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2023-03-26胡笑盈

江西教育B 2023年2期
关键词:主题性量规双减

胡笑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作业主要以配套教辅为主,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学生常常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学习效果提升并不明显。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提出要全面减少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双减”政策下,转变作业设计方式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主题性学习,从作业设计的目标、任务构建、个性生成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主题性学习,设计导航作业

主题性学习,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进行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以课本为范本,补充课外类文,加强知识的运用,将“学与用”结合,在“用”中进一步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教师要逐步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主题性学习要求教师围绕某一主题确定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教师应结合实际学情、实际应用等因素提炼具有概括性和可迁移性的观点,并以此来进行作业设计。

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社戏》为例,学生需要从这一课的学习中掌握“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通过文章里的人和事概括本文的主题”的方法。在学习本篇课文时,主题性学习补充了课外类文《社戏(节选)》《清明》《端午的鸭蛋》《吆喝》。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性学习来设计这一课的作业。

主题性学习将课堂由“教为主”转为“学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同时,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通过主题性学习设计导航作业,能使作业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逐渐掌握更多的技巧,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任务构建,精简化作业设计

主题性阅读可以有效避免零散作业造成的知识遗忘,可以有效加深记忆,让学生多角度、更全面地理解同一类型的课文,形成框架性思考。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社戏》为例,教师要让学生明晰学习这篇课文要能领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妙处”,能理解“作者的情思和民俗的价值、意义”,会欣赏“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之后,教师可通过任务构建,精简作业,引导学生阅读《清明》《端午的鸭蛋》《吆喝》,并要求学生用批注的方式(如表1),赏读三篇文章。

教师以主题性学习为导向,通过任务构建,使学生作业少而精,真正做到“一课一得一巩固”,真正实现作业的“减量提质”。教师应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注意作业内容的梯度和区分度,学生在不断进阶的过程中,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总结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

三、课后评价,个性化作业设计

1.设计评价量规,反馈作业质量

语文作业设计中经常会有开放式问题和实践性任务,它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教师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不能盲目,要依据一定的量规来评价。如教师可以从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等方面,设计不同维度的指标,形成评价量规,并将其附在任务之后,作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工具。

2.借助“作业银行”,设计个性化作业

通过评价量规,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学习下一环節,知识掌握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根据评价标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改进。这一过程极其重要,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重新练习,摸索方法,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内容进行指导,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

例如,学生在“找出四篇文章的演讲起因(动机)”这一任务中获得较低评价,那说明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不透彻,不知道什么是演讲的起因(动机)。这时,学生在教师的“作业银行”里,结合自己的薄弱点选取一组以演讲为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练习。个性化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找寻解决方案,提高理解能力。

作业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明确自身薄弱点的有效方式。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需要明确思路过程,让学生明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让他们感受到作业评价的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宜阳新区官园学校)

猜你喜欢

主题性量规双减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师生共同制定评分量规——基于文献与实践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体育学习评价量规的研究
浅谈评价量规在音乐翻转课堂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