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学员学情调查的理论基础与问卷设计

2023-04-01郑应生杨辉跃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界定信度学情

郑应生,赵 文,杨辉跃,何 滔,熊 利

(陆军勤务学院 a.教学考评中心;b.军事物流系,重庆 401311)

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对军队院校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有效评价并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仍是亟须探索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学为中心”教育理念下,发展性评价已逐渐成为教育质量评价的趋势和重点[1],而学情调查作为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方式,是以学定教、因学施教、依学评教、由学研教的逻辑起点和判断基准[2-4]。因而,如何科学设计问卷以准确客观调查学情,对实施发展性教育评价和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情调查价值意蕴

(一)学情概念的界定

近年来学情调查受到广泛关注,但研究者对学情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存在不同认识,尚没有形成一致的概念。从学情涉及的范畴来界定,可将学情分为学生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5]。前者主要从教育层面进行解读,指与学生成长发展有关的心理、智力和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包括学生已有经验、学习态度、认知状况、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是对学情的广义界定;而后者主要从教学层面进行解读,指与学生学习课程要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等环节的学情分析等,是对学情的狭义界定。两种界定方式各有其价值,对具体教学促进和评价应侧重关注狭义界定的内容,对整体教育质量评价分析则不可忽略广义界定的内容。

依据学情概念的界定方式,可归纳为概括式界定、列举式界定和效果式界定。概括式界定的学情内容过于笼统和抽象,如“学情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学生变量”;研究中更多采用列举式界定,将关于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进行列举,作为学情的概念,可更全面地搜集学情,但所列举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很难把握;而效果式界定更侧重关注影响教学的学情。

上述对学情概念的不同理解各有其道理和适用场景,应根据学情调查目的和研究范畴综合考虑。本文研究侧重广义学情内容,设计学情调查具体内容时,以列举式界定为主,综合了概括式界定和效果式界定的内涵。

(二)学情调查方法分析

通过对学情调查的文献梳理可以看出,研究者关注的主题有学情内涵、学情调查的价值和内容、学情调查方法等。其中调查方法直接影响学情调查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归纳以往研究的学情调查方法,主要有资料分析法、经验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6]。资料分析法主要通过教学档案、作业笔记、测试试卷等资料了解学情。经验分析法是指依据教学经验对学情进行分析,多用于一线教师。观察法主要指课堂观察,比较容易实施,但依赖于观察者主观经验。访谈法是指通过与学生或教师等其他相关方访谈进行学情调查,是教育研究常用的有效方法,可独立进行,但因效率不高,多作为问卷调查等其他方法的补充。问卷调查法通过设问的方式对学情进行度量,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因其标准化、低成本和易实行等优点,是学情调查的常用方法。问卷的设计是该方法的关键,这也是本文研究重点。此外,随着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的发展,采用智能算法通过对课堂录像或录音进行分析,调查课中学情也是当前重要发展方向。

二、学情调查理论基础

(一)学员发展的理论分析

学情调查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员成长和教育发展,而针对学员学习开展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估。不同理论视角对学员发展影响的观点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个体环境论,主要研究院校环境如何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发展,主张应通过优化高校资源和环境,进而促进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二是社会心理学论,主要研究学生人际、社会交互作用和受人际交往(个体、团体或组织)所影响的行为;三是认知结构论,认为学生道德发展与思维模式两者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重视学生道德培养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四是类型学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相对固定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类型特点、认知风格、学习方式、性格特点等,这些导致了学生发展结果的不同。

上述理论从不同视角解释了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各有其道理。学情调查作为发展性教育评价方式,旨在了解院校环境对学生学习与发展情况的影响,更侧重个体环境论视角研究学情。

(二)学生发展的影响模型

在个体环境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四类不同的模型来解释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机制。

1.输入—环境—输出(I-E-O)模型。该模型由阿斯汀(A.Austin)首先提出,其认为学生的背景情况和院校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的不同经历与学生的投入程度在院校环境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效果,最终导致学生有各式各样的成长变化。

2.学术社交融合模型。在研究辍学的基础上,汀托(Tinto)提出了学术社交融合模型,认为高校内存在学术和社交两个子系统,学生的学习成果主要取决于与学术和社交两个子系统的融合程度。该模型关注高校内部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教师、同学和家庭等,但没有说明高校内部结构和校内组织等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且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努力。

3.综合环境融合模型。以学术社交融合模型为基础,在横向和纵向上综合考虑更多环境因素而形成,并进行了操作化定义,使得学生在大学中的学习过程可测量、可比较。横向上扩展考虑高校组织结构和院校外因素,使其能够进行不同院校间的比较,同时能够考察家长、同伴、雇主等非院校人员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纵向上扩展考虑的因素有佩斯(Pace)的学生努力概念、库恩(Kuhn)的学生投入概念等。

4.院校行动模型。汀托在学术社交融合模型、综合环境融合模型等基础上,提出了院校行动模型,主要关注院校的环境、师资等内容,不再关注学生自身特点,包括院校期望、支持、反馈和学生参与。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投入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三)学情调查的核心指标体系

在上述学生发展影响模型下,学情调查的核心指标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根据学情调查的应用目的,综合考虑过程性学情和结果性学情。表1归纳了部分学情调查的核心指标体系。

表1 不同学情调查的核心指标体系[4,7-11]

三、军校本科学员学情调查问卷设计

(一)学情特征

军校本科学员具有与地方大学学生类似的一般学情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在开展学情调查时必须予以充分考虑。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1)培养目标指向性。学员培养目标和任职岗位较为明确,在评价学习收获时既要考虑知识和技能收获,也要考虑军事素质和政治素养等学习收获。(2)培养内容多维性。在当前融合式培养模式下,学员在4年的培养期间内,既要接受基本高等教育,又要接受岗位任职教育,培养内容涉及思想政治、军事基础、科学文化、专业背景、岗位任职能力等,培养内容较之地方大学有更多维度和要求,学员在各内容上的学习投入有独特性。(3)校园环境秩序性。军校的秩序性、学员队管理模式及学员的集体生活,对学员的学业期望有着特殊期望,学员可自主安排的时间相对较少,对学员人际互动、自主学习有一定影响,在调查问卷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二)问卷指标体系设计

军校本科学员学习与发展问卷以“I-E-O模型”与“院校行动模型”为理论基础,充分考虑军队院校教学、管理及学员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问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输入、环境、输出3个部分。

输入部分包含个人情况信息、入学前家庭收入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入学动机4个维度。

环境部分主要参考院校行动模型中关于学生成功的要素,具体设置院校支持、学业期望、学员投入、学习反馈4个一级维度指标。研究设计过程中,结合军校实际,将院校行动模型进一步细化,把院校支持维度细化出环境支持、社交支持及学员对院校满意度3个二级维度指标。学业期望包含院校期望、教员期望、学员队期望和学员期望4个方面。院校期望主要通过学员对学校培养目标的感知度测得,教员期望和学员队期望分别指教师和学员队对学员的要求。学员投入细化为人际互动、课程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及军事训练。学习反馈包含各类型考试的频率及教员对考核结果的反馈。输出部分主要调研学员在大学期间所获得的成长,设计中主要参考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设置指标,具体包含知识认知发展、技能发展、军事素质发展和政治素养发展4个一级维度。

四、信效度检验

为检验所设计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对某高校各年级本科学员进行整群抽样测试,发放问卷268份,共收回问卷268份,问卷有效率100%。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从信度、效度和指标关联度三个方面对问卷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a系数考察问卷内部一致性,效度检验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考察问卷结构合理性,指标关联度采用相关性分析考察学业期望值、学校支持度、考核与反馈、学员投入度四大指标与学员学习效果指标的相关性。

(一)信度检验

如表2所示,一级维度指标信度均在0.8以上,其中4个指标信度系数在0.9以上,1个指标的信度系数为0.87;二级维度指标的信度均在0.7以上,5个指标的信度系数在0.7~0.8之间,14个指标的信度系数在0.8以上。可见,各指标信度均大于0.7,达到测量学一般要求。

表2 各维度信度系数

(二)效度检验

采用KMO 检验及Bartlett 球形检验分析4个一级维度指标的结构效度。KMO 值越接近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效果越好,KMO >0.8即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用于分析各变量是否有较强相关性,一般要求概率密度P<0.5。各维度效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综合来看,因子分析结果与问卷各维度预设结构基本吻合。因此,本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表3 各维度因子分析结果

(三)校标关联效度

以学员学习收获作为效标,通过计算学业期望、院校支持、学习反馈、学员投入与学员学习收获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对问卷效标关联效度进行检验。表4给出了影响力模型“环境”中的4个一级维度指标与“输出”中学员学习收获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4 一级维度指标与学习收获的相关系数

在概率密度P<0.01的情况下,4个一级维度指标与学习收获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6,说明显著相关,问卷表现出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结语

通过学情调查准确掌握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情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众多研究主题、多元研究范式和广阔研究前景。本文分析学情概念、学情调查方法,梳理学员发展影响理论和模型,针对军校本科学员特定主体,设计学情调查问卷,经过信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验证了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和适用性。下一步将利用所设计问卷,对军校学员组织广泛的问卷调查和深入的学情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界定信度学情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