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方形与圆形》教学设计
2023-04-03杨蒙萌王家彦吴雅曹恒来
杨蒙萌 王家彦 吴雅 曹恒来
学习内容分析
《画方形与圆形》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0课的内容,教材中以画“小屋”为例,学习“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基本图形的组合表现物体的形态,从而利用数字工具辅助创新设计,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学习内容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前利用数字学习资源,进行基本技能的自主学习;第二部分是课中创作“筑梦星辰,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数字绘画作品,进行数字化创新的协作学习。
学习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认识了“画图”软件,能够使用“铅笔”“刷子”等工具进行简单的涂鸦,同时具有一定的美术构图基础。但“画图”软件的使用正处于初步阶段,数字化作品创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设计思维与创新意识也较为缺乏。
学习目标
(1)掌握“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够根据项目的需求,通过简单图形的组合创意设计数字绘画作品。
(3)在设计与创作数字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初步形成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前翻转,学习基本技能
活动1:课前自学,掌握技能。
(1)登录“易课堂”,观看《画方形与圆形》的微课及学习任务单(如下页图1),研读电子课本,完成基本工具学习。
(2)师生进行线上交流与作品互评。
设计意图:学生在家利用在线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在掌握基本图形绘制方法的基础上,尝试组合使用基本图形表现物体形象,师生线上通过点赞和留言等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通过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2.课中答疑,促进技能掌握
活动2:答疑解惑,巩固技能。
(1)登录“易课堂”进行在线测试,评价技能掌握情况。
(2)师生共同分析课前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3)观看“易课堂”学习空间中《基本图形的组合构图》等微课资源,通过小组交流,寻求解决方式,并向全班汇报演示。
(4)再次实践,巩固技能。
小结:
①绘制基本图形可分为四步:一选二定三拖四调。
②利用Shift键可以精确地绘制出正方形、圆形与圆角正方形。
③当图形呈虚线边框时,可以调整图形的位置与大小,以合理的组合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现物体形态;用橡皮擦工具修改组合后的图形,还能让作品更美观。
设计意图:在在线测试后,师生共同分析课前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采用“课内翻转”模式,使用微课资源进行再学习,进一步学习合理组合图形的方法,通过小组协作、教师个别指导突破操作难点。再次设计的分层任务,有助于巩固学习成果,为后续的项目创作夯实技能基础。
3.呈现项目,建构评价量规
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又开始了,三年级同学要参加主题为“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作品展,展示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精神面貌。
活动3:欣赏作品(如图2),解构画面。
(1)这三幅作品分别从什么角度表达“筑梦星辰,强国有我”的主题?
(2)挑选其中一幅作品,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航天元素?它们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你可以绘制出来吗?
(3)你还能想到用哪些航天元素来表达“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主题呢?
小结:可以从未来空间站、探月、星际移民等角度来表达“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主题。可以抓住航天事物的外形特点,通过基本图形的组合生动有趣地表现它们的特征。
活动4:对比分析,建构量规。
(1)一幅具有吸引力的数字绘画作品应具备哪些特点?观察对比以下两幅作品(如图3),你更喜欢哪一幅?在“易课堂”中发表你的观点。
(2)归纳总结,形成量规(如下页表)。
小结:一幅主题“筑梦星辰,强国有我”的优秀数字绘画作品,可以通过立意鲜明的中国航天科技元素来表达主题,通过饱满的画面与合理的布局来表现美感,还需要通过奇思妙想的创意来抒发梦想。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人类探索太空“三部曲”的数字绘画作品,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课前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师生共同解析范例,提供问题链支架,引导学生探究、观察、思考,建构起创作“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作品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作品的对比,分析优秀数字绘画作品所应具备的要素,并转化为评价量规,可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做铺垫。
4.构思项目,创作数字作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绘制“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作品之前,需规划好创作方案。
活动5:量规指引,协作规划。
(1)协作构思,规划“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作品创作方案(如图4)。
(2)在“画图”软件中完成作品的绘制。
设计意图:量规前置不仅可以为学生的设计规划提供支架,还能为后续的作品评价提供合理的依据。小组合作构思设计方案,通过信息的分享与交流,增强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
5.展示项目,评价数字作品
活动6:多元评价,展示作品。
(1)依据评价量规,组内互评,提交推选作品。
(2)通过“易课堂”推送作品,学生在线互评并投票评选“最佳创意作品”。
(3)依据评价量规与投票反馈结果,集体交流创作思路以及遇到的问题。
(4)师生共同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并修改作品。
小结:同学们通过基本图形的组合,形象直观地表现了众多中国航天科技元素,画面布局合理且富有美感,创意独特有趣,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航天梦、强国梦。不仅契合主題,还充分表达了对中国航天精神的敬仰,希望它能在我们的心中种下一粒粒种子,让航天梦、强国梦生根发芽。
设计意图:展示与评价“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作品,树立学生运用数字工具表达个性情感的信心。利用在线投票及时反馈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析作品,关注数字作品设计思想,提高学生评价、鉴赏与反思的能力。进一步提出修改建议,能帮助学生明确绘画作品后续改进的方向,促进学生进行持续的深入学习。
6.总结项目,梳理创作路径
师:通过创作“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作品,我们体验了创新设计数字绘画作品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字绘画作品创作中能选择合适的数字工具进行创意表达,积极分享与交流。
设计意图: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学习内容,提炼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准确建构数字绘画作品创作路径,为后续数字作品的个性化创作奠定基础,提升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最感兴趣、最为自豪的中国航天科技情境为切入点,设置了“课前翻转”与“课中项目”两个环节引领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创作“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作品,经历“确定主题—规划设计—绘画创作”这样一个完整的数字化作品创作过程,全面提升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笔者课前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布《画方形与圆形》的微课资源,制订明确、具体、可行的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技能学习,利用数字工具进行学习与交流,既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字化学习能力。课中以创作校园科技节“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作品为载体,通过作品的对比,建构评价数字绘画作品的量规,并作为支持学生设计与创作个性化作品的支架,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问题求解中进行创新设计,在项目实践中产出创造性成果,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再次修改作品的时间略有不足,在后续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可以将“翻转课堂”模式继续延伸至课后完善与修改作品,并通过在线平台再次进行线上互动评价,以促进学生进行持续的深度学习。
点评
这是一节典型的数字作品创作课例。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模仿教科书或者教师给出的案例进行绘画,难以根据自身需求,设计与创作个性化的数字作品。因此,本课运用“易课堂”,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家中通过微课完成难度较小的学习内容。课堂教学中创设了创作“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画项目主题,引导学生整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数字绘画作品的创新与设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从技能与工具的浅层学习形态,过渡到以设计与表达为核心特征的创新活动,使深度学习成为现实。
以评价量规为指引的数字绘画作品的创作,能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通过作品的比较讨论,收集学生观点,师生共同拟定评价量规,增强了学生对评价量规的认同感。将评价量规贯穿于后续作品规划与作品评价之中,实现以评促学,多元的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执教教师还具有较强的课程思政意识,充分发挥信息科技课程的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筑梦星辰,强国有我”数字绘畫项目是一个与中国航天科技相关的跨学科主题,融合了美术学科中的构图知识、科学课程中的航天知识,既体现了信息科技课程的时代性与科学性,又将爱国主义教育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