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莆田木雕的文化乡愁

2023-03-28吴嘉利

东方收藏 2023年2期
关键词:乡愁文化

摘要:乡愁是农耕文明的一种产物,中国人的故乡观念深入骨髓,也使乡愁成为木雕艺术的常见题材。木雕艺术创作起源于民间,是为满足人们最朴素的审美需求而开始的。人们借助木雕来祈求阖家幸福、健康长寿、事事顺意等普遍心理和精神追求。莆田木雕的发展与当地的文化信仰息息相关,在莆田木雕作品中,仙佛人物题材占了大多数,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莆田木雕早已成为游子心中的乡愁。

关键词:莆田木雕;文化;乡愁

莆田,古称“兴化”“莆阳”,俗称“莆仙”。源远流长的莆仙文明如木兰溪般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千百年来,南迁的中原士族在这片原本只生蒲草、不长禾苗的盐碱滩上筑堤拦水、围海造田、开拓家园,以担山挑海的勇气,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勤勤做、俭俭开”的故事,开创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家园。历代莆仙人筚路蓝缕,把沧海变成桑田,他们依山结庐、临水而居、开疆辟土、修陌拓野,经过数百年的辛勤劳作,完成了莆田人具象上的故乡。

莆田是“海滨邹鲁”的一颗璀璨明珠,赢得了“戏剧之乡”“摄影之乡”“绘画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等荣誉。最具鲜明特色和区域风格的莆田工艺美术正是在这块“文献名邦”沃土上孕育而生的一朵艺术奇葩,它起源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改革开放后再度崛起。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莆田工艺美术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区域品牌最多的全国工艺美术重点产区之一,莆田木雕也因此成为莆田的传统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木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民族精神的基因,传递着华夏文明的记忆,其是数千年中华劳动者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美好愿望的承载,更是中华文明的缩影。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余虹在其《艺术与归家》一书中写道:“现代人是一群离家出走的漂泊者。正因如此,现时代的诗与思都禀有一种天命或责任:引领人们归家。”而木雕艺人正以传统手艺的方式,让一件件木雕作品承载着浓浓的乡愁。在他们的刻刀下,乡愁化成游子对故乡的碎片化记忆,无法忘怀,难以割舍。乡愁,是母亲手中的一针一线,是田间地头儿时的嬉闹,是村口的那棵歪脖子树,是故乡的一草一木,是寂静深夜里望着树梢顶上的那一轮明月便会心潮涌动。

古往今来,人们把对家乡的思念以各种方式记录下来。文人写诗抒胸中心意,画家描绘心中的故乡,摄影师拍照定格家乡的美景,对于很多游子而言,莆田木雕是他们的乡愁,那丰富多彩的木雕是儿时的记忆。

一、莆田佛像雕刻溯源

民间有一句谚语曰:“家住十里地,各处一乡风。”地处闽中的莆田,思想上既受北方孔孟之道的影响,又杂糅着地方的鬼神崇拜。《福建通志·风俗志》也记载:“闽人好鬼,习俗相沿。”据记载,福建民间信仰的神灵多达1000多种;另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10平方米以上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达25000多座。

古代莆田山深林密,猛兽毒虫繁多,沿海常有飓风、海啸之灾,生存生活环境恶劣。莆田先人在无力应对自然环境的情况下,更加深了对信仰的依赖,把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以朴素的情感和浪漫的思想,将那些无所不能的精灵幻化成一尊尊具体的、肉眼可见的石像、木像,供奉在庙宇、案台,以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喜乐。

莆田人雕刻佛像的历史可追溯到北魏时期,以木雕和石雕居多。到唐代,佛教信仰在莆田逐渐兴盛,莆田大地上寺庙建筑方兴未艾,由此催生了神像制作和庙宇装饰。莆田自古盛产龙眼木,质地细腻坚硬的木材成为制作木雕佛像的首选之材。龟山寺、囊山寺、广化寺、南少林寺,一座又一座寺庙的兴起,雕梁画栋的建筑装饰、庄严肃穆的佛像,都有了莆田木雕最初的痕迹。

能工巧匠在塑造佛像时为了更贴近当地信众的审美需求,把西方佛像的高鼻梁降低,形成耳廓扩大、脸型秀丽、身躯瘦长的“福相”风格。至今在莆田各地名山古刹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古佛像神祇塑像。

改革开放以来,莆田木雕迎来新的生机,众多手艺人有了一展拳脚的机会。以方文桃、佘国平、闵国霖等为代表的莆田木雕艺人,在广化寺复建工程中,成功打响了莆田佛造像的声誉,吸引了全国各地寺庙前往取经学艺,让莆田木雕走向世界,书写一段“艺坛佛国”的佳话。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莆仙大地长期积淀和凝聚的民俗文化,以木雕为载体,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研究实例,更为世人了解先辈历史提供一个平台,让人们回忆过去、记住乡愁。

二、莆田传统木雕的地域性题材

木雕艺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产生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木雕艺术风格。莆田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也为莆田木雕创作开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自宋起,由于民间传说的推波助澜和历代帝王的褒奖敕封,莆田本土信仰逐渐达到巅峰。而妈祖信俗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世界各地,更进一步提升了莆田木雕造像的声誉。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现存最早记载妈祖事迹的文字,是《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神)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1190年,因为显灵解旱被敕封为“灵惠妃”;1281年,因护送漕运有功被敕封为“护国明应天妃”;清朝统治者累计为妈祖嘉封15次。随着妈祖身份日益尊贵,妈祖开始神化,成为海上女神,被福建水手带到沿海各地,以至于哪里有华人聚居地,哪里就有妈祖信仰。

现存于世的宋代木雕妈祖像,历经时光洗礼,依旧散发着神性的光辉,佐证着莆田木雕的高超技艺,这些妈祖造像柔美平和、刀法凝练、技艺精湛,承载着海上儿女们千年传承有序的精神信仰和情感寄托。

除妈祖外,北宋兴修水利的治水英雄钱四娘,被誉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妇女儿童保护神”陈靖姑,正直、忠义、节烈、刚强的才女梅妃……都是历代莆田木雕艺人塑造刻画的对象。

一种信仰,衍传绵绵乡愁,成为海内外乡亲血脉相连的纽带。这种鄉愁是心灵的故土、精神的家园、文化的根。四海同源、同根、同信的民间文化信仰,成为万千游子无处安放的乡愁的寄托。

三、服务于生活的莆田木雕

除了服务于宗教,莆田木雕还服务于生活。从祠堂大宅到木质家具,随处可见其身影。在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壶山旁、兰溪畔,文风日炽、书香盈门、人才辈出、俊秀如林,流传着“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的历史奇观。从唐至清1200多年间,莆田造就了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辅),留下了“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一家三宰相”等众多令人惊叹的科甲佳话。

功成名就的莆田士大夫以及富甲一方的乡绅喜欢在老家兴修土木,修建府邸和祠堂,这些深宅大院的各处建筑构件和家具大多是雕刻精美的莆田木雕。在屋顶、斗拱、梁枋、门窗、悬钟、屏风等处,装饰着大量美轮美奂的岁寒三友、飞禽走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帝王将相等吉祥图案和纹饰,处处彰显着莆田木雕的匠心天工和精微透雕。时至今日,起大厝、结婚生子、做生意仍是莆田人心目中的人生三大事,这种世代传承的普世价值,引领着莆田人的物质和精神追求。

不仅仅是大户人家,过去普通市民阶层成家立业时必不可少地要添置新家具,这也使得莆田木雕技艺不断传承并延续至今。从古至今,中国人讲究“意必吉祥”,吉祥事、吉祥物、吉祥话在每一处空间都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而在木制器物上,聪敏智慧的匠人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固有范式,来标榜和彰显主人的吉祥意愿和美好愿望。

从行业盛行的一句老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我们便可见一斑。“凳不离三”,是对凳子长高宽尺度尾数必须带“三”的考究,这个“三”取自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有忠义之意;“门不离五”指的是做门的尺寸以“五”结尾,有“五福临门”的寓意;“床不离七”,由于“七”和“妻”谐音,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棺不离八”,取“棺”和“官”谐音,“八”和“发”谐音,寄托着对后辈美好的愿望;“桌不离九”,古代桌子以八仙桌为主,无论桌子的长和高都要讲究“九”,《易经》中,“九”代表“阳”,象征天,而民以食为天,寓意衣食无忧、家庭兴旺。

莆田木雕正是基于莆仙人广泛而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处世哲学,在长期积淀而成的信仰习俗、审美理想和生活习惯而大胆创造的艺术产物。通过精湛的手艺、奇妙的联想、自由的实践和夸张的形式,表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对生命充盈的憧憬。

一座祠堂就是一部家族的历史,一套家具就是一段过往的时光。保护好每一幢有故事的老宅,当外出的游子重回故土,“乡愁”便有了具体、鲜活的画面,灵魂便找到了归宿,并且深深烙印在脑海深处,成为乡愁的支撑,难以忘怀。

四、雕琢乡愁

乡土文化,最能引发游子的共鸣。

莆田背山面海,山海之间的沃土养育了世代莆仙人,在历经数千年的山海变迁,它仍以最朴素、最本色的姿态,守望着四处闯天下的兴化人。在游子的记忆深处,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树、一锄一铲总在梦中萦绕。

越来越多的木雕人,将家乡的葱茏树木、高山流泉、流云飞霞、清风明月雕刻进了木头里,用手中的刀笔制作出一件件作品。如笔者创作的作品《农家乐》,在一块色彩古朴斑驳的木头上,运用圆雕、浮雕、镂雕等技法,将传统农耕水稻秋收的场景刻在了木头上。那斑驳的院墙、沉甸的稻穗、沧桑的脱谷桶,还有相濡以沫的老夫妻,脚下的热土、手中的水壶,还有脸上丰收的喜悦,将渐渐离我们远去的农耕场景进行再现。木雕非常讲究对精气、神采的呈现,这是创作者通过作品来传达个人情感和取得观众共鸣的最佳手法。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莆仙大地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互碰撞,莆田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农具、农耕技艺,正与我们渐行渐远,先辈们在经验累积沉淀下的农耕传统和理念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和消亡,甚至逐漸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一名手艺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留住那段可亲可敬的历史,用莆田木雕特有的技艺表现过往岁月先辈们的农耕场景,把童年的歌、少年的梦,还有木兰溪旁的大榕树、岸边飘荡的归舟、云中若隐若现的月亮……凝聚成浓浓的乡愁刻进作品里,让人们透过木雕去感受那段农耕时代的温暖岁月,唤醒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记忆,真切感受田园牧歌的诗意生活,传承先辈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的精神,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五、结语

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抹无法割舍的乡愁,它是故乡热闹的民俗、民众虔诚的信仰、故土的一砖一瓦、田间的一耙一犁、梦中的一山一水……莆田木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但却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历代木雕艺人通过精湛的木雕技艺,书写着家乡的诗、雕琢着心中的梦,将对家乡的热爱和故土的深情,幻化为一件件雕刻作品,这些莆田木雕作品已经成为游子的乡愁。

参考文献:

[1]徐元宝.莆田木雕艺术中传统人物题材个性化精神的表现手法[J].艺术品鉴,2021(29):129-130.

[2]陈伟毅.中国传统人物题材在莆田木雕创作中的个性化表达分析[J].艺术品鉴,2021(14):91-93.

作者简介:

吴嘉利(1992—),男,汉族,福建莆田人。本科学历,现任莆田市荔城区蒲洋佛像工艺品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中湄(福建)民俗艺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莆田市荔城区嘉缘堂工艺品商行董事长。

猜你喜欢

乡愁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谁远谁近?
寻找乡愁
乡愁凭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