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脱贫故事看讲述中国故事的新闻实践

2023-04-05黄星星

声屏世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纪录片

□ 黄星星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文化自信的一种方式,我国有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以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闭幕式为各国运动员折柳送别,惊艳全世界的观众。而新闻行业更加关注当下,关注现在进行时。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上,主流媒体在新闻选材和新闻实践上是受限制的。在主流媒体的传播体系中,能讲的故事主要有历史故事(包括红色历史)、传统文化故事、民族文化故事、中国和平发展故事这几大类。其中,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是最适合作为新闻来展现的故事素材,而脱贫攻坚工作的巨大成就是我国和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从新闻传播的选题角度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国内外观众感兴趣的话题;另一方面在讲述中国和平发展故事时,必须加强党的理论的生动阐释,帮助国外观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什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这些都是主流媒体的优势。讲好脱贫故事有助于中国的主流媒体在舆论上完成突围,重新获得话语权和对中国现实的阐释权。

近几年来,主流媒体对脱贫攻坚题材的新闻内容制作不断加强,部分节目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破圈效应。然而,从对外传播的整体效果来看,主流媒体还没有成功建立自身的话语体系,需要从新闻实践中汲取经验,进一步塑造中国形象。

中国故事的讲述困境

话语体系陈旧,叙事手法定式。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主要是主流媒体,并形成一整套跟政府部门公文相似的话语表达体系。在大众传播领域,陈旧的话语体系造成主流媒体与大众之间的巨大鸿沟。民间语言是在不断发展丰富的,现实生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主流媒体必须更新话语体系,否则将陷入有理说不出的窘境。

官方宣传式的理论话语表达难以在当前传播领域取得实际效果,主流媒体惯于使用宏大叙事方法,叙事视角单一,讲述方法陈旧,在讲故事方面存在叙事能力不足的弊端。对我国主流媒体而言,重新寻找合适的故事话语表达方式刻不容缓。

形式创新不够,跟不上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让媒体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逐渐形成了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社交传播等相互叠加的多元媒体格局。媒介技术不仅使传统主流媒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升级,还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的生产和传播中,重塑着人们的社会关系。一系列媒介革新变化让“中国故事”的书写和传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1]

主流媒体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在讲述时就要讲究逻辑,叙事逻辑必须符合融媒时代的受众心理和传播规律。主流媒体需要使用新的制作技法,展开不同的视角,让宏大的叙事主题显得细致且形象。新闻产品还必须能在不同传播渠道兼容,实现融媒环境所要求的资源、信息、利益互融。

国际传播困境,刻板印象难突破。从国际传播环境来看,西方媒体的新闻占主导,加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弱势,西方媒体不断通过跨国媒体集团打造信息版图,掌握国际话语权,导致中国故事的阐释权不在中国媒体手中,中国形象的建构往往是通过外部完成。

在西方霸权话语模式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难以找到相应的语境,处于传播的劣势地位。一些关于中国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和误解依然存在,针对主流媒体的官方宣传也设置许多障碍。想要打破这种困境,主流媒体必须坚持不懈地打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闻报道,同时加强媒体渠道的建设。除了官方平台之外,主流媒体还要携手“田野中国”和“乡土社会”一起探索中国独有的叙事路径,打开叙事空间,增强自身话语的影响力。

脱贫故事的新闻实践情况

在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进程中,主流媒体自觉投身这场伟大事业的记录中,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报道形式讲述中国的脱贫故事,使中国脱贫故事不仅在国内得到大力宣传,还在国际上获得良好传播。在脱贫产品制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流媒体主导、多方参与制作的格局。

关注中国脱贫攻坚话题的国家越来越多。据统计,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参与报道的国家数量逐步增多,之后总体呈增加趋势。自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参与报道的国家数量增长十分稳定,且到2021年第一季度达到峰值,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的广泛关注。对各个国家的报道统计发现,在32个国家中,正面报道占比多的国家有20个,占所有报道国家的62.5%。[2]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的新闻实践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类:

纪录片。纪录片兼具客观纪实性与深度调查的特点,是脱贫故事的一种重要报道形式,也是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纪录片在传递中国声音、建构中国形象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成为跨文化、跨种族的优秀文化传播载体。《落地生根》《第一书记》《脱贫大决战》等一系列围绕脱贫攻坚主题而创作的优秀纪录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国的纪录片创作与新闻宣传阵地不同,一直注重以人文主义情怀建构和阐释中国主题,在表现时代变革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和脱贫经验的时候,较好地平衡了艺术和现实,让宏观主题在软化处理后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脱贫故事”类型的纪录片不仅有主流媒体主导拍摄的,还有一些新兴媒体平台拍摄的,此外,也有中外媒体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例如《中国脱贫攻坚》(China’s War on Poverty)就是中美合作出品。

人物访谈节目。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人公讲述脱贫故事的比例也不低,此类节目往往是通过主持人和嘉宾的对话或者嘉宾讲述作为叙事线索来展开脱贫故事。媒体通过将演播室现场与新闻事件现场、新闻背景资料等叙事元素相叠加,达到增强情感力度、传达意义的目的。例如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路不修通决不收兵》,该节目讲述的是基层干部带领全村群众修路的脱贫故事。该节目嘉宾村主任毛相林在演播室接受采访,主持人通过影像资料展现村落的恶劣环境,悬崖绝壁,如在云端的盘山公路,还有村民挖掘公路的影像资料,富有震撼力的画面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良好的采访互动更是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人物访谈节目往往信息量很大,讲述的故事并不局限于脱贫故事,例如《中国追梦人》里面有生态保护、抗击疫情、传统文化传承、女性觉醒等多个主题,但是脱贫故事可以跟其他主题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更好地反映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指尖斗贫》就是《中国追梦人》中的一个脱贫故事,主角是云南农家姑娘侯佑林,带领三千余名留守妇女发展刺绣工艺的创业故事。该节目故事容纳了脱贫攻坚、女性力量、乡村振兴多个主题,具备丰富的精神内涵。[3]

短视频。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加上短视频生产门槛较低,推动不少“村红”“网红”人物在短视频领域大放异彩。短视频这种新闻题材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故事重要的信息载体,开始融合动漫、快闪、微电影、微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助力脱贫,记录和讲述中国的脱贫故事,例如《臊子书记》是由津云新媒体重磅推出的短视频作品,是由主流媒体出品的脱贫新闻,采用实地实景还原情景和动画结合的叙事方式,传播量破亿。

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田野中国”的潜力被激发出来,很多乡村达人成为短视频制作的主体,不局限于主流媒体的官方运作。以“扶贫”和“脱贫”为主题的短视频往往短小、新奇、富有娱乐性,内容品质相当高。贫困地区的自媒体创作者多为村民,他们通过拍摄家乡风光、农活日常等短视频积累粉丝,然后借助快手小店、抖音商品橱窗等平台外链接,直播销售自己种植或加工的农副产品。这类短视频既是直播又是“Volg+纪录片”,给脱贫故事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叙事模式,充分贴合受众碎片化的收视习惯,具备扁平化叙事的传播优势,因而有很强的生命力。

脱贫故事的新闻叙事特点

鲜活的事实题材,高超的制作技巧。作为新闻产品,脱贫故事一样要用事实说话,这个“事实”不是陈旧的事实,或者某个已经被受众熟知的事实,而是要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现实。事实需要被精准地记录,跟精准扶贫一样,制作者必须注重个体差异。14亿中国人应当有不同的故事,新闻创作者要抓住每个故事的特点,刻画具有感染力的细节。选取的事实本身应当具备内在逻辑性,能够呈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例如《追梦中国人》中的《斜杠青春》,呈现了斜杠青年张自豪从小镇青年到清华学霸,成为抖音知名博主的经历。主人公深入三四线城市体验基层公务员的生活,多次参与扶贫和支教工作,这种丰富的人生经历作为新闻题材天然具有感染力。

在“脱贫故事”的成功经验中,资金和人力的保障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精湛的拍摄和制作水平。镜头就是新闻的笔,良好的镜头语言是成功的保障,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是讲好故事的根本保证。例如,纪录片《落地生根》就深度调研过云南省境内所有的典型贫困区域,最终选择沙瓦村这个只有800多人的贫困村庄进行拍摄,可见选材对象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在制作方面,该片采用超高清的4K拍摄技术,仅素材时长就长达200多小时,导演和整个团队不断地回看素材筛选镜头,以便保留那些最震撼、最有感染力的细节,成片最后只有90多分钟,在影像语言和质量上力求精益求精。

平视的报道角度,多角度的叙事表达。那些能破圈的脱贫故事,多是放弃全知全能的宏大叙事理念,例如在电视纪录片《无穷之路》中,主持人陈贝儿不再是一个旁观的检阅者,而是像一个勇敢的探险者,带领观众一起走入脱贫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感受脱贫前后的差异,突出脱贫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部TVB制作出品的《无穷之路》放弃了宏大视角,更加接地气。主流媒体要使用当下时代受众习惯的话语体系,尽量采取平视角度来叙述故事,讲述他们能理解的故事。乡村“网红“的崛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家常话,说一些生活中的事,而不是采取一种说教的口吻。

为了全面、立体地展现脱贫故事,报道往往采取多个角度,既有主人公的声音也有民众的声音,还有创作者和外界的不同声音。在一般情况下,脱贫故事的讲述者主要是当地村民和基层干部、带头人,为了进一步丰富内容,主创还会加入记者见闻和记者调查情况。脱贫故事是一个宏大主题,为确保层次丰富多元,媒体会采取多个小故事来讲述同样的主题,例如《小康路上》选择八个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普通人的脱贫奋斗经历,既体现出其中的差异性,又展现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传递真情实感,实现受众的共情传播。“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人的一种“移情性理解”,主要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做出准确情感反应的一种能力。“情”对于民心相通至关重要,是传播主体从认知到意向再到最终行动的中枢要素。[4]

在共生的状态和平等的交往关系中,传播主体能对他者的情感感同身受,并且能换位思考,以同理之心从他者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问题,进而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共情虽是一种受本能的情感驱动,却是可以被设置和被引导的。例如,在《无穷之路》的摄制过程中,陈贝儿在镜头前的情感流露让整部作品叙事多了一份感情温度,也带动了观众的情感。在体现情感的过程中,新闻制作者必须理解共情与煽情的区别,让人类相通的悲欢体验自然流露。只要新闻题材足够感人,制作者细致地通过画面影像进行表达,就能达到真情流露,带动观众产生共情体验。

抓住故事脉络,深入浅出地讲故事。新闻故事的讲述并不是文学创作,尤其是新闻纪录片。纪录片都是一个个没有剧本的故事,情节和转折都是未知的,有些情节可以用镜头记录下来,有些片段却需要用心去记录。例如《落地生根》花费三年的时间摄制,主要原因就是避免主题先行,摄制组自行寻找故事情节线索。

脱贫攻坚工作是有时间轴和路线图的,以新闻产品为载体讲故事也需要合理设计时间轴,也需要精细规划故事脉络。脱贫故事往往会采取“线性叙事+板块叙事”的方式来进行,例如《臊子书记》就是线性叙事,主创团队根据主人公宋鹏三年来撰写的扶贫日志,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关键时间点来叙事,情节有疏有密,着重于宋鹏跟村民的互动展现故事。《臊子书记》不足十分钟的内容,却表达了主人公三年的扶贫经历。另一些脱贫故事会在线性叙事基础上使用板块结构讲述,将类同的贫困地区、相似的人群、共通的贫困原因整合在同一板块下面,让故事主题更加凝练。[5]

结语

总之,在脱贫故事的叙述中,各类媒体制作者要不断丰富这个叙事框架,构建情感和意义空间,让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相互结合、叙事技巧与视觉艺术彼此融入,形成一种深入浅出的叙事效果,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独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ROUGH CUT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Simplicity Is More Worthy of Pursuit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聚焦《歌剧院》:新纪录片讲述大都会搬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