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多元主体需求的耕地质量体系新认知

2023-03-31杜国明闫佳秋徐新良

农业工程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耕地利用质量

杜国明,闫佳秋,张 娜,徐新良

•土地保障与生态安全•

面向多元主体需求的耕地质量体系新认知

杜国明1,闫佳秋1,张 娜1,徐新良2

(1. 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哈尔滨 150030;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在耕地需求更趋多样化的背景下,深刻认识耕地质量内涵及体系构成,是推进耕地质量理论研究、制定耕地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的基础。该文基于质量管理理论,在分析耕地的性状与功能、耕地利用的多元主体及多样化需求基础上,探讨了耕地质量体系、特点及表达方式,旨在完善耕地质量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作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展现为类型、空间、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性状,具有生产、资产、生态和社会功能。2)耕地利用的主体可以划分为耕地经营主体、物权主体和管理主体,对耕地的需求可分为生产、资产、生态和社会需求,各类主体围绕耕地及其利用相互分工,同时又互相博弈,使得耕地利用多元主体的需求更趋多样化。3)耕地质量是耕地自身各种性状与功能满足多元耕地利用多元主体需求的程度,可以划分为地力质量、设施质量、空间质量、生态质量、美学与文化质量。4)耕地质量是人们根据一定标准对耕地及其利用进行调查和监测后做出的定量评价,具有以下特点:客观现实与主观行为的融合、质量体系与指标体系的契合、空间格局与耕地过程的耦合、观测尺度与本征尺度的调合、变量场与类型域的结合。5)耕地质量是对耕地某方面的质的有量纲量(绝对量)或无量纲量(相对量)表达。该研究可为耕地质量理论研究和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参考依据。

功能;需求;评价;耕地质量;类型

0 引 言

高质量的耕地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并强调“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凸显了耕地质量的重要性。在耕地资源利用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基于质量管理理论,深刻认识耕地质量内涵及体系构成,是推进耕地质量理论研究、制定耕地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的前提。

中国是农业古国,历来重视耕地及其质量差异。《禹贡》划分九州,详细论述各地区耕地及其物产差异,从而实施差异化税收政策,为后续2 000余年的耕地质量管理及税收提供了思想基础。具有现代意义的耕地质量评价源自西方,经历了适宜性评价、生产力评价、适宜性与生产力相结合评价、土地健康评价、土壤可持续评价等几个阶段,当前则拓展为生产、生态、健康全面评价,耕地质量的内涵及外延随人们的需求而不断变化。国内在引进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耕地质量内涵从单一走向综合[2]。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耕地利用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人们对耕地质量的认识也不断发展演化,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3]:1)以耕地适宜性评价为主的认知阶段,主要关注哪些土地可以开发为耕地;2)以耕地生产力评价为主的认知阶段,主要关注耕地的生产能力如何;3)以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为主的认知阶段,主要关注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4)以耕地多功能评价为主的阶段,主要关注耕地的生产、资产、生态、社会等多重功能的大小。

近年来,全国性、大规模、有影响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主要由自然资源部门(原国土资源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原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原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颁布了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4],2012年对该标准进行更新并上升为国家标准《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5]。该标准将耕地质量划分为自然质量、利用质量,进而综合为经济质量。其中,自然质量用“农用地质量自然等”来表示,是光温生产指数与自然质量分的乘积,主要反映耕地气候和土壤、工程设施等方面耕地物质要素决定的耕地可能或潜在生产潜力;利用质量用“农用地质量利用等”来表示,是农用地质量自然等与利用系数的乘积,主要反映耕地自然质量基础上叠加物质投入和管理水平后形成的耕地现实生产力;经济质量用“农用地经济等”来表示,是农用地质量利用等与经济系数的乘积,反映了区域耕地利用的投入产出情况及其经济效益。该评价标准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耕地产能为核心指标,同时考虑了耕地利用中的投入水平和经济效益,可以满足常规性耕地利用与管理的需求。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2008年发布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 1634-2008)[6],并于2012年将其升级为《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 1119-2012)[7],2019年再次更新。2016年,原农业部提出并颁布了《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8]国家标准。这几个标准将耕地质量定义为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9]。其中,耕地地力定义为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等相要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土壤健康状况定义为土壤作为一个动态生命系统具有的维持其功能的持续能力;田间基础设施主要是灌溉、排水、防护林网、田间道路等设施。该评价标准最大特点就是在评价耕地生产能力即农产品数量的基础上考虑了农产品质量和耕地生产的可持续性水平,细化了耕地质量构成,但没有细化耕地质量体系及各自评价方法。总体而言,全国层面开展的耕地质量评价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目标,没有充分考虑现代农业发展及耕地利用多元主体的实际需求。

当前,耕地利用主体更趋多元化,农产品类型更加多样化,农业生产目的更为市场化,人们对耕地的质量要求也更趋多样化。因此,本文基于质量管理理论,在分析耕地性状与功能、耕地利用多元主体及多样化需求基础上,探讨了耕地质量内涵、体系构成、特点及表达方式,旨在为耕地质量理论研究和质量管理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1 耕地及其性状与功能

1.1 耕地的概念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这一国家标准,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的内涵一是强调耕地的主要用途是种植农作物,大体可以分为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水果、林木、花卉、橡胶、茶叶等则不属于农作物;二是强调耕地作为土地利用的一种类型[10],具有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质量的差异性、功能永续的可能性等基本特性。

1.2 耕地的组成

耕地产生于人们的农作物种植行为,当人类社会在新石器时代逐渐学会栽培技术、发展了原始的种植业之时,耕地就出现了。作为土地利用的一种特殊类型,耕地首先是由各种自然因素所构成的,是自然综合体。同时,耕地自产生那天起,就伴随着各种工程实践,越来越多的工程要素内化到耕地之中,成为耕地不可分割的物质组成部分,影响着耕地的生产能力和效率。耕地可以为利用者带来收益,自耕地产生那天起,人们就不断地对耕地进行争夺,以耕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为核心的地籍制度逐渐形成并不断演化,权属内化为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耕地利用的深度与广度。

1.2.1 自然要素

耕地构成的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11]。其中,地质地貌影响着耕地的分布特征、利用的稳定性以及利用过程中物质(主要是水肥资源)和能量(主要是光照和热量)的再分配,是自然各要素中最为稳定的物质性要素。土壤是耕地的核心要素,是附着于特定地质地貌之上的较为稳定的物质性要素。土壤的有效土层厚度、结构特征、肥力状况等直接影响着光温生产潜力转化为气候生产潜力的水平。气候在宏观尺度上决定着耕地的复种指数、适种作物和生产潜力的上限。气候具有显著的年内动态演化趋势和年际间波动特征,是自然要素中波动性最大的要素,既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也是气象灾害要素。水文是耕地利用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地下水资源及其水文特征的综合,包括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设施对耕地水文特征的影响。旱地的水文特征主要受到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因素影响,而水浇地和水田的水文特征则更多受制于灌溉工程和灌溉行为。生物主要是土壤动物(如蚯蚓、老鼠等)、田间杂草以及生活在耕地及周边的各种动物(如昆虫、鸟类等)。这些生物影响着农田生物多样性、耕地利用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也可能引发蝗灾等农业自然灾害。

1.2.2 工程要素

耕地构成的工程要素大体可以分为基础设施、防护设施和附属设施。其中,基础设施多是保障耕地利用的线状、网状工程设施,其类型随着农田工程建设特别是智慧农田建设的推进而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常规的耕地基础设施包括农田道路、水利设施和电力设施。其中农田道路主要是用于运输农资器具、农业劳动力、农产品和作物秸秆的田间道路。农田道路宽窄不一、路面质地多样。机械化水平越高的区域,农田道路一般越宽、路面承载力越高。水利设施主要是用于灌溉和排水的沟渠、水井、喷灌或滴灌设施等。水利设施配套及保障程度直接影响着耕地水文特征,对耕地产量的稳定性及抗灾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耕地的水井为机电井,则需要与之配套的电力设施。而新型基础设施还包括农田物联网、多种传感器、监控摄像头及农业智能操控系统。通过这些智能化系统对耕地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田间温度等进行监测,自动化实施灌溉、施肥、喷药等农业生产活动,从而最大程度提升农作物产量、节约农业生产成本。防护设施主要是防御农业灾害的防护林、防洪堤和各种新型植保设施。其中防护林主要是防御风害,并适当阻碍病虫害的传播扩散、改善农田小气候,防洪堤主要是防御沿河、沿湖等区域的农田洪涝灾害。植保设施是固定安装在耕地内用于保护农作物所用到的仪器设备设施,一般包括虫情测报灯、杀虫灯、孢子捕捉仪等。附属设施为保障农业生产各项活动有序进行而建设的点状、面状配套设施。各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耕作半径互不相同,农业附属设施的类型、空间格局、配套标准等也存在较大差异。较为常见的附属设施包括农机站、育秧棚、晾晒场、烘干与仓储设施、看护房等。

1.2.3 权属要素

耕地构成的权属要素是人们在利用耕地过程中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并以法律形式规定权利的内容、以证书形式确认权利主体的耕地物权和用益物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经营权、抵押权和担保权等[12]。其中所有权确定了耕地是国家所有还是农民集体所有,对于国家所有的耕地需要明确耕地的使用权及使用权主体。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背景下确立了耕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流转加剧的现实中,承包经营权分化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于此同时,随着土地流转市场的不断发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增多,耕地的资产功能不断增强,耕地的抵押权和担保权随之产生[13]。内化于耕地之上的权属影响着耕地利用及改造的方向、方式和强度等,长期影响着耕地质量。也正因为有耕地产权的存在,才使得耕地资源能够在不同类型的耕地利用主体之间进行配置,满足多样化需求,体现出特定的耕地质量特性。

1.3 耕地的性状与功能

1.3.1 耕地的性状

性状原是生物学术语,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的统称。性状大体可以分为性质和状态两个方面。就耕地而言,其性状展现为类型、空间、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图1)。类型性状上,从利用类型角度,耕地可以分为旱地、水田和水浇地;从开发时间长短和利用状态角度,耕地可以分为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从熟制角度,耕地可以分为一年一熟、二年三熟、一年两熟、两年五熟、一年三熟地。耕地类型性状影响着耕地利用的大体方向。空间性状包括空间形态和区位状况两个方面,前者包括耕地地块形状、坡度、集中连片水平等,后者包括耕地地块距离居民点、道路、批发与销售市场等的相当于位置等。耕地空间性状影响着耕地的生产效率和利用强度。工程性状是耕地上各种工程设施的配套水平,根据中国当前耕地工程建设特征,耕地可以分为智慧农田、高标准农田和普通农田。耕地的工程性状影响着农业生产方式及生产稳定性。管理性状,从权属管理上,耕地可以分为国有国营耕地、国有拍卖/出租耕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耕地和集体所有机动承包耕地等;从分区管制上,耕地可以分为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和不稳定耕地;从认证管理上,耕地可以分为有机认证农田、绿色认证农田和无认证农田等。管理性状从制度、法律、政策等方面直接规定着耕地利用的方向与方式。

1.3.2 耕地的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类型各异的耕地在人们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在生产和生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衍生了资产和社会功能,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属性[14]。耕地功能大体可以划分为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其中,经济功能又可以划分为生产功能和资产功能。前者是耕地最基本的功能,是耕地区别于其他地类的标志。通过人们的合理利用,耕地可以产出种类多样、质量不一的农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食品和多种生产生活需求。在耕地市场不断发育背景下,耕地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经济要素,能够为耕地所有者、承包者和使用者带来收益的作用即资产功能,具体表现为耕地拍卖、租赁和流转的价格,作为抵押物和担保物,以及因为耕地承包或经营获得的农业补贴。生态功能是耕地作为自然-人工符合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固碳、生物多样性以及景观美学等多方面,在耕地垦殖率较高的地区,耕地生态状况基本决定了村域生态状况,对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功能是由于耕地利用主体的社会性、耕地利用过程的社会性以及农产品的社会性而衍生的功能,具体包括就业与社会保障和文化承载等。

图1 耕地的结构、性状与功能

2 耕地利用多元主体与及其多样化需求

2.1 耕地利用的多元主体

耕地利用的直接主体除了传统农户,还包括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由于中国实施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耕地的公共属性,因此,行政村、国营农场、各级政府及国家等耕地的所有权主体和各级管理权主体也大量参与到耕地利用之中,对耕地利用产生深刻影响。

2.1.1 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

传统农户是农村耕地的承包经营权主体,在农村集体获得耕地以后进行农业生产与经营。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部分农户转成城镇人口,部分农户弃农从事其他产业,部分农户家中只剩下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或残疾人。这些农户都将土地流转出去,获取土地租金以及部分农业补贴。也有部分农户耕地生产经营的效益较好,除了耕种自家土地之外,还适当流转邻居和亲属等的耕地,成为种植大户或家庭农场。依旧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农户比例越来越少,且多为兼业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多为老人、残疾人或妇女。总之,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农户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以及种植不同作物所获得的农业补贴与生态补贴的标准,将土地转出的农户主要关注土地流转的价格以及仍可以获得的农业补贴与生态补贴的类型和标准。

2.1.2 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农户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局限性越发明显。因此,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一些农户组织起来,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15]。合作社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等原则,建构了新的经营管理体制。合作社的规模效益得到发挥,技术水平明显进步,种植业结构更加专业化,也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补贴、生态补贴和扶持资金。耕地成为合作社的重要股权,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随着农产品市场需求更趋多样化,一些城市工商资本大量下乡,成立农业企业,大量、长期流转耕地,并主要从事有机、绿色或功能化农产品生产,农业生产的技术性更强,农产品附加值更高,往往会注册农产品品牌。流出土地的农户甚至村委会都会获得一定的土地流转或管理资金,使得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体现为财产权。

2.1.3 行政村和国营农场

行政村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重要主体,承担着耕地发包的职责,一般会将绝大部分耕地无偿承包给本村集体内的农户,将部分耕地作为机动地有偿向外承包,将土地承包费作为村集体重要收入来源。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截至2020年,中国共有国营农场1 800余个。国营农场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商品粮食和其他商品农副产品;在农业实现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过程中起示范作用;边疆省区的国营农场还负有屯垦戍边和帮助少数民族繁荣经济、文化的任务[16]。国营农场一般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场将耕地承包给农场职工家庭或外来承包户,并提供一定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服务。除了国营农场,还有一些个人、企业、团体等通过“三荒地”“五荒地”拍卖等方式获得一定年限的国有耕地使用权,从事耕地利用与农业生产。因此,无论是行政村还是国营农场,既关注耕地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也会关注耕地的资产功能,在追求耕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发挥耕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7]。

2.1.4 地方政府和国家

耕地资源是地方政府及国家的核心资源,耕地资源的生产能力、资产能力、可持续利用能力深刻影响着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农业发展质量、生态文明程度、耕地承包权人和经营权人的经济效益。因此,地方政府和国家会关注耕地的各种性状和功能,并积级开展耕地保护与耕地质量建设。

2.2 耕地的多样化需求

综上,耕地利用主体既包括直接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和新型主体,具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政村、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国营农场和土地租赁权的广大农户,还包括对耕地及其利用进行管理的各级地方政府和国家。耕地利用多元主体围绕耕地及其利用相互分工、配合,同时又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互相之间进行着复杂的博弈。耕地利用多元主体具有多样化的需求,大体可以分为生产需求、资产需求、生态需求和社会需求等几个层次和方面(图2)。

图2 耕地利用多元主体与多元需求

2.2.1 生产需求

生产需求是耕地利用的初始性需求,只用通过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出各种农产品,才能够获得经济效益、实现粮食安全。随着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耕地利用及农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生产目的市场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越来越市场化、产业化,耕地的几乎全部农产品都要通过市场进行销售,农业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去组织生产。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资产功能不断得到强化,耕地的地力水平、区位条件、宜耕条件直接影响着耕地出租、入股、拍卖、抵押等的价格。二是生产方式现代化,耕地利用越来越机械化、智能化,耕地的田块形态和集中连片程度必须适应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趋势。三是产品类型多样化,农产品细化为有机、绿色、无公害等多种品质,部分农产品强调降血脂、降血压、高油、高蛋白等功能性特征,曾经的“土特产”成为“地理标识农产品”,耕地特殊的生产条件支撑了高端农产品的生产,这必将影响到耕地的价值与价格。四是生产布局区域化,在气候特征、土壤状况、生产习惯、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一些作物的产业带、产业区等陆续形成。总体而言,当前的耕地利用与农业发展更加追求单位产量高、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高、韧性水平高,从而需要耕地在生产能力、生产效率、抗灾能力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质量特征。

2.2.2 资产需求

正是由于耕地具有生产功能、能够为各类耕地利用主体带来收益,因此,自古以来耕地就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财产,人们对耕地产生了资产需求。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物权法(民法典)的实施、耕地流转比例的攀升,耕地各物权主体、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耕地的资产属性,希望耕地增值并在价值、价格上予以体现。第一,在耕地流转时,流出农户显然希望租赁价格越高越好;第二,当农户以地入股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时,必然希望耕地能够被评促并认定更高的价格,从而体现为股权,以增加后续的效益分红;第三,耕地规模经营主体,如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往往因为耕地经营规模较大、农业生产投入资金较多,需要从银行等信贷机构贷款,必然希望作为抵押物的耕地能够有较高的估价;第四、地方政府征收耕地向村集体和农户给予的补偿金、省际间耕地占补平衡支付的耕地补偿费、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后缴纳的耕地开垦费等,均要有一定计算依据和标准。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协同与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各种耕地利用主体都需要耕地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集中体现为良好的资产功能,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收益。

2.2.3 生态需求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来有之的哲学思想,也是人们对耕地生态需求的思想源泉。由于耕地资源能够为人们带来收益,成为财富之母。因此,人们必然希望耕地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就有了对耕地的生态的需求:需要营造优良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持土壤健康、环境良好和必要的生物多样性,保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人们还需要耕地资源的生态服务,发挥土壤保持、气候调节、增碳固碳、水源涵养等作用;需要耕地营造良好的农田与乡村景观,成为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18]。

2.2.4 社会需求

耕地利用越来越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学意义,人们对利用耕地也越来越有社会需求。首先是粮食安全需求,希望耕地有足够的粮食产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继而保障国家安全;其次是文化需求,中国传统文化源于农耕文化,耕地资源作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人们所倚重。依托于耕地资源的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集中体现了人们对耕地文化传承方面的需求。另外,耕地能让人有所劳、所养、所食,人们尤其是广大农村人口对于耕地资源的依赖来源于人们对耕地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

3 耕地质量内涵与构成

根据质量管理学理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及功能满足需求的程度。基于此,耕地质量是耕地自身各种性状与功能满足耕地利用主体需求的程度[19]。由于利用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耕地需求的多样性,因此,耕地质量包括地力质量、设施质量、生态质量、空间质量、美学与文化质量等多个方面(图3),呈现为具有明确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质量体系。其中,地力质量、设施质量和生态质量是耕地的物质性、基础性质量,影响着耕地生产的生产力、抗灾力、持续力;空间质量是耕地的结构性、格局性质量,影响着耕地生产的经济效率和发展方向;美学与文化质量是耕地的衍生性质量,是耕地内化了农业文明特质的体现。

图3 耕地质量体系

3.1 地力质量

耕地地力是土壤、地形地貌、气象气候、水文水资源、生物等自然要素以及水利排灌、育秧棚等基础设施与附属设施空间组合,从而塑造的光温水土等生产力要素有机融合后形成的耕地生产潜力。地力质量是耕地质量的核心,是耕地的本底质量或称为固有质量,是耕地质量最为稳定的部分[20]。由于生产方式及农业生产中投入的非固定要素的差异,耕地地力可区分为常规地力、绿色地力和有机地力。常规地力即耕地按照该区域采用常规化生产方式,在不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绿色地力和有机地力,即分别按照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要求进行生产而达到的现实最大产量。

3.2 设施质量

耕地设施质量是耕地中的基础设施、防护设施和附属设施等工程设施,相比于智慧农田或高标准农田等建设标准的配套程度及这些设施的老化程度。工程设施的配套程度主要是指各种工程设施符合相关标准及当地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水平;工程设施的老化程度是指由于老化、破损等原因,现有工程设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和使用,以及其发挥作用达到规划设计标准的水平。耕地工程设施越来越深刻改变着耕地光温水土等要素的组合状况,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便捷程度和生产效率,影响着农业生产体系的优化组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御自然灾害、保育土壤、改善小气候和水文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生态条件,保证农业高产稳产[21]。

3.3 空间质量

耕地空间质量是耕地的区位条件、形态特征和连片程度等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与满足程度。其中,区位条件主要包括耕地的耕作距离和市场距离,前者影响着耕地的生产便捷程度和生产交通成本,后者影响着耕地的利用方向和农产品运输成本。形态特征主要是耕地的坡度、坡向、垄长、垄向、地块宽度等,影响着耕地的作业方式和机械化效率。连片程度是一定区域范围内耕地地块在空间上的连接与集中水平。连片程度直接影响着耕地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农业聚集效益。

3.4 生态质量

耕地的生态质量是指耕地的健康状况和生态服务满足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其中,耕地健康质量体现为耕地本体健康(核心是土壤无污染、能够维持良好的肥力和自净能力)、耕地母体健康(作为作物生长的母体能支持作物全生命周期健康生长、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耕地受体健康(能够抵抗外界水、肥、药、沉降物等的侵害而保持净化的能力)和耕地客体健康(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对周边环境有害的物质)[22];耕地生态服务质量是耕地作为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在耕地利用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的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生物与土壤固碳、生物多样性等能力大小。

3.5 美学与文化质量

耕地的美学与文化质量即耕地所体现的美学和文化水平。前者体现为耕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为人们所认可的景观美学水平,是耕地生态景观功能的衍生功能;后者体现为耕地及耕地利用对当地独特历史文化及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体现水平。

上述质量构成了耕地的基本质量体系,在耕地利用与管理的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上述质量进行有机组合,从而构建衍生质量。比如将地力质量、设施质量、空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耕地的经济质量;将生态质量、设施质量、空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耕地的工程建设质量。

4 耕地质量及其评价的特点

耕地是客观物质实在,耕地质量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目的对耕地进行调查和监测后做出的定量评价(图4)。面向需求的耕地质量及其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图4 面向多元主体需求的耕地质量体系

4.1 客观现实与主观意志的融合

耕地是人们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经过一定时期的开发、建设和利用所形成的具有农作物种植和生长功能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客观的物质实在。而耕地质量是耕地的各种性状与功能满足多元利用主体需求的程度。因此,耕地质量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是主客相融的结果。具体体现在:第一、耕地实体的客观性与现实需求的主观性。耕地是客观物质实体,耕地的各种性状可以通过客观的理化和生物指标来进行刻画。耕地利用的主体包括耕地经营主体、物权主体和管理主体,耕地利用主体构成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调整,多样化的需求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同样的耕地体现在质量上可能会有所变化。第二、耕地利用主体对耕地开发建设的主观性与耕地性状的客观性。各种耕地利用主体会根据其需求,不断对耕地进行工程化的建设和改造,使得耕地的一些特性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但无论如何改造与建设,在特定区域特定时点的耕地及其各种性状依然是客观的。第三、耕地质量评价标准的主观性与评价指标的客观性。耕地质量评价必须要选择一定的指标,无论是指标选取、权重确定和评分标准,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各种评价指标及其具体度量值是客观的,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进行量测。因此,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必须充分厘清耕地质量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关系,实现二者的融合与统一。

4.2 质量体系与指标体系的契合

随着耕地利用主体的多元化及其需求的多样化,耕地质量也更趋多样,从而形成了包括地力、设施、空间、生态、美学与文化等方面及其组合的耕地质量体系。对于任何一个方面的耕地质量,都需要一定的具体指标来综合分析和评价。而能够表征耕地质量的指标分别来自耕地要素、结构、过程和功能等多个方面,可以构建数量众多、含义不同、单位各异的指标体系。同一个耕地质量的客观评价需要来自多个方面的指标,而同一个指标也可以用于多个耕地质量的评价。因此,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必须构建合理的耕地质量体系及与其匹配的指标体系,分别开展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的监测和耕地质量的评价,实现质量体系和指标体系的契合[23]。

4.3 空间格局与耕地过程的耦合

耕地格局即结构,是耕地各种要素及整体在空间上的投影,大体可以分为耕地分布格局、地块景观格局和要素变异格局。耕地分布格局影响着宏观尺度上耕地的区位条件和生产潜力禀赋,地块景观格局影响着中观尺度上耕地集中连片程度、机械化作业潜力与效率,以土壤各种属性(有效土层厚度、pH值、有机质含量等)为核心的要素变异格局影响着微观尺度上耕地的肥力特征、宜耕水平和生产潜力等。耕地过程包括耕地要素演化过程及耕地利用过程,前者主要是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的演化过程,后者主要包括农田建设与设施老化过程、农田耕作与生产过程、地块作物年际序列过程等[24]。耕地格局影响着耕地利用过程,比如暖温带的耕地实施两年三熟制而中温带的耕地只能实行一年一熟制,地块集中连片、田面平坦的平原耕地可以实行大型机械化耕作,而气势起伏、地块零散的山地丘陵区耕地只能实现小型机械化或人蓄力耕作,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更容易出现弃耕现象。耕地利用过程也影响着耕地格局。比如气候变暖导致水田边界北移,高标准农田建设影响耕地景观格局,连续的重茬耕作导致土壤部分养分含量降低。因此,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既要监测耕地各种要素、格局、功能的演化过程,又要监测耕地要素演化及耕地利用过程的空间格局,实现空间格局与耕地过程的耦合,从而更加精细地掌握耕地质量演化的时空格局[25]。

4.4 观测尺度与本征尺度的调合

无论是耕地要素及整体的空间格局,还是耕地要素演化和耕地利用过程的时间序列,都分别具有不同的尺度(空间距离或时间频率),这些都是耕地质量的本征尺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耕地要素整体的空间格局而言,其本征尺度可以微至米级,体现为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小尺度上的变化;宏观至全球,体现为不同大陆土地垦殖率、耕地集中分布区等的显著差异。对于耕地过程的时间频度或间隔而言,短可以是天、旬、月、季等土壤墒情、地面温度等的变化,长可以为年、几年、十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气候和土壤的演化。但耕地质量的本征尺度是内在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观测才能够发现和揭示出来,即所谓观测尺度。耕地质量的观测尺度,是人们根据现有的知识体系、技术手段和研究目的等,决定在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对耕地各要素及整体的空间现象和演化过程实施观测,以达到准确把握耕地质量现象和过程本征尺度或者揭示耕地质量现象和过程随观测尺度变化而表现出变异性的规律[26]。就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而言,耕地各要素、过程等有其对应的本征时间和空间尺度,关注和研究耕地质量尺度问题的根本目的就是发现这些时空尺度特征,使观测尺度与耕地质量现象和过程的本征尺度相匹配[27]。耕地质量的观测尺度决定了耕地质量成果表达的时空精度。由于监测技术手段和成本的限制,观测尺度很难与本征尺度相一致,人们往往采用抽样调查(监测)与普查相结合、重点调查(监测)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点状调查与空间模拟相结合或时点调查与时间模拟相结合的策略。另外,同一耕地质量的评价往往涉及多个因素,这些因素的本征尺度也有所不同,在实施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时,也需要对这些尺度进行均衡。因此,观测尺度与本征尺度的调合是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

4.5 变量场与类型域的结合

耕地是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理事物,对耕地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一般要针对耕地构成的各种要素或地理事物。从空间分布特征上,这些要素大体可以分为场要素和域要素,还有部分要素具有场域二象性。所谓场要素,就是在空间上以连续变量形式呈现的地理事物。如地面高度、降雨量、年积温、土壤pH值等,即使在局部区域有突变,一般也被认为是场要素,在地理数据中多为栅格数据呈现。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要素可以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确地实现遥感定量反演。所谓域要素,就是在空间上呈现为不同类型组合起来的地理事物。如耕地包括水田、旱地、水浇地等不同类型,耕地内部又可以细分为田面、田坎、沟渠、道路、防护林等。具有场域二象性的要素既表现为理化性质的空间连续性,又呈现出类型的多样性。比如土壤,在pH值、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方面呈现空间连续性,但在土壤分类上又可以划分为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的十分复杂的类型体系。针对不同类型要素的监测,往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对于场要素,一般是抽样调查与空间模拟相结合或地面样点调查与遥感反演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域要素,一般是采用遥感分类或实地测量及调查的方式。只有通过场或域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种地理事物进行数据表达,才能够实现对耕地质量的科学监测与准确评价。

5 耕地质量的表达

“质量”本身可以区分为“质”和“量”。其中,“质”是指事物的根本特性,在哲学上是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同时也具有优劣程度的涵义。“量”是物理学概念,指数量,在哲学上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28]。因此,“质量”就是事物某个特性的量化表达。当人们对一个具体的量进行表达时,必然涉及了一个基本问题——量纲,用以体现量的大小。如果选用的量纲与单位有关,称为有量纲量,常见的有长度、时间、速度等;如果选用的量纲与单位无关,则称为无量纲量,如两个长度之比、两个时间之比、两个力之比、两个能量之比等。对于量纲量,又可以区分为基本量和导出量,基本量是具有独立量纲的物理量,导出量是指其量纲可以表示为基本量量纲组合的物理量,一切导出量均可从基本量中导出[29]。

借鉴“质量”的基本涵义以及量的表达方式,耕地质量的表达,首先要确定耕地的“质”,即上文所述的耕地质量体系,必须明确要对耕地的具体哪方面还是全方面的“质量”进行表达。其次,要确定耕地质量的量纲,同样可以区分为有量纲量和无量纲量。前者可以理解为绝对量,是以某个具有具体物理、化学、生物、经济意义的指标来表达,比如粮食产量、土地价格等;后者可以理解为相对量,是某些事物为参照计算出来的数值,比如“分数”“等”“级”等。

5.1 耕地质量的绝对量表达

围绕耕地及耕地利用的很多具体监测指标,如作物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本身就是耕地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代表某些方面的耕地质量。但对于单一指标,往往由于其片面性而难以反映某些方面耕地质量的整体特征。因此,人们往往会根据耕地建设、市场、利用和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耕地质量量纲及评估方法。

5.1.1 耕地生产潜力

人们对耕地质量的首要关注就是到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出能力,既耕地的单产水平,可以用吨/公顷的产量单位来表示。人们提出了耕地生产潜力的概念并构建了越来越多样的评估方法[30]。就概念而言,耕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耕地能够生产可供人类利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在生产潜力的评价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产品标准。除了耕地利用中投入水平的差异,还要注意常规生产、绿色生产、有机生产的限制。二是作物的针对性。生产潜力可以区分为作物生产潜力和综合生产潜力,前者针对具体作物,后者则对多种作物进行综合分析。在现实应用中,人们往往选择玉米、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为标准作物,从而增强区域及地块间的可比性。三是自然条件及耕作制度的显著区域差异。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对耕地利用方式及耕作制度影响尤为显著,因此人们提出了农业生态区法(Agro-ecological zone)来开展区域化评估。四是理论潜力与现实产量的区别。以往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提出了以气候要素或土壤要素为主的耕地潜力经典模型,所得出的都是理论上的以年为周期的生产潜力,又可区分为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等。而当前遥感技术大量推广应用,人们开始基于遥感反演的方式估算每个生产季的实际产量,对于复种指数大于1的耕地,需要考虑跨年产量分解与年内多期产量的累加。

5.1.2 耕地价格

耕地价格可以简单理解为某个时点为获取他人耕地相关权利而支付的代价,可以用元/平方米、万元/公顷的价格单位来表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耕地的价格越来越多样化,已经存在或正在形成一系列表示不同特性和满足不同作用的耕地价格形式[31],大体可以分为:1)反映一定区域(主要是行政村)整体地价水平,作为政府对耕地价格进行宏观管理和控制标准的基准地价(区片价);2)反映具体耕地地块在土地流转、租赁、拍卖(出让)交易或交换等活动中现实价格,并由交易双方认可并据此支付地价款的成交价格;3)反映耕地在一般市场条件下正常地价水平,作为政府对耕地征收补偿、新增耕地开垦费收取、跨省补充耕地补偿等核算的标定地价;4)反映耕地在不同市场条件和不同交换形式下价格水平,供耕地交换或交换各方作为交易或期望价参考的交易评估价;5)以上四种类型衍生的农业企业耕地税收、资产核算(国营农场或农业企业上市)等方面使用的耕地价格。以上5种类型的耕地价格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日益成为耕地利用、交易、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耕地价格的监测与评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上述价格既有评估地价,也有现实交易价格。即使对于评估价格,也有多种评估的原理与方法,需要区别对待。第二、耕地价格的评估必须关注耕地交易背后的耕地权利,是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抵押权还是其他权利。第三、耕地价格背后隐藏着耕地交易的时间长短,是永久性权利转移还是有限年份。第四、耕地的区位条件、地块形态、地力特征、所在区域市场发育水平等多重因素制约着耕地价格。第五、耕地价格是耕地价值的货币化形态,而耕地价值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开展耕地价格评估需要依据耕地价值原理[32]。

5.1.3 耕地生态服务价值

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耕地这一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清洁空气、健康土壤等生态服务,可以用元/平方米、万元/公顷的等货币化的价格形态来表示[33]。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包括耕地(农田生态系统)在内的各类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并基于物质量评价法、能值分析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费用分析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人力资本法、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34]等一系列方法评估不同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由于生态服务属于公共产品、社会资本,不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是外部经济效益,因此其评估原理完全不同于上述耕地价格,在实际评估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生态服务价值本身具有多样的内部构成,每一类的生态服务价值都有其最为适合的评估原理及方法;第二、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需要很多具体参数,这些参数本身会随地域差异而有所差异、随时间推移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既要突出可比性、又要凸显客观性的要求下,如何厘定这些参数是开展大空间范围、长时间序列研究中需要妥善处理的事宜。

5.2 耕地质量的相对量表达

5.2.1 耕地质量相对量表达的单位

纵然是以无量纲的相对量来表征耕地质量,人们也会选择恰当的单位。在既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选择两种单位,一种是分数,一种是等级。这里的分数,一般是有明确下限(一般为0分)和上限(一般为100分或10分)的呈连续分布的有理数集,某个评价单元的得分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好,反之则越差。这里的等级是指按某一标准区分的高下差别,一般划分为若干个(自然数)“等”或若干个“级”,具体采用“等”或“级”都是一种表达方式,没有本质区别;或者是在划分若干个“等”之后,在“等”内再划分若干个“级”,形成等级体系。如果研究区面积较大、内部质量差别明显,则可以采用“等级”体系的表达方式。

5.2.2 耕地质量相对量表达的参照系

当采用无量纲的相对量来表征耕地质量差异时,必须明确相对量的参照系。既往的研究中,参照系一般分为3类:第一类是某种类型耕地质量最优质耕地的性状观测值或综合值。比如开展耕地地力质量的划分,可以将所有评价单元的某种作物产量的最高值设定为100分,其他所有评价的单元的得分即该地块产量与最高产量的比值乘以100;或者将所有评价单元(地块)的产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自然断点法或等距离法将产量数据集划分为若干段,每段为一个等级。第二类是现实需求或某些标准的最优目标值。比如开展耕地建设质量评价,可以将国家或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行业标准作为参照系,对评价区域内所有评价单元的道路、沟渠、防护林等所有类型工程设施逐一进行评价,最后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等系统工程方法计算每一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以表征耕地建设质量。第三类是人们长期观测的经验值。比如对耕地坡地分级,一般按照[0,2)、[2,6)、[6,15)、[15,25)、[25,90)的间距划分5个等级。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 论

1)耕地作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由自然要素、工程要素和权属要素组成。随着人们对耕地开发利用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工程要素越来越多内化到耕地之中,权属要素对耕地利用的影响越来越大。耕地性状展现为类型、空间、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耕地功能大体可以划分为生产功能、资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2)耕地利用的主体可以划分为耕地经营主体、物权主体和管理主体,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耕地利用主体的类型构成也有所变化。耕地利用多元主体对于耕地的需求可分为生产需求、资产需求、生态需求和社会需求,各类主体围绕耕地及其利用相互分工,同时又互相博弈,使得耕地利用多元主体的需求更趋多样化。

3)耕地质量是耕地自身各种性状与功能满足多元耕地利用多元主体需求的程度,可以划分为地力质量、设施质量、生态质量、空间质量、美学与文化质量等体系。

4)耕地质量是人们根据一定标准对耕地及其利用进行调查和监测后做出的定量评价,具有客观现实与主观意志的融合、质量体系与指标体系的契合、空间格局与耕地过程的耦合、观测尺度与本征尺度的调合、变量场与类型域的结合等特点。

5)耕地质量是对耕地某方面的质的有量纲量(绝对量)或无量纲量(相对量)表达。其中,耕地质量的绝对量表达,可以利用耕地生产潜力、耕地价格、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等概念与方法;耕地质量的相对量表达,可以通过得分或等级的方式。

6.2 讨 论

1)耕地与利用主体之间形成了特殊供求关系,耕地特性与功能对利用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体现为耕地质量。由于人们耕地开发建设的主观性和需求的动态性,使得耕地质量成为耕地利用主体与耕地这一客体长期主客相融、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充分认识耕地质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耕地质量的本质。

2)耕地质量的客观性既体现为耕地特性及功能的客观性,也体现在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只有遵循耕地质量基本原理、构建耕地质量评价科学方法,才能保障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准确性、实用性。既有的耕地质量理论互不统一,评价方法及模型多种多样。随着耕地质量的细化和多样化,必须针对中国耕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国情,丰富耕地质量理论体系,规范耕地质量评价模型与方法。

3)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应用于耕地及其要素、结构的监测工作,为耕地质量评价提供了更多、更高时空分辨率的基础数据。但很多遥感反演数据与经典耕地质量评价原理、模型中的参数在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基于多源、多尺度、多类型遥感数据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必须对原有的理论与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调整。

4)人们对耕地质量进行监测、评价和预警,掌握区域耕地质量的时空格局,有着多样的用途。有些时候单项指标更具现实意义,有些时候综合多项指标的某类耕地质量更有说服力。因此,在对这些结果使用时,必须明确各单项指标对不同耕地质量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要充分根据应用目的,科学选择监测指标和耕地质量类型。

[1] 白选杰,谢长伟. 农村发展策论[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温良友,孔祥斌,张蚌蚌,等. 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0):234-242.

WEN Liangyou, KONG Xiangbin, ZHANG Bangbang, et al.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rable land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mand[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9, 35(10): 234-24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 胡月明,杨颢,邹润彦,等. 耕地资源系统认知的演进与展望[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38(6):937-945,932.

HU Yueming, YANG Hao, ZOU Runyan, et al. Evolution and prospect of systematic cognition on the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1, 38(6): 937-945, 93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4]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5] 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6] 农业部.《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 1634-2008 [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 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NY/T 1119-2012 [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8] 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耕地质量等级》: GB/T 33469-2016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9] 孙晓兵,孔祥斌,温良友. 基于耕地要素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 土壤通报,2019,50(3):739-747.

SUN Xiaobing, KONG Xiangbin, WEN Liangyou.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based on cultivated land elem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9, 50(3): 739-74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0] 牛海鹏.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NIU Haipeng. Study on the Externalities and Its Economic Compens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D]. Wuha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1] 孔祥斌,张蚌蚌,温良友,等. 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理论认识及其研究趋势[J]. 中国土地科学,2018,32(9):14-20.

KONG Xiangbin, ZHANG Bangbang, WEN Liangyou, et 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trends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based on elements-process-function[J]. China Land Science, 2018, 32(9): 14-2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2] 郑财贵. 农地产权制度建设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0.

ZHENG Caigui.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Case Study in Chongqing City[D]. Chongq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20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3] 林乐芬.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社会福利效应: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4] 姜广辉,张凤荣,孔祥斌,等.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42-47.

JIANG Guanghui, ZHANG Fengrong, KONG Xiangbin, et al. The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 protection of multi-functions of cultivated land[J]. China Land Science, 2011, 25(8): 42-4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5] 任大鹏,赵鑫. 马恩的合作社思想与当代合作社价值反思[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4):13-20.

REN Dapeng, ZHAO Xin. On marx and engels’ cooperative thought and the value of contemporary cooperatives[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36(4): 13-2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6] 傅志强,王学华. 现代农场规划与建设[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7] 张英男,龙花楼,戈大专,等. 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J]. 地理学报,2018,73(3):518-534.

ZHANG Yingnan, LONG Hualou, GE Dazhuan, et al.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farmland functions evolution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3): 518-53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8] 李玉恒,黄惠倩,郭桐冰,等. 多重压力胁迫下东北黑土区耕地韧性研究及其启示: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2,36(5):71-79.

LI Yuheng, HUANG Huiqian, GUO Tongbing, et al. Research on cultivated land resilience of the black soil regio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under multiple stresses and its implications: The study of baiquan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J]. China Land Science, 2022, 36(5): 71-7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9] 杜国明,刘彦随,于凤荣,等. 耕地质量观的演变与再认识[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4):243-249.

DU Guoming, LIU Yansui, YU Fengrong, et al. Evolution of concepts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nd recognition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6, 32(14): 243-24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0] 姜广辉,赵婷婷,段增强,等. 北京山区耕地质量变化及未来趋势模拟[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0):304-311.

JIANG Guanghui, ZHAO Tingting, DUAN Zengqiang, et al.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change and its future trend modeling in Beijing mountainous are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0, 26(10): 304-3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1] 张佳宝,孙波,朱教君,等. 黑土地保护利用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的协调及生态屏障建设战略[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55-1164.

ZHANG Jiabao, SUN Bo, ZHU Jiaojun, et al. Black soil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based on harmonization of mountain-river-forest-farmland-lake-grassland-sandy land ecosystems and strategic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barrier[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1, 36(10): 1155-116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2] 郧文聚,吴克宁,张小丹. 中国耕地健康问题及防治对策[J]. 中国发展,2019,19(4):34-37.

YUN Wenjun, WU Kening, ZHANG Xiaodan. Health problem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J]. China Development, 2019, 19(4): 34-3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3] 白雪源,张杰,崔振岭,等. 中低产田评价指标与主要方法研究进展[J/OL]土壤学报:1-13[2022-10-01]. https://kns. cnki. net/ kcms/detail/ 32.1119. P.20220922. 1837.008.html.

BAI Xueyuan, ZHANG Jie, CUI Zhenling, et al. Advances in the indicator and assessment approaches of medium-low yield fields[J/OL]. Acta Pedologica Sinica:1-13[2022-10-01].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2.1119.P.20220922.1837.008.html.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4] 祝锦霞,潘艺,张艳彬,等. 种植类型变化对耕地系统韧性影响的关键阈值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4):49-58.

ZHU Jinxia, PAN Yi, ZHANG Yanbin, et al. Research on the key threshold of the resilience of cultivated land system under planting changes[J]. China Land Science, 2022, 36(4): 49-5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5] 刘珊珊,胡月明,刘振华,等.基于作物光谱的耕地质量反演[J]. 西南农业学报,2022,35(8):1878-1886.

LIU Shanshan, HU Yueming, LIU Zhenhua, et al. Invers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based on crop spectrum[J].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 35(8): 1878-188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6] 傅伯杰.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耦合[J]. 地理学报,2014,69(8):1052-1059.

FU Bojie. The integrated studies of geography: Coupling of patterns and processe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8): 1052-105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7] 付国珍,摆万奇.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资源科学,2015,37(2):226-236.

FU Guozhen, BAI Wanqi. Advances and prospects of evaluating cultivated land quality[J]. Resources Science, 2015, 37(2): 226-23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8] 潘小东. 关于模糊集合的公理化定义[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2,52(3):189-199.

PAN Xiaodong. On the axiomatic definition of fuzzy sets[J]. 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 2022, 52(3): 189-19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9] 谈庆明. 相似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0] 陈丽,郝晋珉,艾东,等. 基于改进农业生态区划法的耕地综合量能指数模型构[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0):268-276.

CHEN Li, HAO Jinmin, AI Dong, et al. Comprehensive index model building of cultivated land yield and productivity based on improved agro-ecological zoning method[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4, 30(20): 268-27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1] 戚渊,李瑶瑶,朱道林,等. 中国耕地价格的测度、格局及影响因素[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7):53-62.

QI Yuan, LI Yaoyao, ZHU Daolin, et al.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land price in China[J]. China Land Science, 2022, 36(7): 63-6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2] 俞奉庆,蔡运龙. 耕地资源价值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03(3):7.

YU Fengqing, CAI Yunlong. A new insight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value[J]. China Land Science, 2003(3): 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3] 李晓燕. 基于生态价值量和支付能力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7,33(2):151-155,161.

LI Xiaoyan.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cultivated lan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value and the ability of payment: 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Ecological Economy, 2017, 33(2): 151-155, 16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4] 马钢,潘玲,马增辉.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41-143.

MA Gang, PAN Ling, MA Zenghui. Ecosystem service evaluation model and empirical research[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1, 27(2): 141-14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New cognition of th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system for the needs of multiple subjects

DU Guoming1, YANJiaqiu1, ZHANGNa1, XUXinliang2

(1.,,150030,; 2.,,100101,)

Arable (Cultivated) land has been highly valued for the relationship with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human history. The precious and limited natural land resour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ecological system.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fully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diversified subject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Since the 18th Party Congress in Chinese gover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en pushed to an unprecedented heigh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the silver mountain of gold”. Among them,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can be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ecosystem. The connotation and system composi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can greatly contribute to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the quality monitoring of regional cultivated land, particularly in the more diversified needs of arable land. In this study, the quality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fully meet the multiple subjects of cropland utilization and diversified demands, according to the traits and functions of cropl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ressions of cropland were utilized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cropland quality. The main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There were the multiple traits in the cropland for growing crops, in terms of type, spac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dicating the production, asset, ec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s. 2) The main subjects of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were divided into the cropland management, property rights, and management subjects. The demand of cropland was divided into the production, asset, ecological and social aspects. Various subjects were divided the work around the cropland and the utilization. 3)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as corresponded to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cultivated lan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ultiple subjects using diversified cultivated land. The basic quality was divided into the land, facility, space, ecological, aesthetic, and cultural quality. 4)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was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o investigate and monitor the cultivated lan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the integration of objective reality and subjective behavior,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y system and index system, the coupling of spatial pattern and cultivated land process, the coordination of observation scale and intrinsic scal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variable field and type domain. 5)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as the expression for th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terms of the dimensionless quantity (absolute quantity) or dimensionless quantity (relative quantity). In general, a special relationship of supply and demand was formed between the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subjects of utilization, indic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e needs of the subjects of utilization.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as also the long-term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of cultivated land use and the object of cultivated land, due to the subjective nature of cultivated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dynamic nature of dem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of arable land quality can be expected to serve as the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management in China.

function; demand; evaluatio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type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10070

S282

A

1002-6819(2023)-01-0212-11

杜国明,闫佳秋,张娜,等. 面向多元主体需求的耕地质量体系新认知[J]. 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212-222.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210070 http://www.tcsae.org

DU Guoming, YAN Jiaqiu, ZHANG Na, et al. New cognition of th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system for the needs of multiple subjects[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23, 39(1): 212-22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210070 http://www.tcsae.org

2022-10-11

2022-12-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500101)

杜国明,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农村区域发展。Email:nmgdgm@126.com

猜你喜欢

耕地利用质量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质量”知识巩固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耕地时节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