的罗淑研究文章进行述评。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罗淑研究论文不曾有学者做出过述评。自90 年代以来,中国知网所载的罗淑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几类:《生人妻》研究、罗淑创作整体状况研究、罗淑“井盐小说”研究、性别视域下的罗淑作品研究,以下分而述之。
一、《生人妻》研究
罗淑的创作起点是比较高的。1936 年,罗淑在《文季月刊》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生人妻》,这篇小说“由于深刻地描写了一对农民夫妇的悲惨遭遇和忠厚淳朴的性格,立刻受到了当时文艺界的重视和读者的好评”④。除着重表现当时四川简阳农村民众的悲惨生存境遇外,《生人妻》还涉及卖妻陋俗,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因此,研究罗淑小说《生人妻》的研究者较多。
洪流和徐蔚蔚在《罗淑和她的〈生人妻〉》(《阅读与写作》1994 年第5 期)中针对《生人妻》的人物刻画、景物描写与语言艺术进行评析,肯定了《生人妻》的艺术价值。胡赤兵在《“卖草的女人”——谈罗淑〈生人妻〉中的女主人公》[《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1 期]中以《生人妻》的女主人公为研究对象,剖析《生人妻》所展现出的农村劳动妇女的苦难。李素芳在《作为物的女性存在——析罗淑〈生人妻〉中女主人公形象》(《名作欣赏》 2016 年第11 期)中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方法分析《生人妻》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李素芳认为,《生人妻》揭露了当时女性被物化的现象,但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反抗行为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女性觉醒之曙光。秦洪平在《泼辣非反抗:再论罗淑〈生人妻〉》(《运城学院学报》2018 年第4 期)中一反之前研究者认为《生人妻》中的女主人公具有反抗精神的品格,重新对《生人妻》中的女主人公进行分析,秦洪平认为,《生人妻》中的女主人公由于对当时四川农村经济破产下的生存处境之无知、对“生人妻”风俗之妥协因而从没有产生反抗意识,女主人公之所以表现出反抗行为,只是因为其性格泼辣而已。李玉婷在《艰难时世下的社会悲剧:再论罗淑〈生人妻〉》[《文学教育(下)》2022 年第1 期]中不认同以往研究者认为《生人妻》着重表现的是封建社会中男权对女性的压迫,她使用文本分析法,结合20 世纪30 年代四川农村的社会背景,认为《生人妻》所表现的是底层人民于艰难时代下的苦难与无奈。
上述研究者都将小说《生人妻》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然而,在文学领域,比较分析能使文学研究具有更丰富的内蕴。一些研究者并不将《生人妻》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他们发现《生人妻》与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台静农的《蚯蚓们》、萧红的《桥》有相似之处,因而将《生人妻》与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对它们的“互文性”展开论述。
将《生人妻》与《为奴隶的母亲》进行比较的研究者较多。闫顺玲在《异曲同工 交相辉映——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和罗淑〈生人妻〉之比较》(《甘肃高师学报》2000 年第4 期)中对这两篇小说的题材、人物形象、艺术风格进行比较,认为这两篇小说虽题材相似,但在人物刻画、艺术手法运用等方面各具特色。蓝棣之在《解读〈为奴隶的母亲〉并兼与〈生人妻〉比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 年第1 期)中使用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方法对两篇小说的显在结构和潜在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生人妻》比《为奴隶的母亲》更有艺术魅力和潜在意蕴。邓经武的《30 年代中国文学本土区域化的个案研究——〈生人妻〉与〈为奴隶的母亲〉之比较》[《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1 期]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区域文化背景和特定的人生形态出发分析两篇小说,对它们的思想内蕴与文化意义进行了研究。朱庆华在《论〈为奴隶的母亲〉与〈生人妻〉的审美异趣》(《理论月刊》2004 年第9 期)中区分了两篇小说的启蒙与革命意蕴,认为《为奴隶的母亲》对腐朽传统妇女观进行了有力批判,显现出启蒙文学色彩,而《生人妻》是对女权主义的形象言说,显现出革命文学色彩。乔以钢和宋声泉在《〈为奴隶的母亲〉小说叙事的性别分析——兼及与〈生人妻〉的比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4 期]中从性别叙事的角度对两篇小说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为奴隶的母亲》终究没有避免男性中心意识的投射,而《生人妻》则显现出女性主体的经验与感受。
陈红梅在《不同视角下的共同命运——台静农〈蚯蚓们〉和罗淑〈生人妻〉之比较》[《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2 期]中将《生人妻》和《蚯蚓们》进行比较,并围绕成长经历、地域文化差异、童年经验与婚恋经历对创作主体的不同影响论述了两篇小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认为罗淑作为一名女作家自觉地展现出劳动妇女所遭受的不幸命运,并揭示了她们遭受此种命运的原因。
周春英在《“三条同命运的小鱼”——〈生人妻〉、〈桥〉、〈为奴隶的母亲〉妇女形象比较》(《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 年第1 期)中将《生人妻》《桥》和《为奴隶的母亲》内的妇女形象进行比较,认为三篇作品中的妇女都面临着不幸命运,但她们面对不幸命运有不同的表现。三位妇女形象的成功塑造得益于不同作家运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
总体来看,学界对《生人妻》的研究已较为成熟。《生人妻》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文本细读、比较分析等,对小说文本的主题、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特色等有深入细致的认识,且都关注到了《生人妻》对当时农村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揭示。
二、罗淑创作整体状况研究
罗淑创作时间较短,且对自己作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故其生前留下的作品较少。学界目前寻找到的罗淑作品包括十篇小说(《生人妻》《橘子》《刘嫂》《井工》《阿牛》《地上的一角》《鱼儿坳》《贼》《八月十三日的早晨》 《被难者》)、四篇散文(《捞粪草》《轿夫》《弄堂里的叫卖声》《在车厢里》)、一篇杂文(《谁在和谁打!》)和一篇剧评(《〈流民三千万〉观后感》)等。⑤由于罗淑作品较少,很多研究者便将罗淑的所有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整体研究,论述罗淑创作的整体状况。
孙自筠和杨国华都对罗淑的文学创作进行述评。孙自筠在《为底层劳动者的美丽灵魂造影——罗淑创作论》(《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0 年第1 期)中论述了罗淑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思想价值、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内蕴,认为罗淑通过自然平实的叙述描绘出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杨国华在《罗淑创作简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5 期]中针对罗淑作品的题材、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人物形象塑造、创作背景、艺术风格进行分析,认为罗淑的创作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在思想和艺术上均有研究价值。
谭秀华的《拳拳女儿心 悠悠笔底情——罗淑小说创作论》[《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 年第2 期]、赵玥的《罗淑小说创作略论》[《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 年第3 期]、蒋明玳的《左翼文坛一颗早陨的明星——论罗淑的小说创作》[《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4 期]、丁燕的《论罗淑的小说创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S1 期]、贾剑秋的《论罗淑小说的文化意蕴》[《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7 期]、邰科祥的《流星虽逝 陨石仍在发光——罗淑创作特征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 年第1 期)、孔庆林的《论罗淑的小说创作》(《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年第1 期)、张桂枝的《罗淑与现代乡土小说》[《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2 期]都从罗淑的小说创作入手,结合罗淑小说的题材、人物形象塑造、思想内容、语言风格、价值意义等方面论述罗淑小说创作的特色。总体来看,这些研究者普遍认为:罗淑的小说以表现当时四川农村经济破产和妇女命运为主,塑造出贫苦、不幸却又敢于反抗的农村民众形象,替处于底层的农村劳动者们“发声”,表现了对剥削制度之憎恨。小说在反映当时四川农村社会破败的同时,又揭示出导致破败的根源,语言朴素却有蜀地地方特色,展现出蜀地民风民俗,拓宽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领域,在乡土文学创作领域独树一帜。
游友基和李丹都以独到的眼光发现了罗淑创作与鲁迅创作的相似点。游友基认为:“同鲁迅的农村题材小说、20 年代的乡土文学作品一样,罗淑总是把广大而深挚的同情和爱,给予被侮辱与被损害者,首先是给予农民。”⑥李丹指出:“罗淑继承了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她以冷静、从容不迫、客观写实的创作原则描画生活、解剖社会,作品在对人性、国民性的关注和解剖,对劳动妇女命运的探索和对乡土中国的观照等方面和鲁迅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又不失女性独有的细腻和婉约。”⑦
程捷在《罗淑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年第4 期]中将罗淑及其作品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中进行考量,特意评价了罗淑在左翼女性文学中的地位。
综合来看,对罗淑创作整体状况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多、有特色。罗淑作为一名致力于创作乡土文学的女作家,不仅展现了当时四川农村的凋敝与劳动人民生活的惨状,延续了20 世纪20 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之思,传承了鲁迅的精神,还表现了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勇敢反抗,其作品显现出左翼文学特质。罗淑作为一名具有革命精神的女作家,既在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又在作品中展现出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抨击。
三、罗淑“井盐小说”研究
四川井盐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罗淑的家乡四川简阳便生产井盐。马小弥(罗淑的女儿)在《关于母亲的点滴回忆》一文中提及罗淑的父亲罗树屏曾说:“在简阳石桥井开了个熬盐的‘聚兴灶’,有六七口盐井,雇十六七个工人……盐工们成年累月拼死拼活地干,到头来还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过着非人的生活。”⑧罗淑从小就目睹盐工们生活的惨状,对他们深感同情。因此,罗淑在作品中较多地表现了盐工在盐厂中的生活,展现他们的勤劳和艰辛。李健吾曾在《记罗淑》一文中对罗淑的作品评价道:“那些关于盐厂的断片小说,把一个我从来不曾结识的世界展给我看,似乎还没有第二个作家注意到这个偏僻角落……”⑨罗淑所写的那些反映当时四川简阳井盐生产状况和盐工艰难生存的小说被一些学者称为“井盐小说”。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专门对罗淑的“井盐小说”进行研究的学者不多,论文数量也较少。
何性尧围绕罗淑“井盐小说”的题材、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对罗淑井盐题材作品之创作给予高度肯定。何性尧认为:“描写内地盐工生活,表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井盐生活场景,除了罗淑,还无人涉及。”罗淑的“井盐题材小说独辟蹊径,以四川小井小灶为背景,把井盐工人的生活和斗争写得真实具体”,“是第一个为被损害、被盘剥和被侮辱的井盐工人塑像的作家”⑩。
姚洪伟也对罗淑的“井盐小说”进行研究,并揭示了罗淑“井盐小说”的价值,为发掘罗淑创作的深度提供了可能。姚洪伟从题材选择、人物形象、艺术价值及文化审美内蕴这几方面对罗淑的“井盐小说”进行分析,认为罗淑“对底层盐工生存状况做了社会经济学意义上的考察”,“对当时盐业生产的基本状况做了历史记录”,“为我们研究盐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⑪。
总的来说,对罗淑“井盐小说”进行研究的学者都发现了罗淑的乡土文学作品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题材领域,都发现了罗淑在反映当时四川简阳农村井盐生产状况的同时,还揭示了盐工的悲惨生存状况。可以说,罗淑的“井盐小说”是研究四川井盐生产历史和中国盐文学的宝贵资料。
四、性别视域下的罗淑作品研究
罗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女作家。李健吾曾评价罗淑道:“她不似若干女子,沿着身世凄凉之感的传统的路子写些哀怨的词句。”⑫诚如李健吾所言,在罗淑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她是怎样用自己火热的情感为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村劳动人民“发声”。在乡土文学领域,罗淑区别于众多男作家,以自身性别经验为基础,结合家乡农村妇女的生活状况塑造了朴实善良而又敢于抗争的乡村女性形象,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艰难生存。然而,专门从性别角度出发对罗淑作品进行研究的研究者非常少。
冯晓青在《罗淑笔下对女性情感命运模式的建构》(《名作欣赏》2009 年第29 期)中通过分析罗淑笔下的女性因旧传统因袭而表现出的美和愚及对新生活的希冀和渴望,论述了罗淑作品中女性情感命运模式的建构。在冯晓青看来,罗淑笔下的女性既有对陋俗的无奈认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妥协,又有对不幸命运的勇敢抗争。
于元明在《罗淑小说中男性世界的生命守望》[《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 年第33 期]和《罗淑笔下女性的精神返乡之旅》(《芒种》2013 年第22 期)两篇文章中对罗淑作品里贫苦的农村男女劳动者所受的封建剥削制度压迫进行分析,认为罗淑以女性的角度既展现了贫困男性农民所受的屈辱与苦难,又展现了他们的反抗和斗争,还从性别立场出发揭示女性充满苦难的生活,并展现女性的美好品格。
李素芳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对罗淑小说《生人妻》中女主人公的悲惨生存进行分析,乔以钢和宋声泉则对《生人妻》中的女性叙事进行分析。由于在上文的“《生人妻》研究”部分已经提及他们的论文,在此就不再赘述。
上述研究者的论文都发表于2008 年之后(冯晓青、乔以钢和宋声泉的论文发表于2009 年,于元明的论文发表于2013 年,李素芳的论文发表于2016年),他们的研究构成了罗淑研究的一个趋势。对中国知网所载以罗淑作品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进行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发表于2008 年之后的论文有十一篇,除前面提到的几位研究者的论文外,陈红梅于2014 年发表两篇,姚洪伟于2015 年和2017 年各发表一篇,秦洪平于2018 年发表一篇,李玉婷于2022年发表一篇。在2009 年以来研究罗淑作品的十一篇论文中,对罗淑“井盐小说”进行研究的有两篇,对罗淑小说《生人妻》进行研究的有四篇,从性别角度出发对罗淑作品进行研究的有五篇。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2009 年以来,性别视域下的罗淑作品研究已成为罗淑研究的一个趋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罗淑研究的成果并不多,但已有成果对罗淑创作有较为多元的认识,对罗淑作品有较为深入的阐释。在罗淑所有的作品中,小说《生人妻》得到较多研究者的关注,且研究者们对《生人妻》的研究也已较为成熟;罗淑创作整体状况研究的成果最多,且研究者们对罗淑的创作已有较多共识;罗淑“井盐小说”研究成果较少,罗淑的“井盐小说”值得受到更多研究者关注;性别视域下的罗淑研究成果虽然也很少,但性别视域下的罗淑研究已成为2009 年以来罗淑研究的一个趋势。
罗淑从小就对家乡四川简阳农村的劳苦大众怀有深切的同情。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位母亲的过程中,她又以女性的灵与肉体察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位致力于创作乡土文学且开拓了内地盐业题材领域的女作家,作为一位致力于为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和被压迫的女性群体“发声”的女作家,罗淑应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据更高地位,应当受到更多研究者关注,值得被更多读者铭记。
①艾以:《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女作家——罗淑》,《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3期。
② 马小弥:《罗淑小记》,见艾以、沈辉、卫竹兰等编:《罗淑罗洪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③黎烈文:《关于罗淑》,见艾以、沈辉、卫竹兰等编:《罗淑罗洪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④《罗淑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⑤ 参见《罗淑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刘传辉:《罗淑生平和创作的一些补充》,《抗战文艺研究》1985年第2期;樊骏:《论罗淑——兼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若干轨迹》,《齐鲁学刊》1988年第1期。
⑥ 游友基:《罗淑简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⑦ 李丹:《罗淑对鲁迅精神的传承》,《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⑧ 马小弥:《关于母亲的点滴回忆》,见《罗淑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2页。
⑨⑫ 李健吾:《记罗淑》,见艾以、沈辉、卫竹兰等编:《罗淑罗洪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第30页。
⑩ 何性尧:《描写“偏僻角落”的奇葩 罗淑井盐题材小说的特色及价值》,《自贡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
⑪ 姚洪伟:《20世纪30年代四川盐文学的独特画卷——论罗淑的井盐小说创作》,见曾凡英主编:《中国盐文化》第8辑,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第241—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