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同步精讲
2023-03-25韩艳霞
韩艳霞
思维导图
自主预习
结合思维导图,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面填空。
1.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根筷子是直的,当它插在水里时,就变成了弯的。所以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外表美只是暂时的,内在美才是永久的。”这告诉我们要提高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3. 小伟因为个子不如其他同学高而烦恼,每当想到这件不高兴的事时,他就去打篮球。这种调适矛盾心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 “学而不思则罔。”这启示我们要培养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5.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启示我们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
6.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的这一名言告诉我们应该开发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_改变自己,影响_________________。
易错点拨
1.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来无因,害无穷,只能任其自然消失。(×)
点拨: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并非无缘无故而来,而是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的同时,也容易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不能任其自然消失,应当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2. 批判性思维就是直接对他人说“不”,否则就没有什么价值。(×)
点拨:批判性思维并不是直接对他人说“不”,而是要就事论事,只针对事情本身,不直接批判持有此观点的人,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注意让他人容易接受,也不是一味地否定,要有一定的建设性,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名言解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出处:明·陈献章《白沙子全集》。
原意:钻研学问贵在抱有存疑精神,小疑问则有小进步,大疑问则有大进步。
教材链接:在学习中,我们要培养批判的精神和勇气,打破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追求,获得真知灼见,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热点演练
材料一:漫画《又一道作业题不会做了》。
材料二:2023年8月21日至22日,第六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在中华中学召开。本次研讨会中设置了一场特殊的观摩课程——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辩论赛。观摩课上,中华中学的高中生们利用批判性思维就“社交媒体改善还是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一主题展开激烈辩论,呈现出敢于质疑、理性思考、创新解决的思维能力,获得观摩专家的一致赞赏。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漫画说明孩子缺乏哪方面的能力?
(2)材料二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何意义?
(3)两则材料告诉我们如何做才能让青春更加美好?
【思路点拨】
解答第(1)问,要求我们认真分析漫画内容,把握漫画重点。漫画以“又一道作业题不会做了”为标题,通过孩子往返的脚印密密麻麻、电脑屏幕上的百度搜索框等画面,说明孩子一碰到不会的题就上网搜索答案,从中可以看出他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第(2)问实质是考查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再现教材观点即可。解答第(3)问,我们要结合两则材料反映的信息组织答案,即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进而引申出开发创造潜力。
【参考答案】
(1)独立思考的能力。
(2)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能够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3)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等等。
◆真题甄选
1. (2023·四川眉山中考真题)最近,“给颜值打分”成为不少年轻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一些平台上甚至出现了“给颜值打分”“外貌分析”等付费服务,且销量不低。付费给颜值打分()
①没有必要,不用在意他人的评价
②没有必要,美的追求不只是容貌
③有必要,别人的评价才客观全面
④有必要,或许能够缓解颜值焦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主要启示我们()
A.正确评价自己 B.培养批判精神
C.开发创造潜力 D.参加社会实践
3. (2023·安徽中考真题)我国首位“太空教師”王亚平提出,多用新方法、新技术,让科普工作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科普工作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
①能让青少年窥见科学的神奇
②能杜绝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③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创造热情
④有利于引导青少年热爱科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1.C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