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荣耀,更是使命
2023-03-28希望
王亚平是谁?她是我国首位在太空漫步的女航天员.她迈出了中国女士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她还是我国第一个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是我国的航天英雄。
“星星”的媽妈回来了
2022年4月16日,在北京西郊机场,一位妈妈和自己的女儿紧紧拥抱。这一刻,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紧接着,妈妈掏出一颗“星星”递给女儿,告诉她,妈妈完成了自己的承诺,为她摘下了一颗“星星”。
这位妈妈就是刚刚结束为期6个月“太空之旅”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出差太空半年后,王亚平顺利返回地球,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女儿身边。
同时,时隔183天,王亚平的朋友圈终于更新了:
出差回家,半年不易!感谢大家的关注支持,感谢你们的日夜陪伴,回到地球回到家的感觉真好!(为了保护眼睛,微信就不一一给大家回复了,这里一并给大家感谢了。)
“为了保护眼睛”这6个字瞬间又戳中了大家的泪点,深感航天员的不易。
你知道吗?
太空和地球不一样,长时间生活在微重力的环境中,人体的身体机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如骨骼肌无力。因此,刚回到地面的字航员需要坐在椅子上被抬着走。宇航员还会因为失重导致视力下降,所以回到地球后他们格外注重保护眼睛。
你看过“天宫课堂”吗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太空的知识,请一定要看一看“天宫课堂”。在太空出差的半年时间里,王亚平和她的队友不仅圆满完成了航天任务,还通过直播的形式,给地球上的大小朋友们上了一堂课,为大家展示了各种科学现象的奥秘。
通过直播视频,我们能看到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和生活的实景,甚至还能和航天员通话,进行实时互动的交流。
这些来自“天宫”的知识,变成了一颗颗带有“航天”字样的种子,在无数小朋友的心中生根、发芽、成长……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天宫课堂”最棒的地方,是像一支画笔为孩子们描绘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一个机会播下一颗种子
出生于小山村的王亚平曾经的梦想就是走出山村,当个医生或者律师。可高中的一次飞行员选拔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王亚平被长春飞行学院选中。从此,这位小姑娘就开启了她和蓝天的不解之缘。回忆起在飞行学院的那段时光,让王亚平记忆深刻的,只有不间断的训练:“那时候长春都零下二十多度,我们还要出去练体能,一趟下来衣服里面全汗湿了,可是外面却结了一层霜,连睫毛上都是小冰粒……”
在飞行员必练的七千米长跑项目上,王亚平一直保持着领先的成绩。很多同学都来找她“取经”,询问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王亚平认真地回答:“每次快要受不了的时候,我就不断逼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靠着“再坚持一下”,王亚平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拿到了军事学学位。
汲取阳光,一路成长
在成为一名航天员之前,王亚平就无数次以飞行员的身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8年5月,在举国哀痛的汶川大地震后,王亚平成了最先一批前往灾区抗震救灾的飞行员之一;同一年里的北京奥运会,王亚平和战友们一起完成为北京城“减云消雨”的任务,确保奥运会顺利、准时地举行。
在长达11年的飞行员生涯里,王亚平的飞行时间有1600多个小时,在同驾龄的飞行员当中遥遥领先。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也给王亚平点亮了一个梦想的小火苗:“中国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如果有,我希望成为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根深叶茂,成为栋梁
得知国家要从飞行员中选拔新航天员的消息,王亚平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希望靠自己的能力为祖国征服太空。
2010年5月,王亚平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之一。
对于航天人来说,正确的操作不一定能确保任务的成功,但是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就会导致失败甚至失去生命。因此,成为航天员的王亚平不仅要学习50多门飞行课程,还要接受“零失误”“零差错”的考核挑战。
超重耐力训练,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导致呼吸困难,面部扭曲变形,甚至连眼泪都被甩了出来。
救生训练,不管是在野兽出没的丛林,还是风沙漫天的沙漠,或是大浪滔天的海洋,她从容面对恶劣环境的考验。体能强化训练,3000米考核,她比满分标准还提前了3分钟。
体质器械训练,她每次在规定课时以外加练1小时,经常练得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来;在追梦飞天的路上,王亚平一次次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从未想过放弃。
坚韧不拔,终成参天
2019年12月,在竞争激烈的航天员选拔中,王亚平凭借优秀的身体素质成为“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备选航天员之一。
经过一年多严苛的航天训练,2021年10月16日,王亚平终于带着无数中国人对太空的好奇和梦想,飞往浩瀚的宇宙。
如今,王亚平已经顺利完成了她的梦想。她的背后,有无数中国女孩望着她的背影,她们希望有朝一日能追上并超越她。
现在,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个飞行器实现了飞跃式升级,单舱的空间实验室发展为现在的三舱两船空间站。所有中国人都为每一项从无到有的突破感到骄傲,也为在前进道路上攻克每一个难关、每一项自主设计、每一个创新突破的航天工作者们感到骄傲。
砥砺奋斗,不负青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勇敢追梦,用勤奋和汗水浇筑梦想,开出成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