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趣味田径,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实效

2023-04-04李米聪

当代体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田径趣味身体素质

李米聪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教育大多仅重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主科,体育课成为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缺乏创新动力,体现出教学理念落后、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作用有限等不足,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实际效果。趣味田径有着形式新颖、项目丰富、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简便安全等特点,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可谓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本文拟针对现在小学阶段中体育教育中的不足,倡导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积极引入趣味田径,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实效。

1导言

小学体育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模式影响之下一直没有革新的动力,教学实效的提升一直停滞不前。但是随着素质教育呼声渐高,特别是社会逐渐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传统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实效亟待提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缓减学生肥胖的社会性问题。

趣味田径场地简单,教学便利,利于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上进行推广,潜力巨大。而且,趣味田径凭着项目种类丰富、教学便利、实践简单、安全可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征等特点,在提升小学阶段学生身体素质这一块有着独特的作用,迎合了素质教育的时代潮流,利于缓解社会对小学生身体素质问题的担忧。

本文倡导在小学阶段就引入趣味田径,提升小学体育的教学实效,并从小学体育目前实效较低的现实分析,以及将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教育的优势分析、价值意义、教学策略探究等几个方面论证将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教育的进步性、合理性、实效性。

2 目前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教学实效较低的现实分析

应试教育是长期存在于我国教育之中的教育模式,可谓根深蒂固,影响深远。这种模式即使是在现在仍旧发挥着对人才进行选拨、分类的功效,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弊端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以单一的考试形式和分数评价机制来进行教育的量化考核,促使教育偏向了教育活动向考、分数看齐,忽视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样的弊端,在体育教育上尤其是小学教育方面尤其明显,造成小学体育长期处于边缘学科的尴尬境地,造成了小学体育的实际教学实效长期无法提高的局面。其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边缘化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小学体育被冲击到学科边缘,处于边缘化状态。这种边缘化状态的主要表现就是体育学科不受家长和学校的重视,更是不受学生重视。学校的不重视导致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得不到保障,在较为偏远的中西部地区,常常出现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占据体育课的现象,由此,小学体育课的边缘化处境就已经可见一般。在东部地区和教育理念较为先进的各省会等发达地区,小学体育的授课被随意占用的情况有所减少,但是因为在应试教育里不占优势,小学体育的内在动力不足。诸多体育教师往往很配合其他科老师的占课现象,并没有积极维护自己的课堂。甚至在一些地方,小学体育课甚至都没有了多少体育内容,一堂课下来,学生都不带出汗的。可以这样说,边缘化的学科处境是小学体育实效长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2.2 较为匮乏的教育师资

小学体育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所导致的。在各学段之中,体育教育教育的师资配置,包括教师、场地、设施等,都呈现出从高到低逐步递减的趋势。大学阶段的体育师资力量最强,现代化的体育馆、田径场、高质量的体教师队伍;此后下至中学,部分发达地区能够保留体育馆和田径场,但是教师的专业性和大学较则是大打折扣了,部分偏远一点的地区中学甚至都没有体育馆。小学的体育是无法和前面两者相较的。

2.3 落后的教育理念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长期未能摆脱边缘化的境地,导致教育理念的更新比较缓慢,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难以在小学体育之中大规模传播。这就使得部分地区的体育课堂长期处于松散的状态,认为体育课就是为同学放松、玩耍的科目。很显然,仅仅是放任式的玩耍体育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成效是很低的,所以体育教育的实效也就很难增长了。

2.4 安全隐患较大

体育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一些运动如果不能理解专业技术的要领,就很容易造成身体的损害,比如跳高、扔铅球等运动,篮球对抗、足球等需要激烈奔跑的体育项目等,都很容易带来一定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同学的理解力并没有完全成熟,就更加不能理解相应的技术要领了。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导致了部分对身体素质的提升比较有效的体育项目在小学阶段进行推广造成很大的难度,进一步影响了小学体育教育实效的提升。

3 将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教育的优势分析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渐涨,社会也逐步关注到小学生的肥胖问题和学生身体素质问题,小学体育的学科边缘化现象逐步得以改善,小学体育的教育也逐步回到正轨,在这样的背景下,改善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小学体育课堂改革的条件也就逐步成熟了。趣味田径因为其独特的特点而受到了人们的主义,将之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教育理念逐步萌生。那么,趣味田径在提升小学体育课堂实效方面有那些独到的优势呢?本文认为,趣味田径至少有以下优势:

3.1 教学设施简单多样,受体育设施的影响较小

作為一种体育项目,完全不需要设施是不可能的,但是,趣味田径的形似具有很大的变通性,和专业、复杂的体育项目比起来,教学设施较为简单。一般只要具有一个田径场,或者一各宽阔的平坦操场,趣味田径就具备了最基本的实践条件了。教学设施简单,这样的特点利于小学体育应对处于体育师资较低层次的难题。

3.2 教育理念先进,利于推动小学体育的教育理念革新

趣味田径的精髓就在“趣味”一词里面。这趣味,显然是针对课堂之上的学生群体而言的,是要让学生感到“趣味”。这样一来,就足以说明,趣味田径是摈弃了传统体育以教师的安排为主的教学理念,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学生身体,认为学生才是学生的主体,体育课堂也应该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本体论。以学生为中心,就应该考虑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所得,趣味田径追求在一改传统体育放羊式的玩耍体育,而是有计划、系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团体的、科学的、专业的体育教育,力求在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趣味”的同时,得到真正的体育教育,大力提高身体素质。趣味田径里蕴含的体育教育理念,在导入小学体育课堂时,也能给体育课堂带去春风化雨的影响,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理念改革,提高教学实效。

3.3 安全的项目活动和教学道具,尽可能保护学生安全

趣味田径的项目一般就是花式跑步、趣味跳绳、拔河、接力跑步等,专业技术性较低,安全系数较高。而至于其道具,无非是一些标识牌、标志筒之类的柔软小物件,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几乎为零,大大降低了教学设施对学生造成的安全威胁。这就很利于缓解体育课因为怕伤害到孩子而不无法组织有效的体育项目造成体育实效不高的困难。

3.4 多姿多彩的项目选择和运动思维符合小学阶段学龄心理特征

趣味田径的项目是琳琅满目的,和传统的体育课堂只有单一的运动项目不同,其具有灵活的选择性。传统体育课程项目单一,比如篮球课人们就只能玩篮球,羽毛球课大家就只能玩羽毛球,乒乓球就课只能乒乓球,单一项目的体育课很难照顾到全班同学的兴趣喜好,不是全班同学都会很喜欢,篮球、乒乓球或者羽毛球,无法为学生个人提供个性化的选择,取法个体人文关怀。趣味田径则不同,多项目的设置,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机会,在照顾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

此外,心理学方面认为,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主要的思维种类尚处于直观动作类型,对趣味田径的各个项目运动更加敏感和易于接收,使得趣味田径在小学阶段的推广具备一种别样的优势——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龄心理特征,在教学实践之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沉浸式的运动享受体验之中。

4 将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教育的价值意义

从本文来看,将趣味田径引进小学体育课堂最重要的价值意义,自然就是有利于提高小学体育的实效。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小学体育的实效性是因为应试教育以及其他一些复杂的条件造成的,所以趣味田径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解决小学体育教育性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先进的体育形式,其在推动在小学体育实效提升方面的优势前面已经详细论述,作用也是极为明显的。所以,既不能夸大趣味田径的作用,也绝不能忽视趣味田径在提升小学体育实效方面的积极意义。

趣味田径对小学体育的实效提升功能也是综合的,实效提升大致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本文将进行逐一归纳,并进行分析。

4.1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趣味田径的多项目开展,需要搭配必要的小组合作机制,以及必要的竞争机制。学生在擦洗你家这些活动时,可以有组织、高效地参与小组活动,在和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之中,可以获得新的友谊和新的体验,从而鼓励孩子走出自我的小天地,积极和别人进行交往。除此之外,在趣味田径实践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会逐步认识到,小组在竞争过程的成功和荣誉是属于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同时也会体验到小组竞争的失败和挫败感,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小组的团队合作之中。如此一来,小同学们也就逐步学会了集体荣誉感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技能了。

4.2 培养学生喜爱体育课的热情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要么完全放羊式的体育课,失去了体育课堂的专业性;要么是单一的运动形式,跑步就是跑步,篮球就是篮球。这两类体育课堂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尤其是后者。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体育课其实是有一种潜在的畏难心理的,尤其是大多数女孩子。这其实也符合学生的阶段学龄心理,一方面学生怕累,一方面学生怕受伤,就造成了对体育课的激情不高,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逃避的习惯思维,很难养成运动的良好习惯了,这样,就很不利于学生后期的身体发展,造成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逐步下降,肥胖问题极为突出的情况。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是小学体育课应该追求的实效之一。

那趣味田径在这一方面有什么样的效果呢?首先,趣味田径丰富多次的项目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机会,能够有效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兴趣爱好,为学生积极相应体育课堂打下了良好的条件。其次,趣味田径在实践过程之中搭配的团队合作和小组竞争机制,往往刺激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热烈的竞赛过过程中,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沉浸式运动状态,正是体育的魅力所在,这样的状态也会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在竞争和运动投入上,就会自动忽视运动对身体带来的疲倦感和劳累感,取而代之的则是运动的酣畅淋漓的快乐。这样的效果就会打破学生和体育之间的隔阂,打破学生的畏难心理,达成学生和体育课的和解,培养了学生难得可谓的体育热情,创造了学生持续运动的首要条件。

4.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课最主要的实效指标之一,就是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否在体育课堂上得到提升,或者体育课堂能否引导学生积极进行體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趣味田径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是由独到的作用的。相较于放羊式粗犷体育课堂,趣味田径的课堂更加专业、强度适中,在课堂上足以能够发动学生积极运动起来,而且运动得极为高效,子啊身体动起来的同时,大脑、思维等都会在小组合作和激烈竞争之中得到锻炼,可谓一举多得,不仅仅提升了身体素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将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究

趣味田径在提高小学体育教育实效的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和价值意义,但是,这种优势的发挥和价值意义的实现,是要配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策略来实现的。

5.1 以学生为中心,抓住趣味性的精髓

只有发挥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课堂重点对象来为之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趣味性。如果教师仍旧以自己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参与,那么要想抓住趣味田径的“趣味”精髓基本是无稽之谈。脱离了学生的中心地位,没有抓住“趣味”的精髓,趣味田径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在提升体育教育实效的目的也就无从谈起了。

5.2 多项目选择,采取小组竞争制

丰富多彩的项目设置,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是体育课堂对学生个体人文关怀的表现,也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优势条件。小组竞争制,则是在照顾学生的个性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生高专注地投入、沉浸式学习的重要手段。

5.3 开展教师培训交流,积极推动课堂改革

传统小学体育实效性一直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迟迟未得突破,同时趣味田径的教学经验不足,这些都会影响趣味田径在提升小学体育实效目标的实现。应当积极开展培训,推动体育教师对小学体育的专业性认识,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准备该质量的师资力量,为趣味田径在提升小学体育实效的目的实现创造必要的条件。

6 总结

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是极有意义的尝试,相应了素质教育的时代潮流,呼应了社会对于学生群体肥胖问题的关切,对于改善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实效的提升一直停滞不前的现状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意义,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情趣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只要积极探索实践策略,抓住趣味田径的“趣味”精髓,树立课堂学生本体论,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趣味田径将会在小学阶段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州省盘州市保田镇保田小学)

猜你喜欢

田径趣味身体素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午睡的趣味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