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写作借给我翅膀
2023-03-25邓建华长沙
◆邓建华( 长沙 )
我很小的时候就爱阅读文学作品,但那时可供读的书本太少了。课外读物就是大人们糊在木格格窗上和漏风的土墙上的废书报、供销社包装副食品的旧报纸,小伙伴们交流阅读的缺角少页的小人书。我拼命找寻。看见好的句子,我喜欢抄在本子上,或者剪下来夹在语文书里。我也喜欢琢磨,那胖乎乎的虫子、傻乎乎的母狗、憨呆呆的老牛,如果出现在我作文里,怎样写得好玩一点。慢慢地,我掌握的词汇、拥有的想象空间比同龄人宽泛了一些,作文就写得多了点灵气,常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当民办教师的哥哥不知道从哪拿回一本《林海雪原》,我高兴坏了,他一放手,我就偷偷捡过来读。那可是我认认真真读的第一本大书啊!书里关于冰雪世界的宏大叙事、英雄虎胆的精彩呈现、诡异匪事的扑朔迷离,无不带给我全新感受。那时,大人们是不允许学生读大部头小说的,说那是“耍书”。因为这部《林海雪原》,我觉得“耍书”特别好耍。就在我快要读完那本书的时候,突然发现书少了三页,原来是我的堂兄扯下卷了土烟。我气得暗暗骂他好多天,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扣下了这本残缺的书。尔后,我又前前后后读了多遍,不停猜想那少了的三页都写了些什么。某天,我奇想:我要把缺的三页写出来!我就真写了,我联系起故事的前后情节,还有我脑袋瓜子里虚拟细节,我为缺页书做了一回实实在在的修补。修补后我反反复复读,觉得还不错,读得意气风发,也就是打那时起,我认定:我也可写长篇小说,也可以成为作家。
等我到了中学,小镇街头报刊亭多了起来,学校图书室也有了许多可供借阅的书籍。成长的本质就是与世界建立亲密联系,那么,阅读让这些联系来得更快。我迷上了小说阅读,迷上了在脑海拿捏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缠缠绕绕的细节,迷上了“我有话要说”的写作。枯燥的学生时代,有了阅读和写作两只伴我飞翔的翅膀。到了高二的时候,我的短篇小说《李林搬兵》在县里一次征文活动中获得第一名,我的名字我的作品终于成了铅字。那时候文学热正在势头上,我既想让赏识我的语文老师知道,又怕他知道,毕竟临近高考了,小说是不可能给我加分的。后来文化馆老馆长骑着自行车,将奖品送到了学校。语文老师在晚自习的时候,将奖品交给我,淡淡地说了一句:“普通中学是不培养专业作家的。”我脸一红,不敢说什么。后来,我和某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做交流,说到这事,我仍有点伤感,还提醒老师们:普通中学可能培养不了专业作家,但可以培养不一样的阅读者、不一样的写作者。我告诉他们我毕业后是怎样把阅读和写作坚持下来的。我在不同的岗位上,都会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对繁杂世界的细心观察和对写作的敬畏。我一直在不断地发表和出版自己的作品,包括3部长篇小说。2007年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实现了作家梦,我感谢我学生时代打下的阅读和写作基础以及养成的好习惯。
也有人常问我一些关于小说阅读和写作的问题,我始终认为好的小说应该给读者提供理解世界的新角度。可能是个人经历所致,我了解了太多大潮之中的孤独者、落寞者,他们太需要倾听,需要抚慰。我可以走下去面对面地倾听,也可以用阅读来倾听,用写作来抚慰,同时我也需要用阅读和写作来抵抗外部不断袭扰的孤独和落寞。我的《黑狗坡的左邻右舍》《消融》《双尾无头蛇》《牛背上的少年》《泥美人》《两颗白的一颗黑的》等中短篇小说,就是我试图用自己的一点点光亮去观照众多小人物短斤少两的小世界,去发现和汇集那些小人物身上的光亮。小说小说,我就从小处说开,所谓宏大叙事,就留给更优秀的人做吧。
我发表了许多精短小说,部分作品被多个省、市用作中考试卷、高考冲刺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题,如《这鸟,像个熟人》《我就叫铁蛋》《两小只》《写字的老人》等。每次看见这些阅读题解析,我都会对出题者心生敬意。《小小说选刊》主编秦俑说:“你挺擅长将熟悉的生活场景写出陌生感来。”是的,我不将所要表达的东西说透,我相信读者比作者聪明。看到那些阅读解析,出题人能够充分了解作者的意图,甚至比作者想得更加透彻。我没有教学方面的经验,但有时候也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出题人,我会怎么做?我想我既会考你看得见的部分,比如,统领着小说的主题、结构的铺陈、语言艺术的表现,也会考你看不见的部分,比如,作者完全可以那样写,为什么偏偏这些写?假如你是作者,你将会安排一个怎样的结局?等等,这样,我既可以了解到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让你不自觉地参与到创作之中,考查你更宽泛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算一下,从高二发表第一篇文章到现在,快四十年了。如今的我开始变老,风风雨雨、磕磕碰碰都曾经历过,我庆幸有孜孜不倦的阅读,让我无时无刻不在倾听世界的声音;有津津乐道的写作,让世界无时无刻不在链接我的念想。阅读和写作,借给我一双有力的翅膀,这样,我就不是在孤独和落寞的时空无处可逃,而是坚定地飞向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