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2023-04-05□史敏
□史 敏
(中共丰县县委党校,江苏 徐州 221700)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其中一条就是推动实现“两新”,即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方法来发展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目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路径。
1 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的理论内涵
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现代农业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需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农业,依靠科学生产,将粗放型农业变为科学化农业,逐步发展成为智慧农业,更重视农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1]。
1.2 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的内涵
工业化实质上就是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实质上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社会化大生产的科学管理思想,更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观念;按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按照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制定先进的生产和加工流程;按照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开展分工协作,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集约规模经营;按照商品交换规律,采用现代营销手段销售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实现效益最大化,提高农业的工业化水平[2]。
为把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转变为现代的集约型经营模式,借鉴工业领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建立一系列有组织、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土地、人力、资金、技术、设备的整合[3]。
2 丰县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丰县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确立“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用工业化思维、产业化思路、企业化形式推动农业大发展、大提升。丰县先后荣获全国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全国出口果品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农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走在江苏省前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电商两项工作获得国务院督察激励。乡村振兴迸发出强劲活力,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果、菌、菜、牧”四大主导产业集群[4]。
2.1 秉持工业思维,助力农业产业化
工业化生产要求规模化。丰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基础较为雄厚,全县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就有25 家。依托牛蒡加工产业优势,将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徐州山崎、韩东、旺达食品、康汇百年等企业组成特色蔬菜联合体,在原有牛蒡系列出口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深加工产业,研发出牛蒡茶、牛蒡酱、牛蒡酒、牛蒡饮料、牛蒡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并在国内20 多个城市设立产品销售网点。目前,联合体平均年出口创汇达1 500 万美元,年加工牛蒡、西蓝花等达到2 万t,辐射基地0.1 万hm2。与日本、韩国签订长期销售订单,转化了传统的种植、销售模式,形成良性稳定的发展机制,增强了产业聚合效应和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位于丰县范楼镇齐阁工业园区的徐州山崎农产品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建有保鲜冷库3 000 m2、速冻冷库4 000 m2、加工车间2 000 m2,年产牛蒡1 万t、洋葱1.5 万t、西兰花7 000 t、胡萝卜3 000 t。目前,公司流转土地超333.3 hm2,带动周边农户基地0.2 万hm2。此外,公司还引进国外蔬菜新品种,购置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实现了农业规模化、机械化运作,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
工业化生产要求品牌化。农业品牌建设,是工业化思路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丰县历来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借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思路,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扩大品牌的带动效应,不断提高品牌的影响力,逐步发展壮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尤其是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打造知名特色品牌。丰县重点培育100 家成长型农业企业,加快企业提档升级,加大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区域农业品牌建设,全力推进丰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工业化生产要求流通电商化。要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必须不断优化农产品的销售流通环境。丰县一直致力于发展农村电商,利用互联网,通过网络直播、主播带货的方式,将当地的农产品成功销售出去,并逐渐形成体系。例如丰县瑞农果蔬种植家庭农场常年与大沙河瑞富工业食品有限公司、山东瑞方工业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农产品通过合作公司直接加工成脱水蔬菜、烘干蔬菜,出口欧盟、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农场围绕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构筑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产业链,采取“龙头公司+基地+科技+订单+农户”的运作模式,每年可带动120 户农户进入农场务工。
2.2 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支持农企转型升级
2021 年丰县县委、县政府统筹拨付省级现代农业扶持资金达到7 490 万元,共计发放贴息支农贷款9 600 多万元,惠及企业35 家,宁兴食品获批省级龙头企业,韩东农业、满春食品、宇创现代农业、新中牧饲料、达源木业5 家企业成功挂牌省“农业版”,滨湖果蔬等7 家家庭农场入选省级示范。山崎农产品在全国首创工厂化韭黄种植模式。采用多层架生产,厂房内安装了智能化控温、控湿、控肥等设备,通过移动设备可远程控制温度、湿度、精准化施肥,智能化生产线改变了以往粗放型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可缩短生产周期10 d 左右。按照订单直接进入大型商超,平均价格高于土窑式产品约4 元/kg 左右。
2.3 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发展数字农业
丰县在坚持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在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步伐,助力丰县更多优质农产品搭乘互联网快车“出村进城”走向全国。汉羊牧业等一批数字农牧场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加速成长,涉农数据整合应用工作走在省市前列,位列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十强县第七位,获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在汉羊牧业湖羊繁育基地,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牧业。自动投食、自动清理,棚舍室温自动控制,用视频掌控湖羊育养情况,各种数据即时传到主控室。
涉农数据融合应用赋能农业,未来数字牧业将实现生产养殖基地生态化、景观化、数字化。项目将吸纳周边闲置劳动力,逐步发挥出丰县肉羊养殖、“种养结合”的龙头带动作用。
2.4 完善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农企发展服务机制
出台扶持企业发展“农九条”措施,内容涵盖财政支持、兑现奖补、金融支持、农产品价格保险等方面,帮助企业精准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农业企业流动,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享受到同等政策、位于同等地位。同时,丰县广大农业企业家积极融入全县发展大局,为丰县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1 年,成立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丰县分公司,进一步发挥金融服务“三农”的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对加快丰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解决“三农”融资瓶颈问题、推动丰县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丰县分公司主动对接财政、农口部门和各商业银行,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作用,加强产品创新、精准高效服务,打通金融服务农业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金融活水。同时,徐州丰县开瑞担保公司等机构加大与银行金融机构对接力度,提高“三农”业务占比,截至目前,开瑞担保公司累计完成担保业务240 笔,金额5.8 亿元,应急转贷业务275 笔,金额5.3 亿元。
由于受农业发展技术水平不高、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和农业产结构不完善等因素的限制,丰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仍存在问题。
第一,农业产业还需进一步提档升级。总体来看,全县农产品产量较大,但优质产品较少,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仅47.25%;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精深加工偏少、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品牌杂而不响,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经营管理能力不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第二,农业现代化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整体来看,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信息化以及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尤其在偏远山村,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欠缺,应用更无从谈起,从而制约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此外,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一些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生产设备比较匮乏,有的科技含量较低,从而导致农业作业效率不高。
3 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大背景下,坚持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是解决以上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3.1 培养顶天立地的大企业
加快工业化进程,用工业化思维、产业化思路、企业化形式推动农业大发展、大提升,关键在于发展壮大农业企业。
第一,大企业能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企业组织形式能充分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市场资源,解决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问题,解决大规模、长时间技术投入和推广的问题,解决市场开拓难、竞争力弱的问题,引领一定区域内的小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向其靠拢,通过龙头优势集聚市场竞争优势,推动整个地区的农业发展。企业不仅是加工业,核心在于组织化程度的提升。第二,大企业能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业标准化的过程往往周期长、投入高、难度大,只有大企业才有实力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收最新成果,制定农业品种、技术、管理等各项标准,引导甚至倒逼农民按照标准生产,最终实现企业、农户等各方效益最大化。第三,大企业能带动农业品牌化提升。农业发展已经实现从“求温饱”向“求环保”“求生态”转变,谈农业必谈品牌。大企业能利用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品牌号召力、产业带动力,推动农业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品牌革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安全健康保证,使农产品卖出好价钱,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3.2 引用顶端前沿的高科技
当前,土地、劳动力和简单技术“传统农业三要素”的边际收益越来越低,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劳动成本刚性增加。要打破这些制约农业发展的“天花板”,就必须在农业领域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运用。
第一,高科技能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在现代农业中运用高科技,能克服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解放劳动力,颠覆性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业生产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共享农业成为新常态,精准农业、太空农业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第二,高科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如今,卫星识别、数据分析、人工智能、5G 等前沿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农业生产进入智慧化阶段,“方寸屏幕”就能掌控“万亩良田”。第三,高科技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高科技,在农业种养上,人们能追溯产品的“前世今生”,还能千里之外认养;在精深加工上,能变牛蒡为面膜、变大蒜为精油;在产品供给上,“冬天吃西瓜”早就不是新鲜事;在流通上,过去农贸市场卖不出去农产品,现在能卖到全世界。高科技重塑了农业全产业链,带动了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大幅提高。
3.3 建立一体融合的全体系
现代农业强县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离不开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支撑,这“三大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建强产业体系关键在于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全产业链,促进种养殖业、林业、畜牧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农业的面很广,包括林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的加工流通以及农业的服务业。其中,产业体系是结构骨架,重点是解决“种什么”、如何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问题;生产体系是动力支撑,重点是解决“怎么种”、如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问题;经营体系是运行保障,重点是解决“谁来种”、如何提升农业经营效益的问题。
第一,建强产业体系,关键在于不断健全产业链条。现代农业的竞争,已经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建强产业体系的过程简单说就是建强产业链的过程,纵向上要让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比重;横向上要拓宽农业功能,例如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农业教育基地、科研基地,围绕“农”字做好文章。要扩大产业链的规模,构成产业集群,增强市场竞争力,掌握更多话语权。第二,建立生产体系,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生产体系主要体现在先进生产手段的运用和生产技术推广上。必须顺应“机器换人”大趋势,积极引进、推广、推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加快普及科技育苗育种、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冷链保鲜、新品种研发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坚持不懈用现代物质装备农业,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农业。第三,建立经营体系,重点是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县域农业经营整体上小而分散,这就带来了生产效率不高、新技术应用难、抗风险能力差、价格卖不上去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加快土地流转,不断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职业农民,提供更多农业技术、机械、劳务等生产性服务,促使小农户与经营主体紧密联系,让更多农民早受益、多受益。
4 结束语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应牢固树立富民为先思想,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优质化、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效益化水平,培植优势产业,打造特色亮点,培育知名品牌;积极谋划“三农”工作,对标对表、补短补软,明确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