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大国视域下艺术体操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023-03-25乔子萱
文 / 乔子萱
目前,大、中、小学的教学纲要中,艺术体操已经成为重要的体育课程,让学生都可以加入艺术体操的锻炼中来。为了研究艺术体操对大学生身体各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将进行实验前后受训者身体不同状态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客观真实的评价结论。
1 研究背景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各项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是未来生产力的标识,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近些年,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更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
学校艺术体操既有大众艺术体操的属性也具备竞技艺术体操的特征,其教育宗旨是增强体质、提升体育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情操、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该项目具有教育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以及法定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完全可以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对其锻炼价值的研究,探索更加科学地增强体质的手段[1]陈鹏飞.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研究[J].魅力中国,2020(17):107-108.。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某师范大学2018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主动报名的状况随机抽选50人,进行为期一年的艺术体操教学。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按照论文的要求,在万方数据库、知网文献库等数字平台,以大学生、艺术体操为关键词,查阅近些年来核心期刊和优秀论文。同时借助图书馆查阅与体育锻炼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并有效归纳已有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研究。
(2)身体测量法
采集一年体操教学训练中受训者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该项目对大学生身形的影响。
(3)教学实验法
每周进行三次教学训练,每次70分钟;确保心率每分钟为120~140之间的运动强度,实验内容见表1。
表1 师范大学艺术体操选项课教学内容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后大学生身体成分差异性分析
(1)脂肪差异性比较
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显示,进行一年的艺术体操教学训练后,受训者小幅度增长了肌肉的力量,同时小幅度降低了身体的脂肪含量、腹部脂肪比率和体脂百分数,尽管这些改变未曾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明显性变化的(P>0.05),但也表明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小幅度增长了体重,但主要是因为身体素质的训练增长了肌肉,进而后续的三次测试都高于第一次测试;还有,一个月的寒假成为第二次和第三次数据测试之间的阻隔,受训者训练中止,加之春节的饮食和作息时间的特殊性,都可能导致第三次测试呈现体重偏高。不难看出,参加艺术体操的系统训练,可以形成良好的体形,展现高雅的气质和大方的仪态;让大学生在项目的训练中体会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2)身高和皮褶厚度的具体变化
实验前和实验后受训者身高发生变化,但差异不明显(P>0.05)。皮褶的厚度、胸围、大腿围、臀围、上臂围差等呈现明显的差异。其中皮褶厚度也比实验前小,都表现出差异性(P<0.05)。
(3)身体主要部分围度及脂肪厚度差异性比较
相关的实验结果显示,受训对象经过一年的艺术体操训练,在身体核心部位的脂肪厚度及维度比起实验前变化不明显(P>0.05)。最后一次测试结果显示,胸部外径、上肢外径、腹部皮下脂肪和腹部外径的数据有降低的迹象,但没有适合统计学的意义。比起第一次测试结果,第四次测试中皮下脂肪和胸部内径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最后的测试中,上肢内径、颈部外径、下肢外径、臀部外径、下肢内径和腹部内径的数据与第一次测试相比,尽管有少许的增长,但变化不明显(P>0.05)。
(4)其他测试指标差异性比较
实验结果数据显示,受训大学生的肥胖程度(OBD)、身体质量指数(BMI)、基础代谢功能(BMR),通过本研究的体操教学实验,变化极其不明显(P>0.05);纵观数据不难看出,人体基础代谢功能虽然缓慢增长,但未曾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寒假和春节的间隔,受训者体操训练中断一个月,加之春节期间作息时间以及饮食的不规律,导致在第三次测试数据中身体质量指数比较高,却没有显示明显的差异(P>0.05), 变化极其微小;针对身体肥胖程度的最后一次测试,与第一次测试的数据对比,尽管有所下降却未曾符合明显性差异的标准(P>0.05)。因为非常慢的身体成分变化,艺术体操教学实验又受到寒假和春节的间隔,以及时间、场地约束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因此,在身体成分方面的实验中效果表现不理想,但通过实践数据不难看出,受训者的身体成分数据会逐渐变好,但难以符合统计学的意义;建议普通高校既要重视公共体育选修课,更要重视非体育专科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最大限度为普通高校大学生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课程和宽松的教学环境,真正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2]陈赛南,付田田,孙静.健美操运动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韧性影响的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0(10):106-107.。
3.2 实验前后大学生身体机能差异性分析
3.2.1 肺活量差异性比较
该项目的教学训练完成后,受训大学生显著增强了肺活量功能(P<0.001),通过本项目的课堂教学实验,在四次的实验教学中,除了第二次实验肺活量的数据显示降低外,另外三次测验都表现递增的趋势,从测试结果数据看,第二次远远低于第三次测试数据,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50名参与受训的大学生,都来自不同的院系和不同的班级,在第二次测试前,因为有些学生不具备参加预期实验数据测试的时间,只能与场地工作人员进行重新协调,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测试对数据均值变化有影响。在本研究的检测中,明显改善了大学生肺活动量。逐渐增大的肺活量体积,可以促进肺的适应能力和储备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大的肺活量也可以说明,人体在每次呼吸的过程中增加了吸入体内的氧气,同时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量也在增加。呼吸机能逐渐增加,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人体各个器官需要的氧气。和任何器官一样,大脑只有得到充足的氧气,日常工作中的疲劳状态才可以减轻,从而有效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在艺术体操的训练过程中参与不同的运动,尤其是肩、腰、髋、膝、踝等各个关节的参与,让各个关节的灵活性显著提升。在成套的艺术体操训练中,加速的呼吸频率也会让呼吸变深,让呼吸肌得以良好的锻炼,呼吸肌的能力明显增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呼吸肌更加有力,呼吸以及呼吸次数在安静状态下会减少,显著提升了机体有氧代谢能力,更有助于提升体质;同时也会逐渐增加胸部和肺部的弹性[3]陈翔.艺术体操队老年人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3):27-28.。
表2 实验前后肺活量的差异性检验
3.2.2 实验前后大学生柔韧素质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通过一年的艺术体操训练,实践数据显示,受训者身体柔韧性变化很大,比如,后波浪、训练中的压肩、压腰、压胸、压腿等基本动作,都能够提升身体的柔韧性。柔韧项目中差异性显著的包括膝关节后屈角、腿部三面叉的柔韧性、股后肌群柔韧性、体前屈等;而体现明显差异性的是肩关节的柔韧性(0.01<P<0.05)。实验结果说明,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前后,只有肩部柔韧性提升呈现差异(0.01<P<0.05)外,其他部位的柔韧素质指标都表现为明显的差异性(P<0.001);第二次测试和第三次测试间隔过程变化不明显,足以体现在寒假的一个月中,受训者柔韧素质没有恢复到之前的程度,所以,造成第二阶段开始相比第一阶段结束,未曾显现柔韧素质各项指标的差异(P<0.01),这样的现象足以说明艺术体操对受训大学生柔韧素质指标的影响程度,同时体前屈的差异性(0.01<P<0.05)也异常明显,尽管在这中间因为寒假和春节中止了艺术体操教学训练,但通过实验数据可以显示,第二次测试和第三次测试数据并未曾出现过于明显的差异。
3.2.3 实验前后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变化分析
经过一年对受训对象的艺术体操训练,检测显示心肌纤维明显变粗,强壮而有力,心肌收缩力也大幅度增强,显著增加了心肌输出量,呈现良好状态的心脏循环系统,机体的代谢能力大大增强。 基于艺术体操属于中等的运动强度,密度也比较适中,需要较长的练习时间,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得到充分而良好的锻炼,对增强机体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功能,以及促进整个身体的良好发育,都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3.2.4 实验前后大学生握力以及其他身体协调性的变化分析
实验数据显示,经过一年对受训对象的艺术体操训练,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差异十分显著(P<0.05)。表现在握力上提高了0.2kg左右,50m短跑提升了大约0.5s,立定跳远大约提升了0.2m,仰卧起坐大约提升了4.5个/min。在一年多的艺术体操器械练习中的各类动作上,例如摆动、抛接、八字、绕环等项目强化了上肢和腕部的肌肉力量,大学生的握力提升显著。器械作为身体的延伸部分,与人的身体形成运动整体的统一性,利用练习轻器械,让运动强度和动作幅度合理加大,以增进肌肉用力时的准确度、控制力和灵敏度,让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得到发展。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足以显示,艺术体操的练习可以提升大学生各项身体素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针对体质健康方面的情况,被测试的大学生身体维度、脂肪和其他测试指标在降低,但差异性不明显;明显增强的肺活量功能,说明该训练显著提升了大学生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了肺部和胸部的弹性;明显增强了有氧耐力,运动状态良好;大幅度提升了受训者的柔韧素质,可以确定通过训练增强了身体的柔软度,明显提升了动作幅度和艺术表现力[4]蒋志定,刘俊,马辉利.校园体育运动对建设体育强国的价值分析[J].运动精品,2020,39(3):41-42.。
4.2 建议
体育大国是一项可持续的工程,要加大对公共体育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教师在进行艺术体操教学中要加大身体素质练习的强度,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得以提升,增强体质的同时加强身体形态的培养。