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与创新:第九届中美诗歌诗学学术研讨会综论

2023-03-25邓琴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6期

内容摘要:2023年10月21-22日,“第九届中美诗歌诗学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会议围绕“诗歌的多维文本批评”“跨艺术诗歌研究”“诗歌的跨文化译介与传播”“诗歌的民族、国家与共同体想象”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展示了诗歌理论探索和跨界批评的方法与范式新突破,促进了中外诗歌研究的交流与对话。

关键词:中美诗歌诗学学术研讨会;诗歌理论创新;诗歌跨界批评;批评方法与范式

作者简介:邓琴,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美国文学。

2023年10月21-22日,“第九届中美诗歌诗学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文研究》杂志和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文学研究中心协办。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洲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玛乔瑞·帕洛夫(Marjorie Perloff)和查尔斯·伯恩斯坦(Charles Bernstein),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聂珍钊教授等专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百余位中美学者围绕“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中美诗歌交流”“新时代中国的外国诗歌研究新发展”“声音、视觉、语言:诗歌文本研究”“诗歌与诗歌批评理论研究”“中外诗歌批评”和“诗歌的翻译与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视野多元、创见丰富,在“诗歌的多维文本批评”“跨艺术诗歌研究”“诗歌的跨文化译介与传播”“诗歌的民族、国家与共同体想象”等方面的研讨尤其具有创新性和建设性,成为本届会议的学术特色。

一、诗歌的多维文本批评

本次会议的理论创新之一是“诗歌多维文本”理论的提出。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在题为“诗歌多维文本理论与批评实践”的大会发言中富有创建性地提出了“诗歌多维文本理论”,指出诗歌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构成诗歌文本的元素既有语言符号、语言的物质材料, 也有非语言材料;诗歌文本是由三个次文本构成,即声音文本、视觉文本和文字文本。这一理论在强调考察诗歌文本内部结构及其意义建构机制的同时,也强调对诗歌文本与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以及大千世界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诗歌多维文本理论作为一种诗歌批评理论,在与欧美文化批评和新批评理论进行双重对话时,也为中国新时代的美国诗歌批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導。

帕洛夫院士、伯恩斯坦院士和西南大学罗益民教授呼应了罗良功教授的观点。在帕洛夫院士和伯恩斯坦院士合作汇报的“虚薄:微观诗学实验”(“Infrathin: An Experiment in Micropoetics: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主旨报告中,帕洛夫院士认为诗意的语言最好被认作是“虚薄”(infrathin)的语言,诗歌中声音、视觉和语言同样重要,因为诗歌文本中看似不相关的单词和短语都会通过声音、视觉、词源、语法和结构得以重新关联,从而产生新的意义。伯恩斯坦院士结合自己的译作《流浪者的夜歌》(“Wandrers Night Song”)评议了帕洛夫院士的微观诗学概念。他充分肯定了微观诗学对于诗歌诗学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微观诗学不仅可以帮助学者观察诗歌中独特的声音、视觉和语言文本,而且还可以提高诗歌翻译译文的准确度。罗益民教授则在题为“诗歌作为形式的拓扑:从声音、视觉、语言到文体”的大会发言中从跨学科的角度总论了诗歌的形式,指出诗歌是形式的拓扑,诗歌所产生的无穷多变化可以看作一种拓扑学的空间演变。这种演变包含了形式与意义的同一性,即形式构建对意义的规定和影响,形式作为意义的机器产生效应,形式产生与形成的机制及拓扑学空间形变这个隐喻性的描述等。罗益民教授认为经典诗歌更好、更有效地体现了这些属性和特色,其中康德所说的“视觉对象结构”是诗歌的形质,而“时间过程结构”是诗歌的音质,它们作为索绪尔所称的能指是诗歌的本体意义。

与会学者的发言为诗歌多维文本理论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提供了注脚。湖南大学黄晓燕教授在题为“倾听与史蒂文斯诗歌的‘非理性诗学”的主旨报告中专注于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诗歌中文字的声音,指出史蒂文斯会将自己独特的声音感知自觉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让文字的声音参与诗歌意义的生成。由此,文字声音具有非理性表征的特质,体现出诗人的非理性诗学。武汉理工大学的姜艳副教授探究了罗伯特·海登(Robert Hayden)诗歌中声音的文本化,认为诗歌中丰富的声音元素强化了意象引发的听觉联想并表达了诗人阶级融合的理想。对外经贸大学的石婕关注了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肖像诗歌中的声音,并且从斯坦因的听觉意识出发分析了其诗歌中的声音模式和语言诗学的特性。其他学者还从声音的视角重新解读了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路易斯·格丽克(Louise Gluck)以及非洲诗人科勒卡·普图玛(Koleka Putuma)的诗歌和诗学主张。学者们的发言还表现出对诗歌文本建构的动机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华中师范大学曾巍教授在题为“作品结构与诗人艺能——从《鸟巢》‘元诗析解看格丽克‘编织诗学”的大会发言中,评论《鸟巢》(“Nest”)是一首通过言说“ 客观对应物” 来探讨诗歌创作问题的“ 元诗”,诗的创作和鸟的筑巢实际上可类比为一种“ 编织活动”。当诗人从过往生活中寻找经验作为质料,诗人的心智转化为内在经验并运用语言符号将其编织起来赋予结构时,诗作已经体现了诗人作为艺术家的创作才能并且在言说诗人主体时也创造了全新的现实主体和生活。深圳大学黄永建教授以其十三行汉诗为例探讨了诗歌形式建构及其力的结构的诗艺和文化内涵,认为创新诗体具有诗歌史和文化史的多重意义。

二、跨艺术诗歌研究

本次会议的另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议题是跨艺术诗歌研究。多位与会专家的发言都指向了诗歌的跨艺术性,表现出对诗歌与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之间互文互渗互动的强烈关注。东南大学朱丽田副教授在题为“ 西尔维娅· 普拉斯诗歌中的先锋艺术特质”的主旨报告中分析了普拉斯(Sylvia Plath)诗歌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指出普拉斯曾根据现代绘画作品写下了多首艺格符换诗。朱教授以其中四首诗歌为例,通过结合克利的绘画作品以及普拉斯的诗歌文本,总结认为克利的作品不仅为普拉斯抒发自己的内心独白和情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式,也给她的诗歌带来了丰富的主题内涵;而普拉斯四首艺格符换诗歌既有对原作品的转述与再现,也实现了对克利画作的改写与超越。东北大学冯溢副教授则通过分析伯恩斯坦在创作艺格符换诗时采用的语言游戏、不确定性以及历时性与共时性相融合等创作手法,展现了诗歌、绘画和读者三者的动态关系。华中师范大学的黄涛通过克劳迪娅· 兰金(Claudia Rankin)《公民:美国抒情诗》(Citizen: AnAmerican Lyric)诗集中的插画和视频剧本,挖掘了诗集视觉叙事所表达的种族微暴力。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史蒂文· 特雷西(Steven C. Tracy)教授在题为“ 布鲁斯诗学概要”(“Poetics of the Blues: An Introduction”)的大会发言中以斯特林· 布朗(Sterling A.Brown)《维吉尼亚肖像》(“Virginia Portrait”)和《奇异遗产》(“Strange Legacies”)两首诗为例,分析了布朗诗歌中的布鲁斯音乐叙事。另外,与会学者还分析了兰斯顿· 休斯(Langston Hughes)《疲倦的布鲁斯》(“The Weary Blues”)中诗歌与钢琴音乐的融合以及丽塔· 达夫(Rita Dove)《穆拉提克奏鸣曲》(Sonata Mulattica)的跨媒介传播。

三、诗歌的跨文化译介与传播

诗歌的跨文化译介与传播是是本届会议研讨的一个热点,也当下的一个重要学术议题。四川大学熊辉教授在题为“ 外国诗歌形式误译的几种类型及成因” 的主旨报告中指出,“ 误译”(mistranslation)是翻译研究中的关键词,诗歌误译不仅涉及语言、意义和文化,还包括文体形式。就后者而言,外国诗歌形式误译存在三种类型,既与诗歌文体和翻译活动自身的局限有关,也与译入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有关。从跨文化交流与民族诗歌发展的角度来看,诗歌形式的误译具有建构性价值,可以丰富民族诗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本次会议发言表现出对中外诗歌交流的关注。美国罗格斯大学姚强(John Yau)教授指出中美诗歌的交流始于埃兹拉· 庞德(Ezra Pound),而后在中国和美国出版的诗歌翻译选集数量则证明了中美诗歌交流的频繁。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顾明栋教授通过比较刘勰的文学概念(conception of wen/writing or literature)与福柯的人文科学考古(archaeology of humanities),揭示了文学演变的内在逻辑并且预测了后文学时代的发展趋势。美国新奥尔良大学钱兆明教授剖析了劍桥诗人蒲恩龄《珍珠,是》之七对车前子一首现成文字诗的转换与改造,指出蒲龄恩把精心加工的英译车前子“白桥”植入组诗《珍珠,是》,让其获得全新的语境和标题、全新的概念和意趣,无疑是在践行杜尚的“现成品艺术”理念。广州大学黎志敏教授从西方诗学研究视角反思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起源、理论构造以及诗歌品性,并且以中西方诗歌创作实践为背景讨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品味、问题以及发展方向。北京联合大学黄宗英教授则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强调英美诗歌欣赏与教学不仅要关注诗歌的文本形态、语言内涵和艺术手段,还要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体悟诗歌的美妙和力量。而在分组研讨中,集美大学甘婷副教授研究了查尔斯·赖特(Charles Wright)对“中国意象”的接受,华中师范大学张琴副教授探究了美国华裔女诗人陈美玲(Marlyn Chin)在《自我与民族肖像》(A Portrait of the Self as Nation: New and Selected Poems)中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转化和挪用。其他与会学者还分析了中国文化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John Keats)和美国后现代主义诗人罗伯特·勃莱(Robert Bly)诗歌创作的影响。

学者们从多维度对诗歌译介进行了探讨。在“中美诗歌翻译、交流与融合”专题的研讨中,5位学者结合具体的中诗英译案例对翻译问题提出了新解。哈尔滨工程大学王丽丽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郭思文合作借助Praat 6.0语音软件比较了《关雎》的三个译本(许渊冲、Legge、Pound)与原文的节奏、声音和韵律,认为探究中国诗歌英译过程中“音美”的构建可以为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提供可借鉴范式。齐鲁工业大学谭小翠教授结合庞德的翻译观、诗学观和语言观重新评价了他的英译诗《登金陵凤凰台》,认为庞德在语言、诗歌形式和意境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常州工学院单旭珠副教授探究了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传记文学中插译的八首古诗词,考察了其作品多元一体模式的当代价值。其他与会学者还讨论了美国汉学家或翻译家对韩愈、柳宗元、苏轼和纪昀等古代诗人诗歌以及中国新诗的英译研究。此外,还有2位学者具体分析了英诗中译作品。长春师范大学李昕副教授考察了中国现代重要诗人卞之琳八十年代初编译的《英国诗选》,认为《英国诗选》是卞之琳翻译思想研究的重要、可靠译本。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陈丽霞副教授则以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江枫对艾米丽·狄金森《在这神奇的海上》(“On This Wondrous Sea”)的译作为切入点,阐释了江枫先生“形似而后神似”的翻译主张和理念。

四、诗歌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想象

本次会议中,与会学者还探讨了诗歌的民族、国家和共同体想象。

诗歌中的民族精神是学者们重点探讨的话题。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卢嫣美(Lauri Scheyer)在题为“档案学研究中的美国非裔女性诗人”(“African American Women Poets in the Archive”)的主旨报告中,从美国非裔女诗人的文学处境与艺术价值出发,批判了档案学研究中的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偏见。云南师范大学史丽玲教授探究了格温朵琳· 布鲁克斯(Gwendolyn Brooks)的“ 沃普兰德”布道三部曲与黑人权力运动的民族主义问题。青岛大学王薇副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的王梓钰挖掘了哈丽雅特· 穆伦(Harryette Mullen)诗歌中理性气质对于当代黑人民族的重要意义。江西师范大学张琼副教授评论美国非裔女诗人娜塔莎· 特里瑟薇(NatashaTrethewey)《本土护卫》(“Native Guard”)中美国内战的书写揭示了黑人民族被歧视的历史。湖北大学的陈虹波解读了美国非裔诗人杰瑞科· 布朗(Jericho Brown)在其2020 年普利策诗歌奖获奖作品《传统》(The Tradition)中对美国社会种族暴力常态化问题的诗性反叛回应。其他学者还就诗歌于美国非裔民族、印第安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彝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解读。

与会学者的报告还关注着诗歌的国家想象。浙江城市大学段波教授探析了当代英国诗歌中的海权梦想。陕西师范大学张亚婷教授通过中世纪英国诗歌中屠龙骑士晕厥的描写剖析了气味景观与社会正义的关系。四川外国语大学李盛茂副教授评论哈特· 克莱恩(Hart Crane)《桥》第三篇章“ 卡蒂萨克号”(“Cutty Sark”, Bridge)是对美帝国霸权憧憬的一支狂想曲。信陽师范大学的柳士军阐释了朗费罗(Henry Longfellow)诗歌中博物馆叙事表达出的美国教育国民之诉求。

还有一些学者的报告挖掘了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共同体理念。湘潭大学熊毅教授从微物原生态共存的“ 崇高性”、微物与人类的“ 联网”、人—微物宇宙化三个层面剖析了当代北爱尔兰诗人保罗· 马尔登(Paul Muldoon)诗歌中的“ 微物” 哲思。荆楚理工学院的李晓梅探讨了格吕克诗歌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中国科学院的盛钰从物质生态批评视域解读了加里· 斯奈德(Gary Snyder)的新自然书写。其他学者还从威斯坦· 休· 奥登(Wystan Hugh Auden)诗歌中的风景描写和威廉· 卡洛斯· 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诗歌中的动物想象探究了诗人的共同体意识。

本次会议上,也有学者对英语诗歌经典和经典诗歌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其中,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欣教授从时间意义和诗学意义上析解了英国文学史中18 世纪的“ 前浪漫主义”(pre-romanticism),指出这一阶段诗学转型的重要表现在于自我主体与情感诗学、杂糅交织与悖论诗学以及另类理性与自然诗学,具体包括从公共性到私人性的过渡、从城市到乡村的过渡和从外在到内在的过渡等。对“ 前浪漫主义” 的解读不仅补充了英国文学史的研究,而且拓展了诗歌诗学研究的范围。实际上,经典重读或历史重新审视与本次会议对现当代诗歌新问题的关注和探讨相得益彰。

中美诗歌诗学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具有十余年历史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不仅为国内外学者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也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本次会议在“ 诗歌的多维文本批评”“ 跨艺术诗歌研究”“ 诗歌的跨文化译介与传播”“ 诗歌的民族、国家与共同体想象” 等议题上的聚焦和研讨,展示了国内外诗歌理论探索和跨界批评的方法与范式新突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学界基于中外学术交流对话和学术自信的学术创新。

责任编辑:翁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