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创新的新需求
2023-04-05王翠燕
◎王翠燕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新时代为出版社培养编辑出版人才带来了新的机遇,出版社的新需求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全能型和专业性人才能在新出版行业中得到更大的发展。传统的出版资源已不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数字型资源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数字出版社也会有更多的施展机会,一大批编辑出版人才将会从新时代的磨炼中脱颖而出。但是新时代也为出版社培养编辑出版人才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培养人才这一环节中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面对新技术的出现,编辑出版人才如何实现道德素养与专业技术的统一,如何对出版核心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和保护;面对新时代的新需求,出版社如何进行阅读者、阅读方式、阅读内容的创新,体现出阅读的价值等,这些都是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1]。
一、新时代编辑出版行业的发展与变化
近几年,编辑出版业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该行业的经济总产值呈现上涨趋势,在新型产业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再者,我国的编辑出版行业对数字出版技术有深度的研究,可与世界水平相媲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知名度。信息化时代,编辑出版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不仅仅在出版包装和内容上实现了数字化,传播途径和信息存档方面也开始进行数字化操作。国家编辑出版业的发展,也将实现对信息管理、信息编辑、出版等进行数字化创新。在新时代下,伴随着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逐渐将电子设备融入阅读中,实现阅读与视听的融合。
二、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一)出版业的产业化发展对培养管理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出版业基本上是集团化建设,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方式,推进产业化发展。出版行业是市场的组成部分,出版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多媒体的不断发展变化,给出版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挑战。出版行业需要大力实施集团化建设,构建能够跨越时空界限,采用多媒体经营的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出版和发行集团。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经营,需要打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垄断经营,对出版单位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出版行业走向市场,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需要一批高端管理人才来提高出版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水平。再者,出版业主要以产品参与市场,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标准和技术作为参考,而是由编辑决定,这就导致出版产品和编辑的主观意识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出版业要重视对编辑人才的管理,编辑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让出版产品发挥最大的价值。目前,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出版业要重视对管理人才和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推动出版行业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新型产业的出现对培养全能型编辑出版人才的需求
1.需要扎实的文字基础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出版等数字出版的新兴产业,对传统的报纸、书籍等纸质编辑出版具有一定的影响,编辑出版人才的专业素养是决定出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变化,对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观念有了一定的革新。新时代下,阅读环境受到巨大的影响,许多读者趋向于数字阅读和微阅读,出现了碎片式阅读和阅读深度较浅的现象。这对编辑出版人才的编辑技术水平和文字基础的提高有了更为严格的需求。编辑出版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文字编辑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高水平的编辑技术能力,成为全能型编辑出版人才。同时,编辑出版人才需要关注市场动向,把握读者的需求,生产出具有吸引力的出版产品,采用传统和数字相结合的营销手段。再者,全能型编辑出版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基础,还应关注市场动向,了解当下读者偏爱的文字动态,及时关注当下的时事热点,注意网络的热点语言,结合传统纸质出版实现创新,创作出优秀的出版产品。因此,全能型编辑人才应伴随时代发展变化,借助新兴产业这股力量,拥有扎实的文字基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2.拥有较强的交际能力
目前,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创办了人才交流平台,组织内部进行有效沟通,因此跨行业和领域交流学习经验是现在人才交流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跨国际间交流达到双利共赢互惠也成为了必然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对编辑出版人才的交流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编辑出版人才拥有较高的交流水平和开阔的眼界,而且还应该学会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各行业、各领域、各国家间的交流与协作,致力于提高编辑出版人才的服务水平。较为大型的编辑出版单位有更广泛的业务,且跨国间的合作必不可少,因此编辑出版人才需要掌握多国语言和文化。出版业要在新时代下使产品发挥最大价值,提高服务水平,需要编辑出版人才拥有长远的眼光,提高国际交流能力。
(三)信息化时代下培养数字型编辑出版人才的需求
信息化时代,诞生了数字出版业的新的产业结构,传统的纸质出版生产商开始走数字化服务道路,单一的纸质出版转变成多媒体的立体传播,传统的出版业有了质的飞跃。现阶段,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各行业和领域中,编辑出版行业跟随时代发展,开始运用网络技术来辅助编辑出版工作。因此,编辑出版人才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掌握和运用新媒体技术,高效开展编辑出版工作。同时,编辑出版人才可以借助人才交流平台进行学习,收集资料,有助于选好主题,科学策划编辑出版工作,生产出满足市场和读者需求,且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优秀作品。现有编辑出版单位和高校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完善,这要求学校和出版单位注重培养应用多媒体的数字型编辑出版人才[2]。
(四)出版业的转型发展对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
根据出版业的需求,及时关注市场动向变化,分析现阶段编辑出版人才需求的特征,科学合理地构建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优化完善,有利于创建和完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市场需求构建编辑出版人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编辑出版人才的专业学识能力,还可以提高编辑出版人才的实践技能,在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了解各领域的专业环境和背景。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编辑出版业提供了新的培养人才的思路。编辑出版业开始加强集团化建设,关注市场动向进行营销,运用网络技术开展出版工作,从而对复合型编辑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面对出版业的转型升级,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体系也要不断完善,这既是出版业面对社会发展的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需要企业、高校、政府同心协力,对编辑出版人才体系进行全面合理的革新,推动出版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满足读者的需求,适应市场发展动向。
三、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面临的难题
(一)课程系统不完善
现阶段,高校设置的编辑出版专业具有一定的成熟教育模式,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也在不断扩招,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完成对应的课程学习。但是高校培育的学生在实践工作中,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与高校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距。由此可见,高校设置的课程难以适应实践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现在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两己分化较为严重,较早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构建了多层次的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拥有高端教师和专业资源。但是新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处于初级阶段,正在摸索和借鉴其他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成功经验记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但是由于每所学校的自身条件有所差别,容易出现东施效颦的现象。高校多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这种模式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也会出现同质化和通用化的问题。高校课程体系难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专长融入学科教育中。总体来看,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经验不足,可以借鉴的成功人才培养模式有限,需要教育者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
(二)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滞后
编辑出版人才培育观念滞后,在出版行业形成一定的培育体系后,不会轻易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革新,培育观念墨守成规,喜欢用机械式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高校对以往人才培养体系有所创新,但是坚持时间有限,往往以失败告终。再者,很多高校的教育资源有限,缺乏既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雄厚的实践经验的教师,课堂中经常以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教学难以结合媒体市场,因此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部分高校新增的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育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目标,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难以对编辑出版工作提供实质性帮助。
(三)实践活动欠缺
目前,高校都已经设置了多媒体教室,但是高校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创新意识。高校现在运用编辑出版领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对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进行编辑排版校对的教学较为基础,难以在实践工作中掌握和熟练运用新技术。再者,课堂中教师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并未将其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持续上涨,因此编辑出版岗位供应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导致实习成果与高校培育效果未达到预期。学生在进入出版行业实习时,会难以适应新时代出版行业对网络技术应用的需求。因此,学生要花更多的精力及时间去学习和提升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四、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编辑出版课程体系
在新时代下,编辑出版行业不断结合网络技术,从而对编辑出版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高校应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突破传统的纸质出版编辑形式,注入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高校应该适应信息化时代环境,对编辑出版专业加以革新,设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发挥价值,在网络技术基础上构建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实时关注市场动向对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同步调整。同时,对编辑出版专业理论知识和所需要学习的课程进行区别化教育。再者,高校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增设多学科课程,例如政治思想、史学、教育等跨学科的公共课程,有利于培养全能型编辑人才。
(二)借助自媒体进行编辑出版教学
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QQ 群,在群内发布课前教学资源供学生预习课程,还可以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3]。学生可以使用浏览器、百度、知乎等网络学习平台提前对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对知识难点自行解决的习惯,还可以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具有对编辑出版专业所需信息进行检索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关注微博热搜的习惯,提升高效运用高级检索软件的能力,在遇到难题时应该学会采用文档整理并总结,在课堂上根据自己检索的热点问题进行班级讨论与交流。还可以采用大单元进行分类教学,让学生在微信和QQ 群里自由发表言论,相互学习和交流,增强团队意识与凝聚力。再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讲解,运用搜索引擎、大数据等网络工具进行课堂难点分析,将最新信息共享给学生。这样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可以有效理解理论知识。编辑出版业对错误的承受程度弱,因此面对该专业的特殊需求,教师让学生在使用网络工具时,可以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进行双重化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严谨性。师生在运用网络工具对知识难点进行剖析时,可以突破师生间的身份限制,面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信息检索时可以进行头脑风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课堂活动。
(三)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
在新时代环境下,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技术更为成熟。因此,信息传播的媒介内容和手段开始变得多样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与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密切相关。高校应该跟随新时代发展,将新科技和多媒体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对自身的教学设施进行完善和更新。学校在保障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和校园中可以融入新媒体,有利于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提高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同时,可以邀请新媒体专家来学校举行讲座,组织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到新媒体单位进行参观和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新媒体和新科技有一定的接触,感受新媒体的氛围和环境,更好地掌握新媒体和网络技术。学校可以开放内部新媒体渠道,如校园广播、校园贴吧、校园公众号等,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和体验编辑出版工作
(四)构建网络融合新机制,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是新时代发展的灵魂,高校作为编辑人才培育的阵地,要对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革新。在国家实行“双创”政策后,高校更应该融入新时代元素,在课堂上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指导,可以组织直播教学,利用APP 软件进行教学,采用微视频进行趣味指导。再者,可以开展校企合作,邀请新媒体行业的成功人士到校分享经验,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创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学校借助网络融合技术辅助培养编辑出版人才,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社会创新发展,为编辑出版行业提供创新型人才。
五、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版业是我国重要的领域,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紧密联系,高校在编辑出版专业领域培养人才环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教育者应该实时更新教育观念,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市场需求,以长远眼光培育人才,探究数字出版在编辑出版行业中的价值和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高校应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引进当下的先进技术,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编辑出版人才。为落实国家文化战略转型和推动出版行业优化升级提供人才保障,让出版业在新时代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拥有广阔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