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

2023-04-05郝红艳刘耀川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狂犬病毒狂犬病种猪

郝红艳 刘耀川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辽宁 抚顺 113122)

猪伪狂犬病(PRV)是一种对猪具有严重影响的病毒性疾病。临床表现从亚临床症状到死亡各不相同。在新生仔猪和其它易感物种中,PRV 感染通常都是致命的,动物死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比之下,老龄猪常表现出呼吸道症状。而怀孕母猪中,PRV 感染可导致生殖系统问题,包括出现流产或死产症状。

1 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

20 世纪50 年代我国首次报告了PRV,该病的自然储存宿主为猪,鼠类是该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病猪、带毒猪与带毒鼠是伪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带毒猪通过直接接触或排出鼻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污染饲料、饮水而传染健康猪。母猪感染后可通过乳汁传给仔猪,妊娠期母猪感染时,可垂直感染胎儿。伪狂犬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寒冷的冬季较为高发。猪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粘膜以及体外创口等多种途径感染发病,带毒猪排毒时间较长,脏器中以肺、肝带毒率最高,其次为脾、肾、膀胱。仔猪和青壮年育肥猪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特别是半月龄内的仔猪高度易感,发病死亡率接近100%。成年猪多见于隐性感染,主要症状表现为生长缓慢,免疫力弱。而妊娠母猪在感染后容易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症状。猪伪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不超过1 周,个别可能会达到10 d。伪狂犬病毒主要侵害呼吸和中枢神经,所以也常表现出呼吸道与神经症状。

2 猪伪狂犬病防控

2.1 我国伪狂犬病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自20世纪90 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应用基因缺失活疫苗进行猪伪狂犬疫苗接种,除一些偏远山区及村庄外,绝大多数养殖场都进行了常规接种。但由于一些原因,导致效果不理想。首先是因为疫苗的质量问题,其次为免疫计划不当(免疫时间、间隔、剂量和途径不正确)或抗PRV 母体抗体的干扰。少数偏远地区及小型养殖场,没有针对猪伪狂犬病进行疫苗接种,导致疫苗接种覆盖率不足。而部分中小型养猪场不重视生物安全,这使得PRV 的控制和净化变得困难。许多养殖户对疫苗接种过度依赖,继而忽视了猪场的卫生措施,也没有定期进行监测以清除猪伪狂犬病毒的携带者。

2.2 预防伪狂犬病措施。①灭鼠。鼠作为伪狂犬病毒的携带者,极容易污染饮水、饲料及猪舍用具而使猪感染该病,所以消灭养殖场内的鼠类对控制伪狂犬病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外,引进种猪时还须采取严格的隔离检疫措施,防止引进带毒猪。搞好养殖场内的卫生措施,常规性消毒也是必要的。②持续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提高猪群的免疫接种密度。当前用于猪伪狂犬病预防的接种疫苗有2 种,大型商品猪场建议接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而种猪场为了便于该病的净化和监测,建议使用基因缺失疫苗。种猪首免后,应间隔4~6 周加强免疫1 次,之后间隔半年免疫1 次,产仔前1 个月加强免疫1 次。基于前述免疫种猪所产的仔猪,其母源抗体可以维持到2 个月左右。如果仔猪作为种用,可在65 日龄首免,间隔4 ~6 周加强免疫1次,以后按种猪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如果作为育肥猪,应在65 日龄用基因缺失疫苗免疫1 次,间隔4 ~6 周后加强免疫1 次,直到出栏。如果是没有免疫母猪所产的仔猪,可提前到断奶时免疫1 次,间隔4 ~6周后加强免疫1 次,直到出栏。③做好定期监测。育肥猪场要对伪狂犬病进行定期监测,种猪场建议每年2 次,商品猪场每年1 次。其中,种公猪应100%检测,种母猪可以按20%的比例抽检,商品猪按5%的比例不定期抽检,而对出现流产、产死胎等明显症状的种母猪必须要100%检测。④免疫接种。可对发病种猪用灭活苗紧急免疫接种,首免后,间隔4 ~6 周加强免疫1 次,以后按种猪免疫程序常规免疫。已发病的猪场,建议对存在感染威胁的健康仔猪可采取疫苗超前免疫,肌内注射1 头份剂量。紧急免疫接种具有一定效果,同时对其它种猪用灭活疫苗注射。对于感染发病的断奶仔猪,可早期采取腹腔注射30 ml 以上的猪伪狂犬病病毒高免血清。当病猪出现神经症状且为了避免继发感染,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

2.3 猪伪狂犬病的治疗。猪伪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感染的发病猪,尤其是断奶仔猪可注射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还可采用黄芩多糖等中药制剂配合治疗,也会产生一定效果。除此之外,对未发病受威胁猪应进行紧急免疫接种[2]。

猜你喜欢

狂犬病毒狂犬病种猪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打败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毒株的特性及其疫苗研究
Kedrion公司和Kamada公司研发的Kedrab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猪伪狂犬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E、TK全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内文第133~144页)图版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