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学习,优化课堂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3-04-05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口中心小学卢华玲

天津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结构化乘法平行四边形

■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口中心小学 卢华玲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摆脱了以前“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将具有相关性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构建数学结构化知识体系。本文从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出发,浅谈结构化教学的价值及作用,以实现系统学习和优化课堂为目的,探讨了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研究。

一、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

单元整合教学是指教师对整个单元进行备课,在整理、组合、分析、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把握整个单元的主题线索,实施学案设计,以素材和资料整合的方式促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数学教材相对简单,内容整合难度不高,通过对知识点的重组和优化,把握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有助于各种思维碰撞交流

小学数学前后章节知识具有关联性,教师在授课时要运用单元整合教学法,将各个章节内容归纳、整合、重组,形成一个系统性知识框架结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学习“认识方向”这一单元时,小朋友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背后是西方,左手边是北方,右手边是南方。这是小朋友对东南西北方向的简单认识,以此测试教学楼大门在哪个方向。本单元认识方向与测定方向是两个紧密联系的章节,单元整合教学可以使学生思想碰撞交流,将所学知识在脑海里融会贯通。

(二)有助于凸显教材编排优势

小学数学教材是由国家制定的教育专家小组根据小学生认知水平来编排的,每个年级段编排内容必须符合学生年龄段的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纵观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内容,从100 以内加减法到表内乘除法,再到表内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单元与单元之间有效连接,学习表内乘法时要以熟悉掌握100以内加法为前提,学习除法时要以熟悉掌握表内乘法为前提,各章节环环相扣,逐步推进。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教师授课时将数学教材中的单元结构进行整合梳理,可有效地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上文提到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涵盖加减法、平行四边形认识、乘除法、厘米与米、观察物体等内容,学习加法可明白乘法如何出现的,测量平行四边形需要认识测量单位,最后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型问题。运用单元整合法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结构化教学的价值及作用

结构化教学是指教师从系统教学角度,寻找和发现各个要素或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以整体教学为目的,以动态结构为核心,以发展思维为导向,引发学生从已有的认知中理解新知识,形成前后具有关联性的教学体系。结构化教学能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实现学习的系统化和深度化。

(一)有助于建立学科知识框架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将计算题、应用题单独划分出来,如果本节课学习表内乘法,教师会将“乘法口诀”作为教学重点,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背诵,保证计算时不会出错。但乘法实际是相同的数叠加起来的快捷计算方式,因现实生活中完全一致的事物累计用加法十分复杂,所以出现了方便计算的“乘法”。乘法与加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许多数学知识点之间有内在联系,运用结构化教学可将零散的知识构建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便于学生理解。

(二)有利于促进认知结构形成

对已掌握的知识梳理、整合和重组,就可能产生新的知识或方法,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所以遇到了新的数学问题无法解答时,可从已知相关知识慢慢提取有用信息,使新旧知识间有链接,通过知识的灵活转化去解决新问题。这一过程是复杂的思维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认知结构,使学生知道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思考实现知识提取和高效转化。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许多教师教学态度端正,尽心尽责,但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该教师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非常考验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将整合出来的教学内容再进行教学设计,形成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合理化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书本知识。结构化教学法不仅能让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实现高效教学,而且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研究

(一)根据原有知识,在迁移中生成新知识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通过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的准确认识推算出它们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师在课堂上用60厘米一条绳子首尾相接,制作成一个长20 厘米、宽10 厘米的长方形,问学生此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的答案是20+10+20+10=60 厘米,此时惊奇地发现学生计算出的周长与绳子的长度相同。基于此认知,教师再将60厘米的绳子制作成一个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问学生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因为还是原来的绳子,所以正方形周长仍是60 厘米,由此可推算正方形周长等于边长×4。

(二)整合结构化教学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以三年级“三角形”教学为例,围绕三角形的教学内容非常多,从“角”的维度来看,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从“边”的维度来看,三角形分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除此以外,三角形稳定性经常在生活中应用,如自行车的几个支撑的梁是三角形,高压电线的支架也是三角形。教师运用结构化教学时,应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将相关内容集合在一起教学。

(三)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教师应该由简入难,先请学生回答哪些数能被2整除?这是学生已熟知的知识,他们能迅速回答个位数是0、2、4、6、8 的数能被2 整除,以此类推能被5 整除的数字,个位数分别是0 或5 即可被整除。那么什么样的数能被3 整除呢?估计许多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个位数是3、6、9 的数能被3 整除。此时,教师不要给出判断结果,而是请学生多列出几个数字验证对错。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将各个数位上数字相加之和看是否能被3整除,以此得出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四)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想象力,对数学中的概念、符号、公式、图形很难充分理解,此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感受,将原本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形象化,运用结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打造一个相对活跃的、有趣的、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享受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在课堂上准备一个长25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框架,问学生:“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得出长方形面积25×20=500平方厘米。教师此时手握框架的对角,轻轻地往外一拉,使原来的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再次请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因之前已计算出长方形面积为500平方厘米,所以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500平方厘米”,由此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底边×高,二者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体系链接,突出数学知识的网状结构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时,通过该章节学习,希望学生能认识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分数概念。但这部分学习必须与之前“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知识链接起来,分析二者间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在于“分数”的概念最终与它所分的“份数”有直接关系,与物品的图形、大小、数量无关。不同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强调是“将一个物品分成几份”,而“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则构建出“单位1”的概念,它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将二者知识点链接起来,形成系统化数学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能促进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实现高效教学。但对教师来说,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十分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需深入研究教材,整合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用结构化角度设计教学方案,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猜你喜欢

结构化乘法平行四边形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把加法变成乘法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