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五个维度

2023-03-26杜骞

文教资料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文明意识思政

杜骞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为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和目标。和谐、自然的生态文明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时期,高校思政课程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也需要新的视角。高校的思政课程可以围绕生态意识、生态价值、生态教育、课程模式和生态文化五个维度展开,通过意识的提升、价值的引领、模式的突破、课程的建设和文化的助推,使之与生态文明教育彼此融合、促进,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思政课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党的二十大報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再深化。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1]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高校学生的生态意识,通过多方位的生态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生态素养,使生态意识和思维融进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中,促进大学生群体形成良好的生态观念,助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强化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意识是人对人本身和自然的共处、生存观念的一种反思,折射了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反映了人和自然关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意识教育提升,首先要让学生转变思维,改变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全面地看待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问题,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着力摒弃“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帮助学生建立“生态整体意识”的理念。人和地球中所有的物种都处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其中的事物之间时时处处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也就是说,人与其他生物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2]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法则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前沿阵地,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规律,把握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升学生群体的生态整体意识。

从当前的大趋势来看,许多学校已经加强了生态意识教育,但是只局限于少量的书本理论,没有系统全面地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也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作为依托。要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应该在思政课程关于生态理论的基础上,融入当代的生态理论与生态教育实践,持续完善教学相关内容,持续提升生态教育效果。比如,开设一些特色思政课程、开展公益性宣教类思政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生态素养。将“走进自然”等沉浸式体验类项目融入思政教育课堂中,组织学生参观生态植物园、江河湖泊等,激发学生热爱生态环境的情感。在具体课程工作开展上,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可以加强生态哲学思想的授课内容,例如“普遍联系”这一章节,应该着重阐明生态平衡对人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人、社会、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可以加强生态认知教育,例如党中央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发展理念”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都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生态认知体系的建立;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多联系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形成尊敬自然的生活规范和理解自然的生态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高校的思政课应该时时处于时代前沿,紧跟党中央的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作为具体的教学抓手,持续强化生态意识宣传,把生态的意识思维上升到生态底蕴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逐步掌握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意识、落实生态文明行为。

二、促进生态价值引领

生态教育应该让学生具体了解人类自我中心化倾向,因为思政课面对的是以学生为主的群体,而人类中心意识的异化对学生有了潜在影响。学生对自然的态度可能会偏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目标,导致与自身、自然的关系紧张,出现本体的生态意识偏差。[3]以往的生态意识教育会在人类中心化的影响下,将教育客体学生带入本体与自然的对立中。要摆脱这种思维,要正确发挥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就得摆脱这种生态意识的异化,完成人与自然的同化,回归人最本真的存在意义。

“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4]思政课程中的意识教育应该回归生态本身,让主客体在生态意识的闭环中处于双向循环中,让学生可以回归人的本身,回归自然。

学生作为生态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他们的整体生态意识纳入个人和群体的价值需求当中。生态意识的教育要让群体实实在在感受到每一个人与群体、社会、国家的利益关联。思政课就要教导学生尊重人类对生存利益的合理要求,使他们明确不同主体的生态责任和生态意识,同时也要让生态责任意识成为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在思政课程中倡导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守护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促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促进思政课对学生群体的价值引领。

三、突破生态教育模式

思政课应该紧跟时代,例如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借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材的相关内容。

生态学中有许多抽象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如果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把生物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展示出来,从而将枯燥、静止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实物,就能让学生比较直接地接触到时代久远的生物和肉眼看不见的结构与生理现象。[5]比如,对本地水体污染的调查,森林、湿地保护的具体措施,等等。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学,如云空间展示、影视制作、微课等学生群体比较喜欢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云旅游”的课堂中懂得生态资源的重要性。又如许多地方思政课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应的生态元素场景,让学生沉浸式吸收生态知识,与自然的共生意识更加深刻。在学习气候变化时,思政课教师可以将这些年国内外的气候变化过程以及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制作成动画或者纪录片,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态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可以积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相融合,从而在学科教学中掌握第一手信息技术资源,并且将之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中。

猜你喜欢

文明意识思政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漫说文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