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李斛《关汉卿像》的真实与虚构

2023-03-28李星意

东方收藏 2023年2期

摘要:历史画作为中外美术史上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历史画有助于人民群众知晓和理解过往事件的发生,在那些没有影像资料保存能力的年代,人们只能依靠画家创作的图像去重返历史现场。那么如何来判断一幅历史画是成功的呢?又如何厘清历史画中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界限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李斛《关汉卿像》为切入点,试图在探析“关汉卿”这一文字符号转化为直观图像的过程中,寻求其作品中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等描绘的内在关键。

关键词:历史真实;历史画;李斛;《关汉卿像》

引言

近年来,国内历史题材绘画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历史画所具备的重要价值再度被凸显出来,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历史画所表现的不仅仅是画家对历史的图像重构,更是将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及民族精神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一个群体的意志,为后人的历史认知作出图像参照。李斛作为20世纪主张“中西融合”的中国画家,也是历史画的代表艺术家之一,创作有《关汉卿像》《齐白石》等脍炙人口的历史画作品,更是为中国的历史题材绘画探索出新的道路。笔者正是基于李斛《关汉卿像》的成功之处,探索历史画创作的历史真实性、艺术家的创作情感以及观看者的主观想象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希望能为当代的历史画创作提供一些启示。

一、历史画的真实性判断

历史画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定义源自于1453年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所用的拉丁语historia。其产生的初衷是为了提升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使其区别于普通工匠,也是为了寻找途径让绘画实现叙事性和关联性的统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表现真实的历史事件、圣经故事、神话传说和文学题材等主题绘画,都可归为历史画。与西方对历史画的定义不同,回顾整个中国美术史可以发现,自先秦以降就一直有绘制历史画的传统,在有关绘画的著作中,针对历史画还有专门的论述。此时的历史画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仍可以被理解为艺术家通过绘画表现历史事件或者塑造历史人物,也可以被认为是绘画图像与历史不断建立一种联系。那么,绘制历史画的先决条件是否就是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时刻?在这样的基础上,艺术家进行现实主义历史题材创作时,追求艺术的真实性成为历史画创作的出发点及终极目标,也成了创作历史画的首要原则。与此同时,艺术家在追求“真实感”的创作过程中,出现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历史画的真实性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和定义?

从物质角度来看,历史画的真实是对现存物质材料的检视。艺术家在创作历史题材作品的过程中,想要追求和实现历史真实感,对其物质材料的检视是不能忽视的创作要求之一。从这个角度出发,材料的检视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关创作者的自我检视。对艺术家进行自我检视,需要区分艺术家与被创作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历史事件亲历者或与历史人物有着直接联系的人,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经过加工、提炼画面语言,赋予作品强烈的个人意味,尽管此时的作品已经不是绝对的真实性历史,但艺术家的“一手经验”,对于历史画的真实性及感召力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其次是创作者与历史事件及人物毫无联系,需要创作者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收集图像、文献等资料,从侧面进行“二手”历史画创作。另一方面,对创作主体的资料检视。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创作者对过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缺少直接的联系,甚至还隔着岁月的鸿沟。因而,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需得借助二手乃至多手的图像资料或是文献、文字资料,以便深入历史,在纷繁的历史线索中去伪存真,从中了解到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显著性特征(包括面貌特征、精神特征、服饰特征及场景特征等)和历史的真实性故事细节,以达到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真实性”表达。在此要强调一点的是,追求物质角度的历史真实性,对于对象的选择和描绘必须符合该历史内容的典型化特征,这也是历史画创作的必然条件。

从观者角度来看,需符合大众心中对此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想象,给观众营造出一个真实可信的视觉感受。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观众心中对同一个历史人物会产生不同的形象理解,那么,艺术家如何协调和统一观者对历史的想象呢?首要的一点是创作内容要以历史事实为参照和依据,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绘和定位必须忠于事实,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完成观者主观与历史客观的统一,才能符合观者的主观想象。其次,历史绘画图像作為视觉经验的再创造,不仅仅是通过艺术形式使物质历史资料图像化,同时还要在其中注入主体(包括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和艺术家)的精神意志,烘托历史氛围,才可以把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这也就解释了上述创作历史画图像从观者角度出发,要符合大众的观感,使得艺术家的创作不再是创作者的独立创造,更多的是艺术家以绘画的形式、语言、技巧所勾画的视觉历史践行了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观,图像也将是这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记忆共同体的想象和塑造。另外,在创作中还需注意的是,过分地强调艺术语言,以及对画面进行不适当的“美化”,都会导致画面夸张过甚或失去内在的真实性。因此,在艺术家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创作时,艺术家在各种历史事实的素材拼接上,更应注意把握历史真实性和想象的边界,给观众造成真实可信的视觉感受,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无可避免的。

二、《关汉卿像》的现实化

创作历史题材绘画有诸多难处,其中,历史画创作的最大难处在于把握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的边界。而李斛对《关汉卿像》的创作正是完美处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历史文字符号中倾注个人感情色彩,把“关汉卿”这一历史人物从文字符号转化为现实图像,使关汉卿形象变得可视化和具象化。

1957年10月28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会议通过了1958年的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名单,其中就包括中国戏曲家关汉卿(纪念戏剧活动创作700年)。为此,我国举办了多种活动,并决定发行以关汉卿戏剧活动为题材的纪念邮票。由于对关汉卿生平史料和图像资料的缺乏,画家也就不能准确而全面地把关汉卿形象反映出来,因此,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国美协组织多位人物画家对关汉卿这一形象进行创作。在当时所创作出来的画像中,唯有李斛创作的《关汉卿像》形神兼备、潇洒豪迈,描绘出了人们心中风骨与风采并存、嫉恶如仇与文人风采齐聚一身的“铜豌豆”形象,被大众一致认为是对历史人物关汉卿的真实性写照。《关汉卿像》作为李斛人物肖像画中的代表作之一,更因为画像自身的“真实性”, 与《蝴蝶梦》《望江亭》共同成为新中国邮票史上的经典之作,被美术界称为“一幅表现历史人物肖像画的杰作”,在后世广泛使用于纪念会、邮票、书籍作品以及课本上。

李斛对关汉卿的图像表达,现存画迹包括创作于1957年的素描稿、纸本线描稿,以及创作于1958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稿、戏曲背景稿、去背景稿。另有李斛于1962年5月创作的彩墨稿,这也是关汉卿系列作品中唯一有题字和钤印的作品。从现存的相关手稿来看,在创作《关汉卿像》时,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在创作《关汉卿像》之前,艺术家需要对关汉卿这一人物外貌特征及精神风貌有所把握和了解,正所谓“文如其人”,作品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性格或是风格特点。据李斛之子李凡回忆:“父亲通过一遍遍研读能购买到的《元人杂剧选》里关汉卿的作品,走进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熟悉他的思想、性格。”李斛從关汉卿现存的文学作品入手,深入探索关汉卿字里行间呈现的精神特质,以此为创作基础和创作依据,从而绘制出坦荡磊落、洒脱自信且一身正气又愤世嫉俗的关汉卿形象。尽管如此,对关汉卿人物形象的描绘仅凭客观形象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完成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在李斛的创作过程之中,对画像的几经易稿就可以看出,艺术家将如此鲜明的人物形象特质融入个人绘画当中不是易事,将面临自我及观众的双重考验。

在第一版的关汉卿图像绘制上,李斛采用线描和平涂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十分标准的传统中国人物画(图1)。画面中的关汉卿手持书卷,面带微笑,眼神中充满了睿智气息,整体呈现出和善、舒缓的氛围。画中人物表现得更似“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的文人形象,却不符合关汉卿“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以及深入民心的“铜豌豆”形象。对比李斛笔下的其他历史人物作品,可以发现他仍没有跳脱出传统古代人物画像的程式化审美范式,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趋于同质化的现象。他所强调的体型微胖、身形飘逸的外貌特征,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关汉卿的文人身份,却忽视了历史与艺术、过去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因此,李斛对自己第一版本的关汉卿形象进行审视、反思,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后续的关汉卿形象创作中,深入探寻“关汉卿”应该是什么形象。最终,选择了在创作中保留第一版本微胖外貌特征的同时,又改变其中的文人气息,将其手持书卷改为紧握的拳头,食指似在敲点桌面,表现出一位正在构思新作品的艺术家形象(图2)。其次,在人物动态的描绘中,画像采用三角形构图,身体侧坐前倾,给人一种人物亟待破出画面的真实感。在人物神态的刻画中,李斛以线塑形,以松弛有度的线条描绘关汉卿身体侧坐前倾,细长的眉毛、紧蹙的眉头、锐利的眼神、紧闭的双唇以及向后飘舞的鬓髯,给人以刚硬、坚定的直观感受。在人物式样的表达中,李斛将中西绘画技巧熔为一炉,采取传统的中国画线描方式,以轻快流畅的长线勾勒胡须和衣物,以劲健有力的短线突出五官,轻重不一、粗淡不同的线条,很好地表现出关汉卿的结构感和体积感;并且,李斛还在画面中减少皴擦,主要结合西方的造型、结构、透视和光影等技法,在面部及手部敷以较少精致、细腻的固有色彩,这样更为强调体面的塑造以及鲜明情绪外露的表达,使其更具备现实精神,使关汉卿整个人物“活”起来,更具立体感和生动性,很好地烘托出关汉卿风流倜傥、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这种以精神描绘人物形象的创作手法,正是检视文本材料,将文本符号转化为直观图像,使其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达到了高度统一。

这一版本《关汉卿像》的成功之所以得到认可、深入人心,不仅仅是源于艺术家深厚的绘画功底,更多的是来自艺术家对关汉卿这一历史人物的性格、精神、意志等的揣摩和表现。由此可见,一幅成功的历史题材画像,并非简单地运用绘画技巧、绘画语言呈现历史,而是艺术家在对历史画像进行创造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和思考历史,通过其他文字、图片等材料抓住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核心,将外在环境及外貌与内在精神气质相统一,以此塑造历史人物形象;其次,在图像建构中,画家仍要融入自身的历史观以及其他观众的想象,历史的真实性和观者的主观性在艺术家的创作上被协调,才是李斛《关汉卿像》受到众人认可的根本原因。另外,还需注意的是,“笔墨当随时代”很好地说明了在艺术家进行历史画创作的过程中,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主流、文艺理论的推行以及政策的需要,特别是时代所具备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倾向也是历史画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语

综上所述,把握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的边界,以达到二者在绘画中的平衡才是历史画创作成功的关键。因此,艺术家在创作历史画的过程中,一方面强调艺术家需要从历史痕迹中梳理、解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以达到对绘画对象的真实性、具体性以及历史性的描绘;另一方面又要求将人民群众的一致想象和社会的主流精神结合起来,用艺术性的想象力指导历史的真实性的发展。李斛的《关汉卿像》完美处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已经成为历史人物画的一种标准范式,为历史人物的真实与想象之间提供一个可借鉴范式,更是为我国未来的历史人物画热潮总结创作的规律和经验,在中国美术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宫剑南. 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N]. 中国艺术报,2021-07-30(007).

[2]尚辉.史诗的图像建构——历史画作为党史百年叙事的图像志[J].美术,2021(07):6-20.

[3]曾小凤.未完成的历史重塑——李斛《广州起义》“差评”现象研究[J].美术学报,2019(03):76-84.

[4]邢千里.汲古纳新写正气——李斛的《关汉卿》[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10):9.

[5]李芸.李斛与《关汉卿像》[J].中国报道,2008(04):106-107.

作者简介:

李星意(1998—),女,汉族,四川自贡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历史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