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度对话”:小学道德与法治副版绘本学习的途径探索
2023-04-05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和平路小学张丽娜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张丽娜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一些课文底部,安排了4~8 幅独立连续排列的画面,教学用书将之称为副版绘本[1]。副版绘本包含着重要的德育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深度对话”的学习课堂,激活副版绘本的德育价值,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
一、扎根文本空间,从一元独白走向多元对话
(一)与情节对话,促使思辨表达
绘本故事作为教材中的一个副版,往往贯穿于整个教材文本中,与文本主版内容相辅相成。教师可以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与绘本故事情节进行自主对话,在相关的教育话题讨论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促使学生获得道德发展。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11 课“守规则,懂礼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绘本的情节进行思考:这样做是不是不遵守排队的规则?教师引导学生先在内心深处和自己对话,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和同学进行交流碰撞,从而明白“礼让”是理性规则和道德情感的一种结合。
(二)与角色对话,激发情感共鸣
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绘本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与绘本中的主人公和学生自我进行“对话”的过程。或者说,副版绘本中的角色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我”。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自我与绘本中主人公的“对话”,实现精神世界的自我超越和生长。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2 课中的“交朋友”中的绘本呈现了两组不同的交友表现,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一年级的学生缺乏交友技巧,此刻教师引导学生与绘本中的主人公进行“对话”,学生从绘本中主人公的行为中反思自己的交友方式,从而学习文明礼貌和交友的技巧。
(三)与细节对话,引发深层体验
道德与法治教材将关注细节设计作为副版绘本编写的一大特色。教材绘本故事的细节之中隐藏着一些内在的教学资源。关注和解读绘本故事细节,对学生理解绘本故事,引发学生感受其中的道德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要运用“放大镜”将绘本故事中的细节进行放大,引导学生与绘本细节对话,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体验,将绘本变成支持学生内在道德发展的桥梁[2]。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3 课“小狐狸寻找‘开心果’”时,小狐狸为什么要寻找“开心果”?关注这个细节,我们不难发现,原来为他人着想和考虑的行为,就是一个“开心果”。但是,因为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感知力还不完善,并不能发现此处细节的内在含义,此处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在细节对话中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新对话形式,从静态学习走向动态体验
(一)巧设游戏,深化情感
游戏,是儿童接触世界、模仿现实、感触生活的有效形式,在游戏中,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配合、发挥集体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道德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游戏的方式,引领学生解读绘本,感知绘本的温度,让静态的绘本“活”起来,也为学生的成长埋下满心欢喜[3]。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第4 课中的副版绘本“古诗词中的月”时,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方式,在班级内组织学生开展“诗词大会”,让学生课前搜集背诵相关的诗词,在“诗词大会”中诵读、品味,从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唤醒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角色表演,指导行为
绘本教学时,教师不能将目光停滞在看和听的静态学习层面上,要努力为绘本教学构建一个双向交流的途径。绘本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组织学生在绘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表达“角色”、演绎“角色”、再创“角色”,赋予角色新的生命力。学生在绘本互动的过程中突破了空间的界限,富有兴趣地走进绘本,实现了自己精神世界的生长。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1 课中的绘本“皮皮的故事”时,可以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去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相应的体验。扮演过后,引导学生和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大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不爱整洁的皮皮?学生在扮演和交流中深化了对整洁的理解,教师也实现了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指导。
(三)拓展续编,丰富认知
副版绘本有些环节以开放式的留白方式进行呈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故事续编、创作,了解学生的道德意识状态,明确他们的发展需要和当下面临的问题。同时,学生在与绘本留白的对话中也展示了不同的思路,了解了同伴的观点,有助于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丰富学生的认知,创造道德生长的最大化。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3 课的“拖拉鸟”时,会发现这则绘本故事以开放式的故事结尾呈现:“北风吹,大雪飘,后悔巢儿没筑好”“拖拉鸟……”此处,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结尾的续编。学生在续编故事、与绘本留白对话的过程中明白了:拖拉鸟如果不及时改正做事拖拉的毛病,最后只有被冻死的结局。
三、遴选对话时机,从浅层认知到深层建构
(一)课前导引,激发学习期待
故事叙述性绘本因其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和富有情节性、趣味性的内容,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可以选取故事性较强的绘本,作为一节课的课前导入。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听故事或看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走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在听故事或看故事的过程中也无形中感知了故事所要传达的道理,顺理成章地步入了新课学习的情境中。因此,教师选取一些故事性强的副版绘本,作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导入素材,能在无形中吸引学生的关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期待。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1 课中的副版绘本“皮皮的故事”就可以作为引入环节来使用。教师讲述小猪皮皮不爱整洁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绘本内容过渡到自己的生活中。学生在思考交流中,将关注的目光过渡到“整洁”这一教学的关键词上,自然而然地进行本课的学习。
(二)课中讨论,提高认识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安排了一部分辨析明理式的绘本故事,主要通过故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学生在讨论交流、批判反思中明辨事情的对与错,是与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此类绘本故事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独立环节,引导学生针对副版绘本中的某些环节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实现学生道德的发展。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4 课中的副版绘本“小猴子学种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这则绘本故事,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为什么没能成功种出果子?他们在辨析小猴子的错误中,更好地理解绘本故事所隐含的道理:需要耐心的等待,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课后延伸,拓宽视野
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副版绘本编写呈现着从单纯讲述一件事情,到道理辨析,再到补充拓展的趋势,副版绘本的功能不断转换。教师可以利用补充拓展性的绘本,作为学生课后自我学习的材料,安排学生课后自学,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道德的生长与发展。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16 课中的副版绘本“小刺猬和獾”时,由于这则副版绘本是针对正文内容所做的拓展补充,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赞扬带来的力量:让人变得更加自信、优秀。教师可以将其安排为课后自主阅读的拓展材料,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赞扬的魅力。
副版绘本的阅读过程是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深入探求的过程,也是与副版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展开多元“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理解副版绘本的编写意图,富有创意地使用副版绘本,为学生的道德生长构建一个健康发展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