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迷恋手机怎么办?

2023-04-04王宁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5期
关键词:青少年班级班主任

王宁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烦恼。这个烦恼就是科技对年轻一代产生的预想不到的影响。技术的迭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形塑着人类童年的存在方式。现如今,手机等电子设备肆意泛滥,很多青少年沉迷其中,完全隔离不太现实,但任其发展又会影响青少年的一生。

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玩手机的围追堵截,收效甚微。其原因究竟为何?如果从教育学的视角看,教师和家长只看到了青少年沉迷于手机的表象,而没有看到这个表象下的实质,也就是说青少年沉迷于手机只是冰山的上层,而要解决问题需要看到暗藏在水面下的冰山下层。换句话说,就是要看到青少年沉迷手机行为背后的底层社会和心理逻辑,揭示出真相,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对于班主任而言,其专业性也就体现在能见家长之未见,能帮助青少年走出沉迷的困境。

一、沉迷手机:当前青少年的文化生态

如上所述,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是青少年的孤独、情感无依和家长的教育无力;其二是青少年缺乏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其三是“身份认同混乱”综合征;其四是休闲活动的匮乏。以下分述之。

1.青少年的孤独、情感无依和家长的教育无力

许倬云认为,中国人的文化根源是人的相关性,人跟人相关,人跟天、人跟大自然,天跟天、天跟大自然彼此相关,人本身跟人际的各个圈圈一重一重套起,层层相关,层层相扣。近30多年来,人们的居住方式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人的相关性在不断变得弱化。在城市中,人们普遍住进公寓式的楼房建筑,邻里之间不相往来,没有以往院落平房邻里之间的熟悉,儿童被关在独立的房子里,没有了以往在街坊邻里之间的交往互动。同时,三四代同堂式大家庭的解构,核心家庭已成为普遍的家庭模式。在这样的居住和家庭环境中,加上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孤独感尤为严重。在城市中,精英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有时父母同时出差,照顾孩子的可能只是保姆。而保姆并不能替代父母让儿童感到心理有所依靠。即便不是独生子女,由于兄弟姐妹之间的作息时间不同,也缺乏相互的陪伴和互动。这里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初中生小曹,和从外地来的姥姥姥爷说,他开学后一个月都没怎么见到读小学四年级的妹妹,因为他早晨出门上学的时候,他妹妹还没起床。晚上下晚自习回家时,妹妹已经睡了。周末,妹妹和他在不同的补习班,还是见不到。虽然是兄妹,但感觉还是像独生子女。

农村的情况更不容乐观。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不仅感到孤独,他们对父母的思念还有可能会让他们沉浸在被抛弃的悲伤中无法自拔。同时,他们跟祖父母之间还可能存在着代际文化疏离和沟通障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青少年,人际隔离、情感缺失使得他们通过刷手机填补内心的失落和难过。

有些父母有时间陪伴孩子,但是由于家长不懂得如何陪伴孩子或者缺乏耐心,当孩子缠着家长陪他们游戏时,家长为了图省事或急于脱身,就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把平板电脑或手机丢给孩子,让他们自己玩。久而久之,孩子迷上手机,并养成对手机的依赖,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2.青少年缺乏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感是人们在生存得以保障之后,就会开始寻求爱与被爱。我们需要爱人与被爱,想要找到令自己感到安心、被接纳的地方和群体,从而探索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归属感的匮乏也会引发大量的焦虑。研究发现,当人们感到不被社会群体接纳时,他们会感到非常焦虑,但一旦再次感受到接纳和认可,这种焦虑就会立即消散。沉迷于手机的青少年常常是缺乏归属感的。他们在家庭里感受不到关怀和爱,在学校的班级生活中也可能是被边缘化、被忽视的个体。这样的处境会让他们在独处时内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尤为强烈。他们通过刷手机来排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并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有此体验者通常表现为自信、自尊和自强;反之,则易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不敢去从事很多工作,不敢去竞争,不敢去表现自己,还会产生很多退缩性的行为。沉迷手机就是一种逃避性的行为。根据笔者的观察,一般沉迷于手机的青少年在学业上都存在困难。成绩好的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好给他们带来的自豪感和价值感,内心充盈,对手机能够做到自律。但是,学习成绩落后的青少年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挫败感、焦虑感,也因为成绩不好,可能会遭到老师的嫌弃、家长的抱怨、同学的歧视等,这些只会让他们产生自卑感。现实的不如意,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排解。在虚拟的世界里,这些孩子能够找到存在的价值感。

3.“身份认同混乱”综合征

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在他的心理临床研究中发现,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因无法确立自己在生活中的地位和职业而产生无能感,以及出现一种明显恶化的症状和退化的趋势。他将这一现象称之为“身份认同混乱”综合征。虽然沉迷于手机的青少年未必会出现退化的现象,但是这些青少年一般都存在自我认知的障碍,即他们对自己是谁、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或者将来要朝哪个方向发展没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他们对父母给予的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安排也不能苟同,这就使得青少年的内心产生极大的冲突。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有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认为,作为人首先要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沉迷于手机的青少年就是不知道其人生应该达到的境界,自我的生命意识没有被唤醒,处于浑浑噩噩之中,只能借助刷手机自我放逐。

4.休闲活动的匮乏

当前我国青少年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这已经是普遍现象。一位乡村班主任反映现在农村的孩子都不会那些他小时候在农村玩的捉鱼摸虾、上树掏鸟等乡间野趣活动。而城市里的青少年周末都是在各种培训班之间奔波转场。现在很多学校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取消了春游秋游的活动。虽然有大课间操,但是每个学校大课间操的质量也不相同,学生对大课间操的安排也不一定感兴趣,很多大课间操也只是走过场。《学记》中有言:“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意思是休息的时候不能尽兴玩弄杂艺,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可见,我国先贤早就发现有质量的休闲活動对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古代读书人不仅要读书,还要学习琴棋书画,一方面充实休闲的时间,另一方面调养人的性情。当下的青少年想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偷得片刻的欢愉,最便利的方式似乎就是玩手机。

二、走出误区:班主任的实践作为

当班主任了解学生沉迷于手机背后的成因后,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放下手机,过一种更充实、有价值的学习生活。

1.倾听学生刷手机的感受,分析玩手机的利弊

作家阿黛尔·法伯说:想要帮助孩子,就要面对他们的感受。作为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闭上我们的嘴,打开我们的耳朵,不先入为主,而是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与学生共情,接纳学生的所有感受,让学生畅谈自己玩手机的心理体验、玩手机的利与弊、刷手机浏览什么、刷手机对学习的影响等话题。学生的讨论可以让班主任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让班主任知道学生遇到哪些问题,班主任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倾听中,你会发现学生对玩手机不良后果的认识可能远胜于教师,这就首先解决了手机在认知层面的问题,即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沉迷手机是对他们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唤醒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2.帮助学生立志,找到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

要帮助学生放下手机,还要帮助学生立志。立志就是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为之奋斗的目标,就像玄奘立志往西天取经,立下“不到天竺不东归,宁可西行一步死,绝不东归一步生”的志向和誓言。一路上,他抵制诱惑,克服千难万险,就是要到达天竺的那烂陀寺,并把佛经带回东土中原。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立大志,就像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又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大志才有高远的境界。有远大的理想,还要化作现实可以操作和实现的短期小目标。尤其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要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语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走,可是对于成绩落后、字词句都没学好的学生,就让他们从字词句入手,不被他人带节奏,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在学习上,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小目标,并为之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学习上有成就感,就能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3.营造一个温暖、有爱的班级精神家园,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学校是家庭的延伸。笔者认为,班级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家庭。班级是除了家庭之外另一个儿童的庇护所。当学生的家庭不能给他们温暖和爱,如果班级的老师和同学能够给予关心和爱,那么即使家庭不幸,儿童也能健康成长。美国学者有过一个跟踪研究。研究者在纽约曼哈顿贫民窟的一所学校时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级,对这个班级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个班级学生的家庭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家庭贫困,家中有人吸毒、偷窃或多次进出监狱。研究者在看到被调查者的家庭背景后,都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担忧,认为这些孩子在成年之后也一定会步其家庭成员的后尘。可是,十多年后,当研究者再一次回到那里,找到当初抽样的被试。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当初他们不看好的这些被试虽然都从事着蓝领工作,但没有一个人沦为社会的渣子。他们积极阳光地生活着,并没有受到家庭的影响。问其原因,他们说老师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关心,引导他们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一个人应该过的,如何有尊严地生活,是老师拯救了这帮孩子。没有那个老师的引领,他们或许也会堕落。

加拿大教育理论家范梅南指出,教师具有替代父母的角色。当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和肯定,我们的班主任能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精神关怀者,无条件地欣赏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独一无二的优秀品质。魏书生之所以能成为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他认为没有一个孩子是没有优点的,再顽劣的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需要老师去发现并放大优点。当学生得到认可,被接纳、被欣赏,就能激活学生内在向善向好的力量。记得80年代的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在班级中评选班级之最:最会跳舞的、最会画画的、武术最好的、烹饪最好的、跑步最快的、最乐于助人的等。同学们评选后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好的、别人赶不上的方面。即使是班级成绩最不好的学生也有两项全班同学都赶不上的强项。这样的评选让成绩好的学生不再骄傲,也让成绩落后的学生找到了自信和价值感。当班主任超越世俗的眼光,不单单以成绩衡量学生,而是发现并发扬学生表象之下的善良、柔软、富有同情心、乐观、仗义等积极品质,同学之间也是彼此包容、欣赏时,每一个学生都会对班级产生归属感,那么学生的内心就不再是漂泊的,而是被锚定在班级里。情感有所皈依,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相关性,要求学生放下手机就不会有任何抵触。

4.丰富班级活动,帮助学生找到有趣的休闲活动,培养一种兴趣爱好

综观国内外令人向往的教育,我们会发现人们渴望的都是有丰富活动的学校教育生活。那种只有上课、自习的学校生活是令人窒息的。优秀的班主任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并结合学生的特点组织很多活动,而且会把有些活动延伸到课外和家庭中,吸引父母也参与活动中(这里所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活动,不是父母替代孩子完成所谓的作业)。魏书生对所带的班级都要求学生写日记、放学后跑步、课前唱一首歌等,要求学生合理利用琐碎时间学习,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任小艾老师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如电影日:同学们自己找一部电影大家一起看;英语日:这一天大家就只能用英语交流;音乐日:同学们轮流推荐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说明喜欢的原因等。每个学期还组织全班集体出游活动,如爬长城、暑假游北戴河看海、乘飞机去天津等活动。云南的一位小学班主任坚持了十多年的“小班主任”活动,让班上每个学生都要当一天的班主任,不断循环。这个活动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效果。

共同欣赏音乐、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幅画、一起包饺子或包粽子、一起在河边打水漂、一起帮村里的老人挖土豆等,然后分享感受,其实就是在帮助学生寻找他们喜欢的积极、有趣的休闲活动。当老师和学生一起全情投入做一件事,你会发现学生眼里有光,情绪也是快乐的。班主任要打开思路,像陶行知先生倡导的那样,请农民、工人、手艺人、学生的父母来教学生,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职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就会发现、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像谷爱凌,她母亲没有刻意教她滑雪,只是把她带到滑雪场。她看着母亲教学生滑雪,在潜移默化中对滑雪也有了兴趣,并爱上了滑雪。

5.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学生放下手机

班主任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告诉家长班级在帮助学生摆脱手机瘾所做的工作,请家长在家也一起努力,共同帮助孩子。事实上,许多家长也苦于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而通常家长所做的除了唠叨、强行没收和断网,其他也无计可施。其实,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仅仅说教是没有效果的。要想让孩子戒除手机,家长首先要放下手机,找到有效陪伴孩子的方法。放下手机也要循序渐进,从每天一个小时,到每两天一个小时,每三天一个小时到每一周一个小时。这中间一定要有其他的事情填补没有手机的“犯瘾”时间。如果父母不能陪伴,也要多鼓励、肯定孩子,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爱。

总之,让学生戒除手机瘾,班主任需要有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认识,并采取系统性的教育措施。

王 宁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青少年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青少年发明家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