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唑来膦酸联合常规西药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与健康状况的影响

2023-03-31成欣杨素清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7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骨质疏松症骨质

成欣 杨素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其疾病特征有易发生骨折、骨脆性加大、骨微结构受损、骨量减低等。作为代谢性疾病,有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了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等[1]。骨质疏松的原因呈多样化特点,合并2 型糖尿病的发生,极易被其他并发症的症状所掩盖,因此潜在的骨折隐患更高、治疗难度更大[2]。目前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使用药物管控血糖水平,针对骨质疏松症则补充钙和维生素D。唑来膦酸为双磷酸盐类第三代药物,其具有很强的双磷酸盐类药理活性,对机体破骨细胞活性有强效抑制作用,抑制机体骨吸收,可确切治疗骨质疏松症[3]。本研究将唑来膦酸联合常规西药应用于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中,以骨代谢指标和健康状况为评价依据,评价该药物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2 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60 例2 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标准:(1)参照文献[4]《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中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明确诊断;(2)参照文献[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相关内容明确骨质疏松症诊断,骨密度仪检测T 值≤-2.5SD;(3)近3 个月内无骨质疏松症有关治疗史。排除标准:(1)患有皮质醇增多症、骨瘤骨转移、甲状腺疾病等对骨代谢造成影响的疾病;(2)近3 个月内有糖皮质激素药物服用史;(3)近半年有使用类固醇激素、钙剂等影响到骨代谢水平的药物;(4)合并恶性肿瘤;(5)伴严重营养不良;(6)伴严重感染、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7)对研究用药存在禁忌证。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80 例。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获得了患者的知情和同意,且与其家属均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服用降糖药、管控饮食及适当运动等糖尿病治疗手段,通过定期监测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理想平稳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如下常规西药治疗方案:口服碳酸钙D3(生产厂家: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83358,规格:1.5 g/片),1 片/d;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生产厂家:南通华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066,规格:0.5 μg)0.5 μg/次,1 次/d,连续治疗12 个月。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静脉滴注5 mg 唑来膦酸(生产厂家: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138,规格:100 mL∶5 mg),滴注时间控制在15 min 左右,1 年滴注1 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骨代谢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液,对其血磷(P)、血钙(Ca)、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β-胶原片段(β-CTX)水平进行检测。其中,P、Ca 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BALP、BGP、β-CTX 水平使用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6]。

1.3.2 健康状况 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SF-36 健康调查简表结果,用以评估患者健康状况。SF-36量表8 个维度,分别是: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及精神健康(MH)。各维度评分越高代表健康状况越好[7]。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将以上观察指标中所得数据做统计与分析,骨代谢指标及健康状况等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42例,女38 例;年龄46~70岁,平均(63.25±4.18)岁;空腹血糖(7.85±0.63)mmol/L;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6.74±0.58)年;体重指数20~26 kg/m2,平均(23.14±1.35)kg/m2。研究组男41例,女39 例;年龄47~72岁,平均(64.53±4.25)岁;空腹血糖平均值(7.91±0.72)mmol/L;糖尿病病程1~13年,平均(6.89±0.61)年;体重指数21~27 kg/m2,平均(23.56±1.42)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骨代谢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P、Ca、BALP、BGP、β-CTX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a 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LP 及BGP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β-CTX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代谢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骨代谢指标情况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SF-36 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F、RP、GH、VT、SF、RE、MH、BP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F、RP、GH、VT、SF、RE、MH、BP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s)]

*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且尤其以老年人更常患病[8-9]。本病的发生是由综合、复杂因素而致患者骨质量与骨密度降低,发生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加大等问题[10-11]。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内分泌疾病均是临床较常导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病因。其中2 型糖尿病是临床多发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更是致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一大原因[12],两种疾病合并发生会导致患者骨折发生率更高,除了致残、致死率更高之外,治疗与康复难度也有所提高[13-14]。

唑来膦酸是当前临床推荐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抗代谢性骨病药物,该药有着特别的咪唑环结构,注射使用后能够快速分布于骨骼,并优先集聚在高骨转化部位,同时该药对于羟基磷石灰的亲和力非常强,这一点有利于促进机体正常骨质的生成,加速骨吸收和骨生成平衡的恢复[15]。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效果已经得到诸多肯定[16-17],因此本研究在良好管控患者血糖的基础上,在常规西药外联合唑来膦酸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研究结果发现,使用唑来膦酸治疗后,通过血清检测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指标(BALP、BGP 及β-CTX),提示患者血清BALP 水平、BGP 水平增高,β-CTX 表达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BALP及BG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β-CTX 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其中,血清BGP 是由成骨细胞所分泌出来的一种活性多肽,是反映新形成的成骨细胞活动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骨代谢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指标水平的提高、代表着成骨细胞活性增强,有利于新的基质产生,起到维持骨吸收与骨形成良好的平衡状态作用,对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症状有重要作用;BALP 是成骨细胞分泌的骨形成特异性标志物,多集中在骨膜下与骨骺线等骨化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骨代谢情况;β-CTX 为Ⅰ型胶原蛋白降解产物,在骨吸收过程中由破骨细胞释放入血,其血清水平反映出骨吸收情况,这3 项指标均为机体骨代谢的主要生化指标,可以反映出机体骨转换与骨代谢过程中成骨细胞的形成及破骨细胞的吸收,而血清BALP 水平、BGP 水平增高、β-CTX表达水平降低也提示唑来膦酸的治疗对破骨细胞活性产生有效抑制作用,有利于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18]。另外研究组治疗后PF、RP、GH、VT、SF、RE、MH、BP 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本研究采取的治疗方案是确切有效的,既能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又能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促进总体健康状况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常规西药予以治疗有利于改善其骨代谢指标、提高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骨质疏松症骨质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