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准思政”理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
——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

2023-03-30朱晓林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亲和力个体精准

书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

作者:邱仁富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8264-9

出版时间:2022 年4 月

定价:79 元

基于智慧校园建设背景,对学生群体与个体进行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信息的精准把握已成为可能,尤其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精准把握学生状态并实施精准教育举措具有充分可行性。顺应上述背景,“精准思政”理念被学界提出和逐步应用,并在提升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一书,立足于精准思政理念,就思政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展开了探索。

由邱仁富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一书,是一部围绕现代思政育人工作实施规律与具体工作方法展开系统探讨的专著。书中,作者首先指出当代思政教育在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两方面的双重使命,指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其次作者以问题为导向,着重对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问题、针对性问题以及大数据建构问题等展开探索,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揭示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思路。最后作者具体探讨了思政理论课发展问题,为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提出诸多可行建议。该书理论阐述透彻,兼顾学理性与实践性,尤其在新时代思政教育亲和力提升方面给出了具体意见,为强化思政教育实效性指明了反向。

作者在回答如何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的问题时,指出把握学生群体与个体特征、拉近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是提升亲和力的关键。笔者基于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负责任创新的海洋生态安全的善治研究”(L18BSH012)以及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美丽中国’视域下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2021XJYB35)研究成果认为,传统思政教育要把握学生特征,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观察并且需要一定师生交流,因此对学生与教师来说都有一定实施难度。而基于精准思政理念的现代思政教育可以依托智能校园环境实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道德素养、学习现状以及日常生活交际等各项数据的观察与把握,从而为相关思政育人工作实施提供数据支撑。书中就如何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给出多方面建议,再结合“精准思政”理念,可以具体总结出三方面的“精准化”亲和力提升路径。

其一,精准识别,凸显思政教育对象差异化。书中提到,“因材施教”是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的要义之一,只有同时构建好学生群体与个体的思政培育体系才能让不同类型学生、不同阶段学生获取足够的培育资源。为此,院校需要立足于精准识别思想,以全口径、全链条数据采集技术收集整理学生的价值数据,包括学生整体数据、学生类别数据以及学生个体数据;在学生个体方面,学校还要收集识别学生个体在不同场域的行为数据信息、学生个体在当前教学阶段的学习数据信息、学生个体在不同学生群体中的交际信息等。精准识别学生信息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来源,如此既可以掌握学生群体的普遍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个体境遇,从而改变一刀切的思政教育方法。

其二,精准决策,促进思政教育手段科学化。在精准识别学生多方面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院校可以实施更为精准的教育决策以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例如,院校结合学生在课堂考勤、考试与综合评价等方面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把握,再结合其心理状态、日常交际状态、学习行为状态等信息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把握,得到最能体现学生实际情况的思政教育评价,最后以此来优化学生个体的思政工作方案。再如,院校可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社团活动、心理指导等既有教育活动展开全面评价工作,然后结合学生群体与个体的实时数据,为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设计、专业分流分层等具体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构建更完整的思政育人工作体系。

其三,精准追踪,实现思政教育服务实时化。要促进思政教育亲和力,就要促进思政教育服务实时化,不能再局限于“问题应对”和“阶段实施”,而是要将思政教育服务融入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院校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政教育情况进行实时把控与追踪,通过监测数据变化动态掌握培养方案的落实效果,安排专业人员及时研判并改进方案。另外,院校借助大数据的数据演算和逻辑推理等技术还有助于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全时性教育工作。

总之,精准思政有效推动思政育人工作从“漫灌”到“滴灌”的转变,让思政育人资源更有效地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让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都能接收育人元素,这便是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亲和力个体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