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2023-04-05李梦
李梦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河南洛阳 471003)
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对全球许多国家的文学文化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越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越南属于中国的邻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两国不仅地理位置相近,命运相关,也有着许多相似的国情与历史文化,所以中国文学在越南有着极大的传播度,对于越南文学文化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两国制定了“长期稳定、面向未来、全面合作、睦邻友好”的改革发展方针,使得两国的交流更为频繁,联系更为密切,文化传播与交融也更进一步。那个时期之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掀起了一股热潮,许多书籍甚至长时间在畅销书上霸榜,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也让许多学者倾心研究。
1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统称。通常会将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文学作品称作现代文学,而把1949年之后的文学作品称作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均属于社会大变革阶段出现的,社会从农业时代迈进工业时代,农耕文化逐步转型为工业文化。
2 中越两国关系背景与文化交流
2.1 两千余年的历史关系
翻阅过去的历史,能够了解到,中越两国实则已经有长达两千余年的交流历史,越南历史与文化都受到了中国深刻的影响[1-3]。越南属于多民族国家,有独特的文字、语言,以及宗教信仰,但实则也属于文化圈内的国家,不管是过去的历史还是现代的文化,都能看出其深受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和思想的熏陶[4]。历史是不断变化与前进的,中越两国在漫长的政治和经济交流中,虽不可避免有过冲突,但也不断交融。在历史大浪淘沙之下,两国选择了一致的政治理念与体制,这也使得两国的关系更为密切。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现代文学一直在进步与改革,涌现了许多新思想与新文学,也给越南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精神鼓励,从某种角度来说为其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两国关系随之破裂。而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两国的关系逐步恢复正常,政治经济的改革开放与合作持续深化,文学文化的交流也到达了高潮,而中国大量的文学作品又重新在越南传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5-6]。而在封建时期,越南当时的统治者也将汉字定作主要的行政语言,这也是中国文学对越南产生显著影响力的一大原因。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儒学,到唐朝李白、杜甫,宋朝柳永、苏轼,以及明清时代的小说,再直到现当代文学的传播,中国的文学作品在越南被接受和大范围传播,所以越南社会许多方面都能窥见中国文学文化的印迹。
2.2 越南接受和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背景
越南独立之后,国家仍旧面临着许多难题。在漫长的战争之后,越南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虽然南北地区已经统一,但要真正联合却不是简单的事情,仍需不断向民众传播革命精神、统一精神,消除地域之间的差距。而且,彼时的胜利仅表现为形式,一般群众并未被调动,战争的政策也未变化,补贴机制使越南的经济并未发生改变,反而在20世纪80年代时,面临了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越南不得不开始政治重建与经济重建。而基于这样的背景,1992年中越恢复关系之后,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对于越南就有着更独特的意义。两国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而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摸索的经验能够为越南带来一定的帮助。依据文学理论分析,当时的文学反映着现实,所以越南的读者与学者也想了解中国是怎么走、走的哪一种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在断交十多年之后,重新建立关系的中越两国,也需要文学文化作为一大桥梁来加强两国的深度沟通与交流。
3 中国现当代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3.1 译介与传播的情况
根据资料记载,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外交也陷入冰点,两国的文化交流随之停止,文学翻译、出版工作都被禁止,一直到1992年,两国恢复了建交关系以后,文学领域的译介与传播才逐步恢复。但是,虽然20世纪80年代时两国的关系还未恢复正常,但是彼时中国文学作品已经开始进入被译介与传播的关键阶段。在1989—1991年之间,越南陆续出版了中国新时期文学选择、中国新时期短篇小说选集和王蒙作家短篇小说选集等4 部中国文学作品选集,而且销量也非常可观,能够了解到,即便两国还未恢复正常关系,但是越南对于中国文学作品仍旧保持着热切的关注,尤其是1989年开始,大量文学作品在越南大范围传播,研究专家们统一认为,最初被翻译到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由张贤亮写作,潘文阁与郑中晓这两位知名翻译家负责翻译,这本书甚至在1999年和2004年都重印过。
而后越来越多作家的作品被译介到越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鲁迅、余华、莫言等现当代知名作家的作品,传播度极广。而从“文革”后到现在,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被称作新时期文学,这个时期的作品正巧诞生于中越两国开始进行文学译介与交流并逐步恢复正常建交关系的阶段,所以新时期文学作品对于越南读者与学者的影响非常之深。因为中国文学作品在越南不断被译介与传播,所以越南人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一直到2000年,中国文学作品在越南文学研究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甚至出现了几本研究新时期文学作品的有关著作,这些著作正好弥补了越南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小说研究上的不足。
3.2 研究与接受的情况
1979年之后,两国即便在政治上有所隔阂,但是在文学文化上仍旧有不少学者对于中国文学感兴趣并主动研究,当时越南的《文学》杂志上,也能够看到不少中国作家的作品。2000年之前,越南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品的研究与接受大部分集中于政治性与批判性相对浓厚的一些作品。不过2000 之后,进入了21世纪的新征程,越南学者对于中国文学也开展了更加丰富的研究。这一阶段,越南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不再一味关注政治性与批判性,而是更加重视文学价值,更想探究艺术形式与特点,甚至开始借助一些西方文学的标准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与分析。比如莫言的许多知名小说,如《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都被当时越南著名研究专家黎辉宵译介与研究过,他甚至融入了人类学、弗洛伊德理论、西方文学研究理论等来解读莫言的小说。
综上所述,21世纪开始,越南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品的研究便相对稳步展开,并被更多人接受,所接受的文学作品类型也不断增加。在越南读者看来,中国现当代作品其实与别的国家的作品一样,都属于人类的文学成就,能够给越南本土的作家、读者和学者带来珍贵的经验与参考。但是,虽然研究不断深入,但仍旧存在两点不足:其一是专门研究作家的学者仍未出现;其二是研究的大多数成果还是停留在“参考价值”,并未实现“争论价值”。谈及越南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品的正式译介与接受,必须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算起,即便当时两国关系处于冰点,但也不妨碍读者与专家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接受与主动研究。
4 文学作品在越南被传播与接受的代表作家
4.1 鲁迅
4.1.1 鲁迅的简介
提起现当代文学家,鲁迅是不可被忽视的一位,而在研究现当代作品在越南的传播时,也绕不过鲁迅这一丰碑人物。他不仅仅是作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键参与者,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思想研究、翻译与文学批评等工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甚至被赞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的作品,总是能够以犀利的笔触,提出深刻而有批判性的观点,其独一无二的写作风格,揭露着现实、批评着现实,既有思想的真理,也有诗性的文风。
4.1.2 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虽然因为历史的特殊因素,鲁迅的作品真正在越南开始传播的时间比较晚,在第一部作品被翻译到越南时,鲁迅已经去世9年之久。但是,也因为越南当时所处的特殊氛围,鲁迅革命同盟者的身份、为人民奋起反抗的伟大精神对于当时的越南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鼓舞价值,成了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非常重要且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鲁迅地位无可撼动,而对于深受殖民迫害的越南来说,鲁迅文学带给他们肩并肩战斗的勇气和共产主义战士的力量。
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不管是过去的历史氛围,还是现代的社会主义时代,鲁迅的作品一直在越南有极高的传播度与接受度,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还有许多的读者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许多越南的学者研究鲁迅。可以说,鲁迅对于中越两国携手并进、开展深度文学文化交流起到了桥梁一般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著名学者陈清澹所说:“鲁迅出生110年之后也就是他的作品传到越南已有将近50年……而在这50年之间,鲁迅几乎全部作品都已经被翻译成越南语。50年的时间,两国关系从近到远又从远到近,但是不管历经多少沉浮变故,鲁迅一直都受到越南人民的敬重与爱戴。”对于越南人民而言,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指明了中国人民的命运,更是指出了越南人民的命运。
4.2 莫言
4.2.1 莫言的简介
莫言被称作“寻根作家”,他的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以乡土作品而闻名,既充斥着“怨乡”,又包含着“怀乡”之情,复杂且真切,犀利大胆的文风也让读者觉得震撼。他在2012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中国当代文坛最有代表性和创造力的优秀作家。他的名声在海外传播甚广,他的作品也受到了海外许多国家读者的喜爱。2012年,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全球媒体热烈报道,他的作品也瞬间登上了各国的畅销榜单,在越南也不例外。
4.2.2 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莫名的文学作品在越南得到传播与接受并不是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早在1991年,他所写的《白狗秋千架》便被收入在杜迈克所编选的《中国的小说世界》一书中,而那之后,只要中国当代文学精选的书籍在越南出版,便一定能在其中看到莫言的作品。
莫言的成名之作是在1985年发表在《中国作家》中的中篇作品《透明的红萝卜》,而最先在海外打响名号的是《红高粱家族》。一直以来,他的作品都非常受海外读者的喜爱。莫言属于在越南成名较早的中国现当代作家,新世纪以前便受到了越南读者的热烈推崇,甚至还在越南出现过所谓的“莫言效应”,可见他的作品在越南的传播度和接受度非常之高。
4.3 余华
4.3.1 余华的简介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余华是非常著名的一位作家,他不仅仅在国内获得了成功,也在国外获得了极大的成就,许多作品被海外许多国家翻译,受到了许多海外读者的喜爱。余华的作品,具有深刻且强烈的现实意义。他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笔有着非常强烈的“普世价值”的悲悯:他讲述的故事,总能让读者热泪盈眶;他的文字,让人感觉到悲天悯人的力量,在苦难中坚强,在悲痛中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4.3.2 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余华的作品在越南被传播与研究的时间相对较晚,成果也不如鲁迅与莫言那样丰富。但是,越南的不少学者觉得余华的小说有着独特的叙事风格,所传达的思想更是与众不同,展现出独有的人生理念。虽然一直到现在,仍旧没有一本关于余华以及其作品详细研究的作品在越南出现,但是并不妨碍余华的作品不断在越南得到译介与出版,并且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越南掀起了热潮,甚至有很多书籍得到再版和重印,比如鲁迅的作品、曹禺的《日出》和《雷雨》、莫言的作品,而其中,余华的《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多部作品也在越南多次再版,可见传播之广和接受度之高。文学翻译家武共欢在2002年便翻译出版了著名作品《活着》,而《兄弟》《许三观卖血记》也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被武共欢翻译出版。他是第一个让越南读者了解余华作品的人,但除了余华之外,他也翻译了其他许多知名作家的著作,比如贾平凹的《浮躁》、阎连科的《风雅颂》等,从而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交流。
5 结语
越南在几千年以前,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所以其对于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关注自然存在更为充分的内在动机。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能够在越南获得如此广泛的喜爱,除了政治、文化、经济上的原因之外,也是因为现当代许多著名作家在写作风格上都饱含着十分强烈的民族特色,比如本土气息浓厚的代表作家——莫言,在阅读其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其十分强烈的文化积淀。中越两国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地理上,都有相近之处,文学和文化上也有相似的地方,甚至在风俗传统上也能发现相似之处。所以,现当代很多优秀作家的作品能够让越南的读者感同身受,觉得被打动,也觉得有共情之感。因为文化上复杂的关联性,所以越南读者在阅读中国文学时能够感受到十分熟悉的精神享受。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在越南获得译介,并被不断传播与接受。如今社会飞速发展,想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具有的内在价值时,必须静下心来先去了解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与文学,通过文字进行的交流与沟通是平等且深刻的,并能够带来反思,从而推动自己国家文学文化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能够让两国的交流更加深刻,沟通更有价值,并能够在反思中谋求发展,在研究中发现经验,这不仅仅使读者与学者获益,也使国家、民族与社会获益。而文章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的研究,也更能展现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