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宗气理论辨治吉兰-巴雷综合征
2023-04-05许慧周鑫刘辉李丹丹
许慧,周鑫,刘辉,李丹丹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5;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又被称之为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分型较多[1]。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每10万人中有9.67人患病,且患病男女的比例为21[2]。本病病因尚未明确,但有证据表明,大约2/3的人在患病前发生感染,主要是胃肠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3-4]。西医对于此病的治疗,大多采取注射人免疫球蛋白[5]、血浆置换及激素冲击治疗等方法,但以上方式可能会导致低蛋白血症、过敏反应以及血液疾病的传播,即使采用标准免疫疗法治疗,其死亡率大约为5%,且有20%的人在发病1年后不能独立行走或需呼吸机辅助呼吸[6-7]。中医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完善,古代医家多从湿、虚、燥论治,现代医家多从寒湿[8]、急风[9]、痰瘀[10]等方面辨证论治。笔者试从宗气理论出发,论述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以期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吉兰-巴雷综合征与痿证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多以对称性弛缓性肌肉无力为特征,常伴有肌肉萎缩,严重者累及呼吸肌群,引起呼吸麻痹[1]。中医并无吉兰-巴雷综合征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历代医家将其归属于“痿证”范畴[11]。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蹙”。《证治准绳·痿证》曰:“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描述了痿证的临床特点。关于其病因病机,《素问·痿论》认为其病理因素为“热”“湿”,并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认为脾气虚弱为内因,风邪外扰是外因[12]。宋代成无择提出:“若随情妄用,喜怒不节,劳佚兼并,致五内精血虚耗,荣卫失度,发为寒热,使皮血、筋骨、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故致痿。”认为情志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刘完素认为,肺燥是痿证病因之一。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认为,气血在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景岳全书》认为,元气败衰,精血亏虚是痿证重要病机。各医家对痿证的病因病机不断完善,但少有医家从宗气论治。
2 宗气
宗气被称为“大气”“胸中阳气”“动气”等,宗气聚集在胸中,又被称为“膻中”“气海”,其根于先天,来源于元气,又充养于后天,由饮食水谷之“精气”和天地自然之“清气”组成,与脾胃、肺密切相关。其中,水谷之“精气”亦可称之为中气,其与“清气”合为宗气。“宗,尊也,主也”,说明宗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灵枢·邪客》言:“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阐述了宗气的来源及其生理功能。《大气诠》言:“其气本于先天,而实成于后天,其于全身至切之关系,有与元气同其紧要者,胸中大气是也。”《读医随笔》言:“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宗气之功用。”以上皆阐述了宗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呼吸、肢体、筋肉皆为宗气所支持。
2.1 宗气行气血《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大气不但为诸气之纲领,并可为周身血脉之纲领矣。”明确指出,宗气有统领全身气血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言:“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而此气且能撑持全身,振作精神,以及心思脑力,官骸动作,莫不赖乎此气”“宗气充则气血调畅,心神得养,脑力敏捷,精神振作。”皆阐述了宗气统领全身气血,宗气足,则气血充盛,心神、脑力、精神、肢体运动正常。宗气的生成与气血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化生水谷之气,肺吸入自然清气,二者和而为宗气。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肺朝百脉主治节,调理肺之呼吸及全身气血津液的运行。气血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气血运行通畅,筋脉得养,则人体安和。“血涩而不能荣肌肉故也。”气血凝滞,血行艰涩,瘀滞不通,形体官窍失养,因此,人体肌肉活动不利,废用痿软。后世医家多从补益宗气来行气血。白烨升等[13]以升陷汤为主补气升阳,治疗脊髓梗死。张丽秀等[14]运用调宗气组方来提高大鼠动脉血气中氧分压。冉宁晶[15]认为,重症肌无力的病情轻重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运行不畅,则易致病,遂多用黄芪、升麻等药物益气升阳,宗气充盛,气血运行通畅,疾病趋于好转。陈吉全[16]认为,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为宗气亏虚,其运用黄芪全蝎四妙散加减调补宗气,通络达神,取得佳效。
2.2 宗气司呼吸《灵枢·五味》言:“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医学衷中参西录》言:“胸中大气包举肺外,上原不通于喉,亦并不通于咽,而曰出于肺,循喉咽,呼则出,吸则入者,盖谓大气能鼓动肺脏使之呼吸,而肺中之气遂因之出入也。”皆阐述了宗气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宗气与呼吸的强弱、言语、发声密切相关。《医学衷中参西录》言:“以膈上之大气,入于膈下脏腑,则膈上无大气以鼓动肺脏之阖辟,其呼吸必然顿停,是以无病而猝死也,此乃胸中大气下陷之证也。”宗气不足则呼吸微弱,呼吸节律不规整,言语不利,甚则呼吸骤停,危及生命。后世医家亦从宗气论治呼吸系统疾病。米烈汉教授认为,肺纤维化的本质为宗气不足,其运用顾宗保元之法使脏腑阴阳平衡,宗气充盛[17]。苏健等[18]认为,宗气不足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核心病机,宗气来源于水谷精气及自然清气,宜补益脾肺,方选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陈波等[19]在镇痛基础上运用补中益气汤补益宗气,以维持呼吸及循环。周扬海等[20]亦从补益宗气角度治疗机械通气-撤机困难。
2.3 营卫合为宗气《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言:“宗气者,当以营卫并称,以见三焦上中下,皆此气而为之统宗也。”“营气者,乃阴精之气也,即宗气之所统,犹太极之分而为阴也。”“卫气者,阳精之气也,亦宗气之所统,犹太极之分而为阳也。”“宗气者,营卫之所合也,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气脉之中,动而以息往来也。”以上皆阐述了宗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卫气行于脉外,外循皮肤肌肉之间,内联胸腹,具有抵御外邪、温煦全身等作用。营气行于脉中,外联肢体关节,内循五脏六腑,化生气血,营养全身。因此,宗气为生命的基本物质,协调诸气,参与人体的代谢、肢体的感觉运动等[21]。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皆与营卫密切相关[22]。高振梅等[23]从营卫与运动、感觉、五官九窍、循环等方面,阐述了从营卫理论治疗痿证的可行性。杨婕等[24]认为,营卫与肌肉的力量及肢体的活动密切相关,并从营卫论治老年肌少症。
3 从宗气论治吉兰-巴雷综合征
现代医家认为,湿、热、气虚、阴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并根据患者的病程,将GBS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以湿证、气虚证为主,恢复期以气虚证、阴虚证为主。气虚是本病核心病机之一[25]。而一身之气由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共同组成,元气与宗气共同构成了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宗气足则人体气血运行通畅,濡养肢体经脉,呼吸平整,肌肉筋脉活动自如。综上可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不到则痿痹而不用。”宗气不足则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滞,血行艰涩,瘀滞不通,形体官窍失养,因此人体肌肉活动不利,废用痿软;宗气不足,宗气下陷,水谷精微无法输布于形体官窍,则会出现肢体乏力。宗气不足则外不能纳气,内不能散布水谷精微,鼓动肺之开阖,则会出现呼吸微弱,甚则呼吸困难。宗气不足即营卫不足,外无法抵御外邪,内无法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故发为本病。故本病核心病机为宗气不足。结合其病机,临床多采用补益宗气之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黄芪健脾补肺、大补宗气,人参入肺经益肺气,升麻、柴胡皆为引经药,引气升提;白术、白扁豆、薏苡仁等健脾祛湿益气,山药补肺气,甘草、陈皮理气,半夏燥湿健脾,当归养血活血,血行则气行,桔梗载药上行,使宗气得舒,气机通畅。同时合用针灸,选穴以阳明经穴位为主,治痿独取阳明,以健脾、补益宗气[26]。若有寒热之象,亦随证加减治之。
4 病案举隅
患者吴某,男,47岁,2022年6月23日初诊。主诉:“四肢乏力,伴肌肉痿缩2个月余。”患者家属代述,2022年4月13日患者自觉全身肌肉酸痛,予以完善腰穿,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细胞分离,同时脑脊液及血浆周围神经抗体谱示阴性,肌电图提示:上下肢周围神经受损(感觉纤维受损)伴V波、H反射异常。诊断考虑为: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于2022年4月21日和24日予以血浆置换术,于2022年4月26日至30日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同时予以营养神经、雾化化痰、调节肠道菌群、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但仍有四肢乏力伴肌肉萎缩,继续予以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今为求系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遂来本院就诊。现症:患者四肢乏力,伴有四肢肌肉萎缩,坐立不稳,言语不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偶有呼吸困难,平卧时明显,偶有咳嗽,偶有腹胀,偶有口干口苦,无头痛头晕,无明显胸闷胸痛,鼻饲流质饮食,寐差,多梦,留置导尿,尿色澄清透亮,大便稀,近2个月体质量明显减轻。舌淡暗,苔稍黄腻,脉细弱。查体:神清,言语欠流利,注意力、定向基本正常,记忆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向运动正常,眼裂等大,双侧额纹对称,闭目有力,双侧鼻唇沟无明显变浅,口角无明显歪斜,伸舌居中,咽反射减弱,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3+级,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双侧肢体浅深感觉减退,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征未引出,共济运动因肌力不够无法检查。中医诊断:痿证;西医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西医给予抗感染、护胃、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中医治则:补益宗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组成:人参(另煎)10 g,黄芪 30 g,升麻 10 g,黄芩10 g,麸炒柴胡 10 g,当归 10 g,法半夏 10 g,茯苓10 g,炙甘草10 g,炒白扁豆10 g,莲子(捣碎)10 g,陈皮10 g,薏苡仁 15 g,山药10 g,桔梗5 g,砂仁(后下)6 g。7付,代煎,早晚各1次温服。并配合针刺膻中、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血海、天枢、脾俞,每天1次,1次30 min。
二诊:2022年6月30日。四肢乏力稍改善,未见明显呼吸困难、咳嗽、腹胀等症,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3级,舌淡暗,苔腻稍黄,脉细弱,原方基础上加黄芪20 g,10 剂,代煎,早晚各1次温服。针灸上法加夹脊穴。
按语:患者年近五旬,脏腑功能渐衰,脾胃虚弱,运化水谷精微能力减弱,中气不足,则宗气来源减少,生成不足,无法散布水谷精微,全身形体官窍失于濡养,宗气不足则无法推动气血津液运行,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则筋脉肌肉失于濡养,故发为乏力、痿软。宗气不足则难以鼓动肺之开阖,肌肉失养无法支撑日常活动,则出现坐立不稳、言语不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肺气虚,亦宗气不足,则无法鼓动肺脏开阖,则出现呼吸困难。故治以补益宗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健脾补肺、大补宗气,人参入肺经益肺气,升麻、柴胡皆为引经药,引气上提;白术、白扁豆、薏苡仁等健脾祛湿益气,山药补肺气,同时甘草、陈皮理气;砂仁醒脾和胃,半夏燥湿健脾,莲子补脾气;当归养血活血,血行则气行;桔梗载药上行;黄芩祛湿,避湿郁化热。“治痿独取阳明”“阳明经多气多血”,故针刺以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以补益气血,气血运行以濡养形体官窍,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同时膻中为“气会”,是宗气聚集之地,针刺膻中以补益宗气、宣发肺气。夹脊穴处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与其经络相通,不同节段联络相关脏腑,外络肢节。同时在解剖上,其位于脊椎棘突下,穴位上有相应的脊神经及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27]。因此,针刺夹脊穴可联络脏腑,行气活血,扶正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