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调研与实施建议

2023-03-31朱苏珍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实施建议

朱苏珍

革命文化教学

统编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引起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此,本刊在2021年第3期策划了相关专题,产生了积极的反响。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革命文化作为课程重要的组成内容,再次引发了关注。教师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视价值观引领,充分发挥其铸魂育人的功能。这无疑提高了语文教学的难度。不少教师反映革命文化内容难教,学生无法深刻体会革命精神。基于此,本期特刊发相关文章,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充分体悟课标精神,在体现国家意志、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儿童发展规律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文与道的统一。

【摘   要】落實革命教育,弘扬革命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基于此,开展相关教学调研,针对师生的困惑点,梳理出关键问题,探索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践行文道统一”“缩短认知距离”“遵循阅读规律”三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革命文化;教学调研;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多次提到“革命文化”,并在每个学段都提出具体要求。可见,落实革命教育,弘扬革命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这在统编教材中也有所体现。

一方面,教材编排了丰富多元的内容,涉及“国家、政党、榜样、民族精神”四个领域,涵盖了党奋斗历程的各个时期。选文上体现出对继承和创新关系的恰当处理,既传承保留了经典篇目,又增加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篇目。此外,教材中处处隐含革命文化元素,如单元导语、泡泡提示、阅读链接……可见,革命文化的熏陶是立体而多维的,这样的编排形式为学生理解革命文化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教材呈现阶梯化的教学要求,对革命文化内容进行统筹布局,以集中与穿插相结合的形式来编排。三年级前以单篇呈现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转为以单元专题呈现的方式为主。编排时依据语文要素,兼顾学段衔接,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体现从“小我”到“大我”的变化。

那么,教师能否正确认识革命文化内容,在教学中体现编者意图?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现状如何?还可以如何改进?对此,我们组成调研组,展开了教学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调研

(一)问卷调查

调研组围绕对革命文化内容的了解度、喜欢度、教学困惑等,设计了一份教师问卷。通过对2370份样本数据的统计,我们发现83.38%的教师认为革命文化内容是教学的难点,94.74%的教师认为学生与革命文化内容之间存在认知距离,35.20%的教师认为教学理解有偏差,60.39%的教师认为资源整合上有难度。问卷清晰反映出,革命文化内容这一教学的重头戏是教师心中公认的难啃的“硬骨头”。但这块“硬骨头”难啃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研。

(二)访谈式调研

调研组设计了师生访谈记录单,面向27所学校不同年级的教师和学生展开了访谈,并在访谈后组织了一次主题论坛。由此,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现状逐渐清晰呈现。

1.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对学生的访谈中,有这样几个问题。问题1:“你喜欢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吗?”603名学生中,选择喜欢的学生有573名,比例高达95.02%。问题2:“这几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访谈中发现,学生喜欢读故事,喜欢故事的主人公。他们能读懂革命故事,但对于故事背后所隐含的革命文化存在认知上的距离。问题3:“这些课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印象深刻的是人物的美好品质、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极少涉及表达方式之类。当然,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革命文化内容的认知偏向感性,对具体语言表达方法缺少关注,但这也意味着革命人物形象难以深入人心,学生对革命精神的感受容易标签化、雷同化。

2.了解教师的教学困难

对教师的访谈中,有这样几个问题:“本年级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中,你觉得最难的是哪一篇?教学时难在哪里?”教师认为,难文之所以难,一是文本内容距离学生远,二是预估的学情和实际出入大。如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中的“灯芯”等词语,教师觉得容易,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却是不理解的。对于“教学本年级革命文化内容时,你的教学困惑是什么”这一问题,教师表示教学困惑主要包括“对革命时代缺乏了解,对教材体系不够清楚,不知道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学时补充资料多,文本阅读的时间不足,不知如何处理”“教学此类课文,感觉教得多、学得少,不知如何以学定教,让学生展开学习过程”等等。

把学生和教师的回答对比着看,可以梳理出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文”“道”如何统一?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如何立足学生的视角展开教学,真正体现学为中心?

二、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建议

围绕上文提出的三个关键问题,实践中,我们提出了“践行文道统一”“缩短认知距离”“遵循阅读规律”这三点教学建议。

(一)定位:践行文道统一

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应踏踏实实践行“文道统一”。如何践行文道统一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教学价值

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可以看出,学习语言,播种红色基因,建立文化自信,是革命文化内容的基本教学价值。它也决定了教师应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实现以文育人。

革命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引导。革命文化内容承载着国家意志。教学要尊重历史,尊重编者意图,尊重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作漫无边际的随意解读。比如,在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中,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五壮士中的一位,面临这样的险境,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做法?”这样的问题看似让学生自主发挥,实则脱离了革命教育的价值本位。对于革命文化内容,慎行多元解读是第一条教学原则,需要一线语文教师高度重视和自觉遵循。

2.实施双线并轨

课文是“以文化人”的载体。教学应依托语言实践来实现“文道统一”。统编教材呈现“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被编排在不同单元,承担着落实语文要素的重任。每一篇在工具性目标和人文性目标上均有不同的指向。教学时既要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又要准确把握选文在立德树人、传承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巧用“两个抓手,两条路径”是实施双线并轨的好策略。

(1)抓关键习题

教学中,可以依托学习提示、课后题和课外作业资源实现双线并轨。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一课时,根据学习提示“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给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依托作业(如图1),展开读、圈、填、说等学習活动,学生在说清楚梅兰芳蓄须拒演遇到的危险和困难后,自然感受到了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关键词句段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段往往是文道结合的生发点。教学时,应抓住关键词句段,引导学生在字词学习、内容理解、语言品味中感受人物品质。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文时,可以结合文中“穿着草鞋”“戴着斗笠”等词组的学习,感受朱德的身先士卒;可以结合“陡”字的字理图,联系“山高路陡”,体会朱德挑粮的艰辛。又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一课时,结合课文中两处描写黄继光站起来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并组织讨论问题“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黄继光的危险处境以及“站起来”的英勇无畏。

(3)以读引路

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容易陷入说教的泥潭。其实,“读”是落实“双线并轨”最朴实、最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张志公先生说过,教一篇文章的办法必须是领着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读懂,把文章的安排组织都搞清楚,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细观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课后习题,不难发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这类要求,可见“领着学生好好读文”正是编者的意图。教材还在三年级上册《灰雀》、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等课文的课后提出“分角色朗读”“有感情朗读”等具体要求。教学这几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读“言”、读“意”、读“情”,从字里行间获得启发,从而实现文道统一。

对于革命文化内容,还可以展开专题统整研读。如根据教材中几篇写毛泽东的课文,可以尝试以“书中的毛泽东形象”为主题,进行群文阅读式的专题统整,设计“读毛主席的文章、说毛主席的故事、诵毛主席的诗词”等情境化的任务,让看似散落的文本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更加立体全面。

(4)以讲为径

2022年版课标在三个学段中都提出了讲述革命故事的要求,并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把握课文要点”作为阅读教学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讲好革命故事,是传播正能量、感悟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的好方法。统编教材也非常重视复述能力的培养,“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是其明确提出的语文要素。综观统编教材,多篇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的课后习题都提出了“把握主要内容”的要求。

低年级的选文,如二年级上册的《八角楼上》《难忘的泼水节》、二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其课后习题让学生“说说毛主席是怎么工作的”“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学生在“说”的训练中,不仅提高了对课文大意的把握能力,还激发了对革命领袖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完成了对革命故事的口口相传、对革命文化的代代传承。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说故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低段是以词语、插图为支架,对某一部分故事进行复述,到了中、高段就有了概括性简要复述的要求,体现了螺旋上升的目标序列,如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中,要关注这一序列。讲好革命故事绝不仅是详细复述故事,高年级的“讲好故事”一定要关注思维的提升和发展,在讲故事中融入对革命文化的理解,融入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思辨。

(二)联结:缩短认知距离

革命文化内容与学生距离远,联结资料,联结生活,是缩短距离的好方法。

1.适度补充资料

教学时,适时适度补充资料,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如在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一课中可三次引入资料。第一次:课前搜集梅兰芳生平资料,观看《贵妃醉酒》的演出视频,让学生对梅兰芳先生有初步认知,并理解“旦角”。第二次:补充文字资料,了解时代背景,理解“租界”“侵略”等距离生活实际较远的词语。第三次:补充梅兰芳热爱京剧艺术的介绍,与课文中的拒演形成强烈冲突,引发学生思辨。由此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实现多维立体化阅读。

调研中发现,资料的补充存在一些问题:资料堆砌,喧宾夺主;资料补充以教师为主;获取方式以线上居多;资料缺乏梳理、整合,呈现时机和方式不够科学……这些问题导致资料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料的提供应由以教师为主转为师生共同提供,要让学生全员参与搜集、整理资料。资料的获取渠道可以更多元。除了网络,还可以通过去图书馆、阅览室查阅,实地调查、走访、参观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教学中,要根据文本,遵循“非必要不补充”的原则精选资料,以免造成资料堆砌影响阅读的现象。对于补充的资料,也要有选择地再加工,呈现时机也要与学习进程巧妙对接,和语言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2.联结现实生活

统编教材中,许多革命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能够找到对应群体的。对此,可以联结现实生活,找到其与现实人物之间的共同点。教学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寻找身边像黄继光一样在危急时刻负责任、有担当的英雄形象,如疫情中的白衣天使、火灾中逆行的消防员等等。教学时也可以联结个体经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教学五年级下册《清贫》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议议如何正确看待“贫”与“富”,还可以让学生联结社会现实,在思辨中成长。教学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课时,可以设计“寻找新时代的延安精神”这样的活动,把延安精神和时代精神联结,赋予文本新的意义。学习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时,可以结合课后习题,探讨梁启超的百年梦想是否已经实现。读完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可以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现实意义。这些具有情境性、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将文本与现实生活联结,赋予革命文化传承新的意义。

(三)过程:遵循阅读规律

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寻找真正有效的教学路径。

1.把握学情的起点

革命文化内容中的时代与学生距离较远。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从学情起点出发,展开教学。如,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板块“奋斗的历程”要求开展阅读分享会。教师在学情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狱中联欢》后,提出“为什么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还要联欢”这一问题。当学生彼此无法解惑时,教师以阅读分享的方式,说说自己在阅读中提出类似问题后,从文本的注释中发现此文选自《红岩》,于是去读整本书,最后解决疑问的过程,水到渠成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难。这就是根据学情起点、不露痕迹地教。又如,针对《伟大的友谊》一文,围绕“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这一问题,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六年级学生不能够完全明白两人的友谊。此处不能进行强行植入式的说教,而是可以告诉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这个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有待他们以后去探究。这样的教学让学习者亲历从未知到已知,再从已知重新探索未知的学习过程。

2.遵循阅读的规律

统编教材中有关伟人、英雄的课文较多。许多教师在课的一开始就会直奔主题,围绕“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的主要问题展开教学。殊不知,这样教学很多时候违背了学生常态的阅读规律,忽视了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比如,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一课中,有教师曾经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梅兰芳的哪些行为深深震撼了你?找出感受最深的一处写写批注。”看到这样的问题,学生首先要思考什么是震撼,再去课文中找感觉震撼的地方,即便没有震撼也非得找出来不可。这样的设计就不符合学生常态的阅读规律,不如直接改成学习提示中的问题“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这样的问题显然比第一个问题更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这是因为阅读一篇课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人物的感受也是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教学时,不妨放慢节奏,让学生在字里行间走一个来回,再引导学生谈感受,让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3.展开真实的学习过程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学”的关注。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应当明白,“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搭建桥梁,帮助学生真实经历学习过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下面来看两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时的不同处理。

【片段一】

①提问:在这个场面描写中,哪些是面的描写?哪些是点的描寫?

②提问: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人物不同的作战表现?

③小结:这段话既写了“面”,又写了“点”,把“点”与“面”结合在一起写,这就叫“点面结合”。

④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让学生先分别找关于“点”“面”的描写,再去思考这样描写的好处。可以发现,教师更多的是从怎么教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似乎是达成了,但学生的学习过程却没有充分展开。

【片段二】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五位战士分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照样子,摘录描写五位战士动作、神态的词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处做批注。

马宝玉:沉着地指挥、命令狠狠地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葛振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学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德林、胡福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学生读文、摘录、批注。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学情,拍摄两名学生的批注,和学生交流圈画的词语,点评是否摘录得正确。

②教师投屏两份作业,进行展学、议学:通过对动作、神态描写的品读,体会人物的特点。

③对比发现点面结合的写法:这一自然段的开头部分也写到了五壮士在痛击敌人。对比发现该自然段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写法的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如果说五个人的群体描写是一个面的话,那每位战士的特写镜头就是一个一个的点,这样的写法就叫“点面结合”。(板书:点面结合)

④结合电影和文字,思考“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想一想:“痛击敌人”这一部分内容,如果要拍成电影的话,会有哪些镜头呢?观看相关视频。

⑤合作读好“点”和“面”。全班学生读“面”,四个大组各读一部分具体描写战士的内容。

片段二选自浙江省“天天公开课”平台上谢宏达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该课依托作业支架,让学生读文、摘录、批注、交流。教师用板贴、投屏等方式呈现学情,组织展学、议学,引导学生读开头部分,对比发现点面结合的写法,结合电影和文字来体会点面结合的好处。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学为本,真实展开学习过程。

综上所述,落实革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应立足学科本位,精准定位目标,践行文道统一;针对学习难点,联结现实生活,缩短认知距离;站在学生立场,遵循阅读规律,展开学习过程。实践中,唯有不断探索革命文化教学的优化路径,方能真正实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浙江省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实施建议
新时期我国革命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关于计算机专业软件方向课程改革及实施的建议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比较实施建议
实现高中地理三维目标的几点建议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落地实施得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