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企加强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探讨
2023-04-01张颖
张颖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组成部分。新时期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对国有企业发展建设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为保证国有企业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重点做好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对其中各项不确定因素进行把控。同时,国有企业在开展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时,要有效规范企业经营活动,减少负面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这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新时期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新时期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现状,提出新时期国有企业加强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国有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4.016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4-0049-03
0 引 言
目前,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市场地位优势也在不断增强。但同时,新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和更严峻的市场竞争,这就给国有企业带来了诸多风险。因此,为能够保证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须重点做好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要把握好自身实际情况与当前大环境趋势,针对性制订管理方案,实现预期高质量发展目标。
1 新时期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间的关系
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是实现企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前提,其中,内部控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要求,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记录、反映、监督经营过程和经营业绩,借以考核经营者的受托责任,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而加强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为国有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能够推进高效的资金资产管理,提升企业内控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是相辅相成的[1]。只有同步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才能促进国有企业长足发展。
2 新时期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现状
2.1 新时期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现状
新时期,部分国有企业仍然缺乏对内控管理的足够重视,导致内控管理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有企业各个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位。内控管理是国有企业发展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须形成企业内部合力。但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开展内控管理工作中未能够做好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结合。例如,企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未做好有效沟通,在开展业务活动时,各个部门仅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影响业务进程和效果,导致关键数据信息无法在国有企业内部进行交流、互动与共享,严重影响了工作开展。同时,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到位,也会给内控管理带来阻力,产生部门间矛盾,不利于构建企业内部合力。
第二,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人员是开展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力量。但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中尚未建立起健全的用人机制。尤其是面对当前时代发展,人员知识储备存在明显滞后问题,且不能够形成对内控管理的正确认知。例如,人员在工作执行中仍然受到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未能够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或者企业管理人员未形成对企业整体组织架构的全面认知,导致内控管理工作开展遇到阻力,人员建设与改革偏离企业实际情况与需求。
第三,工作流程不规范。一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仅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内控管理工作流程的規范化,致使内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内控的全流程覆盖。具体表现为事后监督过重,轻视事前审核与事中复核,导致内部控制存在局限性。此外,企业虽设立了审计部门与审计岗位,但也仅是内部的内审机构,并未形成相互制约的工作流程,难以保证公正性与客观性。如此,便难以真正确定内控管理的目标、需求和发展导向[2]。
第四,投资、融资不合理。投资、融资是国有企业开展生产经营过程中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部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投资、融资不合理的问题,盲目开展投融资活动,导致企业发展中存在潜在风险。在不合理投资、融资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消耗了大量资金,加剧了内控管理的混乱,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负债比重。如不能够对此前投入的资金进行及时收回,就会限制国有企业的资金周转。
第五,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中未能够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未能够把握好其中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缺乏健全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和策略。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企业发展往往面临着更多不确定因素,却没有针对相关风险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也没有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造成企业经济损失,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
2.2 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现状
财务风险是国有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在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具体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国有企业资金结构不够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较高。国有企业资金结构指的是国有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今部分国有企业在筹资决策中出现了失误等问题,引发资金结构风险,导致负债资金的占比持续走高。
第二,国有企业赊销比重较大,对应收账款有效控制力减弱。我国现代市场发展中,基本处于一种买方市场状态。因此,国有企业产品普遍处于一种滞销的状态。如此一来,部分国有企业为能够提高自身产品的销售量,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便会采取赊销的方式,从而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国有企业在开展赊销工作时也未能够准确详细地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对客户信息收集整理不到位,导致在盲目赊销中使应收账款处于失控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并引发资金安全问题[3]。
第三,国有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未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决策。具体来看,部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存在决策盲目问题,未在投资前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与研究,也未能够制订出详细的计划。同时,在投资中对必要信息的收集也不够到位,导致出现投资失控问题,无法对预期收益进行获取,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
第四,对外投资中出现决策失误,导致国有企业出现严重投资损失问题。对外投资是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联营投资、证券投资等多个方面。在证券投资中往往包含着诸多风险,常见于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部分投资者缺乏风险认识,这就在盲目投资中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引发了财务风险。
第五,国有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影响存货周转率。从当前很多国有企业流动资产组成来看,存货往往占据较大比重。如此一来,企业受到存货流动性差的影响,一方面是存货占用了国有企业的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对存货进行管理时也需要支出额外的管理费用,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削弱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此外,在长期存货中,也很容易出现存货丢失、损坏或者是跌价等风险问题。
3 新时期国有企业加强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措施
3.1 加强国有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新时期,国有企业在开展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时,须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各部门的信息互通。对此,国有企业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沟通机制。首先,流程节点要详细,明确职责与目标,并制定奖惩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每个节点的有效沟通机制,避免责任不清、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其次,重点关注企业内部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内控管理部门间的联系,搭建一个可以让员工参与的沟通平台,融入信息技术,并保证这个沟通平台和方式能够进行简单、透明的双向交互,确保财务部门能够充分了解企业实际经营发展情况;最后,依托财务数据信息,制定更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保证企业各部门充分了解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情况,确保企业发展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3.2 强化人才管理队伍建设
专业的人才是国有企业开展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主体力量。因此,国有企业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保证人员专业性。财务管理人员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结合新时期大环境对国有企业所处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状态和自身情况与战略目标进行分析整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来看,可从以下3个方面切入。
第一,国有企业应当做好自身实际情况的考量,收集整理各项关键数据信息,在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针对性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点要提高人才的管理实践能力。
第二,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培训学习工作。在人员系统化培训中,可导入有关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案例,通过学习案例,帮助人员积累有效经验,并明确内控管理工作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标准、流程和规范,提供行为指南。
第三,做好优质人才引进。国有企业可选择引进具有高素质、丰富经验的内控管理人才和财务风险防范人才,在人才队伍的支持下,提升各项工作落实
成效[4]。
3.3 规范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流程
首先,优化国有企业岗位设计,重点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并结合国有企业发展情况和战略目标,针对性做好管控优化。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为达到更理想的财务风险防范效果,国有企业一方面须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须在财务管理期间建立起清晰、明确的流程制度。同时,在内部审计的基础上,促使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更具科学性,确保各人员的工作开展均在明确规章制度的指导下完成。
其次,国有企业内控管理部门须进一步做好内控工作优化,重点针对传统内控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在新时期背景下,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市场变动情况,重新制订管理方案,并在内控管理中发动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实现对风险的控制。
最后,国有企业在开展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期间,须做好业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间的交流与协调,尤其是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业财融合发展。之后,国有企业通过财务数据信息指导,辅助于企业重大业务事项的决策,对其中各项风险点进行控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4 保证企业投资、融资的合理性
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中,往往会涉及大量投资和融资活动,在投融资期间,如果没有针对性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就很容易给国有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为避免这一问题发生,国有企业须重点做好投资与融资活动中的方案设计,并在方案指导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具体来看,首先,国有企业在方案设计前须做好专业人员队伍的组建,基于人员专业知识,保证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在完成方案设计后,须针对方案进行审核、评估,重点把握投资项目和融资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其中风险点进行提取,针对性制订风险处理方案;最后,还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同步做好投资项目、融资项目的稽查、审计工作,开展动态化建设,并形成健全的指导制度。
3.5 健全国有企业考核机制,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中,为保证内控管理工作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质量,须组建专门的考核部门,设置专职的考核监督岗位,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技术水平。国有企业一方面须做好专业考核人员的配置,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规范各项操作行为,防止职务重叠,实现劳动用工的科学配置;另一方面,组织和开展专项考核活动,可选择与第三方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准确。通过考核结果导向,帮助国有企业更加及时、精准地发现存在于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中的问题与不足,然后针对性制定整改优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实的实效性。此外,国有企业需要制定全面风险管理考核相关指标,以体系、机制建设、运行情况、风险管理为指标,确定当年风险管理的计划导向,通过“以考促管”推进企业监管常态化,激发员工的能动作用,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从而建立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促使各风险防范措施落实落地[5]。
4 结束语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新的经济环境,国有企业须重点做好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对其中各项负面因素进行提炼,然后结合国有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目标,针对性做好工作计划与方案的编制,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程成.新收入准则变化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以X企业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5):42-43.
[2]曲辉.国有企业加强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探
讨:以海南农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3):133-135.
[3]江秀云,梁靖,邹峰毅,等.集团型国有企业风险指标预警体系构建初探:以A集团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2(16):63-65,75.
[4]丁治雄,余万纤子.风险管理视域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模式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22(35):43-45.
[5]成鹏.基于國有资本财务监管框架视角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2(12):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