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

2023-03-27李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体制改革党的领导

李林

摘 要: 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发展驱动问题的坚定意志,为实现人民共享富裕提供了强大动力。与人民追求共享发展成果的呼声相对比,目前我国在分配领域公正化、经济结构合理化、应对外部环境等方面还存有薄弱环节。首先就要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稳步推进现代化经济建设。其次,善于分析高质量道路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全民共享共富,从而坚定不移地走以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党的领导;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6.005

中国共产党创立百余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消除两极分化、推动人民共享富裕朝着纵深发展,也体现了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在整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保障。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市场信心与质量效益,根本转变发展要素的驱动方式,为共同富裕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1 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一张在更高水平上做大和分好“蛋糕”的发展图景正在协调布局,统筹谋划,全面开启。

1.1 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基点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赖物质生产效率的飞跃式提高,所以应将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首要前提,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实践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二者之间的均衡关系。

1.1.1 生产力的飞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条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从生产关系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改变一穷二白的农业中国,带领人民摆脱贫困的梦魇。而“三大改造”的顺利实现,标志着阻碍共同富裕的制度壁垒已被移除。生产力方面,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二千多亿的三线建设初步改变经济布局,一扫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饥寒交迫,食不果覆的悲惨命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开了决定性步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不适应高速增长的城乡发展机制,逐渐放开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限制政策,允许个人合法追求经济效益,更好地激发各种要素内生的强大动力,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摒弃了平均主义和同步富裕的错误思想,重新思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先富带后富的共富思路取代追求整齐划一的同步富裕的错误方法,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一骑独尘,迅速跻身为最具活力,潜力最大的经济体,为新时代消除绝对贫困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1.1.2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暗藏危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袭来,超预期因素接连冲击,中国经济持续承压,经济转型已经刻不容缓。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要素、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变化,面临的硬性约束接近上限,“双碳”政策被纳入我国的政策工具发展框架体系,因此高质量发展成为破解约束共同富裕实现目标的最优解。

高质量发展是协调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平衡性不高,仍存在着东中西部、沿海内陆、平原山区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差异。协调产业链在不同区域的布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打造完整、科学、安全的产业链,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之一。例如,以航空产业大循环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在东中西部分别扮演着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应用制造的角色,形成了“原材料—中间品—最终产品”的需求链条,为产业布局在国土空间领域的优化配置,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参考的经验。

高质量发展是城乡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以城乡一体化推进共同富裕,是重塑国民经济循环结构、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引起出口份额萎缩的有效举措。而目前依靠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实现农村地区“输血”式的发展很难带来城乡收入鸿沟的实质性缩小,因此切换城乡生产方式,彻底扭转单向资源流动路径,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走一条中国特色城乡共富的道路则尤为迫切。

1.2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共同富裕要把高質量发展作为发展手段,把共同富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做到不能弱化、不能偏离。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1.2.1 共同富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新发展格局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以强大的国内需求集聚全球优质资源,在双循环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国内收入水平的缩小会导致国内需求的增加,实现共同富裕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循环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生产出人民满意的高质量产品,才能促成市场畅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此外“华为”事件也充分表明,惟有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才能削减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对我国持续进行财富剥削,为实现共同富裕积累宝贵的物质基础。

1.2.2 共同富裕是向世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

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欧美列强鼓吹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排他性的谎言泡沫。西方发达国家陷入到贫富分化加剧,中产阶级塌陷,矛盾丛生的怪圈,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扩大开放,完善新兴举国体制下的科技创新制度;推动以人本逻辑摒弃资本逻辑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将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作为“模板”和“范本”的思想崇拜。事实证明,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

2 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扮演协调中西部发展的角色,并且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和嵌入世界产业链体系,经济实力提升迅猛,创新水平提升显著,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但我国发展结构出现错位,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收入差距绝对值仍然较大。

2.1 有利条件

2.1.1 厚积薄发的物质基础

面对“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优质资源,充分汇集各方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截至2021年,我国经济突破110万亿大关,连续十五年成为世界经济最主要的增长动力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成就,伴随着绝对贫困现象在中华大地一去不复返,共同富裕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2.1.2 同条共贯的政策支持

十八大以来,逐步把共同富裕放在更加显著、重要的位置,对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做出了新的阐释,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有力的步伐。党中央高度重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十九大上对共同富裕的推进和实施做出了统筹规划。在2035年把人民生活水平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的途径做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

2.1.3 敢为人先的先行示范

实现共同富裕应坚持点面结合、以点促面。通过浙江省率先实现共同富裕,努力绘就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形成普遍性经验,使中、西部经济相对薄弱的省份都能够切实感受到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可以弯道超车的,进而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在全国范围内的实现。随着我国绝对贫困现象的消除,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型经济体量的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可能。2021年6月,浙江省通过了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始终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心,通过思维创新、实践创业等方式来带动浙江省全面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浙江这一特殊地区独特而强大的经济优势,利用民营经济的经济活力来调动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浙江省着眼于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通过围绕打造科创高地,打造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畅通高端要素循环,推动营商环境、投资环境、生态环境、政商环境集成优化。

2.2 不利條件

2.2.1 尚未健全的制度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突飞猛进,综合国力呈现几何式的增长,全体人民的在物质和精神的两个层次都获得了飞跃式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在先富政策、注重效率超过对公平的重视和“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等思想的指引下,“三大差距”逐渐拉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未达到世界领先标准、分配制度不健全、个人参与和发展机会不均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明显,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尚未完备等因素进一步制约了共同富裕的实现。

2.2.2 逐渐失衡的经济结构

我国所有制结构出现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国有企业数量不断锐减,私营经济发展过于超前,虽然这是市场竞争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在部分领域,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过高,国有经济比重下降过快,已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市场新增就业多数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所提供。目前这种所有制结构和就业比重必然带来财富代际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所得份额持续下滑,而资本份额扩张迅速,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必然更加严重。

2.2.3 波诡云谲的外部环境

在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的双向挤压下,美国为了继续遏制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向全球高端产业链进发的长远战略目标,通过采取贸易战、科技战等方式,企图继续维持美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权、主导权,加之新冠肺炎在全球疯狂肆虐的时代背景条件下,致使全球整体供给链条断裂和市场经济持续低迷,并且不断加紧意识形态的渗透,意图传播“颜色革命”,将我国变为其永远的经济、文化殖民地,从而为实现掠夺全世界利益维持其国内的资本主义统治续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压力骤升。

3 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人口国家要推进全民共富,任务之艰巨,工作之复杂,涉及面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因而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调动各方力量,协调推进,精雕细刻,有的放矢,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共同富裕行稳致远

历史将现代化的重任交给了中国共产党,党毅然挑起重担,将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建设熔铸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客观规律,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保证。首先,要精确研判和把握新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落实党的经济决策部署和政治任务为实现共同富裕保驾护航;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增强抗风险的意识和责任担当;最后,加强党的自身革命,增强人民认同,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与此同时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强舆论引导,形成正确的共识,组织宣讲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推动共同富裕的精神实质。

中国共产党把追求共同富裕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党与人民奋楫笃行,才能将共同富裕的远大前景逐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

3.2 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支撑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社会始终要坚持的发展主题,必须通过切实措施,充分运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作用,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助力。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我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对推进共同富裕规划了路线图。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共同富裕的导向作用,必须立足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实现以“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共同富裕必须要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在经济方面要求从质量和效率变革角度实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3.3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刀刃内向、气势如虹的自我革命,由于涉及领域广,积弊久,阻力大,只有在黨的领导下,才能避免重蹈苏东国家因改革带来负外部性的覆辙,确保改革航船行稳致远。消除外来因素造成的人为割裂,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实现企业效益与职工薪酬待遇同频共振。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提升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速向市场化主体转型,建立经营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现有脱贫攻坚成果,处理好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农村实际的关系、对上级负责与对农民负责的关系、有主心骨与不断创新的关系,将农民群体的正当权益放在共同致富道路上的突出位置。健全城乡一体化融合机制,开启城乡融合、齐头并进、共同繁荣的新时代,进一步发挥城镇辐射的拉动效应,以“体力转脑力、数量转质量、传统转现代”为措施的现代农村转型之路。切实减轻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负担,将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到底,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参与帮扶等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和长期合作。

由于目前分配制度尚不健全带来贫富差距的拉大,其根本原因是初次分配,再分配是关键,三次分配是补充。首先,强调分配的公平性与共享性,做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既要发挥公有制按劳分配的优势,稳步提升劳动收入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也要营造合法致富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增强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性,将更多财政资金向基础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健全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制度和人大代表审议监督,强化税收监管和税收执法,使分配更加公平。最后,必须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体系,依靠“道德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将社会财富以募集、资助和自愿捐赠等慈善方式集中在一起,进行分配,形成积极、主动、和谐的互助式再分配格局

3.4 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发展的几百年经验告诉我们,以私有制为主体、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生产力越发展,贫富分化便越加剧,因此必须理直气壮的壮大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

共同富裕没有捷径,只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作为党执政兴国依靠力量的公有制经济,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公有制经济在纠正市场失灵和弥补市场缺陷上发挥功效,重点进入非公有制经济尚未进入或无力进入的高风险产业部门;在处置资本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积极体现社会责任,发挥实现共同富裕的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促进“先富”带“后富”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2]韩喜平,刘岩.实现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22,(03).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1.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体制改革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