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纠缠的技术史

2023-03-31苏琦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印度

苏琦

《世界文明中的技术》一书中讲到日本明治维新后引进西方纺织技术时,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日本在引进西方纺织技术时是选择性引进的,比如引进了纺纱机,但没有引进织布机。因为日本织布工人很多,引进织布机反而会浪费人力资源,再加上引进织布机的成本,并不划算。这个例子充分符合整本书的意旨,就是任何成功的技术被引进后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应性改动,这本身也是一种再创新。

具体情况本身既包括既有的技术水平,也包括人力资源,以及商业组织水平、流通网络疏密、市场发育程度等,这些都决定着技术引进的选择和引进后变迁的路径。在本書作者看来,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在这些方面做得都还不错,也就奠定了较为有利的技术引进环境。而在煤炭造船钢铁等重型产业之外,重视纺织等轻工业部门的技术升级,更是取得了相互促进的功效,后者将日本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支援了前者,并在机械化升级的进程中成为前者的用户,消化了其部分产能,而前者则不断从技术和装备层面反哺后者。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例子在很大程度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回头看去,改革开放之初,主要从日本引进的代表重工业先进技术典范的宝钢项目,与上海工程师周末去长三角地区的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便充满了时代特色的隐喻:顶层技术的引进和赶超与填补市场需求的低端技术及产品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在这本书中,非洲则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西方殖民者一度忽视非洲具体的环境,盲目推广西方垦殖项目,结果导致光照过强和水土流失,而后来非洲本地人恢复了农林间作和多层种植的传统模式,再结合西方的化肥农药技术,则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书还对近年来包括手机银行、小型智能家庭独立发电等非洲本土适应性技术再创新,给予了很高评价。

那么,技术引进成功与否,仅取决于引进意愿以及是否能进行适应性改造吗?并没有这么简单。技术或许是中立的,但技术引进和创新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事件。

与日本明治维新同时代的印度和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反面典型。在诸多解释中,技术引进和再创新的是非成败,颇有市场。常见的说法是,中国起初是因为满清权贵怕危及自身统治,反对技术引进和变革,而洋务运动时又贪大求洋消化不良。而与洋务运动的贪大求洋相比,印度的问题则是因为殖民者有意对印度搞去工业化,比如初期限制技术水平先进的印度棉布出口到英国,而后来英国弯道超车后又对印度大搞倾销,再后来则只给印度一些有利于殖民者利益的技术。

这些说法都部分正确,但略失之于简单化。比如在英国和印度的技术竞争中,人们本不应指望帝国主义是慷慨无私的白莲花,并认为英国的胜出是因为其更心狠手辣,更国家资本主义,而印度之败则败于没有防人心机和莫卧儿帝国的一盘散沙。舰炮本身就是技术的象征,舰炮临门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对方已经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技术和组织变革之路。

而中国的情形更为复杂。有学者就指出中国当时的纺织业一度也有着半工业化的理性选择,即纺纱用机器,织布更多用传统织机。官督商办的重工业虽然弊端丛生,也培养了不少人才,积累了诸多管理经验,日后更是作为官僚资本成为新一轮工业化的基础之一。与技术引进的模式相比,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位导致的政治博弈力和市场控制力的低下,以及工业化进程被一次又一次战争打破,应该被放到更具影响力的位置。

而关于非洲的创新图景,书中的解释也有不少可商榷之处。比如,人们可能总是倾向于过高估计小创新的效益,非洲的许多被迫因地制宜的创新,成就的或许只是较高水平的生存经济,而无助于一个社会从整体上大规模地接入外部市场,从而获得社会财富的较大程度提升,进而突破困扰其多年的发展瓶颈。

总之,技术引进、互动和创新的成败得失从来都是复杂的、一言难尽的,其间涉及各种因素,一时的胜败难以通往任何简单直白的解释。比如,日本明治维新轻重结合的成功经验背后,其实也遮蔽了轻重或农工孰先孰后两条路线的斗争。类似的争论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持续过一段时间,而其中的路线抉择也不能完全取决于经济技术层面,地缘政治压力和阶段性赶超可能性的认知也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改革开放之后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其实在之前也有所铺垫,比如1970年代“四三方案”引进成套设备和社队企业遍地开花相映成趣,前者指向宝钢路径,后者则为乡镇和民营企业勃兴打下基础。

每个经济体都有各自的传承,无法轻易超越,也都时时刻刻面临着当下的资源限制。在应对过去和现实的种种掣肘和挑战中,未来的路径便不知不觉被铺就。比如在赢得政治上的统一独立和经济的自主权后,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却走出了不同的技术发展路径,这里面就有着所继承的产业结构、经济格局、利益集团分布、地缘政治环境等诸多历史和现实条件的不同等可说道之处。

而这些不同,又为双方先后启动的市场化进程打下了不同的基础,这又影响到之后的技术路线。更强有力的政府之手、更强大的国有资本令大规模基建和技术引进成为可能,这些和更大规模识字人群及产业大军以及众多社队企业变身的乡镇和民营企业相叠加,则令中国的世界工厂模式横空出世成为可能。而印度走上信息科技密集型的发展之路,则与其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有着很大关系。

该书的另外一个主题,是非西方是否可能以及如何迎来原创时刻。此前人们长期认为,西方通过科学革命和技术问题的概念化实现了工业革命的突破,从而使得自身长期处于技术引领者的地位。现代化的优等生日本就长期被视为更擅长于市场应用型创新。本书作者则认为战后日本技术路线之所以更偏向市场需求,是因为和平宪法导致其无法发展美国那样的国防科工综合体模式,而并非因为缺乏技术研发兴趣和能力,而美国的原生技术,有很多也是市场需求所引发的。

日本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在基础研发和原生技术上的突破,会如何改写全球技术创新和互动版图,将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和书写对象。

《游隼》

作者:[英]J.A.贝克

译者:李斯本

出版社: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定价:62元

《游隼》出版于1967年,并獲当年的达夫·库珀奖,是J.A.贝克一生仅有的两本著作之一。贝克自幼高度近视,患有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生不曾真正走出过出生地埃塞克斯。他自我放逐人世之外整整十年,将全部的生命和灵魂寄托于游隼,最终浓缩成这本时间跨度仅半年的日记。

《加利西亚:哈布斯堡政治文化中的历史与想象》

作者:[美]拉里·沃尔夫

译者:郑心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定价:118元

作者是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研究集中于18~20 世纪中东欧思想文化史。加利西亚是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的产物,它被纳入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成为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省份。一战后,其又从地图上消失了。作者通过阐释“加利西亚”存在的意义,写出了一部该区域的思想文化史。

《人口负增长时代》

作者:蔡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定价:79元

作者是中国人口学界的权威专家、著名经济学家。本书中,他从中国经济面临的紧迫问题和特殊挑战出发,阐释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从供需两侧的挑战出发,结合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的任务,分析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发展机遇。

《追光者:人造光的进化史》

作者:[美]简·布罗克斯

译者:蒋怡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方寸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定价:89元

本书是屡获殊荣的美国非虚构作家简·布罗克斯的科技史、文化史好评之作,将帮助读者重新认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造光的漫漫演进轨迹,让我们对数百年前的科学家与企业家肃然起敬。作品用审视历史的全新角度,讲述了人类与灯光交会的故事。

猜你喜欢

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论印度陈那因明非演绎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印度的3D斑马线
山哈·印度摄影
印度式拆迁
最高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