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素汐的无方法论
2023-03-26余驰疆
余驰疆
1988年出生于山东烟台,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活跃于话剧舞台,2016年因主演电影《驴得水》为观众熟知,代表作包括电影《无名之辈》《半个喜剧》,电视剧《亲爱的小孩》《我在他乡挺好的》等。2023年3月,由其主演的电影《回廊亭》上映。
热闹的春节档过后,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缓冲期,几部类型片轮番登场,任素汐一人占俩——先是在《荒原》里上演徒步独行的“独角戏”,后又在《回廊亭》中体验了一把酣畅淋漓的复仇路。
显而易见,与过去相比,如今的任素汐产量高多了。两年来,她出现在《北辙南辕》《我在他乡挺好的》等热门都市剧里,展现出与过往角色截然不同的时尚形象,也在《亲爱的小孩》里扮演拧巴又强势的母亲角色,引发不小的社会讨论。
改变,一方面源自日积月累的演技口碑,另一方面来自个人观点的转换。“以前我比较挑剔,必须剧本多好,多适合自己才行,但这两年发现,如果老不演就会手生。你不能天天坐在家里沙发上想怎么演,必须要在尝试中得到答案。”任素汐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不管最后评价是什么,我都欣然接受,因为这都是我往前进步的一环。”
几年前, 任素汐参加综艺《我就是演员》—— 那是她为数不多的几次综艺露脸。节目里,她诠释电影《一九四二》中的一段戏,把几位导师看得热泪盈眶。但很少人知道,她在上节目前挣扎了许久。她不懂如何在综艺中得到演员的自洽,但又明白一个无奈的道理:在这个时代,演员的机遇不是等就可以等来的。
她曾是个善于等待甚至乐于等待的人,多少年微博签名始终是“出门、上台、演戏”,按部就班也怡然自得;如今,任素汐放下某些执念,与其等待不如多做些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是拓宽边界的必经之路,也是寻得“命运般角色”的必经之路。
两部电影,两种人生,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拍摄经历。不论是《回廊亭》还是《荒原》,任素汐接下剧本的重要原因,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回廊亭》里,她饰演浴火重生的复仇者,也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自我救赎;《荒原》里,她在无人区实景拍摄,呈现出中国电影中少有的女性冒险形象。
《回廊亭》改编自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作品《长长的回廊》,讲述了一个多重反转的复仇故事。一切的起點是多年前发生在回廊亭酒店的一场大火,看似意外,实则疑点重重。任素汐饰演的律师周扬,便是这场大火的受害者之一——她改头换面,借由遗产分配委托再次来到回廊亭,只为找到当年真相,为丧命火场的爱人报仇。
拍摄场地是在四川青城山里,山路蜿蜒,烟雾缭绕,“经常拍着拍着就冒出雾来”。得益于颇像仙境的环境,演员们经常产生意想不到的碰撞。电影第十六分钟,回廊亭再次发生命案,恰逢警察到访检查消防,于是众人抬着尸体,上演了一场“躲避战”,让本来紧张悬疑的氛围突然渲染上了黑色幽默。
“拍的时候我们觉得悬疑片老搞得故弄玄虚的,就想着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节奏劈叉一下,我们几个人就在那儿尽情演。”任素汐说,“有时候表演可能就是这样,试着试着就出来了,也许在你看来是失误,反而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任素汐是体验派的忠实拥趸,对她而言,设计表演是一件性价比相对低的事情,更多时刻她习惯按照真实的情绪作出反应,而不是提前部署。因此,在《回廊亭》几场周扬与嫌疑人对峙的拍摄现场,导演来牧宽经常被任素汐计划外的反应打动,连她意外撞上柱子的镜头都保留下来。
《荒原》的“体验”称得上是体能的极限考验。任素汐在片中饰演前往荒漠寻找父亲的女孩,大半部电影都是她的个人演出。暴晒、干咳、长途跋涉,即便是已经提前进行了体能训练,但依然抵挡不住狂沙暴风,每天跑到缺氧,一呼吸肺里都是沙子。“《荒原》看似是在讲一个人求生的故事,但实际上它内核展现的是爱与亲情,是一个人与自我的和解。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我在《荒原》的人物和剧情里,看到了它的影子,所以很想尝试下这个角色。”
两部电影中合作的演员,刘敏涛和李晨,都对任素汐的现场感赞叹不已,在他们看来,任素汐的很多表演就像是“生理反应”,是一种本能的表达方式。
因此,当被问及每场戏的表演心得时,任素汐总会说:“我的确没考虑过这件事,它对我来说太复杂。我知道方法派是很好用的,我也学过这些方法,但是它对我的效果并不好,不如我真信了这个事儿效果好。”她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我跟你演一对恋人,如果是方法派,就需要把你替换成我真实的恋人,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我在替换的过程中会跳戏,会影响我相信跟你产生感情这件事情。如果是用我自己的方法,我会尽量找你身上的优点,然后我喜欢上你这个人本身,对我来说,这更简单一些。”
体验派的好处因人而异,但是“坏处”显而易见——出戏太难。“脱离角色后那段时间是最痛苦的,演的时候还有好处,还能得到创作的快乐,可是要出来的时候,真就只剩坏处了。大家也不太能理解,有时还会觉得你真装。”任素汐说,“但是我觉得无所谓,自己遭了啥罪,受了啥苦,只有自己知道,这是工作的一部分,没什么可说的。”
任素汐在大银幕上最初为人熟知的两个角色,就是这种体验的极致产物。2016年电影《驴得水》上映之前,她已经在舞台上演了女主角张一曼整整4年。还有另一种换算方法,影片中有一段她自扇耳光的经典桥段,拍摄时3条过,但线下她已经扇过自己1500多次了。常有人劝她舞台上可以用些技巧少受点罪,她说:“舞台和场景都是虚构的,因此演员只能用最真实的表演才能打动人心。”
电影《驴得水》剧照,任素汐的“下雪了”镜头。(视频截图)
2012年,导演周申打算排演话剧《驴得水》,讲述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剧中女主角叫张一曼,外表风情万种,内心单纯可爱,但也因此承受了悲剧性的命运。
构思这个角色时,周申很快想到了校友任素汐。起初,这部剧只有框架,所有主创一边排一边填充内容。那时起,任素汐开始写《一曼日记》,从这个女孩的出身、成长、恋爱写起,每天晚上睡前脑袋里“嗡嗡嗡”地涌入另一个人的记忆。“她像一个活人一样在我生命里的时候,我就觉得,体验派的创作方法原来是这样的。”
几百场的《驴得水》,任素汐经常在谢幕后到剧场门口静静待一会儿,就想让自己短暂抽离一下角色。《驴得水》的另一位导演刘露形容过她的状态:“任素汐演话剧的时候,每天只能干那一件事,醒来就去剧场,然后准备,演完要消化很久再回家。”
由于话剧大受欢迎,4年后电影《驴得水》上映。在影版里,周申印象最深的一段表演,是张一曼剥着蒜唱着歌曲《我要你》,然后把蒜皮往天上一撒说:“下雪啦!”在周申看来,那是一种真实的高兴,不是外部技术或者情感酝酿就可以达到的状态,也只有演了4年张一曼的任素汐,才能演出这种高兴。
电视剧《亲爱的小孩》剧照。
当年在台下看话剧《驴得水》的观众里,有一位特别的观众——导演饶晓志。2017年,他筹拍电影《无名之辈》,找上了任素汐,这次给的角色是一个西南小镇瘫痪女孩马嘉旗。任素汐从“坐”这件事情开始体验。每天尝试坐着不动,十几二十分钟还行,一小时开始焦虑,到了三个半小时全身已经麻了。但她觉得这样不对,因为真正的瘫痪不会有“麻”这种知觉,又开始练习放松,让麻也成为自然状态,甚至无感的状态。电影里一场马嘉旗和两个劫匪的天台戏,下着大雨,章宇和潘斌龙两位男演员冻得打哆嗦,任素汐硬是控制住颤栗——因为她是不会动的。
《无名之辈》后,任素汐常被拿来当做演技派代表。但饶晓志觉得,与其说是演技好,不如说是她很真——她并没有演出,只是在生活,只是以另一个人的名字。
很长一段时间,任素汐作品产量不多,并非不敬业,而是她觉得能力有限。在她的表演体系里,所有角色都应该包含她的“种子”——这些种子,可以是她天生的性格,可以是她某些价值观。“假设我身体里有4个很大的种子,那么我就能把4类人掌握得很好,但再多就掌握不来了。”她说,“我不是很相信一个演员能演好1000个角色,我从不强迫自己去塑造无数个鲜活的人物。”比如《回廊亭》的周扬,一个最初其貌不扬后来竭尽全力复仇的女孩,对应任素汐的种子就是那股执拗的劲儿。
任素汐出身文艺家庭,考中央戏剧学院时报的是导演专业,班里她年龄最小,觉得自己导戏可能谁都不会听,干脆当起了同学们的“御用演员”,这一当就当上了瘾。
毕业后近10年,任素汐一直停留在舞台上。那些年,她每天从北京通州到市区,一场舞台剧300元劳务,除了家里、舞台,就是排练厅。
不论是周申还是饶晓志,都在合作之前见过任素汐,前者给她上过课,印象是“表演水平及格”;后者给她面过试,最后淘汰了她。可是10年后,当两人再次看到任素汐,都给她留下三个字:“开窍了。”
“认可的人认可了我,特别开心,但具体我也不知道是我哪儿开窍,我不是还跟以前一样吗?”任素汐说。事实上,这种开窍,指真正学会成为角色。“我没有很多目的性,就是让自己去‘相信’角色,想好人物的‘前史’,故事的前因后果,发掘自己身上是否有角色的‘种子’,把其中的共同点放大一些,然后,竭尽全力掏空自己。”
任素汐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个角色,是去年播出的电视剧《亲爱的小孩》里的方一诺,“因为她缺点够多”。现在,她越来越喜欢这种缺点多的主人公,因为这才是一个鲜活的人,“虽然会有很多人不喜欢,但是这没问题”。
这部剧里,夫妻吵架,聚餐吃饭,甚至分家产等重头戏,很多细节都是现挂的。“现实戏最好演,也最难演,因为观众是最敏感的,他们其实非常有判断力,这时候如果不能展现出生活,那就可能功亏一篑。”
“吸收养分最好的方式就是认真生活,不要错过生活的每一个步骤,不要每天疲于奔命,然后什么也没有了。”如今的她,不再执迷于苦苦等待一个好剧本,也不再需要讨好任何人,而是从舞台上的体验派成为人生的体验派。
她说:“戏落幕了,生活还是自己的。我不想被自己的角色撕碎,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