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国企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3-04-05文/张艳
文/张 艳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行党支部晋级达标管理。国有企业可实行量化考评、分类定级、动态管理、晋位升级机制,打造亮点突出、特色鲜明且树得牢、立得住的标杆党支部。各基层单位党委每年至少对选树的先进党支部实地指导两次,党委书记要亲力亲为,走进支部抓支部,以现场会、工作交流会等形式轮流观摩、对标学习,不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提升党员教育质量。坚持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和长期任务,全力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推行微型党课、网络党课等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新方式,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监督新模式,合规使用好党费和党组织工作经费,确保党员教育管理覆盖率100%。
提升党务干部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后备人才库,培养党建、业务“双能型”优秀年轻干部,破解党建工作队伍常年缺人、选不上人、留不住人的问题。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完善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量化考核机制,将考评结果与职务调整、评先选优、薪酬分配等挂钩。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持续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国有企业可建立各级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对班子结构和运行状况定期分析,多渠道、多层次了解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情况,重用优秀干部,问责失职干部,大胆选拔使用年轻干部;推进行政业务干部和党务干部“双向交流”,优化年龄结构,解决干部缺员、断层问题,实现干部队伍梯次配备、良性发展。
持续从严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请销假、述职述廉等制度,重点关注年度考核异常、调整幅度较大的领导班子和干部,多咬耳扯袖、防偏纠错。健全完善激励约束和容错纠错机制,强化考核评价,推进多维度考核测评和差异化精准激励。强化担当作为,坚决整治不思进取、不接地气、不抓落实、不敢担当的“四不”干部。
持续加强能力建设。突出党性党风党纪、改革创新能力等的建设,创新培训方法,优化培训模式,提升干部队伍引领发展、改革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聚焦“关键少数”,实施“党建+教育”赋能方式,推动“一岗双责”落地见效。注重在实干中增长本领,主动当“热锅上的蚂蚁”,把解决实际困难当做提升自我的机遇,砥砺品质、锤炼作风。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驰而不息转作风。国有企业要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制定措施、严格标准、明确程序,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狠抓党员领导干部作风转变,重点纠治机关干部回避矛盾、慵懒无为等推、拖、扯现象。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吸纳进作风改进范畴,变员工奔波为“信息跑腿”,变“员工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持之以恒强监督。发挥监督职能,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坚持党内与党外监督、专业部门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整体合力。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等关键部门和岗位的监管,加大电子监察力度,发挥联合监督信息系统功能。强化巡察成果运用,加大典型问题处理力度,增强巡察工作震慑力。
锲而不舍反腐败。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扩大谈话函询覆盖面,把问题解决在初起之时。有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重点查处问题线索集中、群众反映强烈,身处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严肃查处违反廉洁纪律及工作纪律,违反财务资产管理、经营管理规定等方面易发多发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