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梦

2023-03-30程实编辑张美思

中国外汇 2023年20期
关键词:民谣微观人类

文/程实 编辑/张美思

民谣,是时代的一声叹息。当朋友圈里《大梦》刷屏的时候,我听到的,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声声回响。《大梦》是瓦依那乐队和任素汐在一档音乐综艺节目中唱出圈的一首民谣,淡淡的旋律,纯净的人声,空灵的意境,平凡的故事,讲述了人生如梦的古朴哲理,特别是歌词里简简单单问出一连串“该怎么办”,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关于成长、关于工作、关于爱情、关于家庭、关于生死,人生的很多问题,本质上都是骑虎难下、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一个个貌似等待选择的问题,横在我们面前,变成了无法求解的难题,而后又在漫长的季节里被冲谈、被消化、被遗忘。最后的最后,所有让我们撞得头破血流的南墙,都会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变成被不经意跨越的门槛,而这恰是小到人生、大到社会“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普世内涵。

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是会发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感叹。在世事变幻中被碾压的命运,就像梦境一样,过程中跌宕起伏,牵动强烈的喜怒哀愁;经历后万般幻灭,引致无尽的惆怅唏嘘。有过痛苦,才知众生皆苦;有过希望,方知世事虚妄。从我作为一个投行经济学家的大历史观来看,每一次人类艰难的爬坡过坎,总是会伴随着“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艺术创造与社会共鸣。

在我这个“70后”的记忆里,关于梦的歌很多,像是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陈淑桦的《梦醒时分》、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仔细想来,这三首耳熟能详的歌都创作并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末,恰逢我国的宝岛台湾正渐渐褪去亚洲四小龙的增长光环。关于梦的电影,最有名的有两部,一部是日本动漫大师今敏的《红辣椒》,上映的2006年时日本经济正处于战后最严重的通缩周期;另一部则是英国工匠级导演诺兰的《盗梦空间》,上映的2010年时值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接踵而至。关于梦的诗更是让人欲说还休,无论是道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苏轼,还是感慨“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李煜,都是人生际遇几近沧桑。

从大历史观看现在,这首《大梦》的流量爆棚,既是艺术的偶然,也是时代的必然。大疫三年之后,人类经济世界深层受创,而敏感的民谣,不过是代替时代发出这一声痛彻心扉的呢喃。《大梦》正是给当下全球经济滞胀和“信心不足、预期偏弱”的趋势研判添上的艺术化的时代注脚。经济形势的全局性困难及其引致的普世性感伤,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事实已成现实,但未来并未到来,所以我想,我们可以感叹,但也不需要过于悲观。

从朴素的历史现实来看,低谷总是伴随着领悟,苦难往往铸造了辉煌,人类经济世界最终都会在退二进三的起伏中裹挟向前。大梦初醒不失为一个拾阶而上的重要契机。

大梦初醒,就像是虚拟的压力测试,试探着韧性。正是因为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全球供应链失序,经济循环的难点、断点与弱点才被精准定位,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最终成为增强经济韧性的资源配置共识。大梦初醒,就像是转动的命运齿轮,伴随着转型。正是因为经历了不可抗的总需求萎缩和全球化滞涩,人类经济世界才更加果敢地向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星辰大海全力冲刺;正是因为体会了部分行业失衡跃进、透支增长的创伤,中国经济才更加义无反顾地朝着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全力拼搏。大梦初醒,就像是终极的宇宙答案,宽慰着人心。正是因为体验了史诗级的金融市场波动和产业行业动荡,宏观经济调控者和微观市场参与者才更加领悟到聚焦实体、不忘初心的发展真谛。

时代是宏伟巨制,个人是细粒微尘。我们每一个人,在时代变迁面前,难免会感到无力,会体验幻灭,但正是每一个微观个体的觉悟、适应与改变,才最终合力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自我突破与创新发展。宏观趋势影响微观个体,微观个体改变宏观趋势,这就是人类经济社会生生不息的源源动力,而这,也是我旁观《大梦》的流行,既有共鸣但又不感到悲观的根本原因。

人生如梦,循环往复,即便如此,每一次也要梦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可能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猜你喜欢

民谣微观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十唱共产党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微观的山水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拥军民谣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