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医学模拟教学护士规范化培训对其临床岗位胜任力的效果研究

2023-03-29陈敏军银孟卓龙小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胜任规范化医学

陈敏军 银孟卓 龙小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广东 广州 510000)

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观念及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加之“健康中国”战略的实行,各大医院规范不断扩大,急需一批高水平、高质量、专业素养过硬的护理队伍加入新时代卫生服务行业。但作为医护“后备军”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其角色从护士生转变至护士往往面临较高的培训强度及工作强度,易产生岗位焦虑感,不仅会造成护士流失,且会影响护理质量,增加护患纠纷[1,2]。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新护士岗位胜任力,避免出现职业倦怠感,确保护理工作安全、高质量实施是当前医院管理方急需解决问题之一。医学模拟教学是借助现代智能电子技术、通信及计算机编程技术等,通过模拟技术创设模拟临床场景及模拟患者,以替代真实患者实施临床教学及实践的一种教育方法[3]。此模式具有无风险性、可重复性、可调节性、高仿真性等优势,但鲜见其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操性如何报道[4]。本研究首次将医学模拟教学应用于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旨在探索一种护士培养新模式,为国家完善规范化护理培训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入职新护士63 人作为对照组,2020 年入职新护士68 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5 名,女63 名;年龄18~24 岁,平均(21.36±1.15)岁;学历:中专4 名,大专51 名,本科13 名。对照组男3 名,女60 名;年龄18~24岁,平均(21.29±1.10)岁;学历:中专3 名,大专50名,本科10 名。2 组性别、年龄、学历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 >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均为入职新护士,且已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完成注册;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非临床一线护士;因产假、事假、病假、外出进修等非在岗护士。

1.3 培训方法

1.3.1 对照组 常规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新护士入职由护理部组织统一实施岗前培训,主要通过集中授课模式实施,内容:医院概况、护理风险防范、安全管理、护理沟通等基本内容;护理理论知识、常规技能操作等专业内容,时间3 个月,统一考核,合格后由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指导临床轮转学习。

1.3.2 观察组 结合医学模拟教学的护士规范化培训:1)首先建立医学模拟教学师资小组,选拔要求:护理本科学历;5 年及以上工作经历;护师职称;理论知识丰富,护理技能娴熟;善于培训教学工作;通过护理部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带教老师培训考核。

2)建设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选取院内护理人员30 名组建SP 护理队伍,选拔要求:注册护士;身体健康,无可能影响带教的相关疾病;自愿担任SP;2 年以上工作经历;通过SP 培训剧本演绎,教学师资小组考核合格。

3)医学模拟教学方案设计,护理操作项目包括:双人球囊心肺复苏技术;危重症患者吸痰、导尿技术;除颤仪使用与维护;鼻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输液/血技术;心电监护等。项目操作均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模拟教学操作培训中心进行,并完成考核。具体操作:(1)课前预习:带教老师详细介绍医学模拟教学具体理念、模拟教学过程及注意事项;在医学模拟教学前1 周告知新护士教学主题,指导新护士自主学习病例真实资料,通过手机网络、短视频及图书馆等形式查阅资料,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此类病例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等。(2)医学模拟教学:①首先评估模拟效果,由1 名护理培训老师、1 名SP 进行;新护士分为每组2~3 人,团队协作进行;培训老师介绍操作目的、查看操作对象病史,与SP 配合演示评估过程,新护士分组练习,每次操作前由1 名新护士完成评估工作,其余新护士进行打分,轮流进行;培训老师指导工作,纠正不足。②操作技能模拟教学,根据临床真实案例设计教学案例,由1 名护理培训老师、1 名SP 进行演示,模拟真实临床场景,新护士根据场景演示及所提供信息作出初步判断,完全回答正常需进行的操作后进入后续操作练习。培训老师全程指导新护士独立操作过程,直至全部熟练完成。③护患沟通模拟教学,以SP 为基础进行模拟教学,模拟教学按照临床教学小组形式进行,每组由培训老师1~2 人、新护士4~5 人组成,培训老师、新护士轮流扮演SP;根据临床真实案例设计医患冲突场景,每项护理操作后增加操作不当引发的纠纷问题,引导新护士感受面对“患者”痛苦或“家属”愤怒情绪,学习纠纷处理方法,培养解释差错及道歉的能力,提升其在操作前如何告知及如何在操作过程中与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

4)总结,带教老师详细分析模拟案例,归纳模拟教学要点、重点及难点,总结护理流程;针对新护士模拟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分享操作经验、技巧,对整个医学模拟教学进行总结。新护士结合前期预习内容、医学模拟效果进行个人总结,找到自身不足并在下次模拟教学中解决。

1.4 观察指标 1)教学效果。教学前后对2 组进行考核,包括专业理论、临床操作技能、临床综合处理能力,其中专业理论以闭卷方式进行,满分100分;临床操作技能采取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DOPS)评估,满分100 分;临床综合处理能力采取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EX),满分63 分。均得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2)岗位胜任力。教学前后参考黎雪梅[5]根据Schwirian 博士于中国台湾运用各层级护理教育理念及对护士岗位胜任力测量的研究结果进行修改,修改后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容效度为0.943,结构效度为0.89,Cronbach’s α 系数为0.979,量表包括60 个条目,包含程序运用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危重病人救护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关系/ 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6 个维度,采用Likert 7 级计分,1 代表很差或无此能力,7 代表做得很好,得分按(实际得分/理论最高分)×100 公式转化为百分制分数,得分越高则岗位胜任力越高。3)满意度。采取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法对教学满意度进行匿名调查,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明确、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新护士主观选择不满意或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х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学效果 教学前2 组专业理论、DOPS、Mini-CEX 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教学后2 组专业理论、DOPS、Mini-CEX 得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2 组新护士教学效果比较(,分)

表1 2 组新护士教学效果比较(,分)

注:与本组教学前比较,1)P<0.05。

2.2 岗位胜任力 教学前2 组程序运用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危重病人救护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教学后2 组程序运用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危重病人救护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得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2 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比较(,分)

表2 2 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比较(,分)

注:与本组教学前比较,1)P<0.05。

2.3 满意度 观察组教学目标明确、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2 组新护士满意度比较[名(%)]

3 讨论

统计数据[6]显示,我国2020 年注册护士已达445万人。但针对刚出校门进入临床工作的新护士而言,实现从护士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适应新环境事关护理队伍的建设及护理质量,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护士培训规范化制度,各医院培训计划、内容及目标差异较大,致使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参差不齐[7,8]。因此,积极加强并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尤其是构建更符合现代医学教育思想的规范化培训制度,促进护士职业道德及临床思维方式形成,确保胜任临床岗位是打造高质量医护“后备军”的重中之重。

医学模拟教学是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现代智能化技术、通信及计算机编程技术等而实施的一种医学教学方法。近年来,医学模拟教学模式已被国内外实践证实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教师及教学医院均有显著益处[9]。但医师规范化培训与护士规范化培训间存在较大差异,而医学模拟教学是否适用于护士规范化培训尚需探讨。本研究对此探讨发现,教学后观察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提示医学模拟教学可提升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分析常规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受传统课堂教学影响,临床带教老师缺乏对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间特点、规律的深入认识,难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无法有效实施针对性的临床带教指导,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一般[10,11];医学模拟教学通过模拟患者及临床场景,代替真实患者实施临床教学及实践,既能满足新护士实践操作需求,为其创造与患者无缝隙接触的机会,降低因其缺少临床经验而给患者带来的不信任感,同时又可充分调动新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显著提升教学效果[12]。

此外,岗位胜任力是个体在特定组织内,胜任此岗位工作且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技能、知识、特质及能力的总和[13,14]。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既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基础,又是检验岗前培训效果的重要参考。国外研究[15]表明,医学模拟教学可提升新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继而对其岗位胜任力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后观察组程序运用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危重病人救护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主要是因本研究在护士培训中根据此群体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借助SP 通过操作技能模拟教学、护患沟通模拟教学等,进行反复练习直至新护士熟练掌握此环节要点后再进入下一环节,可帮助其快速成长,提升岗位胜任力及护理能力,增强护士的综合素质[16]。同时本研究在医学模拟教学中还体会到,此教学模式更改灌输式被动接受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新护士主观能动性,对激发学习积极性、促使养成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价值,且利于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提升新护士对教学满意度。

综上可知,结合医学模拟教学的规范化培训可提升新护士临床岗位胜任力及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胜任规范化医学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医学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