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本,构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2023-03-26黄君红

江西教育B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材目标素养

黄君红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家逐渐意识到:学再多的知识都不如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容应对迎面而来的挑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是基于语文的核心素养,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获得策略、习得方法为目标编排的。教师既要整体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精神和意图,也要悉心研读教材,在以育人为导向的实践活动中循序渐进地落实各语文要素,着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可以这样定

1.前后联系有梯度,明确单元目标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素养为本安排教学内容,各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對每个单元“教什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学习主题为引领,强调构建学习任务群,通过内容整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情感的整体发展。

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是“童年”,语文要素是要求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人物的心情”“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本单元三篇课文虽然都指向教学学生批注的策略,但训练是有梯度的。如《牛和鹅》一课旨在引导学生“看看可以从哪些角度作批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后题提出作批注的新角度,即“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批注方式具体化;《陀螺》又进一步指出,可以“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指向运用批注进行深入阅读。一个单元,循序渐进地落实“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的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前后联结,整合学习资源,考虑单元整体价值,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网格,培养学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思维习惯。

2.有的放矢少求全,聚焦核心目标

王荣生说: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从双基到三维,再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双线融合,其实,教学目标是“三位一体”的,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向。

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用批注”。在教学《牛和鹅》时,教师可以将这一课内容与之后的课文链接起来,突出主要学习策略:学习用批注的方式来阅读。教师聚焦一个策略,循序渐进,从提示,到暗示,到总结,到提出新问题,全面引导学生学习新策略,有梯度地达到“梳理批注的不同角度”的目的。

一堂课如果教学目标太多,师生会忙不过来,课堂就会失去张力。为了防止目标的泛化与游离,教师必须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能赋予单篇课文更完整的教育价值,而且可以更加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教学。

二、精简问题才能深度学

于永正老师说过,告诉,只能让学生得到兔子,决不能得到猎枪。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深度的学习,必须改变提问的角度,提升问题的质量。

1.聚焦核心提出大问题

教师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针对文章的特殊表现形式、文字中的内涵意蕴、既定答案的重建,找出带有启发性的、有足够思维含量的、提纲挈领的“大问题”。

如执教《蜘蛛开店》时,笔者让学生探寻“蜘蛛三次开店中什么在变、什么没变”,就是高站位落实教学目标“梳理故事内容,按顺序讲故事”的体现。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必须解决“蜘蛛开了哪三次店?想法和结果有什么异同”等多个小问题。而这些小问题是学生为完成针对单元训练目标设计的“大问题”而自觉产生的问题,学生在一次次的回答中逐渐建构出相对完整的、系统的思考体系。

教师提供给学生“少而精”的大问题,学生才能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思维才能深入发展,学生学习起来也更主动、更轻松。

2.问题层级促进深思考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韦伯提出“知识深度”这一概念,将学生的认识水平分为4个层级,深度学习的任务应该基于第三甚至第四层级来设计。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教师可以设问“怎样向世界友人介绍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呢”是这一“策略性思考和推理”的问题,学生要对既定答案进行重建性思考,学习的自主性会大大提高。学生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时,能把听、说、读、写全部连通,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自主学习。课堂成为思维的磁场,学生就能在学习中整合知识、发展心智。

核心素养是需要依靠深度学习来培养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各单元的训练重点指向明确,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领会编者与作者的意图,以素养为本,基于单元的核心概念设计综合性的、深层次的问题。

3.以生为本解决真问题

教师有时候很难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牢牢把持着教师的权威,把“没有问题的课堂”视为一流课堂,使原本充满活力与可能的教学,变成一场写好剧本的表演。“当孩子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介入时,很难自我建构知识体系”。

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琥珀》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什么是琥珀?”“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这篇文章是瞎编的吗?”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说清楚琥珀形成的过程,侧重于说话练习,课堂反应很好,但这无意中转移了教学重点,偏离了单元目标——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如果课堂上教师能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筛选出大家感兴趣或有价值的问题,引导讨论,将真实解决学生在阅读当中遇到的问题,能让学生的真实学习在课堂上发生。

总之,我们可以随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指向,在教材的前后联系中摸清各语文要素的训练线索,找准单元目标,选择对应的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提问质量,发生深度学习,在真实有效的课堂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省分宜县第一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材目标素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们的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