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应用
2023-04-05赵友
赵 友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5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需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其中计算机是最基础的一项内容。可以说计算机科学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起着有效的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可见,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为计算机专业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新时代社会培养一专多能型复合人才。
一、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大纲落后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大都没有紧随时代发展及时更新,无法实现与现代化《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的有效契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仍没根据实际需求补充教学大纲,还是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方式方法,导致最终教学效果不佳。实际课程活动气氛不够活跃,没有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效激发出来,教学水平严重不足。
(二)课程存在局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都过于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这就对实践操作起不到有效的支撑作用,最终造成计算机实践操作水平不符合相关规范与要求。
(三)管理水平不高
在新形势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部分教师实际授课期间并没有对课堂进行严格管理,课堂纪律普遍比较差,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随意玩手机,不仅影响自己的听课效率和质量,还会干扰其他同学学习,对整个课堂学习气氛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普遍认为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现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计算机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离开计算机我们将寸步难行,这也正是各大高等院校将计算机作为各专业必修课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目前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还停留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相关软件设计与使用阶段,没有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引起高度重视,教学课程模式老旧,学生处理计算机相关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课堂上计算机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演示如何操作,没有充分结合班级学生具体学情区分对待,学生也无法通过简单的演示掌握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更不用说创新发展了。在此形势下,迫切要求实施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下文就几项教改实践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二、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改实践
(一)转变课程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负责听,老师全堂灌输和填鸭式教学。新形势下必须彻底改变这一教学模式,积极融入现代化新型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高职计算机基础教改实践同样如此,应将服务学生与学生发展作为教改工作的根本目标,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引和辅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其探究能力。计算机教师须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通过学习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以理念指导行动,为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落实提供思想引导,以此推动计算机基础课改工作的有序顺利推进[2]。
(二)优化教学方式改革,促进课证融通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集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专业,只有进行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例如,可以通过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1+X”证书制度是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突出呈现,其能够对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影响深远,更好地诠释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3]。
在“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项目的实施中,将专业课程内容教学与专业技能等级标准两者进行融合对接,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也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应的对接设置,以此进行课程的优化创新,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证融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可以通过学校的优慕课在线教育平台,搭建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证书资源库,学生可以通过优慕课平台共享专业课程学习内容或共享相关课程资源。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此平台以在线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分享、交流,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情况。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可以利用优慕课平台向学生发布预习任务,课中开展情境教学、翻转课堂、项目教学等教学活动,课后学生在平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4]。
(三)实施教学对象分层
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教学,这是因材施教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适用于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知识掌握速度与能力各不相同,实施分层教学不仅使后进学生不会过于吃力,而且还不耽误尖子生的知识的拓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首先,在年级范围内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即:学生入学时就对其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测试,基于此将学生分成多个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然后根据具体学情科学教学。由于大一学生的课程相对比较多,所以不宜分层太细,否则难以排课,一般情况下可以划分成二到三个层次,保证每个层级学生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4]。其次,在班级内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入学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将所有人分成优中差三个层次,针对优层学生的教学主要以自学为主,教师做出适当的点拨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中层学生的教学应重点强调基础知识的拔高,促使学生逐步成长为优等生;对于后进生的教学,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帮扶和关注,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类知识和操作技巧。除此之外,课堂教学活动分组的时候,可以由中差学生穿插组合,以优等生为组长,帮扶学困生,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还促使同学间的合作共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与集体主义精神,实现各层次学生能力的快速提升。
(四)定期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其所涵盖的知识范畴比较宽泛,部分高职学生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甚至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方向及未来发展前景,充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同时还要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知,了解学好计算机课程对自己日后就业找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动机[5]。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紧随时代发展及时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保证所选所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学生专业的高契合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结合学生专业情况合理挑选一些关联性比较紧密的基础课程内容,这样在学习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专业领域计算机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此同时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师必须准确定位专业,并结合学生自身情况,编制最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维度,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五)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在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教师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并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新,灵活运用。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三大类。
1.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更为真实生动的环境,实际操作的时候能够模拟真实的网络设备和系统环境,弥补了教学设备不足及教学条件有限等弊端。而且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下,还有效避免了损坏教学设备和维修养护等一系列问题。
2.微课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兴起的,因为其具体实施过程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其实,微课教学方法就是围绕教材知识点内容进行视频教学,多数微课教学视频都比较简短精悍,教师在提前备课的时候就将重点和难点融入到视频当中,同时将视频上传至学校网络共享平台,学生可以在线或者下载自主学习,而且能够反复观看,对构建完善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具有很大的帮助。实践证明,微课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但要求计算机教师做好课程知识点整合工作,并科学合理设计微课架构和趣味性比较强的微课短视频,辅助计算机基础教学[6]。
3.网络在线平台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构建完整的课程资源库,从而为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受限于地点和时间的弊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线为学生解答各类疑难问题,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六)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上面已经提到过,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不仅包含了相关理论知识内容,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学生学习成果考核评价的时候也不能只是单一的理论考核,还应结合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评定,而且考核比例应倾斜于实践操作。
首先,结合运用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两种方式,即每个章节学习任务完成后,组织一次成绩考核,所有内容学习完再进行总体考核,并将日常考核结果与总体考核结果进行糅合,综合评价。其次,科学分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占分比例,高职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一般情况下是理论知识占比30%,实践操作占比70%,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的潜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于获取相关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学生,还应适当增加综合分数。只有采取综合全面的考评体系,才能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提供可靠的依据。
(七)扩充教学资源
以往传统的高职教学,几乎所有的教学资源都仅限于校园之内,学生学习渠道只有图书、教材和课堂,范围相对比较狭窄。新形势下各种现代化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多样化,学生只有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上占据更有利地位。在此背景下要求高职院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助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积极研发更为智能的学习平台与APP,不断扩充《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设立专题数据库,实现学校、教师及学生间信息的及时共享。与此同时将学习内容与计算机等级考核紧密联系起来,课程的审核也上升到专业层面,促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
总而言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迅猛大环境下,信息更迭,瞬息万变,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大高职类院校只有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积极创新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彻底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完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等,才能不错失发展机遇,为高职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