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意愿提升策略研究

2023-03-26徐颖毛晨蕾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业意愿高校教育提升策略

徐颖 毛晨蕾

[摘 要] 近年来,高校扩招和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大学生创业活动则成为社会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的关键动力。文章围绕大学生创业意愿这个核心概念,从内、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家庭环境和创业激情。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层面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措施进行探究。这对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和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意愿;提升策略;就业指导;高校教育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从729万人快速增长至1020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上升。在此背景下,不少大学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创新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鼓励大学生用创业促进就业。大学生是大众创业的主力军,支持并促进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大学生在学校中鲜有创业实践机会,缺乏系统的创业实践经历,也缺乏创业意愿。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是促进大学创业的重要一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促进我国经济提速,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教师需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进行探究。

一、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从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家庭环境和创业激情。

(一)创业环境

创业受到环境的影响,创业环境是各种要素的组合,包括世界与国内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以及创业者所在地方的综合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活動及创业进程与效率。创业环境还包括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及人文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能提供丰富的资源,如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1]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创业环境所产生的资源能够为创业者提供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增加创业融资的成功率、创业质量和数量。[2]但是在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促使资源向低质量的活动倾斜,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总之,在没有完备的制度环境下,市场资源可能会对大学生创业造成消极或积极的影响。政务环境是创业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包括政府执行力、公平性等。政府的执行力和公平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成本,减轻政府干扰,为新企业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和可获得资源。法律政策环境是一种正式制度,有助于企业突破“瓶颈”,调动创业者创业的积极性。完善的法律政策可以提供可信赖的制度保障,如知识产权政策等,这些完备的政策可以让创业者对创业充满信心。[3]此外,相关的法律政策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外部融资,有助于企业所研发活动的成功,进而有利于创新型创业活动的开展。与正式制度环境相对应的是非正式制度环境,如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括对外开放和社会信用。对外开放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新技术和新知识;社会信用是获得利益合作者支持和信赖的重要基础,可以增加创业成功的概率。

(二)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一个涵盖创业氛围、创业课程和创业活动支持等方面的系统工程,目的是通过特定的教育课程促使大学生产生创业意向、能力和技巧,为创新创业做好准备,能够提高大学创业的信心,进而提高创业意愿。[4]有学者将创业教育划分为学生自身和学校教育两个维度。学生自身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和素养;学校教育包含学校课程、教学和创业资源。创业教育立足商业,以创新思维和视角来对大学进行创业模式、流程等方面的系列培训,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认识创业过程需注意的重点、难点及创业成功的要素,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创业教育还包括对大学生创业培养计划的统筹培训。培养计划涵盖创业过程所涉及的常识、基础、职业规划和领导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还涉及创业比赛、创业社会实践和创业成功分享等。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具有本质的不同,传统教育重点在于教育学生要服从领导、应聘受雇、被动接受,而创业教育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勇于开拓,目的在于对学生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激发和提升。

(三)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学生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对个体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会促使大学生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综合素养,从而不同程度地促使人们产生创业意向或行为。[5]家庭环境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其中,客观层面是指不受个体控制、与生俱来或无法改变的因素。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个体的影响最大。如果父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或是具有相关的创业经验和资源,那么,孩子的创业意向和创业成功的概率将会增大。[6]学生创业成功也与初始的社会资本和创业资源有关,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家庭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有关联。初始社会资本多和接触的创业资源多,大学生创业的愿望会更强,也更易成功。此外,大学生初入社会,创业是个风险较高的行为。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往往会寻求家庭的帮助,家庭成员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支持、鼓励和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四)创业激情

创业激情包括个体特征和情绪两个层面。个体特征是个体在长时间内不会变化的人格特质,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反应。创业者突出的人格特质包括有激情、主动和坚持,其中有激情是创业者比较稳定的一种外部特征呈现。一般来说,人格特质不会轻易随着时间、外界变化等环境因素而产生改变。创业激情是一种积极且强烈的情感,能够促使想要创业的个体对创业产生积极的态度,并可以在个体遇到困难的时候生成勇气和力量,有助于创业的开展和成功。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一)政府层面

国家或各级政府所发布的有关创业的政策,有助于创业活动的开展和成功。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驱动大学生创业:首先,政府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意愿,相关政府部门应多出台一些创业保护机制,优化创业所涉及的审批流程,改善创业政策落实与反馈机制,做到便民化和丰富化。其次,国家应该多开展大学生创业的宣传活动。目前大部分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网络公布的,并未有效地传播至大学生群体中。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各个大学开展有关创业的宣讲活动,对创业活动政策进行宣传、讲解,并对以往的优秀创业者进行表彰和宣传,有效地发挥这些创业模范的引领作用,引导更多大学生对创业产生兴趣并投身于创业中。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派相关人员定期在各个高校开展讲座培训,分享创业经验。最后,政府还应该对大学生创业的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关乎着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学校层面

高校所提供的教育环境也是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7]首先,高校应该建立一套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注入创业思维。高校重视创业教育并提升创业教育的质量,对大学生创业学习、创业意愿及创业成功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可以根据创业理论来优化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具体来说,高校应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对其进行创业的教育宣传,让有意愿创业的学生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增强他们的创业激情和意愿。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应该因材施教,结合教师授课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来开展创业教育,并差异化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资源。其次,高校可以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或优化,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现在大部分高校都缺乏专业的创业教师,导师创业教育未能专业化,缺乏系统的教育。为此,高校可以适当地引入具有系统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的教师,来对大学生进行授课,并积极引导教师要多带大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最后,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知的最好办法。高校可以和企业联合培养大学生,推动大学进行创业实践,可以为创业实践设置学分,要求学生只有完成创业实践环节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高校也可以借助情境教学、知名创业案例讨论、学校小型创业竞赛等来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兴趣,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创业实践的机会和体验,增强学生的创业意愿。

(三)家庭层面

高校虽然开始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大学生创业的占比却没有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家庭因素有关。在中国,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高校在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之前,还需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可以让学生的家庭成员适当地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收益及风险,进而获得学生家庭成员对创业的认同和支持。

(四)大学生自身层面

大学生创业实践意愿的激发关键在于大学生的意愿,这就需要大学生积极保持激情和兴趣,自主学习相关的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参与创业实践活动。首先,大学生需要保持创业激情,发挥积极情绪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创业过程肯定会遇到艰难险阻,充满不确定性和困难,大学生应该正面看待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保持激情并积极应对挑战。同时,大学生应该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勇敢坚定的态度来进行创业活动,增强创业信心和创业意愿。其次,情绪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情绪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情感,它会随着外界环境、自身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最后,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汲取相关创业知识。

(五)社会层面

除了政府、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层面,社会层面的创业氛围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尚未真正接触社会,所以对创业的了解一般是来源于社交媒体。但很多社交媒体报道对创业成功或失败总是夸大其词,使大学生对创业形成错误认知。一方面,对创业成功的夸大很容易促使大學生冲动地投身于创业中,盲目地追逐社会创业热度,很容易造成创业失败;另一方面,对创业失败的夸大极容易给大学生留下“创业非常困难,创业非常难成功”的印象,进而打击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导致大学生不敢创业,甚至回避创业。因此,社会应该形成一种提倡创业、鼓励尝试、正确对待失败和成功的氛围,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对创业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正确对待创业。

参考文献

[1]蔡莉,鲁喜凤.转型经济下资源驱动型与机会驱动型企业创业行为研究——基于机会与资源的整合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3):172-182.

[2]欧绍华,朱元英.创业环境、创业榜样对研究生高创业意愿影响的组态效应研究——基于fsQCA的研究方法[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2,42(5):28-37.

[3]曾婧婧,温永林.政府创业政策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国家创业型城市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管理,2021,43(4):55-70.

[4]王良.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2021(34):109-111.

[5]俞旭,周必彧,李明洙.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1):108-112.

[6]俞旭,柳霆钧,楼黎瑾.家庭环境对高职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21):122-126.

[7]陶俊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建议——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战略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0(12):97.

猜你喜欢

创业意愿高校教育提升策略
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ISM的成教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思考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