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迷信的传播机制与反思
2023-04-05杨文静
□ 杨文静
从广义上讲,迷信就是一切和近代科学相冲突的意念、信念以及与他们并存的行为。从狭义上讲,迷信就是相信鬼怪、命运、灵魂等超自然超物质的东西存在,相信这些东西支配着世界和人的一切。尽管当前社会认知和科学技术迎来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中,人们对于“剧透人生”的欲望却从未停止。与神秘主义紧密相连的传统迷信搭上网络快车,调整了以往的“强价值干预模式”,不再注重传统意义上的生死命题,而是更多地专注于年轻群体的情感与生活分享上,在尊重个体选择前提下更加突出保护个人隐私,借助传播力强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实现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逐步进入网络年轻群体视野。本文将从拟剧理论、传播的仪式观与网络亚文化等视角出发,对网络迷信的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其传播机制,以此来分析网络迷信传播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反思其背后可能暗含的深层困境,对于规范其他网络传播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网络迷信的传播机制
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学会了依靠简单的占星学进行卜卦,尽管当时并没有较强的“社交”概念,但人们从古至今渴求获得预知未来的心理却是如出一辙。正如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所说:“如果人能够按照一定的法则支配围绕自己的情境中的一切,或命运常向人们显示善意的话,那么人们就决不会去相信迷信。然而,人们常常陷入法则全然不起任何作用的各种困难之中,而且在大多情况下,即使毫无休止地追求命运的善意,但那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希望和恐怖之间痛苦地动摇着。所以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显示出随便信奉某种东西的倾向。”
社交依赖:自我情绪的消化与疏导。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当下,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人们链接信息与情感的重要工具,与日常生活逐步融为一体,虚拟社交圈逐渐兴盛,并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港湾,网络社交媒体应运而生,为因缺少社交技巧或动力,而被宏观的社会交往环境排斥而显得格格不入的“社恐们”,提供了情感交流的栖息之所,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社交媒体来满足现实交往的需求。而根植于移动互联网和复杂社会现实之中的网络迷信,仰仗于社交依赖的形成,无疑为群体中个人的自我情绪的消化与宣泄提供了“温床”。因此,网络迷信传播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情绪传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个体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消化与疏导,还会引起群体情绪的共鸣。换言之,网络迷信的日常化和切己化传播,是基于公众大范围焦虑情绪所形成的,而这种情绪的背后主要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所带来的不安。
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出发看待网络迷信传播现象,在多重社会压力面前,网络迷信为人们应对现实的无力提供新的出路,因此,网络空间中的年轻群体常以自嘲的态度在社交媒体这一“前台”进行表演,以此来伪装、消化自己的种种不良情绪。以祈愿转发表情包为例,其内容通常由文字和图片组成,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网络米姆”,并在人人皆可参与转发的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因此在网络迷信传播中,相类似的祈愿行为就可以看作是一种青年群体的“表演手段”,以一种温和抵抗主流文化的姿态帮助用户在互联网社交中获得正面的心理暗示,起到一定的疏导焦虑情绪和不确定感的作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期待收获他人的情感反馈,以此调整下次的自我表演从而为他人留下完美印象,表演意味的增强也进一步反映了年轻群体排遣压力方式的娱乐化倾向。
群体认同:迷你仪式下的精神舒压。社交媒体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情感链接和自由表演的舞台,成为网络迷信传播的重要载体。人们在分享情感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信息、改变态度,在技术的赋权下卷入一系列网络迷你仪式中。
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一文中首次提出传播的“仪式观”,指出传播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信息传递,更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得以维系的一切仪式性活动。从这一视角出发看待网络迷信传播主要有两个特征:其一是社会性,传播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对现实的创造与解读的过程。传统祈愿行为强调“主体在场”,而网络迷信传播由于移动媒介技术的介入,逐渐演变成“虚拟在场”,但其本质都离不开人们的躬行实践。尽管人们不再需要郑重其事地参与复杂的仪式流程中,只是通过轻触屏幕转发、评论就可以完成一次迷你仪式的参与,却可以因此获取寻找生活乐趣的主动权,带来生活本身就是值得庆祝的愉悦感,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交流情感的需求,这种情感的集体认同强化了人们对网络迷信传播效力的信赖和认可。其二是表征性,即通过传播形成的符号系统构成了现实的表征。以往的祈愿话语演变成了在网络空间不断二次创作、传播的文字或图片等互动符号,与此同时网络迷信的传播消解了传统迷信中的崇敬感,取而代之的是泛娱乐化特质,帮助受众适时调整自身行为,最终对现实生活产生正面影响。网络迷信传播中的迷你仪式,将生活拆解为一个个值得期许的片段,人们通过参与其中来获取某种程度上的群体认同感,以此来解构生活变化的诸多可能性。
资本营销:利益驱动下的商业化运营。网络迷信不同于历史积淀下强调绝对信仰的宗教文化,也不像个人崇拜那样具备实在的依赖对象,而是具有一切互联网文化产物的特质:门槛低、随意性和商业性,因此可以轻易吸引公众注意力,而着眼于经济利益的商家、社会资本自然会将目光投向于此。事实上,每一场网络迷信的狂欢背后,都离不开资本营销的助推。一方面,一些自媒体平台以网络迷信文化为创作源泉,通过浅显易懂的俗信内容输出吸引用户来维持账号运营,以此获得流量开启商业变现。另一方面,一些商家或企业也会为了占据青年群体市场,以网络迷信文化为噱头来追寻网络热点,从而达到追求商业利益的目的。网络迷信文化也逐步被市场经济收编利用,成为网络亚文化经济商品链中的一环,在各类流行文化的加持下,不断衍生出新的形式与内涵,形成了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景观。
就星座博主“陶白白”而言,他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经历了近三年对星座内容深耕坚持的结果。在搭载短视频快车实现对星座内容垂直领域准确表达的同时,其高质量内容产出的背后还离不开MCN专业机构的孵化与团队支撑,加上抖音短视频平台的“造梗”及巨大的流量池属性,由粉丝自发创作的“你会为了我搜陶白白搜星座吗”等转发文案的刷屏,在抖音平台占据热搜榜单,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二次创作,使得该话题形成裂变式传播,讨论热度持续攀升,不少原先没有关注过“陶白白”的用户也被卷进了这场信息浪潮中,并对其内容分析产生情感共鸣,最终成就了“陶白白”火爆全网的图景。与此同时,商家面对持续发酵的“星座热”景观,会进一步对其背后的消费价值进行开发与挖掘,以满足目标受众的购买需求。例如品牌方借助星座元素进行自身产品的推广,或是赞助相应的星座KOL进行商业转化。部分星座KOL还会主动进行自我IP价值的经济延伸,例如“陶白白”参与爱奇艺《乐队的夏天》等热门综艺的栏目合作,“同道大叔”通过整合IP运营、授权、衍生、电商、社群等业务,进一步拓宽了星座文化价值意义的内涵与外延。星座营销的火爆,是网络消费主义、青年亚文化与资本力量相互影响博弈的结果,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以此为代表的网络迷信意义的构建与传播。
网络迷信传播的反思
学者郭讲用区分了传统仪式媒介的内涵和现代仪式媒介的内涵:“以科学与理性价值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宗教和民间信仰被渐次祛魅,意识形态和资本成为主导仪式生产、仪式转换的主要力量。于是仪式逐渐背离了其传统的宗教和文化内涵,以世俗意义的形式被重新展演。”在价值观多元的当下社会,网络迷信以一种低成本方式,满足了人们减缓焦虑情绪的需求,但其背后所隐含的盲从、浮躁等受众心理特征,极易被不法分子或黑心商家利用,对人们的精神或财产造成损失。
符号狂欢下正能量价值理念的消解。网络迷信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其本质仍是眼球经济,具有危险的不可控性,在引发网络狂欢行为的同时也导致不良情绪与错误价值观的蔓延,漫无目的的特质极易掀起消极情绪的传播,从而助长整个社会的不良风气。另外,花样频出的网络算命,以帮助网民分析性格、回溯过去、预测未来、趋吉避凶为噱头,披着科学外衣疯狂吸金,利用被害人的迷信心理与性格弱点,最初以“免费看相”为噱头吸引人关注,然后进一步采取系统话术来骗取信任,最后开始所谓的“对症下药”开展骗局,在夸大宣传的同时富有恐吓意味,似乎不买就等于认定了要倒霉,以“神灵”的名义趁机兜售那些号称可以“转运”“消灾”等护身产品,开设做法事、立功德碑等付费项目。网络迷信骗局往往呈现出以新媒体为矩阵、团伙作案、职业化运作的特点,从而形成黑心流量的变现,不仅不利于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还触及到了法律的红线。与此同时,部分营销号为了逐利甚至在内容创作中常常套用所谓女德和宿命论等观点,充满对女性的偏见与贬损,这些封建思想的大范围传播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侥幸心理下焦虑对抗的深层困境。“内卷”语境下的年轻群体时常会对自身和未来抱有不确定的怀疑态度,而那些无法在现实社会排解的压力与不良情绪,借由网络迷信文化获取心灵上的慰藉,成为接受了较高教育水平的年轻人重拾积极生活的信心与迎接未知挑战的别样解压方式。而网络迷信文化,也逐渐从一种娱乐消遣逐渐转变为年轻人的“精神寄托”,小至日常生活安排,大到职业规划、婚恋交友等人生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通过“迷信方式”解疑释惑。诚然,在面对现实诸多令人无法喘息的压力时,适度的“迷信行为”可以理解,但网络迷信传播在大多数情况下与人们的侥幸心理相伴相生,适度的娱乐排解、积极指引确实能够帮助年轻人稳定不安情绪,但是动动手指转发锦鲤表情包,或是评论区打卡“吸欧气”等网络迷信行为,都是逃避现实的虚无泡沫,终究会被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或现实情况未得到改善击得粉碎。与此同时,社交的网络化也正不断模糊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的边界,使人们最终陷入被互联网产品操纵的怪圈。
祈愿美好的行为背后展示的是现存的焦虑与不安,而通过指尖在屏幕的轻触转发、打卡评论等网络迷信行为,是用户逃避问题的表现,当这场网络狂欢的激情开始消退,智能屏幕背后暗含的深层困境也逐渐凸显。一方面,在网络迷信传播过程中,用户自发参与内容创作与讨论,在享受言论自由表达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他人的评价与窥伺,言行举止在“人人手持放大镜”的网络空间很有可能遭遇过分解读,从而在对抗压力与不安的同时可能因他人误解陷入更深的慌乱与迷茫。另一方面,互联网世界为用户带来了信息交流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焦虑情绪的蔓延,加上部分互联网产品开发者洞察到人们内心的不安需求,大肆宣扬推出用固定仪式和玄学来驱散焦虑等打卡养成系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焦虑情绪的感知。因此,网络迷信只能看作是一种心理补位,如果碰到小概率事件的如愿以偿,而对网络迷信文化趋之若鹜甚至形成过分依赖,忽视现实努力的结果只会导致自身境遇变得越来越糟糕,从而背离了最初祈愿美好、暂缓焦虑的初衷。
商业陷阱下的网络迷信传播黑链条。号称可以驱邪挡灾的“血吊坠”以血为祭,以此来表达对恋人真挚而虔诚的爱情。这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示爱方式,在电商平台却受到热烈追捧,畸形消费的风靡背后源于迷信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孔不入,更离不开短视频平台洗脑式的营销,诡秘的背景音乐配以极具诱导性的故事文案,营造出“真爱至上”的氛围。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轻易相信迷信更多是基于文化习惯,并非有意识的信仰,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使得消费者逐步落入商业陷阱而忘记理性抵制与反驳。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与暗示下,认定血能避灾的刻板印象使得消费者在情感迷失中逐步丧失理性的思考与辨别,过于关注、遵从迷信能够带来的心理回报,理性思考“血吊坠”是否真的能驱邪避灾反倒显得无足轻重了。显然这种无脑营销的黑心牟利,已然是网络迷信传播黑链条中的冰山一角,视频发布者轻易拢获流量,并刺激了商家的逐利,从而不断引起人们的跟风消费。这种不断触碰监管红线的网络迷信传播,一旦遇到商业资本的操控,便会成为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营销“恶口”,陷入错误的价值导向的漩涡。与此同时,网络迷信背后所潜藏的盲目乐观的心理,容易加剧人们逃避现实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公众,尤其是心智发育尚不健全的青少年群体而言,产生错误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引导,模糊现实情况与虚拟网络的边界,将自己的人生沉溺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与玄学之中,忽略现实努力的意义。
结语
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以星座文化为代表的网络迷信传播扩充了当下社会人际交往的方式,消解了传统迷信行为中的神圣意味和主体在场要求,以一种轻松参与迷你仪式的姿态,掀起一场场网络狂欢。在娱乐性滋生遍布的网络中,可能会被别有用心者当作是违法牟利的噱头与工具。因此,辩证看待网络迷信传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态度,认为其完全就是封建糟粕的网络化,而应该在认识到其对人们具有心灵治愈作用的同时,警惕其背后被遮蔽的负面价值引导和黑心商家的不良营销套路,不要让其沦为公众逃避现实的借口,成为沉溺网络迷信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