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口语”课程思政的要素挖掘与提升路径

2023-03-26徐奋奋

文教资料 2023年2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话语

徐奋奋

摘 要:“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包括民族共同語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族语言政策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以及通过语言现象透视民族文化。本文结合课程实际从话语平台、话语资源和话语风格等方面论述如何提升课程思政话语效果。

关键词:教师口语 课程思政 话语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不仅是语序的调整,而且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重大变化。《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上,更要在立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教师口语”是运用语言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等相关场景下如何使用口语的一门课程。[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工具。语言作为一个音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由语音系统构成的“形式层”和语义语法词汇系统构成的“意义层”共同组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形式是通过说话——出声的口头语言来传达教学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产生反作用。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意识地使用规范语言和文明语言,指导学生规范地使用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人才培养效果。[2]此外,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良好的教师口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由此可见,“教师口语”课程天然具有融入“课程思政”的良好通道。对此,本文就“教师口语”课程蕴含的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及提升路径做分析与探讨。

一、“教师口语”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思政元素挖掘的基础和立足点,明确“教师口语”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发现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向和把握元素间的相互联系。

(一)普通话训练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也是“教师口语”的研究重点。国家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使用普通话及各层级应达到的标准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2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9条规定,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要求;《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第8条则对等级要求做出了进一步限定,教师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普通话训练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到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的普通话水平等级并获得教师资格所要求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因此,普通话训练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并以实践为主。理论方面的培训是更好地提升实践效果。理论学习内容一般是语音学相关理论。学习语音学知识是更好地指导实践。只有了解发音的原理和部位,才能发出准确的音,并能辨别相似音的差别,再辅之以大量针对性训练,便能逐渐掌握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以达到相应教师资格所应具备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二)一般口语训练

一般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本语言能力。而为了具备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所进行的一般口语训练,则由朗读、讲故事、说话、复述甚至演讲、辩论等不同形式的口语训练组成。不断反复地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巩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

掌握并能娴熟运用普通话是一项技能。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普通话训练掌握了普通话基本知识后,需要通过大量、反复的训练来熟练掌握并巩固强化。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可以创设语言环境、强化训练的基础,拉长训练时间,对提高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阶段的普通话训练与第一阶段的训练有显著区别,第一阶段的普通话训练侧重输入,强调读的标准,训练的语言材料多为字、词、句、篇章等。训练的目标是将普通话读得准确。而在口语训练阶段,则在读的标准的基础上加入了认知加工与思维输出。例如,复述,即学生需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朗诵,即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诗歌蕴含的情感,并力图准确传达给听众。这些更高的要求都建立在熟练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否则思维与语言就会出现混乱。如果普通话训练和一般口语训练能够认真完成并达到训练目标,不但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而且对提高师范生的语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师职业口语训练

教师职业口语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实践等职业场景中所使用的专门用语,是一般口语在教育教学场景下的细化,与一般口语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教师职业口语由于面对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在符合语言一般规律的前提下,需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各阶段的认知特征和语言发展特征,还应具有时代性。尽管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普遍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用语仍然是最根本、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是其他教学手段得以实现的前提。这一阶段的训练是普通话训练和一般口语训练的目的和最终结果。

教师职业口语通常由教学口语、教育口语和教师交际口语构成,三者共同构成了教师职业场景中常用的口语类型。教学口语是用于课堂教学的工作语言,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叙述语、描述语、解说语、评述语等;从主要教学环节上可分为导入语、讲授语、过渡语、提问语和小结语等。教育口语则是教学口语以外的日常教育活动的工作用语,是教师有目的地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的口语表达形式,具有针对性、说理性和情感性等特征。常用的教育口语有说服语、激励语和批评语等。教师交际口语是指教师在直接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以教师身份参与其他工作所使用的口语,如教师同家长、上级、同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间进行交际所用的口语,具有双向互动性、角色定位与转换等

特点。

二、“教师口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教师口语”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以普通话为代表的民族共同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和地区间的交流,促进社会交往,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语言是文化的标志,汉语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民族共同语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种强大的民族力量。普通话作为共同语的地位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并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3]我国地形广阔而复杂、人口众多,进而使我国成为一个方言复杂的国家。居住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方言的人们要进行交际,必须说相互之间能够听得懂的话,这就是通用语。[4]“雅言”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通用语。《论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汉代则出现了超方言的共同语——“通语”,其名称来源于汉代扬雄的《方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了通用语的传播,汉语受阿尔泰语系语言影响而产生了广泛通行于如今中国北方的“汉儿言语”[汉儿(汉族)的语言,即汉语]。“汉儿”这个词本身可能就是汉儿言语的表现之一,“汉儿言语”被认为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渊源。“汉儿言语”继续发展,在宋代成为各民族交往的共同语,在元代成为事实上的汉民族共同语(以大都话为标准)。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说: “四海同音,上自缙绅讲论治道,及国语翻译、国学教授言语,下至讼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5]“汉儿言语”在明初被以南京话为代表的江淮官话所取代。明清时期政府官员和军卒商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为当时所公认的国家通用语——“官话”,由江淮方言与幽燕方言、东北方言融合而成,并最终形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今天的普通话。“普通话”这个名词则是1906年由朱文熊提出的,意为“各省通行之话”。其后,民国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也推动了共同语的普及。

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沟通、达成共识理解和形成文化认同,都是建立在使用相互可理解的语言的基础上的。千百年来,汉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在民族融合的语言接触中既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也影响了少数民族语言。最终,汉语为各民族人民所选择和共同掌握,并在各族人民相互沟通、共同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存在于集体记忆中的共同的文化基因,直接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北方方言的代表点——北京话,因北京作为从辽至清的都城,一直是我国的政治中心,而被中央政府作为进行国家管理的工具之一。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多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并且选择使用北方方言进行日常交际的人口数量也最为庞大。在政治与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各族人民选择了普通话成为国家通用语言。这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中的必然结果。

(二)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虽然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但一种语言或方言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特别是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共同语”乃至“标准语”以及一种民族共同语,为全社会所普遍使用和掌握,除了全民的共同努力,还需要依靠法律和政府的力量进行适当的人为干预和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社会发展、社会接触等因素对语言发展、语言分化与统一的影响一般被归入客观因素;社会和政府对社会的各种语言问题有意识采取的各种对策则是主观因素。对策又可细分为“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规范”,一般包括建设全民族甚至全社会通用的民族共同语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规范存在方言分歧的民族共同语;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动员全民积极关注和参与语言建设以推动全社会的语言文明等。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共同语的推广工作,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汉语拼音方案》;1982年,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我国正式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地位,使得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成为我国的一项国策。我国在推广的同时还注重“规范”,明确制定了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之上,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分别颁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一系列具体的共同语规范标准。当前,我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推广普通话加强了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流,更容易让人民群众树立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意识,在经济上有利于全国市场的统一发展,实现了教育信息的标准化,为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交流提供了便利的环境,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同时推广普通话还存在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及地区、行业不平衡、普及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学生在语言生活中要遵守语言法律法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教师口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任务,应将语言推广与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学习纳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集中学习这些语言法律知识,全面了解国家对语言文字推广与规范的规定与要求,树立依法开展语言活动和治理语言生活的意识。同时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内容和意义的了解,将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语言政策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学生对我国语言治理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立志为国家的语言治理贡献力量。[6]

(三)民族语言政策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民族语言”主要指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的語言。[7]民族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起着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同时鼓励民族间互相学习语言,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目前,在事关少数民族发展的语言教育问题上,我国一方面保障各少数民族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另一方面推行全国通行的普通话,既体现了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原则,又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国家统一的需要。同时,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我国于2015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提倡“用现代技术手段记录保存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这一新时期的民族语言政策体现了我国对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语言现象透视民族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形态。语言是记录民族文化现象的符号,是传递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语言中积淀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学习语言,也就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学习一种民族文化。

词语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具有语言中表达意义的主要功能,从而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信息,如汉语词语构造有一种由反义成分构成的复合词“动静、长短、高低、得失、异同、深浅、反正、横竖、远近、方圆、悲欢离合、轻重缓急、东奔西走”等,反映了汉族人“相类相和、聚合则吉”的民族心理,也体现了古人早就具有的“相反相成”的辩证思想。

借词或外来词是语言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语言或方言词语的相互借用是民族文化交流的最直接的反映,如汉代开辟了西域交通,“葡萄、石榴、菠萝、狮子、骆驼、玻璃、琵琶”等词就是这一时期从西域诸国借入的;汉代之后随着佛经的传播和翻译,“佛、菩萨、罗汉、阎罗、和尚、僧、尼、塔、刹那”等词是从梵语借入的;元代从蒙古语借入“互通、蘑菇、站”等词。

我们通过语言了解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三、提升课程思政话语效果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最终都需要通过语言传达。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效果,一部分取決于话语传递的有效性。作为一门口语训练类课程,如何提升授课过程中的思政话语效果,也是“教师口语”课程思政的探索方向。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对话式、交流式话语平台

语言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要表达思想,首先要根据语境条件和交际需要,选取一种交际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符号系统,然后按照这种语言的结构规则,寻找合适的词语形式组词成句。在将言语信息编码成交际对象可以感知的语言形式之后,需要向对方传送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是用口语传递信息,那么负载语义内容的声波会借助空气或电子设备传递给听者;信息接收是听者或读者对表达一方所发送、传递的信息进行感知和识别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信息传送出去让人接收并不困难,表达者最难把握的是听者或读者能否按照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准确解读信息,以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在对表达一方所发送、传递的信息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听者或读者不仅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对方话语中的语义内容,还要根据语境条件,调动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准确把握其话语含义及交际意图。由此可见,教师要确保自己传达的课程思政能够被学生准确把握,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不能依靠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靠话语主体的平等交流、互促共生。[8]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换主体性思维,在课堂上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对话式、交流式的话语平台,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想要交流、愿意交流、能够交流,以此促进主体间的有效互动,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二)整合多种话语资源,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语境指言语交际活动的环境。语言的实际运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脱离了语境,言语交际就无从谈起,语言的实际运用也就无法进行。因此,不同的语境会影响语言的运用以及语句的表达和理解。与话语内部的语言要素相关的语境可以称为言内语境,与话语外部的非语言要素相关的语境可以称为言外语境。课程思政通过整合多种话语资源,有意识地创设适应课程思政传播的语境来提升教学效果。话语资源包括原则性、根本性的话语资源和生活化、时代化的话语资源。前者要求课程思政的话语资源不能脱离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后者则要求课程思政的话语资源要向教学话语转化,让话语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日常交往中,既要了解当前的网络热点和热词,更要了解处于网络化和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学生主流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只有如此,才能顺应学生心理,降低学生的接收难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三)融合多元话语风格,用好“讲故事”的话语方式

当前,我国许多专业课教师在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融入过程生硬、语言表达呆板、讲授式和启发式不能有机结合等一系列问题,降低了课堂吸引力,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教师可以融合多元话语风格,例如古典诗词曲赋、网言网语、符合时代特点又能引起共鸣的名言警句等学生熟知的话语内容与形式讲授课程思政,特别是要善于运用“讲故事”的话语方式。 “讲故事”的能力可以通过积累相关素材、观摩优秀作品、阅读相关书籍、有意识地自我训练等方式得到提升。事实表明,“柔性的话语教学方式、偏重用情和文来化人,注重话语表达的生活化和故事化,多以协商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和认可”[9],能更好地激发师生共鸣,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试行) [J].语言文字应用,1993(3):1-4.

[2] 孟吉平.关于“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的说明[J].语言文字应用,1993(3):4-8.

[3] 周作明,薛涛,李佳熙.试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史理与学理[J].语言文字应用,2022(4):23-35.

[4] 连谊慧. “汉民族共同语”多人谈[J].语言战略研究,2016(4):59-68.

[5]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M].北京:中华书局,1978:60.

[6] 王巧明,郭春霞.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22(2):99-105.

[7] 沈阳,贺阳. 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272.

[8] 龙献忠,刘绍云.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系统构成、现实检视与提升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3(3):32-41.

[9] 熊华军,魏星星.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的三维向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1):64-7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示范课项目“教师口语”(2020SJJXSFK0458),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一般项目“‘线上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研究——以《教师口语》课程为例” (2020jyxm0265),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基于语音可视化的普通话教学实验研究” (gxyq2021043),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潘之恒整理与研究” (AHSKF2019D69)。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话语
主持人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一句鼓励的话语让生活更美好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