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武术操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3-04-04孟琴
孟琴
武术操是把拳术基本功训练和节拍运动结合起来的一个运动方式,动作简单易学,内容丰富多变。将武术操运用到体育课堂上,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又体现了我国民族特色,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不但要传授武术操的基本操作与方法,更要注重武术操作的实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充分成长,让他们感受到武术操的魅力所在,并把这项运动融入生活之中,从而不断地增强自身素质,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这对于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
1 在小学体育中开展武术操教学的意义
武术操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它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1.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智力和实践能力
武术操中的武德思想讲究“上下一体”“形神兼具”,注重身、神、意、气和动作相互之间的平衡配合。在武术操课程上,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活动,边看边进行练习,这种方式促进他们智慧的发展。另外,教师还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演示锻炼效果,并自己讨论如何较好地掌握武术操作活动,提高他们的实战水平。另外,武术操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通过武术操能够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距离。通过武术操也可以锻炼孩子们良好的自由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思想。因此,有必要对武术操进行推广,方便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傳统优秀文化。
1.2 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
中国武术不单单是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武术操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髓,其重点体现为礼、德、信三者一体。教师可以通过向中小学生普及武术操作常识,提升中小学生的民族荣耀感,从而有助于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实现培养中小学生思维素质的教育目标。另外,武术操还具有健身、健心作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实践发现:将武术操运用于中小学体育课堂是可行的,教学效果较好。这也证明武术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
1.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理发展
武术操融入了歌曲的节奏,学习者在有旋律的歌曲下练习武术操,可以振奋精神,起到加深武术操练习记忆的作用。武术操中的回圈、平衡等活动要求学生不同人体的协调进行,所以,习练武术操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全身的弹性。另外,武术操是有氧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发育,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武术操练习可以改善人体各关节肌肉群之间的协调性和柔韧性,提高骨骼肌力量。武术操对舒缓紧张心情、提高意志品质、防治慢性病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不但可以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同时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
2 在学校开展武术操教学出现的问题阻力
武术操作为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许多教练员都是从其他项目中学习或借鉴过来的。因此,武术操教学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学生对武术操了解较少
学生对武术操的了解更多地停滞在表层,以至于部分学生还以为武术操与课间操是同一个类别,对武术操具体的表现形式、练习方法和各个动作所产生的效果等方面认识也较少。在此情形下,学生掌握的武功操作和一般的运动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也无法凸显武功操作的实用价值与意义。
2.2 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我国现行的武术操教学模式,主要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学生模拟操练”。在这个模型中,学习者处在相对消极的状态,学习积极性很弱。单调的课程和单一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容易让他们形成抵触心态。此外,由于传统体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使许多人认为体育课只是单纯锻炼身体,而不是培养技能、技巧等方面能力的课。这种片面理解严重阻碍了武术操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对武术操没有正确的指导训练方法
现代教学快速发展,对武术操并没有一定的教育目标,不能建立规范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停滞在初始时期,教学模式千差万别,课堂教学相对随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的武术操教育会使得学生养成先入为主的思想,觉得武术操课堂是随意散漫的状态,这样影响他们今后练习武术操的成果。
3 学校开展武术操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为了更好地开展好武术操教学,教师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训练手段,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身体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阶段都有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1 丰富练习类型,减轻练习困难
当学生刚开始认识武术操时,教师应引导其对武术操产生良好的理解,减少其惧怕心理。教师能够进行分阶段授课,分解武术操的练习,减轻孩子的练习困难。
教练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武术操教学,一类是将上身运动与肢体运动分段进行的方法,一类则是上身运动与肢体运动同时进行的方法。第一种方式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上身练习与肢体训练。开展上身练习后,教师重点让学生锻炼臂、肘、拳等部位。开展下身练习后,教师重点针对弓步、马步、踏步等基本武术操练习进行培训。当学生熟悉上、下肢运动以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其与运动进行结合,完成练习。第二种方法是由学生整体掌握不同的武术操动作,把上、下身运动组合起来共同进行。学生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锻炼方法。教师可把采取各种锻炼方法的孩子分为两组,进行课堂游戏,增强他们的比赛意志,实现有效锻炼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在学生锻炼过程中,使用口号进行辅助教育,有助于他们更高效地掌握武术操技能,提高锻炼的效果与兴趣。
3.2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活动的兴趣
他们都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而教师在教学上的指导也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选用展示方法,用简练的话语帮助学生了解武术操的动作技巧。
例如,学生在接受“仆步亮掌”的训练之前,教师应首先做出榜样,接着引导学生完成垂直抱拳的预备运动,将左脚向斜上部迈出形成弓步,并且左臂往前伸出,手心朝上,右手向斜下部,手心朝下,将目光望向左掌方向。在对学生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每位学生的动作掌握状况,并及时改正他们的错误行为。随后,教师可让孩子两两一组,面对面接受,并观察彼此的表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有效、合理地指导孩子,提高学生活动的兴趣。
3.3 创造积极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好的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不断改进课堂设置,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孩子在课堂学习的乐趣。体育教师要增加教育情感,理解每位孩子,增進与他们的沟通,理解他们的实际感受,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课上,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而有个性的个体,并开始关心周围的世界。因此,体育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情况反映给教师,主动争取教师的支持,教师还应耐心回答他们的提问。如果教师能用一种温和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就会使每个人都感到被尊重和喜爱。这样,师生之间就容易建立起感情联系,也更易于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那么,教师该如何做才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体育兴趣呢?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表扬班级的几个好苗子:“你们的动作漂亮极了!”“你们是我们班的好样儿!”“今天咱们又相当于举行一个运动会呀!”这些赞扬的话,会让每个同学都更加积极。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鼓励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从而调动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也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主动学;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武术操作训练的兴趣。
3.4 丰富课堂教学,激励学生愉快学习
教师可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对武术操作知识的兴趣。首先,教师在扩大武术操作课程覆盖面后,除他们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点,还应该增加基本武术技法、掌法和拳法知识。当他们了解一些新的东西以后,教师可在确保他们安全的情况下,让他们开展二对二的游戏,增加他们对武术操作练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用比较形象的形式给他们介绍一些典型的武术操动作。教师可在教学中播出部分武术操作讲解录像,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武术操作理论知识,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知识的深远影响。最后,教师可利用孩子休息时间,给他们宣传武术操的由来知识,还可向他们介绍和武术操有关的小趣事,提高武术操课程的兴趣,鼓励他们快乐的练习。
3.5 给予学生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因为年纪较小,不能长期集聚精力。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合理运用他们新奇、活跃的心灵,主动参与各类游戏和课外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故事情景,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建故事的情境,并饰演不同的故事角色。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标准的武术操动作,让学生仔细地观摩和掌握,然后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把所掌握的标准武术操动作加入故事表演。通过这些故事情景的模仿练习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课程教学,可以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组织能力,使学生在充满快乐的学习气氛中,逐步积累武术理论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区分为不同的动作练习小组,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开展合作练习。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共享的同时还能通过自己对于武术操作的理解来打造小组特色武功操动作。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
3.6 发挥优秀学生的表率作用,带动更多学生参与武术学习
由于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开设专门的武术课,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了武术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很多中小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程度不够高,认为武术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运动。为使武术能真正进入校园,体育教师必须先从学生中间培养出一批武术爱好者及有一定武术专业能力骨干。这些优秀学生既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榜样,又是他们以后从事其他方面工作的人才储备。此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
学校可通过安排所有学生进行大课间武术操的练习、宣传,促进武术运动的开展。另外,根据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武术套路选择合适的教材,如:太极拳、八段锦、形意拳等等;也可结合其他体育项目如跆拳道、艺术体操、广场舞、健身球等内容来开展。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教学问题。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从而使其更加牢固掌握各项技术要领,并能熟练运用于实践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武术后备人才。
3.7 灵活使用口令和呐喊,鼓舞学生斗志
在课堂上重点演练拳术基本功及套路等动作,教师灵活应用呐喊,对鼓舞学生士气很有帮助,特别在做冲拳,蹬脚时、在击肘这种发劲的运动中,学生要大声齐叫“哈”“嘿”,这样不仅能做到动作整齐,并能提高学生的强度和呼吸,起着以气助力的作用,以声助势等功能。
在武术套路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留意领做时的姿势,目光、身体各个部分合作之外,还应注意领做口令等使用,教师可下达“格当冲拳”“弹腿冲拳”“大跃步向前穿”的口令。教师把这些口令编成简单易记的口诀,使其既符合技术要求,又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使学生不仅对各种动作的名称了如指掌,也可以与其他的动作相联系,举一反三。同时,这些口令也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出学习兴趣。学生初步了解基本动作要领后,老师可采用“跳”“冲”“踢”“架打”单一口令指挥练习。如果口令单调呆板,则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口令的指挥速度和动作节奏应该是相合,如学生在冲,蹬,腾空等动作时、回旋等运动中,口令速率要快,力度要大,学生们在做回环往复或者弧度变化较大等类型的运动时,口令宜缓不宜长。如果口令是由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词组合而成的复合式口令,则要求教师用较多的时间反复念动,以增加口令强度,并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变化过程中口令所产生的节奏感。口令须符合动词,应符合动词构成方式及其性质。适当的口令,可以加强课堂气氛,让实践轻松快乐,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3.8 注重武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学习武术不但可以锻炼人们的身体、增强人们的体质,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们的身体能力获得全面发展,进而增强他们的信心与意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武德教育。教师从事武打运动时,要减少学生对武打运动的错误认识,强化他们对武打运动等的认识,将武打运动同武侠小说相结合,武打影片中的各种夸张与虚构,都严格加以区别。历来体育教育中都把武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传授武术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并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教师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赏观看爱国功夫片,如《叶问》《霍元甲》等,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荣誉感。此外,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感受到武术的博大精深,从而使学生建立顽强拼搏的精神、锲而不舍的信念。
教师应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习练武术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锻炼体魄、强壮身体、磨练意志。通过学习武术可以提高身体素质、陶冶性情。教师要把武术教学和立德树人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之,体育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并积极完善武术操教学手段,进一步丰富武术操训练,以提升武术操教育质量和效果。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武术操学习的积极性。就武术操这门课而言,指导教师要着眼于降低中小学生练习难度,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鼓励学生们愉快地实践,才能发挥武术操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长为新时期的青少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古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