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
2023-03-31李苗霞欧阳静刘向东黄致用张舟妙
李苗霞,欧阳静,刘向东,黄致用,张舟妙
作者单位: 412200 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药剂科
近年来,临床治疗中中成药占比逐渐增多,疗效可靠,但中成药成分复杂,需严格控制其临床应用,迫切需要提升其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处方点评可有效监测不合理用药情况,当前临床领域积极优化改进了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但是仍需进一步提升其质量控制水平,从而更好的提升中成药处方合理性[1]。本研究观察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强化前2019年7月—2020年6月医院点评的中成药处方450张作为对照组,选择强化后2020年10月—2021年7月医院点评的中成药处方450张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29例,女221例;年龄24~76(52.96±22.91)岁;其中门诊处方269例,住院处方181例;开具科室:内科169例,普外科85例,骨科30例,妇科85例,神经内科62例,其他科室19例;处方涉及中成药231种,其中注射剂49种。对照组男231例,女219例;年龄25~76(53.50±22.49)岁;其中门诊处方262例,住院处方188例;开具科室:内科165例,普外科86例,骨科30例,妇科86例,神经内科64例,其他科室19例;处方涉及中成药219种,其中注射剂46种。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处方调取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中成药处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及《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等标准、规范评估中成药用药合理性情况,统计不合理处方,并及时沟通不合格中成药处方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处方点评强化措施,具体如下。
1.2.1 成立点评强化小组:由医院资深的执业药师成立点评小组,并选拔相关临床药学人员作为小组成员,评估中成药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针对存在超说明书用药、非适应证用药、用量用法异常、处方书写或修改不规范、“大处方(处方开具药物用量>7 d)”、处方用药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问题,探讨处理对应的干预措施。
1.2.2 强化中药理论培训:成立点评强化小组根据医院中药使用情况,总结相关中药理论,并编制培训知识,对临床西药师进行中药理疗培训,强化中医辨证施治等理论培训,使西医师正确认识各类中成药的药性、适应证、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信息。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中成药,严格按照适应证选择中成药,切勿超说明书用药、重复用药,保证中成药应用合理性。
1.2.3 及时更新中成药相关药学知识:近年来,中成药的种类不断增多,临床药师及医师对新上市药品的了解相对有限,需及时更新相关知识体系,避免出现用药差错等问题。新药上市后,临床药师及时总结相关药学信息,从中药理疗和西医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分析药品资料,及时对医师进行培训,结合说明书,指导医师确定适应的临床疾病,并根据药物成分,讲解配伍禁忌、用量用法、用药禁忌,使临床医师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新药,从而正确地开具处方。中成药新药在特殊群体患者中应慎重应用,必须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肝肾功能异常等禁用或慎用药物情况,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
1.2.4 严禁大处方及错误用药:中成药的疗程较长,较多患者要求医师一次性多开具药品,但该行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而必须严格控制处方开具的药量,严禁处方开具药物用量>7 d,或根据中成药使用规范,适当调整处方开具的药量。部分慢性疾病,可开具较多药量,也应严格控制其药量,严查超量开药。中成药合理配伍应用,可达到协同治疗的良好作用,但应严格依据中药药理及药性等依据,充分相似的药品配合使用时,必须仔细甄别,避免重复用药。中成药的说明书相对简单,只列举了药物的部分适应证,易出现超说明书用药问题,因而临床药师要明确中成药的具体适应证,帮助医师合理用药,避免出现证候表现、诊断结果与药物适应证不符等问题。中成药的药材多为天然药物,安全性较高,但是用量不当,可导致药效不足或不良反应等问题,累及患者多脏器及系统,因而需严格控制中成药用药量,严禁凭经验用药,不可超出说明书用药量范围。
1.2.5 强化不良反应监测:中成药的有效成分较多,且用药后个体差异性较大,临床药师应做好用药后不良反应监测,及时上报不良事件,分析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指导临床规范用药。对于用药禁忌较多的特殊群体,如幼儿、学龄前儿童、孕妇、肾功能不全者等,应强化不良反应监测,密切观察其异常反应,长期用药时应指导患者定期来院复查,观察其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临床药师汇总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指导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在处方中禁用或慎用某些药物,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1.2.6 提升处方书规范性:分析处方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处方中各要素的书写要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用量等信息。处方中易出现诊断、内容、医师签名等要素缺项问题,应明确易错点,处方点评中重点检查有无缺项问题,并提醒医师避免漏项。
1.2.7 强化药师与医师的沟通交流:日常工作中,临床药师与医师保持畅通的交流,临床医师发现问题,可立即与药师沟通交流,药师协助医师完成处方开具;药师点评处方时发现问题,也应及时与具体医师沟通交流,确定处方用药是否合理,及时调整处方内容,避免错误处方执行,导致不合理用药问题发生。临床药学人员公示点评结果,定期总结中成药处方不合理问题,与临床医师沟通交流,分析导致处方不合格的原因,讨论整改措施,共同促进整改措施实施。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3.1 不合格中成药处方检出情况统计:收集2组中药处方最终点评结果,每张处方由2位药师共同评估,从临床诊断、用药选择、剂量、配伍禁忌、处方书写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规范性评估,统计各类型不合格中成药处方的检出率,比较2组处方不合格情况差异。
1.3.2 临床用药不良事件统计:统计2组处方涉及的临床用药不良事件,如医患纠纷、不良反应、并发症等,比较2组临床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
2 结 果
2.1 中药处方不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不合格中成药处方类型检出率为1.56%,低于对照组的1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38,P<0.001);观察组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非适应证用药、适应证不适宜、用量用法异常、处方书写、修改不规范、处方开具药物用量>7 d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处方用药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不合理、药品剂型选择不当、处方诊断/内容/医师签名缺项、中成药重复用药和其他不合格中成药处方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中药处方不合格率比较 [张(%)]
2.2 处方涉及临床用药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处方涉及临床用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19,P<0.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处方涉及临床用药不良事件比较 [例(%)]
3 讨 论
中药近年来临床应用率逐渐升高,在疾病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优势[4-5]。但是,临床西医师对于中成药的辨证施治、药理、药效等用药知识了解有限,开具处方时易出现超说明书用药、非适应证用药、适应证不适宜、用量用法异常等处方不合格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改进[6-7]。
中药处方点评是控制中药处方质量的重要方法,对于中药的合理应用具有良好约束力,因而成为了中药合理应用的重要控制手段。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较多,且适应证较为多样,是处方不合格的重点监测对象,需进一步提升其处方点评水平[8-9]。中药处方点评显示,中成药处方中,极易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不合格处方检出率较高,而强化相关点评措施,可有效降低不合格处方检出率[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合格中成药处方类型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可知强化中药处方点评工作,可有效提升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合理性。进一步监测不同处方问题,观察组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非适应证用药、适应证不适宜、用量用法异常、处方书写/修改不规范、处方开具药物用量>7 d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可知强化中药处方点评工作,可有效降低多种常见不合格问题发生率,降低了中成药不合理应用风险。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处方涉及临床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知强化中药处方点评工作有效提升了中成药临床应用安全性,降低了相关不良事件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中药处方点评可有效探明处方不合格情况,强化相关点评措施,可有效提升中成药使用合理性,有助于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处方点评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