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朋友圈中的个人身份建构叙事
——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2023-04-05李金伟

传播力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建构群体微信

◎李金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天津 301617)

一、微信朋友圈的叙事背景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1]。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我国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腾讯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腾讯微信月活跃用户数提升至12.63亿,由此可见微信群众基础之深厚,大众化特点之明显。因为微信具有自媒体的性质,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民主性、自由性与互动性。人们可以选择在自己这个小型的朋友圈里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所以微信这一特性能够吸引受众进行互动交流,鲜明地呈现大众化的特点。以大众化特点为底色,微信活跃用户的日渐增加也向人们传递了当代社会的交往方式与生活习惯所发生的诸种改变,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人们的友情联络、娱乐需求、自我展示、信息传递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微信的裹挟中“在线”狂欢[2]。

在厘清朋友圈的载体是微信的最大特点之后,我们还应纵向观察朋友圈与以往叙事媒介的不同。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后,先后经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3]。随着电子传播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媒介的类型也日益多样化。由于“正是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类交往和行为的尺度和形式”“社会的形成在更大的程度上总是决定于人们相互交流所使用的传播媒介的性质而不是传播的内容”[4]。麦克卢汉的这一学说表明了传播媒介的重要性以及变革性。正因为如此,随着当代电子传播的功能日益增多,叙事的边界已经越来越被媒介所泛化,而以微信朋友圈这个新媒介为载体的叙事文本也呈现出更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微信传播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文字之间,它还包括图片和视频等方式。

在任何研究中,新增变量一般都会给整体带来巨大变化,朋友圈新增的图片或者表情包叙事带来的变化,我们可以在朋友圈狭小的篇幅也可以包含巨大的信息量中得知。使用过朋友圈的人都了解,朋友圈会对超过一定行数和字数的文案进行折叠,这无形中就对文案的篇幅进行了限制。但是由于微信表情包往往包含形象的肢体语言,可以让受众一眼解读到其中的情感信息,降低了编码成本,提高了解码的效率,所以微信朋友圈的叙事表达具有更加经济省力的特点,一个短篇幅的叙事文案搭配图片或表情包,也能包含巨大的信息量。

二、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个人身份建构叙事的理论基础

本文的实践来源为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群体开展的线上线下文学互动交流活动,通过线下的文学讲座,线上的文学公众号进行文学作品及其有关的叙事学理论传播与互动,从而感知大学生对于微信这一新媒介传播的接受与使用情况。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微信重度用户群体当中大学生的占比较高,微信重度用户是指微信用户中每天使用微信时长在4小时以上、微信关系超过200人、与微信建立黏性的群体[5]。并且由于大学生处于学校与社会的过渡阶段,这类群体有些是刚刚结束高中生活,有些是即将面临就业或者考研,所以容易遭遇身份转换的疑惑与困难,大学生通常喜欢在朋友圈中表达自己的感想与情绪。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容易发现其有关于个人身份建构的朋友圈表达。

基于微信的社交属性,大学生在使用朋友圈时也是在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互动,因此朋友圈的叙事文案也变成了书面上的“言语行为”。美国语言学家雅柯布森曾提出:言语行为以交际为目的,交际过程涉及三个核心要素,即说话者、信息、受话者[6]。这与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把叙事看成一种交流行为,包括作者、文本、读者的主张不谋而合[7]。

因为大学生群体的朋友圈带有书面“言语行为”的社交属性,并且社交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家人、朋友等熟人群体,这类群体与大学生自身具有较亲密合作的沟通关系,也被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称作“初级群体”[8],“初级群体”是大学生通往社会性的摇篮,与该类群体互动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初级群体”为基石,库利提出了“镜中我”理论,该理论强调自我是与别人面对面互动的产物。这与大学生群体在编辑朋友圈文案时关注他人评价,重视个人形象的想法是十分一致的。因为个人的自我只有在与其他个人的关系中才能被感觉到,个人形成自我感觉与他人密不可分[9]。所以大学生在编码的过程中,常常会提前进行自我想象的演习,主要想象朋友圈发送之后他人将通过朋友圈如何认识自己,以及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大学生通过朋友圈的互动交流获取信息并经过自我感觉从而评价自身,这个过程如同照镜子一般。

虽然大学生在朋友圈进行个人身份建构的过程与“镜中我”理论的运用是十分相似的,但是两者仍然有所区别。库利讨论的“镜中我”理论多是在言语交际中完成的,而大学生是通过朋友圈叙事文案完成的。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我”与他人是交谈的双方。朋友圈叙事文案中的交谈双方是作者与读者。并且由于叙事文本的中介作用,增加了“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不过“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的出现并没有让大学生关于个人身份建构的朋友圈编码驶离“镜中我”理论,反而成为了“镜中我”理论在当今社会中的优秀范例。因为“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即大学生在编辑文案时创造出来的“第二自我”,“隐含作者”通常是带有“真实作者”的某种立场进行写作,而在有关个人身份建构的文案写作过程中,大学生的立场是在考虑他人的认识与态度下如何周全地进行自我身份呈现。“隐含作者”也是具有一定的能动性,他往往会预设“真实作者”心目中的理想读者,也就是完全能理解真实作者想要建构怎样的自我身份的“隐含读者”。“隐含读者”在浏览朋友圈时可能产生的认知与态度,就是“镜中我”理论里大学生在编码过程中所要考虑的他者因素。

大学生在个人身份构建文案运用的叙事技巧也十分值得探究,由于研究内容为个人身份构建叙事,所以大学生本人一般是叙事的中心。并且无论赋予微信朋友圈文案怎样的研究视角,其作为社交平台的属性不会改变。当用户用自己的账号将文案发出,那么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案内容是由该用户观察和叙述的,其中叙述话语或许会经过用户的艺术处理而有所改变,但文案中承载的用户主观表达的底色不会改变。基于以上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多会采用叙述者身份进行个人身份建构叙事,这种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要通过内聚焦型视角进行叙述。内聚焦型视角最大的特点是能充分敞开叙述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感。当然内聚焦型视角因为只展示作者的意识和感受,在叙述中视野受限较大,但是大学生往往可以利用其限制性特点,在叙事中有意造成视线死角或空白来达成自己的叙事目的。

三、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个人身份建构叙事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地进行理解,我们选取了三份典型的朋友圈个人身份建构叙事文案,选取的对象分别是援疆支教大学生、大一新生以及大四考研群体。

首先我们选取的是援疆支教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发表的一条朋友圈,每一句话都有相应的配图。

今天给孩子们讲吃一顿热腾腾的饺子是最幸福的事。

今天看《武林外传》,他们聚在一起吃饺子庆祝新年。

今天妈妈给我看家门口的山楂熟了。

这条朋友圈的叙事声音是当下正在援疆支教的大学生,该名学生通过感知性视角与认知性视角的交融,运用饺子、新年以及妈妈等关键词传达其思乡的感情。据此分析,“真实作者”在该条朋友圈中构建了自己的两层身份,一是正在支教的老师,二是思念家乡的“我”。根据两者在文案中的内容占比和思想主旨,可以得知这条朋友圈中的“隐含作者”是思念家乡的“我”。“隐含作者”在编码的过程中考虑的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所以选取的意象饺子和新年都有团聚的意味,以期待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能有所回应。事实证明作为“隐含读者”的家人和朋友都读懂了这层暗示,该条朋友圈的评论区下面的回复都是如“想念你”等安慰性话语。在这条朋友圈的编码过程中,“真实作者”预设了“隐含读者”会为自己带来积极的情感回应与支持,所以虽然没有直接在文案中点明思乡,但是通过与“隐含读者”的成功互动,完成了当下自己思乡之子的身份建构。

第二条朋友圈文案选自一名大一新生,配图是自己的一张与高中同学的合照。

记得迄今为止跑得最快的一次是高中的一个傍晚,学校突然停电了,本来要上的晚自习老师不得已宣布让我们回家。但是刚走出教学楼电力就恢复了,大家突然一起撒丫子狂跑。回望那天操场上的晚霞和映射在教室玻璃窗的亮光,现在想来都是温暖。

这条朋友圈是大一新生立足当下回忆叙述往事,所以叙事的声音是现在,但是叙事的视角是过去的高中生活。因为大部分朋友圈叙事的内容多是当下线性序列发生的事情,所以该条朋友圈时间向度一经改变,就会引起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的反差,带来较强的身份转换对比。通过文案中副词“一起”,形容词“温暖”,我们可以看出这名新生对于高中生活的美好记忆与怀恋。结合朋友圈合照配图,我们可以得知这条朋友圈中建构的主要形象是高中与同学一起青春洋溢的“我”以及思念高中生活的现在的“我”。全篇视角焦点聚集在新生的高中片段,结合文案主旨推知“隐含作者”是高中与同学在一起青春洋溢的“我”。根据配图我们可以很容易得知该条朋友圈的“隐含读者”是新生的高中同学。在朋友圈评论互动里“隐含读者”也一眼就能发现“隐含作者”的怀恋,在评论区或者是私聊中回忆起高中生活,并且有些“隐含读者”据此分析出“真实作者”可能不太适应新的环境,所以“隐含读者”现身为“真实读者”对“真实作者”进行了疏导与鼓励,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初级群体”所具有的社会桥梁以及情感满足的功能。同时,也可以看出新生成功构建出了过去的“我”这一身份,达到了表达怀念高中生活,暗示目前困境的书面“言语行为”的目的。

我们来看一则目前非常流行的大学生朋友圈文案类型,即发疯文学,特指一些疯言疯语搭在一起的令人抓狂的文字句式,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考研人的发疯文学文案,非常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其备考的学习生活状态。

当我完成了一些背诵后想要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有进步,打开真题看了看。哦,这些论述题还是这么超纲,我仅能用我可怜的教材知识尽力去靠题目。那感觉就像做一个舔狗,那种捉襟见肘、见缝插针、搞七捻三的感觉让我的自尊、我的信念、我的一些美好品德碎了一地。看着眼前的墙壁,我明白了此刻我的大脑就和墙壁一样苍白、冰冷且光滑。是的,没错,它是光滑的,我的无助和茫然填满了所有的大脑沟回。事实上,这份无助和茫然还能再填满马里亚纳海沟。

这是摘自一名考研大学生的朋友圈文案,该条文案的叙事视角的焦点是自己当下的备考生活,该名学生在审视自己的真题之后感叹其与自己所学内容的不匹配而产生出强烈的控诉欲,所以全篇以自己为叙事中心进行了个人身份建构。该名学生全部采用内聚焦型视角进行叙事,搭配使用了一连串的成语、夸张的比喻句以及较长的篇幅“发疯”似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出来。并且由于内聚焦型视角最大特点是能充分敞开叙述者的内心世界,感知其内在情绪,而该名学生又将内聚焦型视角和“发疯”风格的话语两者结合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其情绪的宣泄。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该则文案的“隐含作者”是压力十足想要进行宣泄的“我”,而“隐含读者”在这里面体现得并不明显,可以是能够寻求情感支撑的家人朋友,也可以是能够与其共勉的考研同学,事实证明在评论区里面进行互动的大多也都是这两类群体。通过以上对这条朋友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考研人发疯式的叙事文案降低了“隐含读者”的解码难度,“隐含作者”能够轻易想象与预设“隐含读者”的阅读反应,从而成功地完成自己作为压力十足的考研人的身份建构,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

四、结语

本文通过阐述朋友圈叙事的背景,试图厘清朋友圈叙事的边界与内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即大学生,发掘其具有代表性的关于个人身份建构的文案。通过联系与个人身份建构密切相关的社会心理学典型学说“镜中我”理论,找出案例中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同时,发现“隐含读者”在编码时往往会预设“隐含读者”的认知和评价,根据朋友圈评论我们发现这种预设能够促使大学生在叙事时成功完成个人身份建构,获得积极的情感反馈。

朋友圈的出现为自我呈现搭建了便捷的平台,在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能够熟练运用朋友圈的各种功能,通过文字图片来进行形象塑造。并且由于一个人在讲自己的故事时,都带有“主体我”对“客体我”的审视和反思[10],大学生群体呈现的个人身份叙事普遍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所以通过把西方经典叙事学理论运用到大学生朋友圈文案分析中,也可以帮助感知该群体的身份认同情况和精神面貌,具有实用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建构群体微信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建构游戏玩不够
微信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微信
微信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