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3-04-05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冯 虎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整合多方教学资源,为生物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在生物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核心任务,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而关注学习过程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获得的探究经验以及学习体验等,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通常是通过引入典型案例,为学生展现真实的情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也能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与分析。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及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需求,引入与之相匹配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思考。与单调的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更加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往往会紧密结合生物教材内容,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且能够达成一些难度较高的教学目标。
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学习,而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这样一来,每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案例教学模式能够整合教学中一些“不确定性”的内容,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知识,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更为关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对于知识的吸收与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二)应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新教材的编写逐渐开始关注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强调生物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想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就可借助案例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主动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
部分生物课堂仍然采用了单纯讲解的方法,学生主动性不强。因此很多教师开始主动尝试案例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来挑选合适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模式的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单纯讲解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生物课上,教师应创造条件与学生积极互动,才能够真正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改善教学策略。而引入案例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完成师生互动。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认真选择案例,点燃学习热情
高中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这也为案例教学模式的运用打下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或者热点问题以及当前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方向,还可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教材内容来挑选最合适的案例,带领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去看待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前就需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教学内容,积累生活素材,可从不同领域搜集资料,也可编写教学案例[1]。应当保证案例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贴合,便于学生展开分析与讨论,案例还需具有启发性,既要与教学内容相符,还需要包含问题,要让学生在分析与讨论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假如要使用他人的教学案例,教师需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对案例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重视案例与生活的联系,使案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分析与讨论案例中掌握生物知识,这样才能够称之为有效的案例。
例如在教学“人体体液中激素调节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将案例穿插其中,制造悬念,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展示甲亢与呆小症患者的图片。当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后,教师引出几个问题:“出现此种病症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病症对于人体会产生怎样的威胁?假如你是医生,你会制定怎样的治疗方案?”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阅读教材内容,并查阅资料。接着教师可挑选学生到讲台上对照着图片分析病因:“当患者甲状腺的机能过于强的情况下,甲状腺激素就会激增,而激素分泌过多就导致患者出现甲亢,这样的疾病还会引起患者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眼球突出以及情绪激动等,假如能够恰当的补充碘元素,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碘盐,就能够有效预防甲亢[2]。而一些呆小症患儿是因为缺乏甲状腺激素,假如能够适量补充,患儿就能够逐渐恢复健康。”当学生讲解完毕后,教师不仅要提出口头表扬,还应当带领全体学生一起鼓掌,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案例教学中,师生角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班级氛围也非常和谐,学生自然会对生物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二)认真探讨案例,关注学习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主要包括外在学习活动的情况以及内在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关注“过程与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
例如在教学“动物生命活动中的调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引入如下案例:在马拉松运动中,运动员们一个小时会消耗300g 以上的糖类,此时血糖将会持续为人体补充糖类。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含量应当是0.8~1.2g/L,全身血糖含量大概是5L。随后要求学生结合“血糖”“体温”以及“水平衡”来提出自己的问题,采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引导——学生探究并总结的模式展开教学。学生看到案例后纷纷结合自己的常识提出了问题,如:“为何马拉松运动员的身材都偏‘瘦’?”此时教师就可为学生展示人体在运动前、中、后血糖与脂肪酸浓度变化的曲线图,让学生思考一下运动6 分钟后,为什么人体血糖会下降,而脂肪酸浓度迅速上升[3]。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得出结论:“因为运动过程中糖消耗上升,脂肪酸转变为糖以后再经糖氧化,最终就变为了能量。”当学生消化了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就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来思考与探究,如:“为何运动员休息一阵后会觉得冷?参与人体温度调节的激素都有哪些,你们能用箭头与文字表达出激素调节机制吗?”“健康的人群假如碘摄入超标,会抑制钠——碘载体的活动,导致细胞内的碘水平下降,那么甲状腺会肿大还是萎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箭头与文字明确的表达了激素调节机制:缺乏碘时,甲状腺会肿大,而碘过量则会导致甲状腺的萎缩[4]。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帮助学生发现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借助马拉松运动员运动消耗的情况,让学生围绕重点提出了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活跃思维。与此同时,学生还结合了自己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其他问题,如:“为什么我在运动过程中会出汗,会觉得口渴,心跳与呼吸都会加速?而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要喝水,通常情况下运动是不能喝水的。”借助马拉松运动员的案例,将学生引入运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主动提问,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学生对于案例的分析结果可能会存在差异,而这也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此时教师也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如:“糖在何种情况下会转变为脂类物质?”由此引导学生结合血糖的来源与最终去向展开思考,由此深入理解血糖含量过多时才会转变成脂类物质。在运动过程中,人体血糖供应不足,血糖是不会转变成为脂肪酸的。而在解决类似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掌握了正确的探究与思维方式,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知道应当怎么样去学习。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要通过要求学生借助箭头与文字来表现激素调节机制,此种方式能够改变学生的惯性思路,使学生学会尝试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还可为学生融入碘摄入过多的案例,让学生灵活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来解答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引导发散思维,鼓励课外探究
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不仅要在课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课下也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借助自己所掌握的生物知识来试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5]。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再思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学习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后,教师就可为学生灵活设计探究活动,如选择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关于镰状细胞贫血病被治愈的案例,同时设计作业“假如你是科学家,你发现红细胞变为了镰刀状,你会通过检测分析哪些物质来判定病因?形成镰状细胞贫血病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结合镰状细胞贫血病的实例,试着去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科学家们是怎样借助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攻克这一疾病的?当我们了解了这一疾病的致病原因与治疗方法后,在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做去降低自身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来预防此类疾病呢?”将案例讨论与思考、问题探究与课本教学内容相结合,由此引导学生顺利掌握与基因突变有关的知识[6]。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生物知识,同时也能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这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关于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
案例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提出了新一轮要求,教师应主动思考这些问题:①应当怎样去选择恰当的案例,并贴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问题?②怎样平衡学生的投入时间与收获结果的天平?③怎样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改变思维模式?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重新分配备课的时间。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将重点放在选题、解题以及总结技巧方面。而实施案例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教材,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结合这些方面来选择案例。第二,教师应当将分配学习时间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主动利用闲暇时间探索生物问题,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第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思维与学习方式已经逐渐固化,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应当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摆脱为提高成绩而学习的思维模式,通过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累学习经验,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由此顺利达成新时代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生物课堂上,恰当穿插一些生活案例,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形象的案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动”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生物课堂也会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