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冀派内画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2023-03-28田砺出王春钥高力群
田砺出 王春钥 高力群
摘要:衡水内画是河北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发展已然成为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最佳途径。然而,在面向市场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衡水内画还可以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应当怎样进一步扩大产业化发展,提升冀派内画的影响力,如何在提高其艺术价值的同时实现它的经济价值,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冀派内画艺术必不可少的思考,亦是本文讨论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冀派内画;产业化;发展传承
一、冀派内画的形成与代表人物
1.冀派内画的形成
自鼻烟壶传入我国以来,人们就集民间美术之所长融入这一小物件当中,内画就是在鼻烟壶中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
冀派内画,又称衡水内画,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部分地区。在清代,内画艺术主要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流派,其中,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是京派内画代表人物叶晓峰之徒,他在师父传授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探索与实践,一手创造了冀派内画的辉煌,使冀派内画与衡水金鱼、侯店毛笔一道被称为“衡水三绝”,河北省衡水市亦被称为“中国内画之乡”。
2.冀派内画的代表人物
提起冀派内画,王习三无疑是集大成者。其原名王瑞成,是京派叶仲三之子叶晓峰的第一位外姓弟子。
王习三一生致力于发扬内画艺术,早年学艺期间,他便在师父教授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考虑将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法与内画艺术相结合。不仅如此,他还发明了“金属杆钩毛笔”,广泛借鉴各种创作手法,从而诞生了独树一帜的冀派内画。
除王习三外,冀派内画还有王自勇、王百川、陈润璞等多位大师,他们大多师承王习三。特别是王自勇,为王习三次子,艺名王又三,父子二人创办“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内画艺术的各位传承人将冀派内画艺术进行了有效发扬,且对于冀派内画艺术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冀派内画的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现状
1.冀派内画的传承与发展
王习三很早就意识到,要想将冀派内画这门艺术流传下去,需要不断增添新生力量。1988年,王习三创办“衡水习三内画艺术学院”;1995年,王习三之子王自勇与父亲创建了“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同年成立“习三内画艺术学校”,并顺利成为国家承认学历的中等专业院校;2002年,王习三、王自勇父子与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联合成立“中国冀派内画艺术研究中心”; 2005年,王习三所著《中国民间传统工艺技法系列培训教材——内画技法》正式出版,成为内画艺术的专业教材。
冀派內画经过多年发展,其产业化发展的大体模式已趋于完善,所出作品的种类、造型逐渐丰富,满足了不同的市场需求,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2.冀派内画的产业化发展现状
在推进内画艺术的宣传过程中,王自勇发现,要想让内画艺术继续发展,必须要顺应当下的市场环境,进行产业化探索,于是在1995年,王自勇与父亲在创建“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的同时,将“习三”商标注册为品牌。该公司从内画鼻烟壶的生产到绘制、加工、销售及售后,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还曾绘制多国元首的画像,作为国礼赠予外宾。自此,王习三带领的冀派内画艺术正式向综合性企业进发,走出了冀派内画向着产业化的第一步。
面对市场,实现产业化发展无疑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最好途径。冀派内画艺术品牌的诞生,使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实现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经多年努力,“习三”商标已经成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的代表性品牌。
三、冀派内画产业化发展的不足
在看到冀派内画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其产业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化背景下冀派内画的营销方式不足
根据线上平台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售卖冀派内画的网络店铺中,位于河北省衡水市的店铺占绝对比重,冀派内画的产业化发展已然成为地方经济的主力军之一。但对于非遗自身来说,仍然缺少普及性,全国熟知冀派内画的人员多集中在衡水以及北京地区,因此,实现冀派内画的产业化发展,需将内画产业向全国范围推进。
时至今日,线上购物的潮流迈入了新的时期,如何让内画艺术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持续发展,仍是值得探索的问题,冀派内画的营销方式需再进行下一步的考虑。
(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足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对包括非遗在内的民间文学艺术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较少,对于非遗知识资源的商业化不能起到直接的保护作用,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也不强。根据调研可以发现,我国每年因知识产权产生纠纷,甚至因知识产权意识不足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的典型案例尚有很多。
随着冀派内画行业产业化发展力量的逐步增强,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企业或个人之间的纷争。同时,市场的扩大化导致内画产业所输出的相关产品鱼龙混杂,若相关产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足,会对本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而这些问题则需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与个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予以调整和规范。
(三)中端人才储备不足
据调研,内画艺术作品的中端市场仍处于空白状态,这也就意味着用于商业用途的中档商品越来越少。“高”与“低”这两个层次的差距过于明显,高端的订制商品与低端产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优秀且价位高的商品大多致力于高端市场,无法融入百姓生活;部分低价位、质量较低的“地摊货”也在市场流通,普通薪资的家庭,较难购得自己承受范围之外且质量不低的内画作品,这给内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归其症结,是内画行业的中端人才储备不足,导致中端商品不足,进行冀派内画艺术更深一步的产业化发展,需要进行内画行业更多的中端人才培养。
(四)冀派内画产业的市场规范程度不足
随着冀派内画产业化发展逐渐加深,产业规模和行业需求均不断增加,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内画市场开始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部分商家为迎合低端消费市场而舍弃产品质量,假冒伪劣产品开始流通,长此以往,易导致内画艺术的层次降低,市场也会逐渐萎缩;同时,部分知名内画大企业推出的新产品往往会直接被许多中小型内画企业或商店仿制,但产品质量相对粗糙,这极大地破坏了当地内画产业市场的秩序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主动性。因此,除探究本行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外,冀派内画在向着产业化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加深市场的规范程度。
四、冀派内画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一)增强营销方式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传播渠道、转变销售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根据当下最受欢迎的营销方式进行运营,才能更快速、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冀派内画产业的发展。
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传承和发扬的方式更加值得学习借鉴:在思想观念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进行文化创意产品整合设计;在传播方式上,进行更多的双向传播。以京剧网站为例,京剧爱好者登录后可自由阅读有关京剧的新闻及文献资料,也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即时的反馈,还可以在平台上和其他地区的爱好者们交流。这就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换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进程,改变了单向输出的现状。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也促进了新的宣传营销方式,非常值得冀派内画行业的学习。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内画市场的扩大化导致部分产品鱼龙混杂,有些原创品牌被不法分子窃取成果,或借知名品牌制作假冒伪劣产品,导致品牌声誉下滑,这就要求在不断为传统内画产品注入现代设计理念、创新营销方式的同时,需增强品牌推广意识,注重对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专利保护。特别是对于企业,在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有关内容以及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特别是在进行新的研究时,作为研发单位应注意对新产品进行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积极申请专利、设置保密措施等,依法向有关政府部门注册相关的品牌,并积极配合政府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这样一来,企业的信誉能够显著提高,使品牌及其企业衍生品得以快速发展。
(三)加强中端人才培养
尽可能地打开市场,特别是打开中端市场,改变高端产品与低端产品强烈的两极分化现状,是冀派内画行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中端人才的培养,学校及机构的培训尤为重要,根据前文所述,王自勇和他的父亲王习三已将冀派内画带入了中高等院校的课堂,但由于种种原因,内画融入课堂还不够十分完善,中端人才从业者不够多,还需在教学前进行人才选拔,选出较有艺术天赋特别是对内画艺术有兴趣的学生。在培养时,需根据待培养人才的特性进行有计划的栽培、考核,同时积极推进地域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相關大型企业、地区中高等院校对于培养人才的联合措施,以加强对于冀派内画行业的中端人才培养。
(四)努力加深市场规范化程度
针对市场不规范的行为,有关部门可以强化对市场的监管,制定较为完善的行业规范;行业监督机构可以考虑建立相关的行业协会,承担协调国内内画市场,保持良好的行业标准意识;同时,还应注重对内画艺术家的资格和职称的评估,要求内画从业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使从业人员队伍更加高端化。
相关部门应鼓励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相关新型企业多加学习,以获得创作灵感;实施合理科学的新产品定价机制,让真正的高附加值内画艺术品产生可观的利润回报。企业和个人方面,则更需注重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规范化管理,做好相关业务考核,以绩效考核为依据进行公开化、透明化运营,大力加强企业内部改革与相关部门外部治理的有效配合管理。
五、总结
中国冀派内画虽起步较晚,但以王习三大师为代表的冀派内画匠人,凭借独特的智慧能力不断发展创新,形成独树一帜的内画产业,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冀派内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已经成为业内典范,但仍有可发展的空间,例如在产业化背景下,中国冀派内画的营销方式可以根据当今媒体的发展做出改变;加强对自身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行业中端人才的培养以及加深市场规范化程度等,使中国冀派内画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王丹凤.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画艺术的产业化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张晓阳.冀派内画发展与传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赵秋棉.冀派内画产业化影响与未来发展之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1):130.
[4]李娜,王丹凤.衡水冀派内画产业化现状与对策[J].大舞台,2013(11):247-248.
[5]刘瑞华.互联网传播对京剧发展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的京剧传播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田砺出(1998—),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河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王春钥(1997—),女,汉族,山东淄博人。河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高力群(1965—),男,汉族,天津人。河北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