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增效”目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样态探索

2023-04-05张志波

考试周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教师应课文

张志波

“双减”并不是盲目地减少学习内容,而是无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以“双减”政策的内容及要求为指导,驾驭好课堂40分钟,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与发展需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师教有教法,学生学有兴趣,不论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实现自我提升,这便是“减负增效”目标下高效语文课堂的理想状态。文章结合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双减”政策指导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具体策略,旨在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 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拓宽“减负增效”路径

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获得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场所。在“减负增效”目标导向下,教师应积极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助力。

(一)做好备课工作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围绕着学生主体进行,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设计教学活动,增强课程的适宜性。为此,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结合教材内容、年级学习要求、单元学习目标、课文的语文要素及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展开探究性学习,在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我,习得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并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例如,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描述了故乡杨梅的美丽,细致描写了杨梅的形状、颜色与味道,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该例文前,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调整优化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文本,掌握课文的观察点与观察方法,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表达顺序及结构特点,从而掌握写物的一般方法与技巧。在习作例文教学中,若教师仅让学生读课文并仿写课文,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于浅层;若教师能引导学生主动且深入地探索课文,则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其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其写作水平。

此外,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体差异及学龄特点也是备好课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新知传授方式,明确教学难易程度,制订出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理想的学习成果。以学龄特点分析为例,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存在明显差异,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着较强的依赖心理,顺从教师的指导与安排;中高年级的学生则自我意识强烈,喜欢展现自我,情绪多样且多变,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与知识技能,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鼓励与引导,增强其学习动力。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能做到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活跃的思维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减负”不单是要减轻学生的有形负担,如作业、课外辅导等,也要减轻学生心理层面的无形负担,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个体要想获得知识与技能,就需要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环境越自由,个体的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效果也就越好。鉴于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放松学生的身心状态,让学生这一独立个体发挥创造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实践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例如,《精卫填海》一文讲述了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化身为精卫鸟,一心想把东海填平,每天衔着西山的石块与树枝投向东海的故事。在教学这一课文时,教师可根据故事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先在教室中央放一个水桶,让学生向水桶中投掷笔、橡皮等物品,让学生尝试将水桶填满。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用笔和橡皮将水桶填满很容易办到,如果要用树枝和石块将大海填平,你认为这能成功吗?接着,教师便可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本案例中,活动的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处于自由、轻松的学习状态,在此状态下,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能力显然更强,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内容,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进行深度学习。为此,教师应以“减负增效”为基本目标,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种途径,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与乐趣,获得知识、能力及品格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西门豹治邺》一课时,教师可引入游戏元素,设计角色扮演类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将课文改编成剧本,通过角色扮演生动再现“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在学生改编剧本、排练剧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确保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物形象与故事内涵,更好地再现人物与故事。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玩中学、学中玩”,收获符合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构建完善问题驱动机制

问题教学法是一类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高质量问题的设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课文,理解课文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达成“减负增效”目标,教师应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设计贴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已有认知与生活经验的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探索课文主题与中心思想,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探索及创造突破教学重难点部分。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情感,学习作者细心观察事物的方法。为此,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①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爬山虎的“爬”的语句吗?②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是怎样的?你能将此绘制成思维导图吗?在问题指导下,学生能够主动阅读课文,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五)增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明确自身教学角色定位,扮演好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自然而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暮江吟》一诗时,教师可将古诗讲解与艺术绘画结合,通过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首先,教师逐句讲解古诗含义,每讲完一句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想象时间。接着,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对每句古诗的理解情况,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古诗所描绘的景物与画面,以绘画展现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理解绘画,既能增强古诗学习的趣味性,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又能从学生的绘画作品中了解其对古诗意境及情感的理解程度,构建高质量的古诗课堂。

(六)规范教师的教学语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小学生正处于模仿他人的成长阶段,教师则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之一,若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常说口头禅,则会引起学生的争相模仿,影响其学习效果。鉴于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教学语言,确保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合理性及思想性,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在提问时,教师应巧设悬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重难点,不应简单抛出问题,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第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绪状态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以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若教师始终语调平缓,没有情绪变化,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感与疲惫感。第三,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应表现出尊重、信任的态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正面的教师形象,启发学生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提高其道德修养。第四,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借助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振奋精神,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二、 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提升“减负增效”实效

“双减”政策下,如何科学减少语文作业总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巩固提升的作用成为一线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许多教师也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分层分组作业、创新作业题型、精简作业内容、深化家校合作、开展作业评价等策略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一)设计分层分组作业

由于学生的生活、学习背景不同,其性格特点、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认识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将“因材施教”理念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个性化、分层化的作业,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其实现自我提升。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文语言生动,充满了童趣,学生对课文有着浓厚的学习探究兴趣。在完成教学后,许多学生都觉得意犹未尽,此时,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发布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分层分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完成作业任务。笔者设计了基础作业及拓展作业两个层次的作业,其中,基础作业为:①阅读课文,尝试画出各个小动物的脚印;②认真学习生字“竹、牙、马、用”等并制作生字卡;③背诵自己喜欢的词语与句子。拓展作业为:①仿照“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写句子;②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对哪些小动物进行了细致观察,还有哪些小动物没有描写到?作业发布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及学习能力选择完成其中的一项或多项作业,遇到不懂的可以与小组成员相互讨论,这样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业,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二)创新作业题型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设置更加多元的作业题型,比如,教师应适当提高选择题的比重,便于学生高效完成作业;同时,教师也要重视书写作业,强调生字书写的规范与美观;朗读作业是语文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有感情地朗读,还是无声地默读,都有助于学生感悟文本内涵;在设计课外阅读作业时,教师应确保课外阅读篇目与课文高度关联,符合单元学习目标;此外,教师还可设计一些交流式、观察式以及摘抄式的作业,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精简作业内容

在以往,多数语文教师都会布置一些抄写类、背诵类作业,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抄写、背诵记忆知识。但实际上,没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大多为短期记忆,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出现遗忘、混淆知识的情况。同时,重复、机械、单一的作业会让学生逐渐丧失思考的积极性,养成不爱动脑思考的坏习惯,这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并无益处。在“减负增效”目标下,教师应适当减少作业的数量,追求作业的质量,改变学生被动完成作业的情况,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轻松地完成作业。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控制好作业的数量,在作业中适当设置一些记忆性知识,提高自主探究类及合作探究类作业的比重,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

(四)深化家校合作

深化家校合作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应秉持家校共育理念,与家长充分合作,共同承担“减负增效”的任务,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作业。比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亲子作业,让家长成为作业的客体,自然地参与到孩子的作业完成过程中,这样既能发挥家长监督、管理的作用,又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增强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主动性。例如,在《登鹳雀楼》一诗教学后,教师可以以图表形式发布课后作业,图表中不仅要列出具体的作业内容,也要设置作业完成标准与作业完成情况,家长则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作业完成情况打分并标注在“作业完成情况”这一栏。最后,由教师统计学生的作业得分情况,得分最高的学生能够获得“作业完成小能手”的勋章,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五)开展作业评价

语文教学实践中,科学的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向,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同样地,作业评价的有效开展能够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巩固学生的作业成果,并帮助学生构建学习自信。在“减负增效”目标下,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展开客观合理的评价,发挥评价的真正作用,让学生从作业中有所收获与感悟。例如,在完成《小马过河》一课教学后,教师可发布小组表演作业,指导各小组基于课文编写剧本、分配角色、排练推敲,完成小组表演任务。有的小组表演得生动形象,向观众准确传达了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有的小组在表演时略显紧张,展现的故事不够完整。在评价环节,针对表现优异的小组,教师应给予肯定与表扬,指出其表演的精彩之处,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与满足感,在今后继续认真完成作业任务;针对表现一般的小组,教师应指出其表演中的亮点,引导学生发现表演中的不足之处,思考改进表演的方法,并以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激发其完成作业的热情。

三、 创新课后延时活动,达到“减负增效”目的

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课后延时服务逐渐成为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一线教师普遍关注学生在课后服务活动中的体验感,希望以优质的课后延时活动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促成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实践中探索课后延时服务的最优形式,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保障语文学习效果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

(一)构建戏剧表演课程

语文课后服务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环节,教师应在此环节渗透“减负增效”理念,展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比如,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喜好及认知发展特点设置戏剧艺术课程,从教材中选取一些故事性强的课文,将其转化为戏剧艺术课程的剧本资源,指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生动再现课文,让学生获得知识及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将《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文作为剧本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戏剧的编写与排练。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后,大多数学生都对故事情节形成了深刻印象,教师可带领学生简单回顾一遍故事内容,再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进行角色分配,指导学生有序进行戏剧排练。在学生排练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台词,品味角色形象,尝试更多元的表达方式。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表演戏剧,与学生共同探讨戏剧的教育意义。通过构建戏剧表演课程,学生能够爱上表演这一活动,并在表演中重新认识角色,生成人文情怀。

(二)组织趣味游戏活动

小学生天性好玩,游戏是他们普遍喜爱的一类活动。在“减负增效”目标下,教师可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在课后延时服务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进而爱上语文学习。例如,在完成《金色的鱼钩》一课教学后,教师可在课后延时服务环节设置“你比我猜”的游戏活动。该游戏需要两名学生参与,一名学生负责比划与描述教师给出的汉字,在口头描述时不能提及这一汉字,另一名学生需要根据同伴的肢体动作及语言描述猜字。比如,当教师给出汉字“蚯”,负责表达的学生可以这样描述:这是一种小型软体动物,在下雨之后,它通常会从泥里钻出来。同时,该学生模仿蚯蚓爬行的动作,另一名学生便可猜字,答对即得1分。

(三)打造多元语文社团

“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玩乐的状态下实现成长发展。在此目标下,教师可创建多样化的语文社团,如汉字听写社团、诗歌朗诵社团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一个或多个社团,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索、学习语文知识。以汉字听写社团为例,学生可自发组织一些趣味听写活动,借助游戏牢固掌握近期学习的汉字。在打造社团的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量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需要等因素,确保学生能够从社团活动中习得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语文核心素养。

(四)杜绝低效课堂与一味辅导

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没备好课、学习氛围营造不到位、教学节奏拖沓等情况时常发生,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部分教师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漏补缺,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很容易让学生在自学时走入学习误区。新教育形势下,教师不能将课后延时视为低效教学的“退路”,利用课后延时进行课后学习辅导,而应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驾驭好课堂40分钟,让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果。在课后延时环节,教师可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比如,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到教室,在这一时间段阅读书籍,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或者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使其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此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户外进行跑步、跳操、跳绳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其定期锻炼的习惯。户外运动看似与语文学习无关,但实际上,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单能强健学生的体魄,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学生能够保持活跃的思维与抖擞的精神,以愉悦的心情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积极探索知识并展现自我,实现全方位、个性化的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减负增效”目标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新型语文教学模式,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创新课后延时活动,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高质量的语文课堂中实现最优化发展。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教师应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