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武功县猕猴桃产业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

2023-04-05郑明嘉张伟超朱扬清班栖桐张燕妮

南方农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武功猕猴桃数字化

郑明嘉,张伟超,朱扬清,班栖桐,张燕妮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佛山 528225)

2022 年4 月27 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陕西省“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和重大工程设施建设[1]。目前,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我国农业转型的新机遇。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驱动机制上,农业生产受到数字经济和消费者的双向驱动:数字经济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升级的动力,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则增加了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政策导向上,许多学者对数字经济的助力模式展开了研究。程大为等认为,现阶段中国数字经济与农业的融合程度还不高,融合速度也相对较慢,需要通过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相融合来改变现状[2]。实现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具有充分的可行性。李文睿等认为,“以内为主”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发展环境,“对外开放”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发展平台[3]。郭朝先等对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实现路径进行了论述,认为可以利用数字经济催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4]。

陕西省作为我国西部的农业大省,围绕“三农”问题积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例如,为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发展,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陕西省“十四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雨量适中,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是猕猴桃的最佳优生地之一。2022 年,武功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超8 000 hm2,平均667 m2产量1 500~2 000 kg,种植户每667 m2收益1.4 万元以上,且已形成了产业集约化格局,吸引培育了陕果、绿益隆、爱奇艺、健康果业等龙头企业落户发展,建成国内首家猕猴桃即食研发及生产中心,带动2万多名青年创业就业拼搏,796户当地群众通过入股、投劳、托管等方式加入猕猴桃产业园区或基地实现脱贫致富。本文梳理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实践成果,剖析数字化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赋能作用,找寻现存赋能机制下的实际问题,以武功县猕猴桃的成功案例为参考,探析解决对策,旨在为数字赋能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1 数字经济促进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作用

1.1 数字经济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当前,农业产业数字化建设使城乡数字要素流通渠道更顺畅。数字技术非常重视数据这一关键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业数据资源为供需之间的有效匹配搭建了桥梁,为农业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撑,为农业企业迅速决策调整提供保障[5]。数字技术的引入,破除了武功县猕猴桃产业信息流动壁垒。通过联通共享,降低了猕猴桃信息获取方面的机会成本,提升了武功县猕猴桃产业的相关资源整合及配置能力。

1.2 数字技术升级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环节

在生产方式上,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质量与附加值。利用数字技术可采集农业生产环境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最适宜该农产品生长的环境数据,或根据环境与市场条件为当地匹配最适宜的农产品,这为生产质量好、收益高的农产品提供了条件。在武功县猕猴桃种植基地中,生产者运用数字技术测算当地自然环境,匹配猕猴桃为主打产品,并在猕猴桃生产中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提高了生产质量与效率。

在经营方式上,数字技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搭配日趋成熟的电商体系,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疏通下游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更好地将生产端和消费端连接起来。受地区市场差异影响,传统销售市场波动较大,加之采摘与销售存在时效性,传统经营方式抗风险能力较弱。而搭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有效支撑了武功县猕猴桃的网络交易和网上订单化生产,降低了农户生产经营风险。

在流通方式上,数字技术有助于在流通环节实现冷链控制、节点调配等,极大地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与品质退化,同时优化中转环节,减少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程与时间,保证了农产品的时效性与质量。通过打造武功县流通领域的“数字化土壤”,武功县猕猴桃产业构建了统一的数字化管理方案,加快了其流通速度。

由此可见,在农业产业中运用数字技术将会为农业产业带来全产业链的全面革新,对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2 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2.1 决策与现实脱节,数字化服务水平低

1)农业涉及产品种类繁多,市场需求的感应、监察、控制和管理数字技术各不相同,导致数据来源多样化,数据准确性难以分辨评估。2)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数据质量和标准不统一。3)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极其分散,公共数据整合共享不充分,数据要素价值挖掘不够,数据获取的成本较高。4)农业科研机构、数字农业企业独立开发的农业数字技术系统设备之间不兼容的技术和服务,导致数据的利用效率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政府难以通过数据做出适合当地农业发展条件的农业决策与规划,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数字化政策疏于因地制宜设计与调节的问题。

数字经济与农业的深度融合需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地区投资规模过小,地区政府缺乏资金来提供足够的数字基础设施及建设完善农村数字资源体系。根据农业普查结果,我国仍有11.1%的农村未连接宽带互联网,这些乡村基础通信设施的缺失,导致当地的数字化生产难以展开。数字化服务贯穿从农业产前规划到产后配送等环节,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会导致在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如当地政府无法根据市场和地貌特征进行产前决策、产中效率低下、产后选品标准不一致等。

2.2 信息流迟滞,物流配送低效

目前,我国的农业电商平台建设与发展持续推进,电商平台的发展扩大了消费者可选择的农产品种类范围,但也导致市场需求快速变化。与其他商品相比,农作物的生产周期更长,气象灾害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导致其市场风险更高。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信息链条较长,经销商、分销商难以向众多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生产者难以按照市场趋势进行生产。农产品因为容易变质等特点需要快速找到市场销售,但农产品作为一种基本生存需要,本身也很难快速地在市场中创造需求,基本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了畅通信息流的重要性。但我国目前的农业信息流存在复杂化、主体信息不对称、非专业化等问题,无法直接、系统、平等地将信息传递到生产者手中。

农业数字化需要有配套的物流产业作为支撑。农产品具有易腐烂、易磕碰的特点,所以农产品需要快速的、具有保护功能的运输体系作为支撑,但农产品本身的价值并不高,高昂的运输费和低商品价值的矛盾下,数字化农业的利润被大大削减。因此,如何打造一条低成本、符合农业商品物流配送需求的物流链条成为了农业数字化的重点。

2.3 数字农业人才缺失,创新能力动力不足

1)当前,农民职业的社会认可率低,农村农业从业者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缺乏相应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相关部门难以进行数字赋能农业的普及性教育和培训,使得农业数字化进程缓慢。2)农村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普遍面临“新的引不来,旧的留不住”的人才困境。基层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拨款支持青年人才返乡、留乡,而大部分年轻人更想在城市寻求发展空间,对农业数字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也不甚了解。双方的信息差和现实问题导致了数字农业人才的缺失。

3 武功县数字经济促进农业产业振兴的优化对策

武功县利用本地适宜猕猴桃生长的水热及土壤条件,充分发挥区域交通枢纽与物资集散地的作用,确立“买西北,卖全国”的战略[6];打造电商产业园,吸引电商创业者与物流产业链;整合县内猕猴桃种植资源,成立农业合作社,引导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同时引进阿里巴巴等企业建立数字化基地,对接阿里巴巴平台稳定销路,并积极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如2021 年研制出了“猕猴桃数字化催熟与压差预冷一体化设备”,有效提高了猕猴桃品质。2014—2021 年,武功县电商销售额由4 亿元提升至50.6 亿元,已吸引超3 000 名年轻人回乡发展,同时解决了上万名留守人口问题,成为数字技术与农业高度融合的成功典范。

3.1 加强数字化决策,依托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全程监督

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在农业决策科学化和生产全程监督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政府摸清当地农业自然资源、种质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深入调研当地农产品产出数量与流向、销量,了解周边市场需求;联合专家小组加快制定数据采集方式、质量等标准体系,尽早对接其他地区数据库,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在此基础上,农业产前规划和产中管理的决策应依托基础数据资源库。产前根据自然资源类型与地域分布,参考国内外相似案例进行产品选择,联合同一地域的分散农户进行规模化生产;产中参照其他县市的成功管理体系,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等手段进行精细化的高效管理并实时上传农业信息调度平台,达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和监督的目标。

3.2 联合助农企业,搭建数字化基地和物流配送体系

1)政府要主动突破现有产业藩篱,推进政企合作构建高水平产业链。利用政府信誉与政策吸引相关企业,联合专家对相关创业项目评估后进行孵化;从品种研发、农事管理、储存物流到深加工的产业网络,以点带面引导全产业链升级。

2)利用数字化交流消除供需信息差。电商平台精准把控市场消费趋势,深度连接消费市场和种植户,畅通产业两端信息交换渠道,为地区品种选择、农事管理等提供标准;精准定位农产品,确定产品研发方向,提升产品质量。

3)数字化基地优化仓储物流效率。企业联合农户建设统一的良好仓储基地,实现分拣和仓储的数字化改造,包括立体的电子化监控、流转框智能化跟踪、产地仓与销地仓双轴周转,实现供应链的精准操作,减少损耗,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端的工作效率,从而保持稳定的产品供给和价格水平。

3.3 刺激“雁归效应”,乡村创收吸引数字化“新农人”

数字化农业落地后,农村发展成果在经济收入、居住环境、交通条件等方面普遍惠及村民个体产业的发展,将刺激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雁归效应”。

1)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建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地区企业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合理分配发展收益,优化基础设施,支持年轻人返乡工作创业,从而吸引更多信息化人才扎根农村,使社会资金与优质劳动力回流,解决留守困境。

2)以数字化农业转型为导向,搭建农业生产技术、数字科技知识的共享平台,提升基层干部的乡村农业数字化的认知水平和治理水平;开展多样的农业生产技术讲座,组建多个专业团队帮助农民科学管理农业生产,掌握数字化的设备和技术,将从事农业劳动的生产者培养为数字化的“新农人”。

猜你喜欢

武功猕猴桃数字化
摘猕猴桃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提取猕猴桃的DNA
功夫熊猫
摘猕猴桃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唯快不破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