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农耕文化视阈下乡村图书馆建设研究*

2023-04-05孟默涵许爱萍高俊杰冯敏莹

图书馆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事农耕图书馆

孟默涵 许爱萍 高俊杰 冯敏莹 赵 婷

(1.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 山西晋中 030801;2.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晋城 048000)

文化振兴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让中国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铸魂工程,更是培塑新时代文明乡风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95,253,269。在保护、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方面,乡村图书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赋予其的新时代使命。乡村图书馆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之一,与乡村博物馆、古村落遗址等一般文化载体不同,其既是保护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容器,也是孵化新时代乡风文明的暖巢。因此,新时代乡村图书馆应如何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传承发展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就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时代课题。

1 乡村图书馆与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长久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农耕文化形成了经由一代代农人“口耳相传”进行传承发展的特点。其一,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对农事活动规律的认识与经验,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出了具有普适性的农事生产的经验集成,比如西汉的《氾胜之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具体详细的农事活动经验仍然需要当地农民口耳相传才能得以传承发展。其二,由于未能普及乡村教育,村民文化水平较低,难以用文字记载的方式汇总农事生产经验,只能高度依赖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农事经验。因此,在以地缘、血缘为纽带,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在长期历史衍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熟人社会”里,农闲时节在打麦场、打谷场上口耳相传的“乡村夜话”实际上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维系着乡土社会秩序的稳定与成员和谐,从而造就了独特的乡土文化[2]。同时这种代际之间口耳相传的日常性“乡村夜话”传承了村庄的集体记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交往更为密切,在无形中形成了村庄舆论、村庄规范,维系了传统村庄共同体的稳定存在[3]。由此可见,为村民提供“乡村夜话”的场所(比如祠堂、麦场、谷场、巷尾小铺、村头树下等)扮演着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角色,担负着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职能。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急速转型,加之年轻一代农民开始进城务工,代际之间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因后继无人而被迫搁浅,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乡村夜话”遭到毁灭性打击。如何保护、传承这些农耕文明,如何使这些农耕文明所蕴含的农事经验、思想观念、乡风民俗、道德规范以及地方特色传统戏曲等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得以传承发展,积极发挥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绕开的课题。“乡村图书馆具有保存乡村记忆、传播人类知识、培养地方认同感的基本功能,同时还是实施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交换信息意见的公共空间,从事休闲娱乐的文化场所。”[4]因此,乡村图书馆成为保护、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它可以有效破解传统“乡村夜话”空场的困境,为广大乡居农民找回逐渐失去的家园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借助自身的独特优势,将农民口耳相传的农耕文化运用现代传媒技术予以保护和传承,从而有效破解农耕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困境。因此,在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于保护传承农耕文化,着眼于功能的转换与扩展,大力加强乡村图书馆建设。

2 乡村图书馆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三个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1]253-254。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乡村图书馆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提供了路径指引。

2.1 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适应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农事生产经验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与周期性的特点,其经验主要来自世世代代农业劳动者对生产活动的记录、概括和总结,因而又有“经验农业”的说法。正如马克思所言:“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5]71-72中国传统农业经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比如“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精耕细作、间套复种”“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干长根、湿长芽”“禾兴草亡”等等。遍布华夏大地的不同村落将这些概括性的农事经验与各地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相结合,并恰当地运用到具体的生产劳作中,在长年累月的积淀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农事生产经验,并在口耳相传中将之传承下来,极大丰富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尽管当前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正在逐步取代家庭农业生产,但无论现代农业的发展程度如何,农业生产始终都改变不了“靠天吃饭”的特点,“耕、种、收、藏”仍然要依靠传统农事经验的指导。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仍需传统农事经验指导,而农事经验却无法依靠传统“乡村夜话”的方式进行传承的情况下,乡村图书馆作为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主要载体,应该积极抢救那些因后继无人而无法传承的农事经验,及其所蕴含的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使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以继续使用,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2 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具有浓郁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

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紧密相关,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5]72如果说农事经验构成了传统农业社会文化生产的主要内容,那么在农闲时节创造并传承的、与农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则构成了传统农民的生活文化,继而延续成为传统乡村的生活传统。这种传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充满文化仪式感、历史感、地域感,对稳定乡村社会结构及形塑农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成为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现代人的乡愁记忆。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和“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得以存续的社会基础发生了质变,尤其是代际之间口耳相传的传承发展方式被迫中断之后,其组织力衰退、参与度降低,在乡村生活中逐步“退场”[6]。因此,乡村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在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方面的优势,在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各具特色的地方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投身于抢救、传承、利用行将消失的地方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的工作,为传承发展农耕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2.3 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乡村共同体得以规范运行的祖传家训和乡风民俗

以农耕文明为特征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是构建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家族之上的。历史上的乡村社会,大多依赖家庭和睦、家族和谐来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转,家训便因此应运而生,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传统乡土社会的家训是在立志、修身、攻读、力耕、养生、治家、严教、敬业、处世等方面对家族成员进行约束规范和文化熏陶,形成了维系家庭和睦、家族和谐的家风与门风。而在传统乡土“熟人社会”里,通过代际之间口耳相传的家训又为良好乡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口耳相传这一特征,家训通常以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俗语、小戏、歌会等方式传播,并辐射到对联、年画、雕刻、舞龙舞狮等具有欣赏性的乡土艺术,并逐渐演变为体现文明乡风的地方民俗。“村落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仅有劳作, 也有休息, 也有令他们精神愉悦的东西。所以在口头的语言艺术里, 包括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俗语等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存在。”[7]可见,祖传家训和乡风民俗也是体现农耕文化的一种生活传统,是农耕文化代代相传、绵延长久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这些都被贴上了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同样,由于乡村社会的不断转型,承载着农耕文化的祖传家训和乡风民俗,在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面临着难以为继的窘境,也动摇了传统乡土社会的根基。因此,乡村图书馆也应该在传承发展祖传家训和乡风民俗方面发力,使其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焕发出时代生机和活力。

当然,在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传统农耕文化的过程中,乡村图书馆应该重点关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三个维度的内容,还可对“渔樵耕读”文化作更加细致的分类,对传统农具、建筑、服饰、美食等进行更深入的挖掘等等。

3 加强乡村图书馆建设,推动农耕文化传承发展

凝聚着亿万农民自强不息精神追求的传统农耕文化历久弥新,已然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同时还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乡村图书馆要发挥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作用,就必须从资源、场地、人员等方面推进建设,让自身能够替代传统祠堂、麦场、谷场、巷尾小铺、村头树下等“乡村夜话”场地的功能,真正成为孕育新时代乡土文化的暖巢。

3.1 以保护利用农耕文化为抓手,加强乡村图书馆资源建设

由于传统农耕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新时代乡村图书馆应立足本地资源与文化,合理组织本地文献资源,突显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本土性,从而形成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的农耕文化资源体系。

3.1.1 搜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农耕文化纸质资源

我国农耕文化博大精深,先民在长期的精耕细作中形成了丰富的农学理论和卷帙浩繁的农学典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于人生形成了朴素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当前,乡村图书馆资源建设不能仅仅被动接收来自政府、社会、企业捐赠的图书资料,还应该积极收集当地已经形成的散落在民间的纸质图书资源,包括具有浓郁乡土气息与当地特色的农事生产经验、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祖传家训和乡风民俗、族谱和家谱、当地名人传记等等。这些纸质图书资源大多因散落在民间无法获得很好的保护,如果不抓紧时间收集整理,必将很快流失。因此,乡村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首先应该瞄准这些散落在民间、已然成形的、富有地方特色并承载传统农耕文化的纸质图书,加大力度、抓紧时间对其进行收集整理。资源建设要具备特色化内容,才能更有生命力,才能使村民产生共情、同感、自信,从而对家乡文化产生更强的认同感。

3.1.2 以短视频的方式保存农耕文化

在新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短视频以新的记录方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人们喜闻乐见、开拓视野的又一渠道,同时也是乡村图书馆保护传承农耕文化的有力方式。乡村图书馆资源建设可从网红李子柒的视频中获得很多启发,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乡村田园牧歌式的耕耘收获、日常生活,制作传统生产工具、美食、服饰的民间技艺,传统节庆表演、乡风民俗,等等,都包含了丰富、活态的传统农耕文化。乡村图书馆可以运用现代传媒技术保留当地独有的生产生活场景,把那些有价值、有意义且承载着无数人乡愁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下来并传承下去。

某年元宵节,笔者观看当地举办的社火表演,发现背棍、抬棍的表演者都是50岁左右的中年人,从早上七八点钟开始一直表演到下午一两点钟,其辛苦可想而知。笔者问他们为什么不让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做,他们无不伤感地说:“年轻人要么做不了,要么不愿意做,估计过几年我们都做不动了,你们就看不上这样红火的表演了。”农村中这样的伤感无处不在,会种地的人快没了,传统的匠人工艺快失传了,各种节庆仪式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有一次笔者在餐馆就餐,见一菜品下面铺着一张信笺,上面写着袁枚的《随园食单》中的一段话,“……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便想起以前暑假回家,看到婆婆把发酵好的黄豆暴晒再制成酱,等过年时用这种伏酱炒肉,菜品色泽浓郁,肥而不腻,但现在乡村已很少有人会自己制酱了,更不用说年轻人了。笔者认为诸如此类的技艺,皆可作为视频内容,运用现代摄影摄像技术,在景别、声音、色彩、构图等方面精雕细琢,以乡居农民为主角,以本地自然风光为背景,拍摄出乡村的美丽影像。这样既可保存面临失传的农耕文化,增强乡居农民的文化自信,又能解离乡游子浓浓的乡愁,让城市居民迸发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冯骥才说:“我们对后沟村也有一份乡愁,一种文化的乡愁,文化人集体的文化乡愁。它寄托着我们一种集体的真挚的文化情怀与眷恋。文化人之本,一方面是文化的真知,一方面是这种对文化的爱恋。”[8]

3.1.3 以口述史传承农耕文化

如前文所述,当前农业生产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这也使得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的农业生产经验陷入难以为继的险境。为了有效化解这一难题,乡村图书馆可以通过口述史的方式来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耕文化。首先,可寻找当地拥有丰富农事生产经验的“种田能手”,让他们详细口述自身多年积累的农事生产经验,并用现代传媒技术对内容予以记载、整理。由于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为“50后”“60后”,“70后”“80后”已几乎没有会种地的农民了,故这一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其次,可以联系了解掌握当地情况的理事人,让他们详细口述当地的乡风民俗并予以记录整理。最后,也可以寻找当地有着优良家风的家庭,让他们讲述自家的家风、家训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口述史的方式记录村史、家族史、乡村禁忌、节日仪式,等等。

“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对口述资料进行记录、整理,不仅能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农耕文化,同时也能供乡村工作研究者、历史文化研究者、方言研究者等有效利用。此外,口述史还有利于保护传承各地方言。“在我们村,人们管炖肉不叫炖肉,叫熬肉。这里的熬不读(ao),而是读(nao)。我们从小就这么听,也这么说,外地人听了感觉很土很别扭,可我们自己却觉得,不这样说就表达不出那种贴切的感觉。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乡音承载着乡愁的原因吧。”[9]在普通话日渐普及的今天,方言文化的流失极其严重。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共有7 000多种语言,但消亡的速度非常快,平均每个月有2种语言消失[10]。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标志,相较于普通话能传达更多的含义,有着本地域独特的韵味,能让人产生归属感。

3.2 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加快乡村图书馆设施建设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乡村图书馆建设也应坚持自下而上,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让农民主动参与进来,发挥其主体性,调动其创新性,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乡村图书馆的各项建设。当前,遍布全国各地乡村的60多万家农家书屋之所以大多处于落锁闭门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千村一面”的标准化建设模式,未能考虑到当地农民在文化方面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因此,乡村图书馆应该以保护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为抓手,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结合当地建筑、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充分发挥乡居农民的主体性,大力加强其设施建设。

首先,乡村图书馆建设要考虑现有设施的可利用性,可对农家书屋、当地废弃建筑等进行改造利用,就地取材,以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比如河南莫沟村的“老苗窑洞书馆”就充分利用了当地窑洞。其次,要重新定位乡村图书馆的功能。乡村图书馆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除了具备图书借阅等基本功能,还应是农民交换信息意见、休闲娱乐的文化场所。因此,在空间规划上,除了要有阅读空间,还应该有能基本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空间,比如“村民夜话”的茶室、梆子戏等戏剧票友的活动空间、民间剪纸艺术展示空间、棋牌室、观影室,等等。乡村图书馆要实现多元化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传承共同文化、留下共同记忆、生成共同美德的作用。最后,要在环境和建筑、设备等方面体现当地的农耕特色,可招募本地的能工巧匠参与图书馆建设。这些传统匠人更具有工匠精神,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创新的品质是生长在他们骨子里的,从馆舍建筑到书架、桌椅皆是他们精湛技艺的体现,这样建造的图书馆就是一项活态的文化遗产。

3.3 借助新乡贤的力量,推动乡村图书馆共建共享

费孝通认为,“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神”,“中国的落叶归根的传统为我们乡土社会保持着地方人才”[11]。乡村社会借由科举考试、出仕为官等渠道为国家输送人才,“报本反始”“衣锦还乡”等乡土情结和“告老还乡”的传统制度又让他们回归故里,成为当地乡贤,又以其道德表率、学识和地位维持乡村秩序,因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的乡贤文化、耕读文化。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社会发展日渐式微,从乡村走出去的“贤者”不愿或不能回乡已成常态,乡村文化由此开始日益凋敝。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乡贤文化开始崛起,并成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因此,乡村图书馆应该积极借助新乡贤的力量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

所谓“新乡贤”是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热心故乡公益事业而被当地民众所认同的复合型精英人才,一般是本乡人士,他们的职业多元化且热心故乡公益事业[12]。乡村图书馆应积极拉近与返乡新乡贤的关系,让他们成为乡村图书馆建设、管理的主导力量。从古至今,乡贤们都是凭借自身的道德情操来树立权威,村民对他们的认可大多源自其人格魅力。所以,乡村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新乡贤的人格魅力,吸引并鼓励村民做图书馆志愿者,以此强化他们与图书馆的联系,同时慢慢引导、鼓励更多村民和孩子一起走进图书馆。只有让乡居农民感受到图书馆的美好,把走进图书馆作为一种享受,才能使耕读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乡村图书馆真正成为孵化新时代乡村文化的暖巢。

猜你喜欢

农事农耕图书馆
农事 处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图书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