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什地区文物保护与利用策略浅析

2023-03-30杨可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3期
关键词:喀什地区文物保护文物

杨可君

(喀什地区博物馆,新疆 喀什 844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也需要更加多元的精神文化资源来充盈自己的生活。文物资源一直是人们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源泉,古往今来无数精妙绝伦的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护好先人遗留下来的文物资源,挖掘出其背后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以此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①。在国家大力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背景下,喀什地区文博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好本地区的文物资源,破除各种不利因素,从文物资源中发掘更多高质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使人们接受教育并修正自己的思想观念,从思想上形成更加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可见,保护和利用好喀什地区的文物资源,充分彰显其教育引导价值,对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文化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喀什位于中国新疆西南边陲,北接天山,东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临喀喇昆仑山,西依帕米尔高原,总面积约16.2万平方千米,辖1市11县。喀什是古代欧亚大陆各民族交流融会的重要地区,是中华文化汇集积淀并向西传播的门户,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荟萃、多民族多种宗教并存之地。多民族在这里定居、生产生活,有维吾尔、汉、塔吉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哈萨克等13个主要民族②,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开发建设喀什,给喀什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宝贵的、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文物资源。喀什地区文物跨越时间长、种类多、数量多,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博工作人员少、专业力量不足、保护机制不完善、文物保护方式陈旧、文物展示利用不足、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文物保护不积极等③,因此喀什地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亟待加强,充分发挥喀什地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对文化润疆的促进作用。

1 喀什地区文物概况

喀什地区文物资源丰富,在新疆属于文物大区。截至2022年8月拥有不可移动文物962处,主要分为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及石窟寺④,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54处,没有定级的文物保护单位148处。2022年全地区共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9座,藏品751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40件(套)。喀什地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种类多,地方特色浓郁。其中,古建筑2处,为艾提尕尔清真寺、莎车加满清真寺;古墓葬4处,分别为阿巴和加麻扎(墓)、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叶尔羌汗国王陵、吉尔赞喀勒墓地;古遗址4处,分别是莫尔寺遗址、托库孜萨来遗址、石头城遗址、公主堡古城遗址。图1列出喀什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情况。

图1 喀什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示意图(来自喀什地区博物馆《喀什历史文物陈列》)

2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喀什地区各个县(市)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下:

一是文博工作人员少、专业力量不足⑤。其一是全地区文博工作人员少,机构改革后,县(市)文物行政职能并入相应的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原文物管理所部分人员编制转入同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文物保护职能现基本由博物馆、文化馆或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一两名工作人员承担。其二是喀什地区文物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新时代文物保护与利用的需求。其三是文物保护利用相关专业、技能人才引进不够。

二是保护机制不完善,不同级别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数量悬殊,文物保存状况差别大⑥。不同级别文物保护程度和水平不尽相同,喀什地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较多,文物保存较好。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没有定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相对较少,文物得不到有效维护。一些文物年代久远且长时间没有得到维修,再加上自然腐蚀,文物局部或大面积毁坏,结构不稳。

四是文物展示利用不足⑧。文物展出率不高、文物内涵挖掘不足、展示利用不足、文物价值的体现不足⑨。许多文物背后的故事未能发掘和合理利用,未能充分发挥“让文物、历史、文化说话”的作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喀什历史文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存在差距。在特色文化载体开发、文物内涵挖掘、科学研究、保护利用、文化教育方面有待加强探索,文物保护与利用关系把握有待提高。

五是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文物保护不积极,保护意识不强。其一是长期以来文物保护工作部门在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一些干部、群众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漠不关心,作用发挥不明显。其二是文物宣传力度不够,媒体对文物保护的宣传较少,一部分群众根本不知道喀什地区的文物资源和本行政区内有无博物馆。2022年1月22日和23日喀什地区文博工作人员在疏勒县做过一份为《喀什地区文物保护利用调查问卷》的调查(表1),调查者有社区居民、农民、干部等。通过主要数据分析表可以看出,有10%的人对喀什地区内的文物资源一处都不知道,有6%的人不了解本行政区域内有无博物馆,也就没有去过博物馆。

表1 《喀什地区文物保护利用调查问卷》主要数据分析表

3 保护与利用策略分析

一是政府要利用好文物的价值,重视文物工作。文物是无形的文化财富,文化和旅游融合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政府应意识到充分用好用活文物的价值对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调研促改革,解决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中遇到的资金、人员等问题。

二是加强文博队伍建设。其一对喀什地区文博专业人员现状,制定长期系统化的业务提升计划,并利用好援疆资源,分批次派人员到援疆省市文博单位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喀什地区文博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其二实施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工作机制。引进机制方面,对高学历、高水平的文博专业人才给予政策和待遇上的倾斜;工作机制方面,在课题立项等给予政策倾斜,为他们提供攻坚克难、展示能力的机会。其三制定人员招录计划,合理科学配置长聘和短聘人员,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三是应完善管理体系,主动谋划文物保护项目。其一是完善喀什地区总体文物管理体系,建议确有需要的将管理机构延伸至乡(镇)一级,形成省、市、县、乡(镇)等逐级文物管理机制。每处文物需落实具体责任人,明确职权范围,实时掌握文物保护单位现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科学处置。其二是主动谋划项目。积极组织申报不可移动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建设项目、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等,通过及时的修缮和维护,确保文物安全。其三是高标准做好文物保护项目实施工作。加强对文物保护项目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加强现场检查;通过实地查验工程效果、听取汇报、查阅工程档案资料、专家评分等多种方式做好文物工程验收,确保项目高质量达标。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制定文物数字化建设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其一是认识文物数字化建设的意义。文物数字化是将实物的文物信息以数据的形式保存起来,以便文物资源信息能够永久地保存下来,形成更加可靠安全的文物保存方式,为以后研究、修复等提供数据支撑,也降低了后续文物数据资料整理的成本消耗。其二是文物保护资金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加大资金的投入。其三是需要紧跟国家规划,用好政策帮扶,制定全地区内文物数字化建设长期规划,并持续推进全地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其四是加强与文物数字化建设的互联网公司合作,结合成熟案例,利用其成熟的经验加快地区内文物数字化发展。

五是通过加强对文物的研究、举办临时展览等多种措施,让文物“活起来”。其一是加强文物的研究,挖掘阐释文物价值。深挖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中蕴含的正能量元素,比如图案、雕刻、文物背景故事等,把文物全方面地介绍给群众,让群众充分了解文物,不仅了解文物的现状,还要了解文物开发利用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更要了解文物的各元素中蕴含的文化知识,通过实物让群众更加坚信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之地、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⑩,激发群众对祖国和对文化的认同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其二博物馆之间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联合办展、引进展览等途径,切实解决馆藏文物展出率不高的问题。其三是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专业策展人、策展机构的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策划具有鲜明教育作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展览,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讲好中国故事[11]。其四是继续加大流动博物馆的开展力度。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开展流动博物馆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进景区活动,让“新疆四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文化成果惠及干部群众,满足干部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是做好宣传引导,全面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其一是利用各大主流媒体宣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让文物保护工作家喻户晓,促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其二是引导全地区内各大博物馆开通抖音账号、微信视频号等,定期向公众发布馆长、专家、讲解员介绍文物和“新疆四史”的视频,让抖音等这些目前火热的媒体大力宣传文物、博物馆,吸引更多的人来博物馆打卡,让更多的干部、群众通过参观博物馆学习文物知识,了解文物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形成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其三是文创产品的研发应列入博物馆日常工作。与英吉沙县非遗传承人等多个非遗传承人合作,加大特色文创产品研发;与自治区博物馆交流,了解、学习自治区文创产品研发、销售方面的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地区文创产品“活起来”,为全地区文创产品开好头、起好步,让文创产品在活化文物展示方面发挥好作用,让人们以更加便利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其四是在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立文物咨询点,发放宣传单,组织群众参观博物馆,开展流动博物馆等,宣传文物保护工作。其五是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紧密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特别是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向社会普及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习俗,增强节日氛围和干部、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有效地激发干部、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结语

喀什地区文物资源见证了历代中央政府对喀什的有效治理。喀什地区要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发挥文物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文化润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作用[12]。喀什地区文物数量多、种类多,但保护状况良莠不齐,总体利用效果不佳。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文物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加强文博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系、主动谋划文物保护、加强文物的研究阐释等,做好喀什地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使文物的历史、文化、教育等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余荫山房中植物景观与园内的建筑关系紧密,其植物景观轴线的设计起着强化和补充园中建筑轴线的作用。余荫山房主要的一条植物景观轴线由“深柳堂”前的百年炮仗花与百年榆树的对植构成,两侧加盆栽以强化对称感,此为南北景观轴线,与园中自南向北的“临池别馆”、方形水池与“深柳堂”形成的建筑轴线相呼应[12]。余荫山房的另一条植物景观轴线由“玲珑水榭”左右两侧9株对列而植的桂花构成,此为东西景观轴线,与园中“玲珑水榭”、八角形水池及“烷红跨绿桥”垂直方向构成的建筑轴线相合。

注释

①崔超.浅析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策略[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8):110-111.

②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喀什概况[EB/OL].(2022-06-17)[2022-12-10].http://www.kashi.gov.cn/ksdqxzgs/c106704/202206/a4206596fd0b40b69f4cae4cd8b51578.shtml.

③董强.张家港市文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1-40.

④唐玉华.新疆文物资源的保护[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⑤黄瀚东.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6):143-144.

⑥谭相忍.聊城市东昌府区文物修复中心文物管理工作中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0):106-107.

⑦邵海琴.关于强化文物藏品数字化档案库建设的思考[J].艺术科技,2005(1):16-18.

⑧郭海燕.馆藏文物“活化”展示利用探索与实践:以平凉市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3):146-147.

⑨王莉.遗址类博物馆文物管理与利用的相关问题思考[J].艺术科技,2016,29(4):140.

⑩赵书彬,张黎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文物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EB/OL].(2022-06-06)[2022-12-10].http://xz.people.com.cn/n2/2022/0606/c138901-35302131.html.

[11]刘峰,王珏.人民日报:文物利用,不能“不够”“不当”[EB/OL].(2014-07-22)[2022-12-10].http://www.ncha.gov.cn/art/2014/7/22/art_1741_93212.html.

[12]马晓军.文化润疆与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4):26-34.

猜你喜欢

喀什地区文物保护文物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名胜古迹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农民理性与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以喀什地区英吉沙县S村为例
文物掉包案
喀什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