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03-27张则强刘思璐程文明张祖涛

起重运输机械 2023年5期
关键词:起重机竞赛物流

张则强 刘思璐 程文明 张祖涛 马 超

1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610031 2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

0 引言

新经济、新科技的快速迭代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世界高等教育在这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中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1]。面向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的未来需求,亟需世界高校推进未来工程教育改革,探索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创新型人才是最核心的战略资源[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了在2035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比例达到25%的战略目标[3]。高等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先锋,更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4-6]。

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高校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领域蓬勃发展。大学生通过学科竞赛,增强了自身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进了教与学的互动[7]。然而,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高阶思维能力培育不足,导致卓越工程科技人才长期处于供需脱节的状态[8]。随着全国范围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各个高校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工作的重点和关注热点。

本文以中国大学生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为契机,构建基于物流技术的四面融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断补短板、找突破、总结新经验,逐步探索出具有交大特色的物流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法,为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和输送创新型物流技术人才提供一种借鉴和新思路[9]。

1 中国大学生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历程及意义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以下简称物流技术创意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是国内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物流技术大赛之一,基本覆盖了我国顶级的物流技术专家和学者,是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发扬科学态度的尖端物流技术竞赛。物流技术创意赛是一项由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等5所高校作为主要发起单位,面向全国在校本、专科生以及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自2016年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了第一届赛事,并于2019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7届,表1为历届赛事的主要信息。

表1 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

物流技术创意赛需要在好的设计创意基础上,所有作品均需制作实物,并运行完成抽选或指定的作业任务;评分主要以作业效率、自重情况等客观分为主,再加上设计创意相关创新分;评委由来自学会、高校、企业等不同类型单位的专家所组成;赛题与工程实际紧密项结合,依据行业发展趋势,由专家委员会充分讨论、完善而定。

物流技术创意赛紧密结合国家物流行业重大需求,涉及物流技术、机械原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图像处理等多学科领域的前沿技术集成。大学生通过参与物流技术大赛,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物料搬运设备,逐步培养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基于物流技术创意赛进行对物流技术专业、机械工程专业、工业工程专业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图1为历年全国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决赛参赛作品及决赛高校数的分布图,可以看出,参加决赛的高校数量逐年增加,从第一届的8所扩大到了第七届的79所,参赛高校包括了清华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参赛面的扩大明显;参赛作品由第一届的26组到第七届的200组,参加决赛的学生近千余人,表明大赛的影响力亦在逐年扩大。以2022年为例,大赛吸引了中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众多媒体的关注,并做了专门的宣传报道。

图1 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历届决赛参赛作品及决赛高校数

2 培养模式

通过数年的总结并结合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了四面联合一体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即面向学生,以赛促学;面向教师,以赛促教;面向学校,以赛促建;面向社会,以赛促创。

图2 四面联合一体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 面向学生,以赛促学

传统物流技术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因此,通过组建兴趣社团、专业实验室等方法,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型教学改革与实践。成立物流技术兴趣社团,举办专业兴趣活动,如通过开展物流技术科普讲座,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学习物流智能技术,建立物流系统思维。通过物流技术兴趣社团的建立,确保兴趣社团运行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沟通的途径,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利用自由研讨室、专业实验室等,进行主题研讨、创作设计以及答辩前的演练,有助于学生在竞赛解题或作品研发。竞赛活动要求学生从根本上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并建立逻辑思维进行发散性思考,拓展交叉学科知识,打破跨领域壁垒,发展创新思维。

2.2 面向教师,以赛促教

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作为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的专业赛项之一,在创新性、作品质量,作业时间、可靠性、社会效益等方面设置了较为科学和完善的赛事评价标准。这一标准是由教育部会同国内顶尖的物流技术专家、发起高校单位共同制定并持续完善的,具有科学性、引领性和权威性。

将赛事标准融入第一课堂,推动竞赛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从而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教师作为人才培养中的掌舵手,务需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增强教师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鼓励打造赛教联合的优质课程。

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开设《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之起重创意大赛》、《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物流系统与规划》、《物流系统仿真》、《机械设计基础》等精品课程。其中,《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之起重创意大赛》从赛事主题、比赛创意、学生合作与分工、方案设计与优化、作品实现与展示、国赛答辩与备选、成果保护与转化等方面进行讲授,由理论高度过渡到实践领域,生动且直观地为学生学习和赛事提出指导意见。将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中取得的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和升华,使课程知识内容精准化、专业化和体系化,进而成为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3 面向学校,以赛促建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探索并建立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

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的开展促进学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五位一体的竞赛管理机制,探索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学科竞赛模式以及跨校组队联合指导的新途径。同时,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从而培育出具有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创新实干能力的物流技术人才。

五位一体的竞赛管理机制由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协作机制、宣传机制以及成果转化机制组成。1)建立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师生参与竞赛的意愿;2)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实现竞赛资源平台化,保障师生良好的竞赛环境和条件;3)建立组内协作、校内协作、校外协作等多层次、多学科协作机制;4)完善多渠道的宣传机制,依托各类媒体、工作平台、海报等加大竞赛宣传力度;5)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实现竞赛成果多元化工程。

2.4 面向社会,以赛促创

随着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着力打造规范化建设、智慧化传播、社会化协同和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崇尚创新、热爱科学、求真务实的社会氛围。

四面联合一体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契合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规定的毕业要求8项能力,即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个人与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亦是对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理念的一种很好遵循。

3 培养成效

多年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创新人才和推进高校创新教育改革,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各类学科竞赛为载体,扎实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切实将国家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落到了实处。

在基于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的四面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历届获奖质量和数量均名列前茅。表2为历届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获奖情况。在2022年第七届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中,79所高校200件作品同台竞技,全国决赛共产生了一等奖25项,代表学校参赛的8支队伍均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表2 历届比赛获奖情况

在中国大学生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中的优秀表现,也充分助力了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的升位。在2022年2月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第六轮排行榜(2017年~2021年)排名中,学校以总分93.39分的成绩居全国高校第九名;其中,在单年度2021年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五名。

4 结语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开展基于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基于物流技术的四面联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面联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勇于创新、理性质疑、求真务实的能力,建立了全方位、多维度的创新赛事育人体系,是学生、教师、高校、社会之间知行并举、产学合作的有益探索,也是当下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与实践,推进双创教育改革升级,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和新模式的一种新尝试。

猜你喜欢

起重机竞赛物流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MYQ型5000t门式起重机简介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大型起重机集中润滑的研究与改善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决战“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