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在全媒体发展中的坚守与突破

2023-04-05李文健

传播力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民生传统媒体

◎李文健

(河池市广播电视台,广西 河池 547000)

在全媒体发展环境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电视等传统媒介应勇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实践中探索丰富新闻内容、创新报道形式的思路和方法,将理论与实践充分整合,在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中彰显传统媒体的独特魅力、重要功能和社会价值。电视民生新闻想要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要针对当前的不足之处展开分析,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效融合,切实帮助电视媒介打破当前困境,重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稳定地位。为实现理想效果,达成既定目标,电视台领导要做好统筹管理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新闻工作人员共同前进和成长。

一、全媒体时代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

在全媒体时代下,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想要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必须要从现状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针对现阶段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制订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

(一)观众流失较严重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的兴起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人们逐渐习惯通过新媒体平台浏览和接收信息。再加上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篇幅较长的电视民生新闻对社会受众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人们更喜欢利用较短的时间浏览新闻内容,抓住新闻重点,而不习惯于观看电视民生新闻。新兴媒体利用当今年轻人习惯碎片化阅读的特点,以短平快的方式报道新闻,十分贴合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阅读习惯。除此之外,电视民生新闻还剥夺了社会受众的选择权,往往是电视播什么受众看什么,受众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新媒体背景下受众可与新闻主体进行互动,强化了其主体地位,改变了单向传递信息的模式。因此,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越来越少,流失率呈现较为严重的状态[1]。

(二)广告投资等减少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资金作为保障,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想要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的目标,充足的资金是最为基础的条件保障。在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下,由于电视民生新闻受众流失较为严重,收视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导致很多广告投资商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减少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投资。当资金无法满足电视新闻发展需求时,其就丧失了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对于电视民生新闻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相应的阻碍和负面影响。纵观广告商的投资现状,其大多会选择将更高比例、更多资金投入到新兴媒体中,久而久之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媒体时代的竞争力越发下降,严重影响其健康稳定发展,也会打击电视新闻记者的热情和自信。

(三)新闻内容时效性差

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内容同质化较为严重,存在发布时间滞后的缺陷,导致其时效性较差,人们通过电视接收的信息大多之前已经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上浏览过,导致社会受众对电视民生新闻内容逐渐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电视民生新闻不能满足受众对新鲜感的要求,在新媒体平台与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同一个民生事件时,受众更习惯于选择短平快的新兴媒体浏览新闻信息,了解事件真相。如果电视民生新闻不尽快改变报道形式,丰富新闻内容,会严重影响自身未来的发展。而且还要增强电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如果受众已经通过其他平台了解了新闻事件,就不会再对民生新闻产生观看的欲望[2]。久而久之,受众满意度会逐渐下降,进而导致电视民生新闻收视效果不佳。

二、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在全媒体发展中的突破方式

针对全媒体时代下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面临的困境进行精准分析之后,要从不同角度探索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的突破方式,让其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内重新站稳脚跟,发挥积极的社会舆论引导作用,关注民情、体现民意。

(一)重新定位角色

正所谓思想决定行为,在全媒体时代下,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想要成功突破必须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从信息提供者变成问题求解者。媒体与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电视新闻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不断调整社会角色与定位。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变革创新,尽量与新兴媒体相贴合,通过合理融入新兴媒体展示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价值与魅力。当前电视新闻媒体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正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断融入各方力量参与解决,发挥传统媒体的固有优势。审视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和社会价值,深化信息深度、创新报道形式、丰富新闻内容,改变以往传播和提供信息的工作理念。要真正走入人民群众,倾听其内心真实声音,了解其实际诉求,针对现有问题提供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法。以问题求解者的身份完成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编辑和报道工作,推动电视社会民生类新闻的健康稳定发展。以河池市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制作为例,《社会扫描》主要是结合河池市当地的经济、民生相关内容进行新闻播报的节目,受众能够通过该节目了解本地的各领域进展情况。以《社会扫描》节目某期内容为例,其中对于宜州区新型城市建设配套车位及附属工程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采访和报道,通过采访项目负责人,了解该项目当前处于哪一施工阶段,了解项目何时能完成道路恢复,使这一与城市道路出行息息相关的项目能够被群众充分认识。除工程建设外,文化旅游、警情通报、农业园建设生产等相关内容都是《社会扫描》的主要板块,贴近人们的生活,使《社会扫描》成为当地群众观看的主要栏目。

(二)优化新闻内容

正所谓“内容为王”,在全媒体时代下,必须要优化新闻内容才能推动电视社会民生类新闻的健康发展,使其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占据稳定位置,不会在时代发展冲击下被淘汰。媒体角色的重新定位只是第一步,随之而来的是报道内容也要变革创新[3]。如2014年《600全民新闻》的改版,以直观方式取消运行多年的直播形态,将直播转变为录播。这种变化形式直接为电视社会民生类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逐渐走向了深度报道领域,为解决社会受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1.取消一般事故报告

在以往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会选择事无巨细的编辑和报道方式,对于任何突发新闻都会第一时间冲到现场,这就导致在新闻内容筛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受众不能通过电视民生新闻接收到最有价值的信息,久而久之收视率会逐步下降,受众也会逐渐减少。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要注重选材,仔细筛选要报道的新闻内容,对于一般性题材可选择性报道,不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最好选择一些影响力较大、涉及面较广、能引起受众关注和重视的事件作为新闻素材。在报道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挖掘事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状、制度缺陷、管理漏洞等。以大事件为载体,从小细节出发,带领社会受众探索社会民生类新闻背后的故事。

2.全视角深度解读

社会责任论对媒体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全面性与智慧性。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下,受众更需要媒体提供全面深度的信息,促使其能从不同角度、以辩证思维了解事件真相,以指导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电视媒体在报道社会民生类新闻时一定要从多角度出发,深入挖掘社会受众的内心想法,了解其真实诉求。以教育类民生新闻为例,每年开学季可针对幼儿园、中小学生等民生问题策划系列报道,具体内容可涉及新政策解读、学区划分等社会热点。通过全面深入报道,体现社会民生类新闻价值,彰显电视媒体的功能和魅力。

为进一步实现全视角深度解读的目标,电视媒体一要学会抓重大问题,从多元视角解读国家政策、时事热点、法律条例等,通过社会受众能理解的方式解读其关心的内容,以此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4]。例如,当国家出台医改、入学、养老、交通等民生政策时,电视媒体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二要紧抓社会热点,以创新思维对重大民生工程进行报道。民生工程与社会受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河池市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中,结合河池当地的板栗、芒果、芥菜等领域的发展,对合作社、农场的结合发展进行跟踪报道,让人们了解乡村发展现状、脱贫致富现状。扎根河池当地进行民生报道,充分发挥社会民生类新闻的价值。在报道的同时,要从多维视角进行解读,引导社会受众准确理解国家及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以此为指引提高生活质量。

(三)丰富报道形式

在丰富社会民生类新闻内容的同时,电视媒体也要创新报道形式,改变以往单一化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并在变革创新中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保证报道形式的多样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1.创建特色板块

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电视媒体想要推动社会民生类新闻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深挖资源、坚持特色,创建具有独特魅力的新闻栏目,以此吸引社会受众关注。以河池市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社会扫描》为例,其强调将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相结合,设立了“深度报道、记者调查和新闻追踪”等板块,从多元视角出发解读民生政策、人民生活的实际困难、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相应板块一经推出就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当地受众的追捧和认可,对于电视媒体的关注度也持续提升。因此,创建具有独特风格的品牌栏目,对推动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形成多媒体互动体系

在全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在传播方面的优势越发明显,电视等传统媒体如果想要占据有利位置,必须要在采集、报道等方面展现独特优势,以提升社会民生类新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电视作为传统媒体要积极接受新理念,探索新模式,转变工作态度,创新报道形式,通过与新媒体平台融合形成多媒体互动体系。既要保留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和成功经验,也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功能[5]。以《特别关注》栏目中“寻找老街坊”这一民生节目为例,其体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积极作用,电视媒体与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达成合作关系,在线上发布寻找老街坊的活动信息。利用新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将此新闻迅速传递给社会受众,在短时间内就有多人报名。电视新闻记者通过线上平台整合报名者信息,将其真实详细地记录下来,再通过线下采访深入了解报名者生活现状、人生经历、内心想法、实际诉求等,最后通过筛选整合将其作为社会民生类新闻进行报道。又比如《社会扫描》中结合“云上法庭”智慧法院平台的真实案件,进行了相关报道。将案件调解、案件审理的线上过程进行了如实报道,向广大受众展现了“云上法庭”对减轻合法诉讼压力的作用,助推了依法治国的进程。再比如《社会扫描》中的系列报道《“热心”亲戚的圈套》,不仅向广大受众揭秘了诈骗分子的诈骗圈套,而且向广大受众展示了司法机关的办案流程,增强了受众的法治意识。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更具有在受众中获得认可的价值,更容易获得受众的关注。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打造了一档情感真挚、内容朴实的民生新闻节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积极讨论。

3.引入现场直播形式

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想要推动社会民生类新闻的良好发展,在创新报道形式方面要运用新媒体技术,将现场直播植入到节目直播中。通过此方式吸引社会受众的关注,与受众之间建立一座互动沟通的桥梁,让受众不再只能被动接收信息,而是能与信息主体实时互动,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表达真实感受和想法建议。以近几年来的“新冠疫情”方面民生新闻报道为例,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时,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进行直播,将一线疫情现场的紧迫氛围和真实情况实时传递给各地的人民群众。在保证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同时,提升受众对抗疫的重视程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的防疫意识,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积极配合国家和政府开展防疫工作。除此之外,通过引入现场直播也可以让全国各地的群众深入体会一线抗疫战士的无私精神和优秀品质,彰显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6]。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的发展给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了猛烈冲击,电视媒体必须要勇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客观视角总结当前发展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从现状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索全媒体时代下社会民生类电视新闻的突破方式。不断丰富新闻内容、创新报道形式,促进新闻记者专业化发展,展示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和社会价值,逐步增强其在行业内的执行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民生传统媒体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